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1 章

作品:《和秦始皇一起造反

    赵不息同时收到了两封信。


    一封信来自咸阳, 是她便宜爹寄给她的。


    另一封信来自上党郡,信主人没有署名。


    赵不息很顺其自然的先拆开了她爹寄给她的信,看了一眼, 默默放下了信,转而拿起了另一封。


    造反头子去咸阳?这不是鸡去给黄鼠狼拜年吗?黄鼠狼给鸡拜年是不安好心, 鸡去找黄鼠狼自投罗网可就是纯纯愚蠢了。


    另一封信是一个陌生人寄给赵不息的, 能顺利被陈平转送到赵不息手上的原因是这封信上改了一个印章——上党郡郡守之印。


    可看这封信的语气, 却并不像是上党郡郡守的语气。


    赵不息听说过上党郡郡守, 李云,曾经是赵国的将领,听说和赵国名将李牧有关系,在李牧被赵王迁杀害后叛秦,成为秦将, 秦灭赵以后担任上党郡郡守。


    据说此人性情暴躁, 好恶分明,不善言辞。


    可赵不息看着手中的信,这个语气之委婉诚恳,丝毫不像是一个性情暴躁不善言辞的人写出来的。


    说起来, 其实上党郡的治理风格也不太像是一位暴躁将军的治理风格。


    赵不息若有所思。


    这封来自上党郡郡守的信内容是邀请赵不息到上党郡郡守府中一叙。


    赵不息看着这封信,总觉得有一只烤的喷香的鸭子在往自己嘴边飞。上党郡是个好地方啊, 直接联系北方各个郡县, 地势险要。


    昔日秦国攻打韩国, 韩王想要把上党郡割让给秦国, 结果当时的上党郡郡守冯亭不愿意,直接带着上党郡归降了赵国,引得秦国恼羞成怒发兵攻赵,引发了长平之战。


    不过这也间接看出这时候的郡守对自己管理的郡县的操纵度了, 一个不高兴,谁管你国君下什么命令,我直接带着郡想投靠谁就投靠谁。


    哪怕是到了现在,秦朝廷虽然已经是想要在各个郡县加强中央朝廷的控制力,不过碍于秦朝贫乏的官吏数量和数百年分封制的深入人心,也是有心无力,顶多只在原来的秦地能够做到中央朝廷的命令高于地方官员命令。


    至于秦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天高皇帝远,当地官员畏惧的是始皇帝,可不是秦朝廷。


    “这么好的条件,不造反还是人嘛。”赵不息感慨道,汉朝末期诸侯占据各州造反,唐朝因为节度使和边镇制度搞得唐后期地方势力割据纷纷自立为王,就是因为地方势力太大而中央势力又太弱,可秦朝现在,郡守、县令对地方的自治权力可比汉末唐末更大,也就是现在秦始皇压着,没人敢反他,等秦始皇一走,无论是哪个公子上位,都不可能压住地方势力啊。


    赵不息提笔写下给上党郡郡守的回信,等她处理好沛县这边的事情之后,就快马加鞭赶往上党郡去会见上党郡的郡守李云。


    将她请进家门容易,可等她的势力进入上党郡之后,再想将她请出来可就难了。


    至于便宜爹的信。


    赵不息抽抽嘴角,提笔写下给便宜爹的回信。


    【始皇帝天威凌厉,我惶恐……且近来事务繁多……父亲保重身体……】


    中心思想就是一句话:我反贼,害怕始皇帝,不去咸阳。


    两匹马一前一后出发,一匹奔向上党郡,一匹去往咸阳。


    而在第二天,加急处理完沛县事务的赵不息就急匆匆离开了泗水郡,赶回河内郡,点起了侍卫带上韩信,往上党郡去了。


    …………


    咸阳宫。


    蒙毅揣着怀中的信封,走进了正殿。


    嬴政正在垂目批阅着奏折,近来因为修长城和修阿房宫的事情,嬴政又忙了起来,原本偶尔还能挤出一点时间去河内郡看自己小女儿的帝王,现在是彻底挤不出时间了。


    “陛下,黑石子送来的信。”蒙毅低声道。


    听到是自己的乖女儿送来的信,嬴政嘴角微微扬起一个微不可查的弧度,搁下了手中的笔。


    “回信倒是很快,朕给她寄信,她必然是一拿到信就回复朕了。”嬴政算了算从沛县到咸阳的距离和快马的速度,确认了赵不息肯定是刚拿到信没考虑就给他回了信然后寄过来才能在这短短数日内送回他手中,嬴政有些得意。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分明其他公子公主和文武百官接到他的命令后都是诚惶诚恐一刻也不敢怠慢,嬴政觉得这是理所当然,毕竟他是帝王,臣子自然应当将帝王放在第一位。


    可赵不息偶尔听他话的时候,嬴政就会有升起由衷的欣慰感,吾女终于长大了,知道体恤老父亲了。


    嬴政拆开信,心中正盘算着要带小女儿到咸阳哪里玩,自己的时间虽然很忙,几日的时间腾不出来,可是挤一天的时间陪女儿还是应当能挤出来的。


    嬴政读着信,脸上的笑容却渐渐消失了。


    等到看完信,嬴政低骂一声:“果真是逆女。”


    蒙毅低着头,努力缩小自己的存在感,假装这里没有人一样。


    自从陛下某次“不小心”说漏了嘴,自己知道了黑石子其实是陛下的亲生女儿以后,陛下每次被黑石子气到了都会找自己抱怨。


    蒙毅也不明白,分明陛下一向都是将事情藏在心里,从不向任何人透露他心中所想,可为何不息公主的事情就是例外呢?


