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油汤泡饭

作品:《我家王爷真稳健!

    李怀什么也不问,什么也不说,专心干活,还嫌弃她们掰的太慢,一边掰,又一边运,还一边砍,又打堆。


    监督的大叔都看的一愣一愣的,这小子这么用力,按理顶多坚持不了半个时辰。


    然而他好像不知疲倦一样,如果仔细看的话,就能发现,他一滴汗都没有。


    李怀越快,李信自然也就要快,他们两个人,足以抵的过八个人的速度。


    但是四女,合在一起,勉强抵得过两个人。


    有人也许就要问了。


    花清月不是大乘境武师吗?


    武功,跟农活,那完全是两码事,但也亏她有大乘境修为,不然她们四个人,都不够一个人。


    很快熬到中午。


    大叔的妻子和老母,挑着两担食物过来,大叔就地用玉米杆子铺了一片地。


    便用力的吆喝。


    “开饭了,都休息一会。”


    呼!


    上官她们长吁了口气,终于熬到中午了,她们多少有点后悔,但是在王庭的时候,个个都兴致满满。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楼小碗感叹道。


    “背的挺好。”


    上官可可玩笑了一句,这都是李怀抄……写的《诗词三百》里面的。


    人群都围在在了田埂上。


    大叔的老母给每人发一个碗,一双筷子,然后去大叔那里打饭,再到大叔妻子那里打菜。


    饭是硬饭,这才几年前,是不敢想象的,别说给工人吃硬饭了,自己都吃不起硬饭。


    菜则是一锅乱炖,有豆腐,粉条,素菜,还有一些肉星子,还放了猪油。


    主要是量大。


    打了饭菜后,就都自己找一个地,有人蹲在,有人坐在草堆里,面无表情的吃饭。


    “嗯!”


    上官吃了一口后,发出了一声惊叹。


    “怎么了?”


    花清月问道。


    “这饭菜怎么这么好吃!”上官可可惊讶道,拿到这碗饭的时候,她深刻的怀疑,这东西能不能吃。


    这里只有她是真‘娇生惯养’出来的,楼小碗过去在教坊司,吃的比这还差,花清月是卖身进宫的,夜莺也是卖身进赵王府的。


    上官可可在还不懂事的时候,就被赵王李碌福收养了,待遇跟李碌福亲闺女差不多。


    到了凉州后,虽然过了一段相对而言的苦日子,但吃喝方面,李怀也从来没让她将就过。


    上官可可还是第一次,吃这种把菜和菜汤混在饭里的饭,盐也下的比较重。


    这给她的味蕾,来了一次如同过山梯的体验,自然会感觉到美味。


    “我一直就觉得,油汤泡饭是最好吃的,以前跟太……”李信说到这里,连忙止住,看了看四周。


    才小声的往下说。


    “跟太子爷在外面打仗的时候,就是用头盔架在火堆上,饭烧出锅巴,再用汤一泡,只不过很少有盐。”


    “你不是太子身边的副官么,连你也吃不上盐?”上官可可好奇的问道。


    何止是副官,还是太子府的属臣,外加心腹。


    “我爹那个人太节俭了,一杯酒都要分两顿喝,士兵没有盐吃,他肯定也不吃盐。”李怀淡淡的树洞。


    “没错。”李信附和道。


    “但也因为节俭,把朝中军中的人,几乎全得罪了。”李怀叹声说道。


    如果不是老爹太坑,他也不会陷入这样的境地了。


    “为什么节俭会得罪人?”楼小碗不懂的问道。


    “假如现在地上有一块黄金,我不捡,你们谁敢捡?”李怀便问道。


    她们顿时明悟了。


    太子不拿,任何人都不敢拿。


    京城的官,没有一个是清白的。


    他们知道,李乾也知道,所有人都知道,但只要不过份,李乾一般不管。


    不管,不代表算了。


    等到要治谁的时候,李乾可以拿出任何人的把柄。


    包括李怀。


    李怀现在也在想,如果他度过了这一道难关,李乾的目的没达到,又会怎么为难他?


    ……


    吃过了午饭,有半个时辰的休息时间。


    然后下午继续干活。


    刷刷!


    李怀和李信越干越熟练,下午不止没感觉疲倦,反而比上午干的更快的。


    花清月也熟练了起来,大乘境的修为,此刻就起了作用。


    大叔看的一脸懵逼。


    这些人真的是学子?


    牛都没他们能干,那两个年轻男人能干就算了,那女娃的速度,比一般男人都快。


    再看另外三个女娃,几乎干不动了。


    李怀发现,他们掰下来的玉米,都堆在了路边上,一个玉米棒棒都没有运回去。


    要知道,大多农作物收割后,是不能再外面过夜的,因为晚上露水太重了。


    农作物吃了露水后,就可能会发霉,或者发芽,那时候就只能拿去喂猪了。


    除非去赌明天是一个大晴天,能把露水全部晒干。


    然而谁敢赌啊。


    农夫肯定不会犯这样错误。


    这个时候还不进仓,那就是不打算进仓了。


    到了快收工的时候。


    忽然来了大队车队,为首的人骑着一匹马,打扮也是农夫打扮,直接找上农主,也就是大叔。


    两人交谈了没几句。


    “不砍了,不砍了,都快点掰玉米,今天每个人再加五文,晚上有肉。”


    大叔吼道。


    刷!


