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作品:《醉琼枝

    楚琳琅喝了一大口,总算缓过气来。


    她抬头这么一看,只见递茶的居然是久未见到的司徒先生。


    他依然穿着那身洗得泛白的衫,带着股说不出的洒脱气韵,目光沉静立在她的桌旁,冲着她抱了抱拳道:“楚夫人,别来无恙。”


    楚琳琅咽了咽,连忙起来给司徒大人还礼。这一低头,便看见了这位的下衣摆和鞋子竟然湿哒哒的。


    看这光景,他应该从那艘还没停稳的船上跳下来,淌着水上的岸。


    这就有些厉害了!


    楚琳琅好奇地越过他的肩膀往后一看,只见一个穿着彩绸长裙,细眉大眼的明艳少女正气呼呼地从船上追撵下来。


    她脚程甚快,后面的丫鬟婆子都有些跟不上。


    这位小姐看见司徒晟丢下自己跳水下船,还跑到茶摊前跟个容貌明艳的女子还礼相谈,立刻追过来,脸色不善道:“她是何人?”


    楚琳琅也很好奇,能把司徒大人逼得跳船的是哪位巾帼英豪?


    司徒晟并不介意别人撞见他落汤鸡的窘状,虽然下摆滴着水,却依旧沉稳优雅地做着介绍。


    原来这位看起来有些跋扈的少女,名叫谢悠然,乃是朝中五品将军谢胜的小女,还是六皇子的小姨子。


    六殿下的小姨子此番随着母亲一起来看望姐姐,正好在京城与来寂州公干的司徒晟同行。


    至于方才发生了什么,逼得司徒晟跳船,这两位从京城来的贵人似乎都没有想要解释的意思。


    谢小姐听到楚琳琅原来已经成婚嫁人,而且是六殿下调任官员的官眷时,面色微微缓和了些,可依旧带了些不屑,冲着楚琳琅流于表面地客气一笑。


    楚琳琅偷眼看了看司徒晟的胳膊,看着他从容负手,似乎伤势已经大好。


    那次城外土路相遇,是他二人心照不宣的秘密。


    所以这场合,她只是客气寒暄了一番后,便寻了借口,先回到马车驻扎的路旁。


    周随安刚刚在马车上睡了一觉,听闻司徒晟也来了寂州,连忙整理了衣衫去见司徒晟。


    司徒晟倒是很得闲,他也换了身干爽的衣服,先是跟周随安寒暄了一会,先目送了谢夫人和谢悠然上马车入城。


    然后,他让自己的几个随从帮衬着周家卸船。


    不过看到那个跟在赵氏身后,梳着发髻的胡氏时,司徒晟似乎有意无意地瞟了楚琳琅一眼。


    卸船的功夫,周随安带着楚琳琅与司徒晟坐在茶摊,共饮茶水。


    男人相见,总是会往国事民生上聊。


    聊了一会寂州本地的风土之后,周随安很自然地便聊起了前些日子闹得沸沸扬扬的连环命案。


    “说来也是巧了,在连城受重伤的员外,他的儿子正好也在寂州为官。听说这几个月里,先后有五位退隐的官员被杀,他们还都曾在连州负责辎重运转,管理地方军务。说起来也巧,我前些日子,还寻访过曾跟他们共事的官吏,这凶手究竟与他们何愁何怨,竟然千里行凶,挨个杀人呢!”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正在低头饮茶的楚琳琅真是要强自按压下一口冷气,慢慢地用杯子遮住了自己震惊的脸。


    她当初为了帮衬夫君,费心搜集了连州之前几年的官吏名册,还找了熟悉旧事的小吏,以供夫君参考。


    这些日子竟然死了这么多人,而那些死者,竟然跟她给夫君的名册如此雷同!


    要知道,她当初也将这一份名册,原封不动地给了司徒晟……


    想到这,她趁着饮茶的功夫,沿着杯沿,不动声色地半抬起头,瞥向坐在对面的司徒晟。


    不凑巧,司徒晟也在饮茶,在单手扣着的杯盏间露出了一双犀利冷意的凤眸,也正紧盯着她……


    四目相撞,楚琳琅落得下风,不敢与他对视太久,立刻低头去吃果盘子。


    不一会,货物卸完了,茶摊的茶水也凉了,于是众人纷纷上马车,浩荡往寂州城赶去。


    六殿下看起来别来无恙,还是那么瘦弱而不怒自威。


    眼看着周大人与司徒晟同来,少不得要摆一摆宴席,款待英才。


    除了诸位大人,寂州的官眷也都来了,顺便也算是给六王妃的胞妹接风洗尘了。


    一时间大厅热闹非凡,众人推杯换盏,热闹非凡。


    能被派来寂州的,不是官场倾轧的败将,就是些不善攀爬的老实头。此地的官风与连州那种军事要地截然不同,带着寂州特有的淳朴。


    诸位大人们彼此说话也不用暗藏玄机,需得加着万分小心。


    周随安只跟这些同僚打了个照面,就觉得舒心顺气多了。


    诸位官眷夫人们都不太擅打扮,看到谢悠然满身的时兴花样子都纷纷咋舌,夸赞京城里的小姐会穿搭。


    而连州来的楚夫人也不错,虽则不见名贵布料,可容貌如此昳丽,也叫人忍不住上下打量。


    谢小姐仪态端庄地坐在姐姐谢王妃身旁,看着这些冒着土气的官眷们,只是客套勾勾嘴角,并无攀谈结交的意愿。


    她的目光扫视,看着这满满一屋子的男人——在一群矮粗老胖的番薯里,只有司徒晟仿若辉月星辰,叫人忽视不得。


    除此之外,便都是一群庸物了……哦,那个叫什么周的大人也勉强能入得人眼,听说他老家是水乡江口,南方公子如玉,倒是另一种温润气质。


    想到今日那司徒晟为了避开自己,竟然跳下船去,谢悠然一直心中有气,趁着空闲跟身边的姐姐抱怨:“司徒晟实在可恶,姐姐要让六殿下狠很罚他!”


