谆谆循循1

作品:《大唐潜龙

    眼前这位万乘之尊,似乎已将昔日枕戈待旦的戒慎恐惧,悉数置诸脑后。


    散骑常侍姚思廉直言诤谏:“离宫游幸,乃是秦皇、汉武之事,固非尧、舜、禹、汤之所为也。”


    李世民这次早有所备,说道:“朕有气疾,天候闷热之时益发剧烈,因此不得已而修夏宫,并非只为恣意游赏。”


    李唐皇室家族遗传“风疾”、“气疾”,满朝皆知。


    而仁寿宫的修缮,工程不若整建洛阳宫那般浩大,于是众臣不再谏阻。


    月前归窆三原之时,姜行本曾对李药师提及:“将作监即将开始规画避暑夏宫等事宜,但盼大公子回京之后,能尽快前来共事。”其中所指,即是修缮仁寿宫等事。


    于是回到长安之后,李德謇便正式进入将作监。


    他身为国公之子,依律以六品职事入仕,成为将作丞。


    当时的将作大匠窦琎,以及两位将作少匠姜行本、阎立德,都是一代大才。


    李德謇得以追随巨擘,既兴奋又忐忑。


    不过他仍有东宫僚属、弘文馆学生等身分,并不能将全部心力放在将作监的职事上。


    修缮宫室之外,李世民又决定前往河西校猎,李药师衔命随驾同行。


    和璧得授军职之后,随珠已随之除却奴婢身分。


    然而每当李药师外出,随珠仍会过来陪伴出尘。


    此时她督导家下人等为李药师整理行装已毕,率众告退之后,出尘边检视箱箧,边对夫婿笑道:“陛下践祚四年以来,每思畋猎,总有朝臣谏阻,怎地这次……”


    李药师笑道:“你这娃儿!难不成依你之见,倒是你家夫婿该当谏阻?”


    “呵呵,你若谏阻,岂不拦了旁人晋身之途?”


    “怎么说?”李药师闲闲轻啜一口香茗,怡怡笑看爱妻。


    “依我说呀……”出尘放下手边物事,过来夫婿身边坐下:“在你端揆之后,兵部尚书之位空出,让多少人颙望啊。”


    李药师微微颔首,又啜一口香茗,依然笑看爱妻。


    但见伊人神色甚是认真,侃侃而道:“讲武狩猎近于实战,能够明晰军士素质,从而检阅诸将常规训练是否精实。何况这次并非正式大狩,似乎是以校猎之名,行检阅之实。”


    她朝夫婿嫣然一笑:“怎地依我所见,此行竟是为要甄选兵部尚书?”


    李药师拊掌大赞:“所见极是!”


    得到旷世军神称许,出尘一时满心欢喜,却又带有几分腼腆,让李药师看得中心荡漾。


    然而伊人却已收起娇嗔,正色说道:“只是如今,曹国公都督并州、邹国公都督襄州、武阳公都督凉州,都无法参与校猎啊!”


    这里诸公依次指李世绩、张公谨、李大亮。


    “的是如此。”李药师轻叹一声,继续问道:“所以……”


    “所以此次校猎……”出尘语音铿锵:“实则仅有二位人选,任城王与潞国公。”这里二位指李道宗与侯君集。


    “怎地?”李药师笑问:“柴驸马、吴国公、翼国公、宿国公……尽皆不在夫人意下?”


    这里三位国公依次指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


    “相君大人哪……”


    出尘轻笑道:“为免外戚权重,长孙国舅尚且规避台阁,何况柴驸马?至于几位国公……”


    伊人认真说道:“诸公俱是猛将,然则兵部尚书必须知兵,纵使不堪帅才,至少也得能读兵书吧。”


    尉迟敬德、程知节骁勇有余,然却并非帅才,何况囿于出身,识字相当有限。


    秦叔宝则在武德年间颇受李渊赏识,因此当初并未积极参与玄武门事件,来至贞观年间,便无法邀得天家圣眷。


    不过这等情事,他夫妻纵使私下聊谈,也不肯明言。


    只闻李药师再度拊掌而赞:“的是!”


    出尘又是满心欢喜,含笑望向夫婿,继续说道:“潞国公则与诸公不同,他入秦府之后,当即发愤读书,因而甚得陛下青睐。”


    李药师试探问道:“然则由他初入秦府算起,至今不过数年。读书并非朝夕之事,他再如何用功,也无法与任城王比肩吧?”


    “师父又来!”伊人巧笑清如银铃:“如今任城王执掌刑部,倘若转任兵部,难道竟让潞国公接掌刑部?刑部尚书须得通晓律法,哪是认字数年便可胜任!”


    “可不是!”李药师缓缓点头,轻叹一声:“看来任城王通晓书史,于此一事反倒成了负担……”


    然而出尘此时,只是含哂笑看夫婿。


    李药师明白爱妻揶揄之意,一指点上伊人额头,微笑说道:“这便如何?所谓熏渍陶染,潜移默化,如若能够爬罗剔抉,刮垢磨光,为我大唐砥砺人才,岂非上功?”


    出尘仍是含哂,半嗔半笑:“小女子且在这儿,等看我大唐相君大人的能耐。”


    李药师却颓然凭轼,缓缓摇头,望着爱妻喟然长叹:“只怕终究仍是『诲尔谆谆,听我藐藐』哪!”


    此时却得外间来报,苏定方请见。


    李药师来到书斋,苏定方已在等候,手中捧着一帙卷轴。


    展开看时,见是河北、河东一带地图。


    由三原回京途中,李药师曾命他思考窦夏失败的原因。


    因而一见此图,便知他前来请见的缘由。


    “老师……”


    苏定方望了李药师一眼,见他并没有制止之意,便继续说道:“窦夏之败,各家常说,皆因窦氏未能采纳凌敬之议,故尔失却先机。学生细思,却未必尽然。”


    十年之前,李世民讨王世充,围困洛阳,迫使王世充向窦建德求援。


    窦建德来到武牢关,与唐军对峙,无法前进,将士思归。


    窦建德的参谋凌敬建议,先遣重兵渡河,攻取怀州、河阳,并派悍将守卫;随即大张旗鼓翻越太行,进入上党,必可传檄而定汾、晋;然后麾师壶口,直驱蒲津,当能尽收河东之地。


    凌敬认为,若依此计而行,可有三利:其一,进入无人之境,取胜万无一失;其二,开拓疆土号召兵马,可使国势更加强盛;其三,可令关中李唐震骇,如此王郑的洛阳之围,自然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