    明明其他公子公主的事情,陛下也没见这么上心过啊。


    果不其然,嬴政心中一股被女儿忤逆的怨气积压的越来越多,下一刻就抬起头和蒙毅抱怨:“这逆女,竟然因为害怕始皇帝而不敢来咸阳,她为何会如此害怕朕呢?分明她先前还多次表现过对朕的崇拜。”


    蒙毅心想,你们亲父女的事情,我一个外臣哪里能猜到啊。


    可嬴政也正是看中了蒙毅沉默寡言且对自己绝对忠诚才会将这些事情向他抱怨的,也不在意蒙毅会不会回答他的问题,只是发泄着自己心底的郁闷。


    “那逆女现在身在何处?”嬴政询问。


    这个问题是蒙毅唯一知道答案的问题了,他回道:“黑石子又去了上党郡,按照时间算,现在黑石子应当已经到上党郡郡城了吧。”


    嬴政更生气了:“这逆女有时间到处游玩,却不愿来咸阳看望自己的生父,朕怎么会有这样不孝顺的女儿啊。”


    蒙毅试探回复:“陛下息怒?”


    然后挨了嬴政一个无语的白眼。


    蒙毅也很冤枉啊,以往这等事情都是赵高那个佞臣来做的,他蒙毅乃是忠臣,能憋出来这半句安慰的话已经是他搜刮了一肚子的话才想出来的安慰。


    “这逆女不愿意来就不来吧,朕难道还要求着她来不成?”嬴政轻哼一声。


    嬴政垂着头接着批阅奏折。


    半刻后,嬴政狠狠皱眉,啪叽一下将手中的奏折扔到了地上:“买两棵树就要一万金?这树是玉石雕的吗?那逆女的龟鹤延年松才卖一千金,这两棵柳树就敢卖一万金?谁审批的钱财,让他上书告诉朕这两棵树哪里值一万金!若是说不出来,就把他给拉到那两棵树下斩首!”


    蒙毅连忙领旨出去传令,将事情吩咐给少府负责之人后,蒙毅又匆匆赶回来,接着在嬴政身边当值。


    半个时辰后,嬴政又怒气冲冲道:“让五万役夫都到齐了再一并开工?是哪个蠢货想出来的主意?五万役夫是从不同郡县赶过来的,到达骊山的时间必定有早有晚,让他们都到齐了再一并开工,那这些征夫的食宿怎么算?”


    “同时准备五万人的食宿?为何不按照距离远近,确保第一批征夫离开的时候第十批征夫正好来到呢?这样只需要准备三万人的食宿就足够了!”


    嬴政冷笑:“一帮蠢货,竟然还不如朕十二岁的女儿想的明白。”


    于是蒙毅又领了旨,匆匆走出宫殿。


    又半个时辰后,嬴政眉毛再次皱了起来,蒙毅的心也又提了起来。


    也不知陛下是怎么了,自从上次从怀县回来以后,心思就变了许多。先前已经确定好的三百里阿房宫又下令让墨家工匠改成了一百五十里,而且不情愿的让秦少府采购材料优先河内郡那边的商贾。


    若只是这样也就罢了,只能说是陛下心意改变了,可还有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就让蒙毅有些不太理解了。


    先前一向慷慨大方的陛下竟然小气了起来,对一些略有些昂贵的东西斤斤计较,比如那一万金两棵的百年老柳,从来不拿钱当做钱的陛下竟然会觉得贵……区区一万金罢了,陛下的咸阳宫中藏有天下宝物,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如泥土一样遍地都是,陛下也从来没有珍惜过,怎么如今连区区万金都觉得贵了?


    还有徭役一事,先前无论是秦国还是其余六国,黔首们服徭役期间不都是只管发点糟糠,给两个大钱,让他们露天而睡吗。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啊,可陛下前段时间,竟然还吩咐秦少府给那些征夫搭建棚子遮风挡雨,陛下还嘀咕什么“收买人心的事又不只是你这逆女会干”。


    蒙毅一边在心中嘀咕,一边还在注意陛下的指示,确保陛下再下旨责骂谁自己能够迅速往下穿搭旨意。


    可是嬴政却并没有再骂那个大臣,而是又拿起了赵不息给他寄过来的信,看了一遍又一遍。


    忽然,嬴政嘴角扬起一抹笑意。


    “逆女,朕还拿捏不了你了?”


    嬴政提起笔,沾满墨水,写下一封回信——


    【吾女亲启……始皇帝有意去往行宫暂住一月……不在咸阳……吾女可来咸阳……】


    始皇帝在咸阳她不敢来,那就让始皇帝不在咸阳就好了。


    只要“赵朴”还在咸阳,那始皇帝在不在咸阳有什么区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