    六王妃谢东篱也听闻了些妹妹与司徒大人的恩怨,对于妹妹的心思尽是了然,忍不住轻声提醒:“你也老大不小,再不是小孩子。司徒大人虽然是六殿下的少师,但也是外男,不能不避嫌。你戏弄人本不应该,人家司徒大人躲你有什么错?”


    谢悠然见姐姐不愿帮衬,气得又是脸儿微鼓。


    此处人多,姐妹也无法倾心相谈,不过六王妃觉得好好说说自己的妹妹了。


    妹妹的那点心思,让人一目了然,无非就是看上了容貌出众的司徒晟。


    可是人家司徒晟都没等谢家开口,就早早在六殿下那封了口,只说他母亲年前刚刚过世,他要为母守孝三年,这期间,他不想考虑成家之事。


    若这么算,等他守孝完,谢悠然就是快二十岁的老姑娘,可耽误不起。


    更何况父亲早有思量,想要将她许配给御史台王御史的三子。


    如今朝中,太子储君与泰王扶持的四皇子暗斗得厉害,目光长远些的官吏都不敢站队,图个左右逢源。


    五品户部郎中谢大人更是个中翘楚。他当初肯将大女儿谢东篱许配给刘凌,图的就是无功无过,女儿太太平平。


    别人嫌弃的冷门皇子,却是安稳太平一辈子的去处。


    而王御史身为清流,更是为人秉正,谢大人很看好王家,便有意结一下亲家。


    可惜这么好的人家,谢悠然就是不愿,直说王家的三儿子丑得如池中泥蟾蜍,她死都不会嫁!


    那位三公子其实就是脸扁了些,身材肥壮了些,嘴大了些,脸上长了些红疙瘩,除此之外哪有那么不堪!


    再说王公子要是好看,又哪轮得到谢家?


    想到这,六王妃也是摇头叹气,不想再跟气包子妹妹多言,反而拉着楚琳琅说起话来。


    一场酒席下来,楚琳琅与六王妃相谈甚欢,俨然结成了闺中密友。


    谢悠然一边酌酒,挑着细眉笑道:“楚夫人可真会哄人,我姐姐是慢热性子,从没见过她跟谁一见如故,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才是姐姐的嫡亲妹妹!”


    楚琳琅觉得这话酸得冲鼻子,她摸不准这位谢二小姐的脉,也不好接话,只是笑着替两位夹菜。


    可是谢悠然的脸又臭了起来,夹枪带棒,挤兑了楚琳琅好几句。


    好在楚琳琅天赋异禀,直觉耳旁邪风呼呼作响,至于谢二小姐说什么,她全不放在心上。


    宴席过后,谢王妃跟楚琳琅表达了歉意。


    她母亲生下妹妹后就一直病弱,有高人算出生下的谢悠然与夫人的八字相冲,须得送到外姓人家避到八岁才可接回府中。


    谢家人信了,就将谢悠然寄养在了老家外祖的表亲家中,直到八岁时,这位谢二小姐才回府。


    也许是表亲不敢怠慢,一向娇惯她的缘故,谢悠然有些被宠坏了,若有言语冒犯,还请楚夫人莫要挑理。


    楚琳琅这才恍然,为何六王妃这么好的教养脾气,却有个王八性子的妹妹。


    不过谢二小姐能把司徒晟那么个城府深沉之人逼得跳河,的确是骨骼清奇,有些本事在身!


    周随安来了寂州后,官品不变,依然做着通判。不过寂州河道整改工程甚大,这通判可不是什么清闲差事了,他须得整日往河道上跑。


    楚琳琅听周随安抱怨了几次河道上的伙饭,简陋得很,有时候甚至冰肚子,闹着要吃她亲手做的酥肉白汤面。


    所以这日到中午时,她带着大大食盒给周随安送饭来了。


    不过当她带着夏荷与小厮来到河道便的遮阳棚里时,周随安并不在,只有司徒晟一人在看桌上的河道图纸。


    见她来了,司徒晟表示周大人跟着六殿下去临县的河道巡查去了,一会就应该能回来了。


    说来有趣,司徒晟不是调到了吏部当差嘛?为何会来寂州?


    楚琳琅觉得此人似乎带了些煞,到处招惹血雨腥风,自己每次遇到他都会倒霉。


    饭既然送到,人也不必留在这,更何况她现在看着司徒晟就犯怵,更得避让些。


    听她要回去,司徒晟却走出了工棚对她说:“周大人没同你说,最近寂州地界不太平,出了几次商人财物劫掠的案子,周大人不在,我护送夫人回去吧。”


    说完,也不待楚琳琅婉拒,他便挥手相请,让楚琳琅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