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第 24 章

作品:《糟糠之妾(穿书)

    李娘子的公公婆婆前些天回村里老家住了几天,今天上午才刚回来。


    老两口回来的时候带了些李大哥家自己腌的酸菜,李娘子想起沈稚安之前提过一句酸菜,便装了一些给他们送来。


    结果李娘子刚一进门,才和沈稚安打了个招呼,把手里的酸菜交给她,就听到沈稚安问她愿不愿意和桂娘一起卖豆腐。


    “什么,沈妹子你说想请我和桂娘一起卖豆腐?”李娘子有些惊讶道。


    沈稚安轻轻点了点头道:“我的身体不太好,干不了重活,桂娘一个人摆摊有些忙不过来,所以我想问问嫂子愿不愿意和桂娘一起卖豆腐?”


    “嫂子你放心,不会让你白干,我给你和桂娘开一样的工钱。”


    “哎呀,不是工钱不工钱的事儿。”李娘子摆了摆手,语气有些疑虑道:“我从来没有买过东西,突然去卖豆腐,这,这能行吗?”


    “怎么会不行呢,嫂子你会算账吧?”沈稚安问道。


    李娘子点了点头,她虽然没念过书,但是算账这种事自小耳濡目染,嫁人以后又要管着一大家子吃喝,自然而然就学会了。


    “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嫂子你会算账,人聪明嘴又灵巧,认识的人也多,有你帮忙说不定我们的生意会更好呢。”沈稚安夸赞道。


    听着沈稚安的夸奖,李娘子有些羞涩的红了脸,有些不敢相信的问:“真的吗?我有这么厉害?”


    虽然李娘子是家中唯一的女儿,父母也没那么重男轻女,但是她从小到大也没听人这么夸奖过她。就是她丈夫李捕快,虽然他们夫妻感情和睦,也没有这么直白的肯定过她。


    李娘子只觉得,沈娘子这嘴才是又巧又甜呢。


    在李娘子不自信的目光中,沈稚安肯定的点头道:“当然是真的啊,嫂子你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两个孩子也养的那么懂事可爱,和邻居们相处的也好,这都不算厉害,还有什么是厉害呢?”


    看到李娘子听到自己的话以后,眼中闪烁的光芒,沈稚安也意识到,在这个女子相夫教子,打理家务是应该的,做不好才是该被责骂的时代,李娘子恐怕从来没有接受过外界的肯定。


    也不只李娘子一人,恐怕这个时代的女子大多都是如此。


    所以沈稚安一条一条的说着李娘子的优点,让她知道自己的付出其实是被人看在眼里的。


    听着沈稚安的话,李娘子眼中渐渐亮起了光芒,整个人仿佛都明艳了几分。


    对啊,不管是对公婆,还是对孩子,是厅堂还是厨房,她都做到了她所能做到的,这难道不算厉害吗?


    李娘子现在觉得沈娘子真是她的知己,她真想直接答应下来,不过想起一大家子人,她又冷静了几分,不好意思的开口道:“我回家和家里人商量商量吧。”


    “没事。”沈稚安拍了拍李娘子的手道:“我也只是问问,如果不行也没关系。”


    事情说完了,李娘子便准备离开,却被沈稚安拦了一下。


    “嫂子等等,我一个东西要给你。”


    沈稚安进房间拿了一罐子芦荟胶,交给李娘子,然后告诉她怎么用。


    这还是上次做好的芦荟胶,沈稚安试验以后,发现没有什么过敏反应,就给桂娘和秦湛他们也送了一罐子。


    不要觉得男人就不用护肤了,为了秦湛俊美的脸庞能多看几年,沈稚安觉得他可得好好保养。


    每次想起当时秦湛又意外又无奈的表情,沈稚安就忍不住有些想笑。


    不过沈稚安大概属于不易过敏型皮肤,为了以防万一,她给秦湛他们都交代了,用之前先在耳后和手上试试,如果没什么反应,才能放心摸脸。


    这次沈稚安也同样和李娘子事先交代了一番,知道她记住了以后,沈稚安又问起村里李家种植芦荟的情况。


    目前看来,芦荟胶这个生意还是可以做的。那她就需要一个新鲜芦荟供货商了,如果李家两位兄长家里种的芦荟品质可以的话,她可以直接买他们的芦荟。


    这样李家能挣些钱,她也不用再找其他人了,也算互利互惠。


    李娘子没想到沈稚安真要大批购买芦荟,虽然有些意动,但是她对李家兄长种了多少芦荟,品质如何都不太清楚,只能和沈稚安说她回去问问公婆,看看他们怎么说。


    沈稚安也知道这个新生意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的,她目前还是要先把豆腐摊子这件事处理好。


    ······


    李家


    李捕快晚上回来以后,吃饭的时候,就听李娘子说起沈稚安想雇她和桂娘一起卖豆腐的事情。


    李捕快想了想好奇的问:“他们的生意真的这么好吗?”


