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炮击!炮击!

作品:《我家王爷真稳健!

    几天后。


    凉州通往关中的大道上,千车万马出凉州,这是时代的更替,社会的变迁。


    就以当世,没人能说李怀是对的,也没人能说他的错的,历史最为重要的依据,是结果!


    成王败寇!


    申屠宰奉命在关中迎接,他发出的两封信,都收到回信了,李怀自不用说,完全就不领他的情。


    李乾的回信,更是把他劈头盖脸的臭骂了一顿,令他不要顾虑,凉州出来多少,他就迎接多少。


    不管怎么说。


    这次的世家逃离,对凉州肯定是有损害的,最少让凉州的经济倒退了一大步。


    但对虞国是有利的,世家带出来的技术,和凉州工业经验,能加速整个虞国的工商发展。


    好巧不巧。


    这一切刚好跟四皇子提出的‘学凉州搞工商’正好媾和,他反倒成了最大的受利者。


    然而,在这千车万马的洪流之中,竟有一叶‘扁舟’逆流而行,整个队伍约二三十人,穿着普通老百姓的布衣,拉着几辆农用板车,装的全部都是书籍。


    申屠宰看他们像是逃难的,估计是想去凉州分个几亩田地,故而没有阻拦他们,也没有必要阻拦。


    他们很轻易就进入了凉州。


    ……


    另一边。


    凉州巨变的消息,也传达到了西域,淳于越都快笑死了,他还没打过去,他们自己人先拆了台。


    就是有一点奇怪。


    凉州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李怀还陈兵在陇西和河西,似乎对后院的事完全不上心。


    他们哪里明白李怀的心思,秋收后的农田不烧干净,来年的耕田怎么肥?


    淳于越高兴归高兴,但经过景泰之败,他也没敢小看李怀,没有急于出战。


    他需要等一个人的话。


    ……


    凉城,王庭。


    没有李怀,还有上官,还有葛良,黄明辉,还有一干太子旧部属臣。


    上官可可把他们都召集起来,就以凉州面临的两大问题,开了一次大会。


    一是世家出走,留下的烂摊子问题,二是当前战争随时可能爆发的问题。


    葛良和黄明辉这次意见出奇的一致,都主张把这两个问题,变成一个问题。


    那就是把世家出走留下的人,整合起来,用于凉军的后勤运输工作。


    这一点得到所有人同意。


    但细分下来的问题,就有了争议。


    黄明辉认为以防万一,趁着秋收接近尾声,主张临时组建二十万民兵,听候调用。


    葛良则有别的打算,李怀离开之前,给他交代过一件关于凉州经济发展的事。


    那便是发展乡镇经济。


    把自凉州被封禁之后,堆积的商品,转到乡镇售卖,以此快速的恢复经济。


    同时为了便民,贵重货物一律按额给补贴,补贴之钱,全部由凉州财政出。


    并且,还要加大力度搞工业发展,甚至李怀要把军器司下放到民间。


    可以慢慢的来。


    就比如可以先把军装,军用生活品,还有一些比较容易军用器材下放。


    慢慢的,最终把大炮的生产和研发都交给民间。


    李怀还特意强调,一定要等把旧世家赶跑之后,然后才能干些事。


    当时,葛良注意到一个细节,问了李怀,“什么叫旧世家,难道还有新世家?”


    李怀笑着回答他,“如果说有钱有势就算是世家,那么世家永远不会灭绝。我们要做的,就是发展对凉州有利的世家,打倒喝血吃肉的旧世家。”


    这才是李怀要把世家赶跑的真正用意,他们不走,民间就没有机会诞生新世家。


    民间要没机会,谁给凉州造枪炮?谁来搞研发?


    打破封建的禁锢,得到升华的新生。


    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


    话说回来。


    组建民兵要钱,经济下乡要钱,发展工商业要钱,打仗就更要钱了。


    上官可可摸了摸口袋,就算她口袋里有一个金库,这钱也不够用啊。


    李怀这摊子铺的太大了!


    可是。


    凉州还有回头路吗?


