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 胎象不稳 别以为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

作品:《清宫重生要逆命

    蕙兰会那么做, 当然不是因为她突然心善了。


    这事的关键之处在于——她并不知道十三阿哥胤祥是从京城哪个犄角旮旯找到的那位民间大夫。


    上辈子这事,蕙兰只是有所听闻,并不知道具体详情, 毕竟事关四阿哥胤禛的子嗣,蕙兰需要避嫌, 也避免有人将脏水泼到她身上。


    那大夫又是男人,弘昼也住在前院, 作为一个格格的蕙兰根本就不可能接触到对方。


    这几年蕙兰也不是没有让家里偷偷去找, 但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


    当然即便是现在没找到, 不能将其直接困住,无声无息的让弘昼不治身亡。可也不是没有机会,盯紧十三阿哥胤祥,抢在他前面就行。


    现在的十三阿哥胤祥虽然出宫建府可没有爵位,身边也没多少人手,只要安排的妥当,提前下手也不是没机会。


    可那有一定暴露的风险,不值得。


    之前蕙兰还对此有些烦心,不过后来弘昴得了皇上的另眼相待进宫读书后, 蕙兰就不太在意这事, 能找到最好, 找不到也没什么。


    因为即便是找到了,蕙兰也会让家里人把那位大夫送到四阿哥胤禛面前, 治好弘昼。


    为什么?


    圣母心发作了?


    当然不是!


    这全部都是为了自己做考虑。


    因为有些事情,不单单是要看雍亲王府里面人的想法, 还要看宫里面皇上的想法。


    蕙兰虽然不知道皇上什么时候选定四阿哥胤禛为新帝,可当时皇上驾崩有遗嘱,选择的是四阿哥胤禛为新帝, 在所有人都没有当面质疑那遗嘱有错的情况下,那就不可能是四阿哥胤禛篡改了皇上的遗属。


    也就是说,这事证明了皇上在驾崩之前肯定对四阿哥胤禛考察过一段时间。


    现在距离皇上驾崩不过三年时间,要考察的话,怎么着这个时间点应该开始在考察了。


    她现在名下有三个儿子,在外人眼里肯定是宠妾,而众所周知皇上是最不喜欢专宠的,八阿哥夫妇为此还被皇上训斥了一顿。


    所以蕙兰必须要防备皇上看重了四阿哥胤禛为储君,却担心她这个宠妾,让四阿哥胤禛来个去母留子。


    别以为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


    要知道历史上西汉时候太尉周勃联合丞相陈平诛杀吕氏,然后迎接汉文帝刘恒继位。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汉文帝在继承皇位之前,四个嫡子可是在三个月内相继暴毙,究其原因是因为他的王妃是吕氏家族的人。


    汉文帝在权势和妻儿之间,选择了前者。


    蕙兰也必须要防备这种事情,四阿哥胤禛可能他自己对此没什么感觉,不会对她起了杀心,但问题是皇上那里,蕙兰可不敢赌。


    弘昼要是夭折了,府上就她和李庶福晋有儿子,万一皇上觉得四阿哥胤禛的子嗣太少,再指一个进府了?


    上辈子虽说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可蕙兰现在是不会将上辈子的事情奉为正确答案,只是将其作为参考。


    要是真来一个新人,谁知道秉性如何?


    万一来一个四阿哥胤禛的真爱怎么办?


    虽说这种事情出现的几率非常非常小,可你不能保证它一定不会出现吧!


    她现在优势那么大,真的没必要去冒这种险。


    而且弘昼前面还有弘昤了,后面还有弘昸,可不是斗倒了弘昴一个人,弘昼就能收获最后的果实。


    三个儿子,蕙兰觉得自己有一定保险了,现在需要的是稳住,不要出现一些自己意料之外的事情,而非搞事。


    再说了,娘家实在是尽力了,找不到那位大夫,只能作罢。


    现在再继续去找,万一被十三阿哥胤祥撞上,反而怕是要引发怀疑,得不偿失。


    因此蕙兰也只当做弘昼命不该绝,既然是老天爷的意思,那就别强求了。


    而且这功劳让十三阿哥胤祥得了,于整个大局来说也不是一件坏事。


    就像三阿哥弘时之前想的那样,蕙兰的一切算计,都是建立在四阿哥胤禛会成为新帝的前提下。


    要是四阿哥胤禛不能成为新帝,那所有的谋算都是一场空。


    在这种情况下,让十三阿哥胤祥得到四阿哥胤禛一份人情,让他能更为四阿哥胤禛卖力,也不是什么坏事。


    感情这方面,可是相互的。


    一味的是四阿哥胤禛在照顾十三阿哥胤祥,可不是什么好事。


    ***


    虽然蕙兰是知道弘昼最后被治好了,可别人不知道呀!


