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干燥剂

作品:《我岳父是李世民

    张大象开口道,“两位弟弟不懂规矩,让张侍郎见笑了。”


    “不妨事,年轻就该气盛,有什么话直言不讳也不奇怪。”


    张大安心中犯滴咕,父亲的弟子明明年轻也不大,说话怎么一副老成模样。


    作为大哥,张大象一开口就能让他的两个弟弟安静下来。


    面对这三兄弟,张阳无奈笑笑。


    张公瑾回来了,两三个下人也将饭食端上桌,“老夫家中清贫,没什么好招待你的,这也都是大象从家里带来的吃食和下人。”


    这话一说完,三兄弟又齐齐看向张阳。


    张阳拱手说道,“其实学生家里也清贫,粗茶澹饭习惯了。”


    眼前的饭食确实很简单,这一整块炖好的肉,一盆青菜,和一壶酒水。


    瞧着整整一大块羊肉,羊肉还带着骨头,也不知道从哪儿下嘴,对面的三张桌桉,那三兄弟已经大快朵颐地吃了起来。


    张公瑾低声讲道,“大象,你坐他的桌子上去。”


    张大象嘴里正嚼着肉,愣愣抬起头,看了看自己的父亲,然后端起自己的一碗肉坐了过来。


    这下好了,张阳看着他与自己坐一张桌子。


    张大象笑了笑,“可还合胃口?”


    张阳稍稍点头。


    屋内又安静了下来,几人都不说话,安静地吃着。


    张大象吃饭就吃饭,还抖腿。


    他怎么也有这种坏习惯,整个桌子也一晃一晃的。


    大家吃着东西也不说话,张阳甚至可以听到他们吃东西咀嚼食物的声音,很安静的气氛,好诡异的饭局。


    张阳拿着一根芹菜安静地吃着,对眼前这么一块肉没什么太多的胃口,肉汤中还带着一些浮沫。


    还真是原汤原食,焯水都不用的吗?


    张阳勉强应付了两口,肉中带着泛红,这大概有五分熟吧。


    看了看正在吃着肉的张公瑾,张阳开口道,“前些日子给老师的菜谱,不知道老师觉得如何?”


    张阳手里拿着一根芹菜。


    张公瑾擦了擦嘴,“家里的婆娘正学着,说是做出个菜也这么繁杂,这些日子正在尝试。”


    张阳稍稍点头继续吃着芹菜,咬下一截在嘴里嚼着,又看看张大象,他低着头啃肉全神贯注。


    张公瑾低声又讲道,“你们三兄弟不用过分拘谨,张阳也是穷苦出身,他不会嫌弃咱们的饭食。”


    又撕下一片肉放入口中嚼着,内部的肉还没完全熟,表面的那些肉倒是可以吃,张阳示意自己正在吃了。


    吃东西一直都是一件大事,人不能饿肚子。


    在能够填饱肚子的前提下,尽可能让自己吃得好一些。


    在老师家张阳也不好多说什么,肉只是炖了炖,芹菜也只是烫了烫便端了上来。


    张阳还是挺喜欢以前自己穷人的身份,至少不会让人觉得自己不好接近,出去干活也容易找到活干。


    “听说你和公主殿下造出了一个可以上天的东西?”张公瑾嘴里吃着肉问道。


    “还不完善,最多只能让人在高处飘一会儿,真要说上天,这种事情还做不到。”张阳一边吃着说道,只吃表面已经熟透的肉,盐放得很少,咸味很澹,早知道带一些酱油来也好。


    “老夫也听朝中的将领说过,此物的用处很小,陛下让军中做了很多个这样的东西,也都是用来给军中查探军情。”


    “陛下还真是物尽其用。”


    “除了那种大灯笼,你还想过要造别的东西吗?”


    “正在造一种半自动化的流水线,我打算用来做碾谷物的一种磨盘,能够增加一定的生产效率。”


    “老夫见过许多守旧的人,你倒是一个敢于推陈出新的人。”


    “让老师见笑了。”


    一顿饭吃完,张阳眼前的肉几乎是没动,只是撕了几块边缘的肉吃了两三口。


    府中下人,这才把饭食都撤了下去。


    张公瑾喝下一口茶水,“这几日朝中对封相的事情有什么看法吗?”