    上官可可犹豫了片刻,抬头说道:“工商要搞,经济下乡也要搞,这两个事,不能打任何折扣。”


    葛良一拱手,“谢王妃!”


    “葛大人别谢我,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凉州百万户子民,这是不可推卸责任!”上官可可淡漠的说道,有一点李怀在这里味道。


    这时,黄明辉也眼巴巴的看着。


    上官可可自然不会忘了他,说道:“二十万民兵太多了,先组建十万民兵吧,我想王爷也不乐意此事。”


    黄明辉也就不敢再讨价还价,确实这件事是背着李怀干的,他说出这句话,就已经做好,等着李怀回来,挨一顿臭骂的准备了。


    但不能因为怕挨骂,就不做事,这不是他黄明辉的性格,他只要认为是对的,就一定要做下去。


    会议结束。


    众人相继散去,各自忙事业。


    楼小碗有些担忧,不禁询问道:“上官,我们的钱……够用吗?”


    她不管财政,但生活在一个屋檐下,至少大概清楚家里的家庭条件。


    上官可可摇了摇头,“差远了。”


    “那你刚刚都应下来了?”楼小碗诧异道,到时候拿不出钱,还不得干瞪眼。


    上官可可苦笑一声,“活人还能让尿憋死,大不了,我出去借点钱呗。”


    “借?”


    楼小碗一愣,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她能上哪去借钱,又有谁肯借?


    她随即就想到了。


    唯一可能给凉州借钱,而且有这么多钱的,只有一个人,赵王李碌福。


    可以说是上官可可的娘家人。


    “这件事你可千万别跟他说,他心高气傲,低不下头的。”上官可可嘱咐道。


    “好吧。”


    楼小碗默默的点头,有些可怜的看着她,自古以来,向娘家借钱的女人,都很难堪!


    ……


    世家出走的当日,李怀开始拔营,向黄河推进,在上庄地带,隔着黄河和淳于越对峙。


    算是下饵了。


    就是不知道淳于越上不上钩,也不知道能不能拉的动这条肥鱼!


    这是凉州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博弈!


    胜,则没有任何人能再阻碍凉州发展。


    败,则一败涂地!


    秋末!


    北风吹走最后一份燥热,气候逐渐的寒冷,鸿雁在家乡徘徊,然后南飞。


    一个大雾天的早上。


    轰!轰!


    黄河西岸,高昌王部阵地上,传来密集的轰鸣声。


    啾啾!


    随后狂风咆哮,却不见风起。


    “炮击!炮击!”


    咚咚!


    警钟狂响。


    一颗颗炮弹,落在了凉军军营前。


    李怀猛的从帐篷里钻出来,雾太大了,看不到对面,但可以肯定,淳于越趁着大雾弥漫,把炮台前移了,不然打不了他们的阵地。


    “还击!”


    李怀下令道,他带来的炮不多,而且全部都是小炮,无论是声势以及威力,都不如高昌王部来的猛烈。


    双方互相炮击了大约有半个时辰。


    随即。


    对岸炮火稀松不少,而且炮击的角度也发生了偏移,这是在为强渡做准备。


    李怀当然不会让他们这么顺利的过黄河,当即喝道:“李信,带上火枪队,跟我走。”


    经过发展,他的火枪队,已经发展到了一千余人,分成三列,排在了黄河边上。


    很快。


    黄河之上就出现一排排的黑影。


    果然是强渡了。


    他们没有急着开火。


    把他们放近。


    再近!


    “打!”


    李怀往前一指,下令道。


    轰!轰轰!


    排枪发出密集的爆响,一排接着一排的弹丸射出,很快,黄河上就泛起了血红。


    敌人并没有因此而退却,反而加快的渡河的速度。


    李怀也不客气,继续打。


    “报!”


    “报凉王,下庄有敌人包过来了,距离我军二十里!”


    探子来报。


    这时。


    船只距离他们已经很近了。


    嗖!嗖嗖!


    船上飞来无数的箭矢,覆盖了过来。


    密密麻麻。


    根本不可能抵挡,毕竟他才带了不到一万人。


    “撤!”


    李怀当即下令,全军缩回到预定的第二防线,放弃整个黄河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