    李娘子想起白日买东西时见到的场面,点了点头:“是挺好的,不到上午他们的豆腐就都卖完了,今天大多数人还只是图个新鲜,说不定以后会更多。”


    “毕竟你也尝过,这豆腐味道确实不错,而且价格也不贵,即使家里穷一点的,也能吃得起。”


    李捕快想起之前妻子用豆腐做的菜,知道她说的是对的。


    而且这豆腐是一种新鲜的吃食,以前都没人见过,现在还只是在房县。但是秦家不是普通人家,以后说不定能卖到郡城州府去呢。


    那位沈娘子会先询问妻子,向来也是因为她们相处的不错的原因。不然有这份工钱在,想做工的人也不会少。


    李捕快觉得这也是件好事,不仅和秦家有了关系,妻子还能补贴补贴家用。


    “我觉得可以干。”李捕快开口道。


    李娘子看了看乖乖吃饭的两个孩子,有些纠结道:“那家里和孩子怎么办?”


    李捕快想了想道:“两个孩子都不小了,爹娘可以照看一二,而且豆腐摊子不是就在青竹街外吗,离家里也不远,如果有什么急事,你也能很快回来。”


    李捕快说着,又看向父母,惭愧的说道:“只是这样一来要劳累爹娘了。”


    李家公公婆婆虽然一年大多数时间都和小儿子儿媳住在县城,但是他们不是喜欢大包大揽的人,平时家里的事情也不多管,都是儿子儿媳安排。


    今日听儿媳说起做工的事,他们也没有随便发表意见,全看他们自己的意愿。


    此时听儿子这么说,李老汉摆了摆手道:“这有什么,我和你娘我们身体硬朗着呢,如果是在村里,我们还能下地种田呢,照看两个孩子能有多累。”


    李婆婆也伸手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慈祥的笑着道:“咱们家这两个孩子都是乖巧听话的,费不了多少力气。”


    李娘子知道公公婆婆的性子,对他们是放心的。便问丈夫道:“那我明天和沈娘子说?”


    李捕快点了点头:“去吧,你不是一直想送虎子去读书吗,咱们一直没能攒下钱来,你去做工也能多一份收入。”


    听到李捕快这么说,李娘子的心立刻就定下来了,决定明天一早就去秦家。


    之前因为张秀才的原因,她对于送虎子的读书这件事,并不是很积极。


    但是自从秦家搬来以后,见识了秦郎君和沈娘子,她对读书人的敬畏又回来了,偶尔也和丈夫提过想送虎子去读书识字。


    李捕快自然是同意她的想法的,只是他们手里没有多少钱,只能慢慢攒着。如今有了一个挣钱的机会,她可不能错过,这也是虎子去读书的机会啊。


    ······


    有了李娘子的加入以后,沈稚安立刻轻松了起来。


    桂娘和李娘子都是勤劳能干的人,不管是做豆腐还是卖豆腐,她们都配合的很好,完全不用沈稚安插手。


    而且豆腐已经慢慢在房县传开了,这样一种物美价廉的食物,很快就收到了大众的喜爱,他们的摊子也慢慢走上了正轨。


    豆腐的生意李娘子和桂娘干的风生水起,还把豆浆和豆花这两样吃食都添了上去。


    两个人满满的都是干劲儿,看的沈稚安佩服的不行。


    闲下来以后,沈稚安又想起了她的芦荟胶。


    李娘子之前回家问了公公婆婆,只是他们平时大多住在县城,之前回老家也见过儿子院子里种的芦荟,但是芦荟这种东西在村子里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儿,他们也没怎么关注过。


    所以此时李娘子问起,他们也说不明白。


    沈稚安也觉得还是亲自去看看比较靠谱,便和李家约好了等豆腐摊子都处理好了,去李家村李大哥家实地考察一下。


    知道沈稚安要去李家村,秦湛便和她商量好了陪她一起去。


    一是保护沈稚安的安全。


    二是看看下边村子的情况。


    如今豆腐摊子有桂娘和李娘子在,沈稚安可以不用再操心了,便准备去李家村一趟。


    沈稚安刚走到书房门口,就见清云拿着一封信从里边走了出来。


    沈稚安后退了一步让开路,清云和她打了个招呼就很快出门去了。


    意识到秦湛大概是有事,沈稚安本来准备先回去,但是秦湛已经注意到了门口的沈稚安,招了招手让她进去。


    沈稚安走进书房,在距离书桌两步远的地方站住,开口问道:“我是不是打扰到你了?”


    秦湛起身走到沈稚安身边,摇了摇头:“没有打扰,已经没事了。”


    “稚安今天来是想找什么书?”秦湛拉着沈稚安在一旁坐下,开口问道。


    平时除了来书房里找书,沈稚安轻易是不会进入秦湛的书房的。


    “我今天不是来看书的。”沈稚安摆手道:“我是想来问问你今天有空吗?我们一起去李家村看看怎么样?”


    秦湛也想起了上次和沈稚安的约定,想了想道:“今天没有其他事情了,你想去我们现在就走?”


    很快清风就把马车拉了出来,沈稚安整理好以后,便准备和秦湛一起出门。


    只是刚走到门口,就碰上了来找秦湛的人。


    满身风尘,面色苍白,形销骨立的人一出现在秦湛的面前,就把他吓了一跳。


    沈稚安看着秦湛面上带着从来没有见过的震惊之色,惊道:“玄表兄,你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