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1章 西南警报

作品:《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楚泽端坐在王府书房,手中把玩着那枚天命玉玺。


    “朱标啊朱标,你这个蠢货,还真是不长记性。”


    “上次在殿前广场上栽了跟头,这次又来自取其辱。”


    “也罢,就让你再多活一阵子,到时候我再收拾你!”


    楚泽冷笑连连,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他抬手唤来心腹,吩咐道:


    “派人盯紧朱标,务必要掌握他的一举一动。”


    “还有,加强王府的戒备,严防死守。”


    “我有预感,接下来恐怕还有一场恶战。”


    心腹领命而去,楚泽却是陷入了沉思。


    朱标与鞑靼的勾结,绝非一时心血来潮。


    背后必有更大的阴谋,需要提防。


    更何况,那天命玉玺与破虚剑的重要性,已经愈发凸显。


    若是落入奸人之手,后果不堪设想。


    想到这里,楚泽眉头紧锁,心事重重。


    一时间,王府上下气氛凝重,人人自危。


    与此同时,皇宫内。


    朱棣正焦急地在殿内踱步,神情忧虑。


    近来朝中与楚泽的争斗越发激烈,令他深感头疼。


    一方面,楚泽忠心为国,屡立奇功,实乃股肱之臣。


    另一方面,这个年轻人的锋铓太盛,已经引起了朝中众多大臣的不满。


    再这样下去,恐怕会动摇他的皇权。


    正当朱棣进退维谷之际,杜仁杰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朱标那厮竟在民间散布谣言,说您与楚将军貌合神离,朝政不和!”


    “如今京城谣言四起,传言陛下要削藩楚泽,引起了民愤啊!”


    杜仁杰的话如同一记惊雷,在朱棣耳边炸响。


    他勃然变色,一拍龙案。


    “混账!朱标这个左道旁门之徒,竟敢如此挑拨离间,意欲何为?!”


    朱棣怒不可遏,却又无计可施。


    楚泽与自己若是真的反目,那后果只会是两败俱伤。


    可若是继续让楚泽在外逍遥,终究是个隐患。


    左右为难之际,朱棣突然福至心灵。


    他猛地一拍大腿,高声道:


    “就让楚泽去镇守西南吧!”


    “西南蛮夷频频作乱,戍边将士苦不堪言。”


    “若是让楚泽前去剿灭,既能立功,又能远离京城是非。”


    “岂不是一举两得?”


    杜仁杰闻言,不禁一愣。


    “可是陛下,楚将军乃是开国功臣,您这般贬谪于他,恐怕.”


    朱棣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


    “无妨,此乃权宜之计。”


    “朕自有分寸,不会亏待了楚泽。”


    “你且宣旨下去,就说朕亲自委派楚泽前往西南,统领三军,剿灭蛮夷,安抚边疆。”


    “务必要将此事说得天花乱坠,不要让人看出破绽。”


    杜仁杰闻言,虽有疑虑,却也不敢违抗圣意。


    他当即躬身领旨,快步离去。


    朱棣目送他远去,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楚泽啊楚泽,你这个混世魔王,可真是让朕头疼啊。”


    “但愿这一次,能让你老实一阵子吧。”


    朱棣喃喃自语,神情晦涩不明。


    消息传到凤阳,举城轰动。


    百姓们纷纷聚集在王府外,要求楚泽不要离开。


    “王爷,您可不能抛下我们啊!”


    “没有您坐镇凤阳,我们这些黎民百姓,还不知要受多少欺负呢!”


    “就是,王爷英明神武,仁心为民,绝不能走啊!”


    一时间,哭喊声,求告声不绝于耳。


    楚泽站在高台之上,看着下方涌动的人群,心中百感交集。


    他知道,这一走,或许就是天人永隔,再难相见。


    但皇命难违,责无旁贷。


    楚泽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


    “父老乡亲,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我楚泽能够坐镇凤阳,全靠诸位的拥戴。”


    “如今圣上有旨,命我剿灭西南边患,不得不离开一阵子。”


    “但诸位尽管放心,我楚泽虽然远在他乡,却始终心系凤阳。”


    “待到重创凯旋之日,定会再回到你们中间,共创凤阳美好未来!”


    楚泽的话掷地有声,令人动容。


    百姓们闻言,虽然不舍,却也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王爷,我等恭送您西征,早日得胜,平安归来!”


    “王爷勿念,只要您在外征战,我等就安心在家守土。”


    “王爷,我等在凤阳,给您守护好这片热土,等您回来!”


    呼声此起彼伏,经久不息。


    楚泽动容至极,沉声道:


    “诸位请放心,我楚泽在外,必不负众望,定要斩尽杀绝,一雪前耻!”


    “苍天在上,民心所向。”


    “但凡本王在世一天,就誓死捍卫百姓的安危!”


    言罢,楚泽昂首阔步,信步而去。


    身后,是万民跪拜,山呼海啸。


    这一幕,深深烙印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中。


    楚泽率军浩浩荡荡,一路风尘仆仆,直奔西南而去。


    一个月后,他们终于抵达了西南边陲重镇——永宁关。


    永宁关乃是大明的西南门户,也是蛮夷频频进犯的必经之地。


    多年来,驻守在此的将士们,与蛮夷斗智斗勇,从未有过安宁之日。


    楚泽刚一进关,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了。


    只见满目疮痍,断壁残垣。


    城墙坍塌,民不聊生。


    处处弥漫着一股死亡的气息。


    “天啊,没想到西南竟然会是这般景象。”


    楚泽不禁感慨万千。


    “看来这场仗,怕是要打得异常艰难啊。”


    正当楚泽沉思之际,一个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楚将军,您来了。”


    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着戎装的中年男子缓步走来。


    正是永宁关主将,刘鸿。


    “参见楚将军!”


    刘鸿拱手行礼,神情恭敬。


    楚泽连忙还礼,关切地问道:


    “刘将军辛苦了,不知近来西南可有蛮夷来犯?”


    提到蛮夷,刘鸿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他叹了口气,低声道:


    “启禀将军,蛮夷来势汹汹,我军寡不敌众,损失惨重啊。”


    “据探子回报,蛮夷酋长铁木真,已经率领十万大军,在关外扎营,随时准备进犯。”


    “我军士气低落,军备匮乏,若是再这样下去,只怕.”


    刘鸿说到这里,神情凝重。


    楚泽闻言,也是眉头紧锁。


    事态比他想象的还要严峻。


    十万大军?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更何况,山高皇帝远,粮草补给也是个大问题。


    如此下去,硬拼只怕要两败俱伤。


    楚泽陷入了沉思。


    半晌,他抬起头来,目光如炬。


    “刘将军请放心。”


    “如今朝廷已经派遣我前来统领大军,定要替天行道,为民除害。”


    “纵使蛮夷再强,我军岂能退缩?”


    楚泽的话掷地有声,令刘鸿大为振奋。


    “楚将军之言极是!”


    “末将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誓死捍卫大明江山!”


    楚泽大喜,当即拍了拍刘鸿的肩膀。


    “好!有刘将军这番话,我就更加放心了。”


    “来日方长,还请将军多多赐教,共创伟业!”


    两人惺惺相惜,情同手足。


    一时间,将士们也是士气大振,个个跃跃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