    李怀都恨不得直接用真气了,瞬息就给他清了一片地,再次震惊到大叔。


    另一边,则开始收购了。


    他们收购的方式不是过秤,而是收购商先随即检查玉米质量,然后拿出一个木斗。


    让农主用自家的尺子去量,木斗装满差不多就是一石,就按照一石算。


    他们记账的方式也不是写字,农主和收购商一人一根麻绳,每过一石,就都打一个结。


    最后再去数有多少个结。


    这个时候,也到了快收工的时候,附近的农主都过来观望,询问价钱,问收购商还收不收。


    李怀很是诧异,玉米这玩意,基本都是等农主晒干,然后剥粒之后再卖。


    竟然有人直接在地里收购的,连外面那层玉米皮都没有剥掉,这么急的吗?


    当然。


    这种收购方式,价钱肯定要低很多,但对于农主来说,就少了凉晒,剥粒,进仓的环节。


    双赢!


    不过还是要储藏一部分,留着自用,还要交粮税,不然李怀吃什么。


    到点收工之后。


    李怀也挤到了人堆里,看他们交易,顺便听听周围人说话。


    “这是大财主,一斗十二文,你家的卖不卖?”


    “可我听说,今年还有得涨。”


    “看这形势,估计是要涨,我看是进仓好。”


    “晾晒,剥粒太麻烦了,我家劳力又进城了,我也跟着一起卖了算了,亏点就亏点,不吃这个苦。”


    “你家还说什么,你家劳力在城里搞建筑,一百多一天,比我们种田强多了。”


    “那也不是天天都有,包工头接不到活,都得喝西北风,城里吃住那样不花钱。”


    “我都想把田租出去,可是乡长说了,田不准荒,荒田的要去坐牢,租出去也得交粮税,把租金一算,等于送给别人种。”


    “……”


    这条规矩,乃是三年之前,还在九原的时候,葛良定下来的,李怀现在是爱死了这条规矩。


    可想而知。


    要是没有这条规矩,该有多少田地荒废。


    收购商请了不少苦工,干活都很麻利,很快就把玉米都装车了,然后开始算账。


    “三百二十七个结,对不对?”收购商先算完。


    “等等。”


    农主和妻子正一起数,数了两遍后。


    “三百二十七个结,没错。”


    “一共就是三千九百二十四,没问题吧。”


    “我算算啊。”


    ……


    “没错,三千九百二十四。”


    哐当。


    收购商拿出四贯钱,一贯就是一千文,然后取出七十五个,多给了一个,算是凑个整。


    一般的收购商都会这么做,因为金杯银杯,都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或许就因为多个一文,农主记得他的好,下次就专找着他卖。


    “为什么要用这么多铜板,用碎银子不好么?”上官可可好奇的说道。


    “农夫买东西的时候,一般买的东西,单价都不会超过一百文,碎银子对于他们来说,太奢侈了。”李怀给她解释道。


    当然,如果存的钱足够多,农夫也会把铜板兑换成银子,这样做基本都是想着长期储存。


    证明手里有闲钱。


    “一千文就是一两银子,大叔这一天就赚了差不多四两银子呢。而且还有这么多没收割。”楼小碗说道。


    李怀白了她一眼,“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你中午才念过的。”


    农夫这一天的收获,可是一个季节的忙碌成果,一年就两个收获季。


    楼小碗一吐舌头,“人家没想到嘛!”


    “好了,我们回去吧。”李怀说道,他想要知道的,都已经知道了。


    “现在回去?”花清月惊讶道。


    “还没吃饭呢,工钱也没领。”上官可可还怀念中午的饭菜滋味。


    “至少领了工钱吧,干了一天的活。”楼小碗说道。


    她们也不问,李怀把她们拉出来干嘛,就只在乎工钱和晚饭。实际上,就是体验生活。


    他要知道的答案,换一种很轻松的方式,也可以得到。


    还好她们没问。


    李怀便只要由着她们,领了工钱再走,吃饭就算了,因为晚饭要去农主家里吃。


    很快。


    大叔就找到他们。


    “不好意思,耽误你们了,刚说好的,一人多五文,男工三十五,女工二十五。”


    大叔就开始发钱,先给另外几个人发,然后才到李怀他们。


    “还是按照一样的价格吧,我跟你们算过了,你们两个三十五,四个二十五,一共是一百七,我给你们一百八,可千万别跟别人说。”


    大叔实在不好意思压价,毕竟李怀和李信干的太快了,他们六个人,干了十个男人才能干的活。


    这么算起来,他还是赚了。


    “谢谢。”


    李怀懒得客套,就按照他说的办,拿到钱就准备走。


    “晚饭在这边。”


    大叔提醒道。


    上官可可拉住了他的手,一脸的祈求和撒娇,“我饿了,饿的走不动了。”


    “好吧。”


    李怀无奈的答应她,坐上牛车,跟着大叔一起去了村庄,吃顿真正的农家饭。


    上官想象中的菜和菜汤拌饭,肯定是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