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升官

作品:《终宋

    “贫道拜见陛下。”


    一来一返两年多的光景,这两年别人老了许多,郝修阳竟反而显得年轻了一些,脸色红润,长须打理得整齐漂亮,全然不同于当年邋遢道人的形象。


    “免礼。”


    李瑕几乎想问问郝修阳是否会什么滋阴补阳的道法,但想到最早见到这老道士时对方那潦倒落魄的模样,便明白让其春光焕发的不是什么道法,而是王权富贵。


    说来,在宗教方面李瑕与忽必烈是一种人。


    忽必烈什么都信,其实就是什么都不信;李瑕现在是什么都不信,但为了疆域,也可以什么都信。


    而这些,郝修阳也明白,比如忽必烈为何渐渐倾向于佛教?因为利益,因为全真教能带来的利益不如吐蕃的喇嘛了。


    那么,他只要融合佛教、说服吐蕃,忽必烈能给八思巴的,李瑕也能给他,甚至更多。


    为李瑕维持住疆域,是让宗门长久安稳的最好办法。


    郝修阳这些野心是明摆出来的。


    李瑕也知道并愿意实现他的野心,随手递了一封诏书过去,道:“封号给你了,玄门正宗辅化明德真人,喟瑟去吧。”


    “多谢陛下。”


    郝修阳不懂“喟瑟”为何意,双手捧过那诏书,神情一派云淡风轻。


    “贫道不负陛下重托,吐蕃一行已大有所获。”


    “是吗?老道长坐下说吧。请道长去吐蕃说服喇嘛,朕本不认为此事会成。”


    “陛下见笑了。”郝修阳一本正经,道:“萨迦班智达与阔端凉州会盟,又岂是因为阔端精通佛法?贫道才疏学浅,但至少比阔端更懂佛法。”


    “别在朕面前故作高深。”


    李瑕抬手一指,戳破郝修阳的道貌岸然。


    郝修阳便笑,显出洋洋得意的表情。


    “老道士说真的。回想全真教在佛道辩论大会上输给了那群秃驴,着实是丢了天下道门的颜面。”


    “哦?老道长说的大有所获,是在佛法上辩赢了?”


    “不。”郝修阳大言不惭,道:“老道辩不嬴,但能以国力收服吐蕃。”


    “说正事吧。”


    “是,吐蕃自唐末以来,已分崩、衰弱,形成各个部落。其中最大的势力便是昆氏家族。”


    “昆氏家族?”


    “昆氏家族最早可追溯到藏王赤松德赞。”郝修阳了解李瑕,道:“陛下恐不知赤松德赞,但想必知道松赞干布?”


    “嗯。”


    “松赞干布是吐蕃第三十三任赞普,赤松德赞则是第三十七任。这两任君王都被蕃人尊为‘吐蕃三大法王’之一,极为崇佛……”


    李瑕听了一会,总算是明白了,这昆氏家族实行政教合一,集寺主、家族宗主、教派大法师于一身,世袭相传,是吐蕃最大的势力。


    “昆氏家族居住于萨迦,创建了萨迦寺,如今的宗主是八思巴,他为忽必烈灌顶如今还在开平。此人老道往后再说,老道此去萨迦,见到的是其弟恰那多吉……”


    郝修阳足足说了一个多时辰,末了,道:“恰那多吉只要一答应,吐蕃即归大唐治下。”


    说着,他提笔在地图上划了一个圈,把吐蕃圈进了疆域。


    对于一个君王而言,这画面着实叫人心动。


    “条件呢?”


    “陛下可看过《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


    李瑕点了点头,问道:“就这么简单?”


    “只要陛下尊重蕃人之信仰,愿弘扬佛法,筹建寺庙,允许他们在归顺之后由当地人担任官职,保吐蕃安居乐业赏赐不少于元廷所赐。”


    李瑕忽眯了眯眼,问道:“老道长这是帮着吐蕃佛教,劝朕弘扬佛法?”


    郝修阳神秘一笑,抚须道:“陛下可知全真教与这些和尚辩论时辩的是什么?”


    “不知。”


    “《老子化胡经》,说是老子在天竺乘日精进入净饭王妃净妙腹中,出生后自号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释迦牟尼不过是老子的一个化身。”


    李瑕对此不感兴趣,只是听着。


    郝修阳又问道:“陛下可知此说法最开始时除了道门还有何人宣扬?”


    李瑕淡淡扫了郝修阳一眼。


    这老道士心中一凛,不敢再故弄玄虚,老老实实地继续说。


    “八思巴与全真教辩论,辩的就是这《老子化胡经》,最终八思巴辩赢了全真教。好在当时正是蒙哥攻蜀之际,之后陛下扫荡汉中、关中、陇西,切断了吐蕃与蒙古的联络。萨迦之地暂时还没有得到大辩论的结果。老道正可借机将结果扳回辩论之前,所谓……返璞归真。”


    “好一个返璞归真。”


    “老道敢请陛下赐吐蕃茶叶、瓷器、丝绸,以及大量经书。”郝修阳正了正衣冠双手抱拳虎口相交,一揖,道:“老道必可为陛下收复吐蕃。”


    “条件朕都允了。至于赏赐朕自会让户部拟个章程再谈。”


    郝修阳不由心想,长安城传得有鼻子有眼户部尚书要换人,莫耽误了他这大事。


    手指轻轻摩挲着,他其实有些担忧,万一八思巴回到吐蕃,是能让他前功尽弃的。


    这日在子午镇见过了几个心腹大臣之后,李瑕算是松了一口气。


    他虽然推算忽必烈没有时间抽调主力来攻,但在宋境时毕竟不放心。如今却可以确定,忽必烈要完全消弥汗位之争带来的影响、并从西域抽出手来,没那么快。


    那么,今年内修、外攘的调子大概就可以确定了。


    内修方面,除了高筑墙、广积粮之外,称帝之初也该将官制确定下来以进行高效的治理,在人口基数不足的情况下,比治理效率也是赶超国力的另一条路子。


    外攘方面,多年无休止的征战之后,必须休养一两年了。若能效仿凉州会盟而收服吐蕃,自然对局势极为有利,但只怕没那么容易。


    阿里海牙见过董文炳之后,次日便点齐兵马返回毫亳州。


    但才行到西辅郑州,他却是派出一个心腹,仔细吩咐了起来。


    “你把这封信送到开平。”


    那是一封回鹘蒙文写成的信,这心腹得了差事,马上便转头北向,直趋开平。依着阿里海牙的叮嘱,信是直接递到了如今的中书左丞相忽都答儿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