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两滴清泪没入李璨鸦青色的发丝中

作品:《太子万福

    “我对陛下忠心耿耿,岐王就算是查到又如何?”周汉青变了脸色。


    “父亲,您别激动。”周羡倩将他往里拉了拉,让他在圈椅上坐下:“女儿知道,您对大渊一片忠心,如今您所享受的,也都是应得的。


    不过,您应当也听说过伴君如伴虎,陛下他一向疑心重,您又手握重兵。


    岐王若真是将您越制的事告到陛下跟前,依着陛下的性子是一定会疑心您的。”


    周汉青闻言,皱眉思索。


    周羡倩又接着道:“这些日子,朝中处处都是针对您的声音,再出此事,陛下恐怕不会再继续护着您了。”


    “那娘娘的意思是……”周汉青有些会过意来,抬眼看她。


    “父亲明白我的意思。”周羡倩肯定地道。


    “你想让我回边关去?”周汉青问。


    “只有边关才是最安全的。”周羡倩目光坚定:“而且,女儿觉得父亲只要在边关守着,不太过出格,陛下是绝对不会动父亲的。”


    周汉青认同了:“不错,但边关暂时并无战事,想让陛下开口让我动身,恐怕还要费些手脚。”


    “不必。”周羡倩早有准备:“父亲,我已经替您想好了,只说边关有战事您急着出征便可。”


    周汉青愣了一下,笑了起来:“不错,边关有没有战事还不是我说了算吗?


    我方才想左了,还是娘娘聪慧。”


    “聪慧也是随了父亲。”周羡倩笑着站起身来,忽然朝他跪了下来。


    “娘娘这是做什么?”周汉青连忙起身扶她。


    “父亲别动。”周羡倩推开了他的手,朝着他磕了一个头,才抬头看着他,眼圈红红的:“父亲此去边关,不知何时才是归期,女儿在此拜别父亲。


    边关风沙大,敌军的刀枪无眼,父亲一定要时时留意,好好保重自己。”


    她身处深宫之中,想要见到娘家的人,是极为不易的。


    这也就是周汉青立了大功,否则父女二人三年五年不见面,也算是寻常事,所以每次与家人见面,她都倍加珍惜。


    “好孩子,放心吧。”周汉青弯腰扶起她,也心生感慨:“你在宫中,要照料好自己,有什么事情就派人给家里传话,你娘他们会尽全力助你的。”


    “是,家里父亲放心吧。”周羡倩就着他的手站起身来,依依不舍地望着他:“如此,父亲早些回去预备东西。


    午膳女儿就不留您了,我送送父亲。”


    “那陛下若是问起我为何不留下陪你用膳,你要如何交代?”周汉青不放心。


    “这还不简单?”周羡倩笑道:“我便说,父亲知道能进宫来见我,已经是陛下天大的恩宠了,又怎会得寸进尺,留下来用午膳呢?”


    周汉青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又叹了口气道:“如今看来,你还是比如儿的智计更胜一筹。


    若如儿有你这样聪慧,也不至于到如今与太子还是不


    远不近的了。”


    “说起太子。”周羡倩提醒道:“父亲也不可以因为妹妹与他指婚了,便太过信任他。


    太子的心深不可测,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怎么想的,说不准因为李璨的事已经开始记恨咱们家了,无论如何,父亲要留些后手。”


    “太子到底还是想与我亲近的,不然依着他的性子,不会为我说那么多次话。


    至于刺杀李璨,动手的人当场就死了,谁也不会知道是咱们作为。”周汉青颇为自信:“这些事,你不必忧心,我心里有数。”


    “父亲只要有防备之心就好。”周羡倩将他送到云锦宫门口,站在那处,目送着他离开。


    *


    午膳时,赵晢先喂了李璨半盏牛乳,半碗青粳米粥汤,才撩袍在桌前坐下。


    无怠进来,在一旁伺候他用膳,一直欲言又止的。


    他进门时才得了消息,想禀告,又不敢打搅了殿下用饭。


    “什么事?”赵晢停住筷子问他。


    “月明方才来报,周大将军晌午从宫中出来,就收到了边关的急报,说是努哈又挑起了战事,正等着周大将军去主持大局呢!”无怠弓着身子回。


    “月明人在何处?”赵晢问。


    “尚在门口候着呢。”无怠回。


    赵晢搁下筷子,快步走了出去。


    “殿下。”


    月明正等在廊下,远远地便朝他行礼。


    “边关的急报,是真是假?”赵晢走上近前询问。


    “附近的驿站暂时都没有接待急报的消息。”月明回道:“属下推断,急报应当是周汉青杜撰的,想用这法子来尽快离开帝京。”


    他心里头佩服不已,殿下真是太厉害了,不过是略施小计,便让岐王去咬周汉青了,周汉青还自乱阵脚。


    要知道,这样的谎报军情可不是小事,足够周汉青喝一壶的了。


    赵晢微微颔首:“沿途都安排妥当了?”