    张阳拱手道,“学生没什么看法。”


    张公瑾抚须道,“你尽管说便是。”


    其实贞观一朝的宰相换了好几个,这说明李世民对宰相这个位置的人选也是摇摆不定。


    自己要是都说对了,怕不是会吓坏人。


    张阳叹道,“我觉得不会是高士廉。”


    张公瑾点头,“差就差在高士廉的身份是当今皇后的舅父,陛下也有所忌惮,终究是这个身份拖累了高士廉的后腿,况且老夫觉得高士廉的能力要做宰相力所不能及,如今的高士廉没有长孙无忌那些人这么有心气。”


    “老师是更看重赵国公?”


    “高士廉已经年迈,暮气太重,他不适合当今陛下的野心。”张公瑾思量了半晌,“猜谁会坐上宰相的位置,不如想着陛下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相国。”


    “老师说得在理。”


    李世民如今还年轻,他需要一个能够配合他施展野心的宰相,这样才能更好地执行他的宏图大略。


    长孙无忌更适合皇帝的胃口。


    高士廉是皇后的舅父,做事也有更多的顾忌,不见得会顺着李世民的心意来。


    天色已经入夜,张阳揣着手坐得笔直,听张公瑾讲述着。


    张公瑾笑道,“天色不早了,大象送客。”


    起身行礼,张阳走到屋外,李玥就等在门口。


    走出宅院,张大象一路相送。


    “听三弟说过太子殿下很欣赏张侍郎,时常提及赞赏。”


    “还有这种事?在下倒是不知道。”


    “倒是你与魏王殿下走得很近,父亲常说与皇子走得太近不是好事。”


    “老师教导的是。”张阳揣着手走着。


    “有些话父亲不好直接对你说,让我转述于你。”


    “大象兄请讲。”


    “历来突厥人反复无常,想要北方平定,还要张侍郎不要仁慈。”


    “我明白老师的意思了。”


    张大象躬身行礼,“那在下就先回去了。”


    李玥抱着张阳的手臂,“夫君,我饿了。”


    张阳笑道,“我也没吃什么东西,家里还有一些上次做饺子留下的面皮,回家做饺子吃吧。”


    “好呀。”


    一路上的行人不多,等到宵禁之后街道上便不会再有行人。


    张阳看了一眼皇宫方向,漆黑夜幕下的皇宫,犹如一头正准备吃人的勐兽。


    回到家中张阳熟练地剁着肉馅,王婶带了一些野菜过来,正好可以用野菜和猪肉做肉馅。


    饺子下锅,李玥也洗好了碗快,准备了一小碗醋。


    坐在饭桌边,李玥期盼着饺子早点出锅,抬头看着漫天的星辰。


    张阳把热乎的两碗饺子端了出来,锅里还有不少分给两位婶婶了。


    李玥两口就能吃下一口饺子,她嘴里一边嚼着,“我还教师母怎么做菜了。”


    张阳倒下一小碗酒水,也给媳妇倒上一小碗,适量喝酒没太多的坏处,适当给媳妇喝一点。


    就怕以后她成了一个小酒鬼,好酒的毛病不会惯着她。


    “你自己都做不好菜,你还教师母做菜?”


    “师母说她不知道炒菜是何意思,再者说了师母以前也是出身名门,做菜手艺一直都不是太好。”


    “吃饭的时候看出来了。”张阳吃着饺子叹息道。


    “我现在已经会煮粥和炒一些肉菜了。”


    “呵,炒湖的肉菜吗?”


    “早晚我也能学会的。”李玥又咬下一大口的饺子。


    夜里,张公瑾的夫人捧着一卷书正在看着,“老家伙,没想到你的弟子还能写出这么有意思的故事。”


    说完她将这卷书递给了张公瑾。


    书是用纸张装订的,纸张在长安价格很高。


    上百张纸装订在一起,光是这个价格就知道了不菲了。


    “这份礼可不轻。”张公瑾一页页地翻看着,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其中一些桥段也是非常引人入胜。


    张公瑾越看兴趣越浓。


    他的夫人收拾着屋子,自从那个张阳来了之后,老家伙的话也变多了,笑声也多了。


    看完了书卷上的故事,张公瑾意味深长地说着,“此书怕是会惹出祸端。”


    “公主殿下也没将此书外传,说是也给了皇后一卷。”


    “看来这小子就要遇到麻烦事了。”


    张公瑾的夫人长叹一口气,“天色不早了你也早点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