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今法古法,今人古人

作品:《苦境:我在德风古道那些年

    不过,既然谈到时代进步,那么有一个论题,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无法避开。


    究竟是今不如古?还是古不如今?


    古法,今法,孰强孰弱?


    古人,今人,孰强孰弱?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十年,这个论题自始至终便存在,具体表现为,当某个人在江湖上名动一时,然后就会被拿来与前人比较。


    不管是名气还是实力,亦或者有什么功绩。


    还有,有什么战绩或者事迹。


    诸如此类,都会被江湖人捕风捉影,然后成为各方争执的有效论据。


    毕竟不是谁都像蔺大剑皇,事没少做,但放出来的信息少之又少不说,还被特意处理过,信息保密程度高到离谱,就这也偶尔会被剑者们提及。


    这一论题从诞生开始便没有结果。


    考虑到苦境先天人寿命极长这一因素,武学很少会出现传承断绝的情况,更不用说文明发展。


    若是再细分,佛门那边,武学皆有备份存留。


    三大源流的武学都有留在天佛原乡一份,真正的独门武学少之又少,那敝帚自珍之举,并不会出现在真正的大德高僧身上。


    道门还要分一下散修与道脉,一切随缘,基本各修各的,但诸般武学、道术亦有传承。


    所以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其实,根本没有太过严格的古今之分,广义上可以说是古今一道同。


    但是,这并不代表无法进行论证。


    若按照年龄或者资历评判,明显今不如古。


    拿儒门举例。


    蔺大剑皇刚好三千零三十五岁,无论年岁还是资历都是实打实的古人,后辈修行的武学至少八成出自剑皇,儒门内部普及的武学亦然。


    再往上就是一众长辈,如今已不涉足江湖,他们按照年龄与资历算要更加古老。


    而年轻一辈,最小的都是像任雨濛他们。


    大一些则是素清阅和萧无人等人。


    再大一些就像映云骞,殢无伤与邃无端这些。


    哪怕强行把他们算成今人,也胜不了夏承凛他们那些古人,而且对真正的年轻人而言,他们同样已经能够称为古人了。


    这也是江湖上常见的论证之法,建立在先天人的寿命上,千年前的人物依旧会在江湖上行走。


    那么可以换一种论证方式。


    比如,按修行法门的改进评判。


    但得到的结果其实没有变化,同样今不如古。


    只是这里的今不如古没有那么绝对。


    因为是古法在进步。


    或许也不能称之为古法,只要思路独到,皆可以作为资粮精进自身。


    古法的树,可以抽出今法的枝叶,并在枝叶上结出今法的果,推陈出新,也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底蕴,方能做到。


    被刻在论剑海那座剑碑之上的剑道,便是在古法的树上抽出今法的枝叶,并对后来者寄予厚望。


    希望他们能在此基础上结出全新的果。


    所以,在这个世界,古今并无太大的差别,千年之前的人物,甚至数千年之前的人物,共同存在于今世。


    有此前提,还可以尝试将论题稍作延伸。


    比如说,行走的今世的古人是今人还是古人?


    对于蔺天刑等人而言,蔺重阳这些小辈,其实算不上古人,而某剑皇又有极高的成就。


    于是结论便成了古不如今,但放在大环境下蔺重阳又是古人,今与古两种概念,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使其成了一个辩证问题。


    并且,这个问题也可以放在其他人身上。


    就如同夏承凛与映云骞他们。


    将论题再次延伸。


    古人一千两百岁创的武学,自然是古法,但他在当下创造的武学,就能分到今法吗?因为全新武学的诞生,建立在古法的根基与底蕴之上。


    「古人」不仅未身亡,还在不断精进自身,被留在剑碑的「剑道」便是论据之一。


    这便是提到的古今一道同。


    时代在进步,武学,则是在完善,在拓路。


    关于双极功体方面的研究,早些年时有云海仙门的阴阳双极体,君轩辕又以其为蓝本。


    最终,神皇蚩皇双极体诞生,便是一次进步。


    哪怕这次进步只属于他一个人。


    蔺重阳修行中汇聚的资粮更有不少古法,但他自其中走出了自己的路,甚至,还在基础上又走了几步进而开创出全新的道。


    同时代的其他人也没有松懈,闲暇之时,也会以不同的方式与角度精进自身。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专研武道。


    但他们也会在属于自己的领域,不断深造,并且尝试在原有基础上,做出全新突破。


    比如天地环境变化迫使医药进行改良。


    星宿一奇开创的道路,则是另外的方向,直接把人体当金丹来炼,不仅能走阴阳调和之路,还能像他一样尝试阴阳对冲。


    比较常规的阴阳转化算在调和中,不同的人修行那条路后,也根据需要,只修行或借鉴了部分。


    他在阴阳之道的造诣,早已经超越了其余人的想象。


    而落实到夜雨沧神身上,自然不会走对冲这条路,当然也不会选择交融。


    天赐圣力,带来的利处自然非常巨大,但这份力量本身也是与生俱来的弊端。


    它会局限夜雨沧神未来的成就。


    就像九千胜所拥有的天生刀觉那般。


    如果无法自其中挣脱,夜雨沧神将来成就甚至比不上独孤无行,这是必然会出现的情况,而以雨枫族如今的资源,也无法助他打破限制。


    就算能超常发挥,也不过是第二个独孤无行。


    所以,身为父亲的独孤无行,心中并不反对夜雨沧神被后凤翎点为神选。


    望子成龙嘛,人之常情。


    与雨枫族谈的条件那是族内大局,家长愿意真心配合,则是另一码事,两者皆备必会事半功倍。


    夜雨沧神也已经决定了将来要走的路。


    …………


    雨枫族之族地距离混沌之扉极远,基本上就是南北两个极端,炽炼界并不小,当蔺重阳与独孤无行穿过名为白枫谷的山谷。


    景象豁然开朗,一座巨大的营寨呈现眼前。


    巨大的白枫树扎根在族地中央,圣洁的光辉自其上洒落,庇护着信仰它的雨枫族民。


    独孤无行需要先前往述职,雨枫族后续的计划在封印被加固后,也会进行一些调整与变革,他这个圣护还肩负有责任。


    与他一同回返的蔺重阳则回到了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