    所以最近雍亲王府的气氛都非常紧张,尤其是在六阿哥弘昼的病情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


    然后嘛,自然就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流言蜚语传出,比如——年侧福晋肚子里的孩子是克兄长的。


    这流言蜚语到底是谁传出来的,不知道,这种蠢事自然也不是蕙兰干的。


    四阿哥胤禛和四福晋有没有彻查,蕙兰也不知道,反正无论是年侧福晋的肚子还是六阿哥弘昼这边,蕙兰都打定主意不去碰,以免惹来一身骚。


    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事情朝着上辈子记忆中的那样发展。


    六阿哥弘昼一度被太医判定病危,好在十三阿哥胤祥及时的找到了那个不知道躲在什么地方的民间大夫。


    几副偏方喂六阿哥弘昼吃了下去,奇迹般的把人给医好了。


    四阿哥胤禛因此松了一口气,弘昼已经九岁了,父子之间相处得已经有了些感情,要是弘昼病逝,四阿哥胤禛也不好受。


    至于耿格格,那更是高兴的不行,然后——晕倒了。


    不是又怀上了,而是这段时间照顾弘昼紧张弘昼的病情精神一直紧绷也没睡好,这会儿一直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下来,身体诚实的将疲倦反馈了出来,耿格格就晕了过去。


    除了这两人外,年侧福晋也松了一口气。


    说实话,要是其他时候,六阿哥弘昼的死活,她根本就不关心。


    甚至于处于自私自利的考虑,六阿哥弘昼病逝了,对她更有利。


    可谁让年侧福晋爆出喜讯的日子没选好了!


    恰好她前脚爆出喜讯,后脚六阿哥弘昼就病重。


    那流言蜚语,年侧福晋也是知道的,虽然四福晋很快就下令不许再传,还处置了几个人杀鸡儆猴。


    可人心管不住呀!


    挡不住别人在心里想。


    年侧福晋当然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背上那样的罪名,心里一直有这个疙瘩在,心态没办法完全平复下来,以至于胎象也养得不怎么好。


    可她没办法,事关自己的孩子,年侧福晋怎么可能不在意。


    也因此年侧福晋这段时间一直关注这六阿哥弘昼的情况,倒是真心实意希望六阿哥弘昼能够好起来,要死也不能在她怀孩子的时候死了呀!


    现在听到六阿哥弘昼好了的消息,年侧福晋也松了一口气,如此一来,她孩子也不用背上一个克凶的罪名。


    等六阿哥弘昼痊愈后,康熙五十八年已经到了年底,而西北那边的局势也有了变化。


    ***


    十四阿哥胤祯领着三十万大军(号称)出征,到了地方后,其实没直接和策旺阿拉布坦交手,就驻扎在了西宁。


    这不是十四阿哥胤祯怂了,或是出了什么意外,而是原本他们也没有预计要正面作战。


    一方面是让士兵适应这里的气候,另外一方面十四阿哥胤祯积极的与青海各部王公等联系,经过一系列的威逼利诱,成功的说服了青海各部共同出兵护送六世□□喇嘛小呼毕勒罕坐床。


    在天时地利人和都有的情况下,康熙五十九年春,十四阿哥胤祯派平逆将军延信率军由北路进军,击败了策妄阿拉布坦部将策零敦多布后进入高原,致使策零敦多布率残众逃离。


    又命平逆将军延信护送小呼毕勒罕坐床,终结了在五世□□喇嘛之后高原地区宗教领袖迟迟不能决定的状态,稳定了高原局势,让大清恢复了对高原的统治。


    虽然没有将策妄阿拉布坦搞死,但对于大清来说最要紧的高原的国策国防大战略已经算是保住了,这就是一场大胜。


    对此皇上非常高兴,德妃娘娘也非常高兴,四阿哥胤禛和八爷党也都非常高兴,大家都认为十四阿哥胤祯是自己人。


    所以——只有三阿哥胤祉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因为十四阿哥胤祯就和三阿哥胤祉没有什么关系。


    三阿哥胤祉有些慌了,不单单是因为这一次的大胜和他没有什么关系,也是因为自从孟光祖事件后,他就敏锐的感觉到皇上对他不如从前。


    虽说也对他委以重任,让他修书,可除了修书外,却没有让他插手进其他大事里。


    别看三阿哥胤祉喜欢文,也爱和那些书生打交道,更是在皇上那里过了明路的养了一批书生专门修书用,可他也知道兵权的重要性。


    皇上如今这样的态度,实在是让三阿哥胤祉心慌,以及很是不甘。


    明明之前他一直领先其他兄弟的呀,为什么突然……


    介于八爷党的势大,以及之前二废太子时候八爷党对胤祉这边的“误伤”,三阿哥胤祉把这事扣在了八爷党的头上,认为孟光祖事件很有可能是有人故意为之,就是为了坏自己的名声。


    毕竟这一方面最在意和深耕的,无疑就是有着赫赫贤名的——八阿哥胤禩!


    在想想以前看自己各种不顺眼的李光地,每每都说“八王最贤”,这就更让三阿哥胤祉怀疑上对方。


    然后面对这种局面,三阿哥胤祉的确能力稍显不足,无法改变,因此顺理成章的恨上了八爷党,然后就产生了一个想法——谁上位成为新帝都行,就是八爷党的人不行!


    有些人就是如此,自己好不了,也不愿意看见别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