    “是。”月明道:“风清说,前日便已经安排好一切了。


    便是离边关最近的庆州,也都加派了人手。”


    “嗯。”赵晢吩咐:“盯着周汉青,务必将他沿途的举动传到父皇和赵旬耳中去。”


    “是。”月明高声应了。


    完美啊!


    殿下这个计划实在太完美了!


    除非是周汉青真的十分洁身自好,否则此番一定是在劫难逃。


    而且后头的事情,都不用他们如何操心了,也不需要出面,只要稍稍传消息便可,想想便痛快。


    *


    中秋夜,圆月当空,万家团圆。


    赵晢早早地命人将李老夫人同林氏送回靖安侯府去了。


    李璨昏睡了二十八日,她们婆媳也在东宫守了二十八日,大渊人过节讲究在家中,今日中秋,她们也该回家一趟了。


    沐浴过后,赵晢穿着白绸中衣,立在窗边抬头看天上的圆月。


    半晌,他上床端坐着,小心地将李璨抱到怀中,替她揉搓按摩四肢。


    这是徐景的意思。


    李璨总是在床


    上昏睡,只怕身上血液不畅,会起褥疮,要常常替她调换睡姿,揉搓按摩四肢,使血液通畅。


    “李璨,中秋了,你到底还要睡多久?”赵晢语气温柔和缓,牵起她绵软的小手,眼尾泛起薄红,黑眸深深的望着她苍白的小脸。


    昏睡中的李璨毫无动静。


    “窈窈。”赵晢两手将她的小手握在手心,语气温润:“李璨,其实,我早就替你起了小字,叫‘窈窈’,‘窈窕淑女’的‘窈’。”


    “你十岁那年,闹着要小字,我想了许久才想到……”


    “窈窈,这个小字你喜欢吗?”


    “窈窈,我知道,你厌恶如今严厉的我,我也不想如此……”


    “窈窈……”


    他低语着抱紧了她,两滴清泪没入李璨鸦青色的发丝中,他哽咽了:“答应我,一定要醒过来……”


    午夜时分,赵晢莫名地醒了,鼻间嗅到甜甜的奶桃香气。


    他眉头微微拧起,大手瞬间探到了李璨光洁的额头上,入手一片滚烫。


    “来人,让徐景过来!”他开口吩咐。


    糖糕就守在内间门口,应了一声便匆匆去了。


    赵晢下了床,用帕子沾了凉水拧干了,敷在李璨额头上。


    “痛……好痛……”


    李璨哼了两声,小眉头紧紧皱着,原本煞白的小脸泛起了一层不正常的粉。


    “李璨,李璨?”赵晢听她说话了,眸底几乎掀起惊涛巨浪,忙俯身凑近了唤她。


    可惜,李璨再无任何反应。


    “殿下。”


    徐景匆匆而来,脸上睡意朦胧,身上的衣裳有些凌乱,看着就知是和衣而眠的。


    “她发热了。”赵晢扭头看他。


    “下官看看。”徐景伸手摸李璨的脉搏,确实入手滚烫。


    赵晢抿唇,望着再无动静的李璨。


    “殿下。”徐景松开把脉的手:“这几日换药,姑娘伤口如何?”


    “有些泛白。”赵晢回。


    “下官看看伤口。”徐景抬手。


    赵晢取过剪刀,将李璨伤口处衣裳剪开,解了伤口上包着的细纱布,又取过帕子轻轻拭去药粉。


    “肿了。”他看出不对。筆趣庫


    “伤口内不曾长好,恐怕是有了肿疡。”徐景忙道:“看情形,还不严重,下官这就改药方,叫人煎来给姑娘用,两三日应当便无事了。”


    “肿疡应当在伤口愈合初期,如今都快一个月了,何故此时才发?”赵晢微微拧眉,望着徐景。


    “姑娘身子实在太弱了,伤口愈合得比寻常人要慢不少。”徐景忙回道:“如今有肿疡,也不全然是坏事,至少说明姑娘的身子正在恢复。”


    “她方才喊痛了。”赵晢转眸看向李璨,眸底闪过心疼与不忍。


    他向来运筹帷幄,想做的事情没有做不到的,从未有过如此无可奈何之时。


    “这是好事,姑娘开始有意识了。”徐景闻言,顿时欢喜起来:“殿下别太忧心了,下官保证,姑娘一定会醒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