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望月亭赠诗(二)

作品:《我靠读书成圣人

    “林亦!”


    傅玉衡听出了林亦的声音,猛地转身。


    果然看到了从人群中走出的林亦,脸上顿时浮现出了一抹笑容。


    昨晚的宴会上,林亦的那番话现在还历历在目,说的极为精彩。


    尤其是那首诗……


    嗡!


    傅玉衡身体微微颤抖,他知道林亦作出了那首才气鸣州的诗。


    他也期待过……若是走的时候带上这首才气鸣州的诗。


    哪怕没有成才的读书人,只此一首诗,此生足矣!


    “学政大人!”


    林亦拱手揖礼,将那首《别董大》诗卷,递给了傅玉衡,认真道:“学政大人一生清廉,未曾收受他人半分薄礼,南湘府本是贫瘠之地,大人身为学政,亦是送出过诸多文道天骄!”


    “有高中会元的平洲书院方晴雪!”


    “有为民请命的七品县令张栋!”


    “有才气贯州的诗词,也有才气鸣州的诗词,更与才气贯府的诗词数首……”


    “太多太多,学生在这也不多说了……”


    “学生敬佩学政大人的清廉尽责,这首诗便赠送给大人,祝大人前程似锦,将来后会有期!”


    林亦抱拳揖礼。


    他相信这首诗,肯定能让傅玉衡获得诸多裨益。


    一个像傅玉衡这样的读书人,才是读书人该有的样子,他担任学政这么多年的清廉事迹,值得传唱……


    所以!


    这首才气鸣州的诗,就是他事迹传唱的最佳载体!


    “当……当真?”


    傅玉衡一接过诗卷,便瞬间破防。


    好重!


    将近七十斤,差一点就才气贯府。


    林亦点了点头。


    “哈哈哈……”


    傅玉衡爽朗地笑了起来,一扫心中的悲戚,他看向林亦,摇头道:“你有心了,但老夫不能接受你的赠礼?”


    君子爱诗,取之有道。


    “呵呵,可笑啊!”


    廖清河听到林亦跟傅玉衡的对话,忍不住摇头失笑起来:“还才气贯州、才气鸣州,才气贯府?师弟你这学生将你吹捧的就很离谱……”


    不少学士脸色一变。


    前段时间,确实有一首才气贯府的诗词诞生,那道异象他们见过。


    但贯州之诗鸣州之诗……南湘府都城没有出现。


    但才气贯府的诗都出现了,出现弱一点的贯州、鸣州之诗……倒也有可能!


    不过。


    林亦怎么知道?他难不成每次都在旁边?


    傅学政摇了摇头,道:“廖师兄来之前,看来也少做了很多功课!”


    “有些事,师弟本不愿意说,但师兄如此咄咄逼人,那师弟也只好发飙一次了!”


    “林亦!”


    傅玉衡转头看向林亦,神色肃穆道:“老夫想看看你的鸣州之诗,可否现宝?”


    林亦面露微笑:“好!”


    哗啦~


    林亦二话不说,手中《别董大》墨宝,放在地上。直接展开……


    咻!


    刹那间。


    冰天雪地之中,一道才气所化的金色光柱,直冲云霄。


    随后才气光柱在云层中炸开,如同烟花般绽放,璀璨夺目,光华辐射整个南湘府都城。


    同时宣纸上,也显现出了妙笔生花的一个个金色字体,仿佛要透体而出……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墨宝!”


    “是昨晚那首鸣州之诗,是他……就是他!”


    望月亭中的读书人,一个个都吓傻了。


    神色震惊的同时,头皮都震麻了,浑身起了鸡皮疙瘩!


    “这……”


    廖清河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如坐针毡,浑身难受。


    居然是才气鸣州的诗词。


    更关键的是……这首诗的下半句,让他嫉妒的眼珠子飙血。


    天下谁人不识君?


    凭什么?


    傅玉衡他凭什么能够获得如此褒奖?


    “莫愁……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好,好!”


    傅玉衡已经泪目了,心中既有万丈豪情,也有无尽的酸楚。


    他在南湘府担任这么久,从不与当地的权贵来往,专心读书。


    关心南湘府的读书人。


    可最后离任之际,一场晚宴,让他看清楚了这些读书人的嘴脸。


    他深感自己的失败。


    可没想到……那个为民请命,敢斩读书人脑袋的少年学士林亦。


    却为他作出了一首足以传世的诗词。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傅玉衡脸色涨红,没有喝酒,但此刻却感觉有了浓浓的醉意。


    这首诗醉了他。


    “你叫林亦是吧?这首诗本使看还未题名,不如由本使来题名如何?”


    廖清河呼吸都粗重起来,他看着林亦道:“你八品立命,应该还没有参加乡试,这首诗已达才气鸣州,本使现在便可钦点你为这一届的乡试解元!”


    廖清河太清楚这首诗的价值。


    足以让他青史留名。


    只要这首诗还在,并且题上他的名字……必将流传千古。


    哗!


    众学士哗然,羡慕的眼睛通红。


    尤其是苏童,感到一种极其憋屈的感觉,恨不得将林亦恨恨地踩在脚下。


    他费尽心思想要去讨好的学政大人,却对林亦露出这种态度。


    甚至连乡试解元的身份,都可以直接钦点。


    林亦看着廖清河,皱眉道:“学政大人,你肩负一府的乡试之权,却将权力滥用到这种地步,你心中可有公正、公平四字?”


    “……”


    廖清河愣了一下。


    教老夫做事?


    林亦继续道:“学政大人,你觉得你配得上这首诗?”


    廖清河脸色瞬间涨的通红,眼中快要喷出火来。


    望月亭外。


    半眯着眼的龙三,猛地睁开双目,死死地盯着廖清河。


    右手已经摸向了腰间的绣春刀!


    廖清河毕竟也是四品君子境的强者,他瞄了眼远处马车上的龙三。


    更是心惊了起来。


    ‘这林亦到底是什么身份?连朝廷龙卫都要明着保护他?’


    廖清河终究没有下一步动作,只是看向林亦,淡漠道:“林亦,本使不会勉强你,但希望你考虑清楚就好……”


    林亦看了眼廖清河,选择无视,将《别董大》这首诗收起来,继而目光落在傅玉衡身上:“学政大人,此诗是学生为你而写,本就是赠与你的,收下吧!”


    这首诗是前世先贤高适的诗。


    能够让他的诗在圣文大陆流传,倒也不负……为往圣继绝学这句话。


    前世华夏五千年文明,圣人辈出,他们的道,成就了华夏辉煌灿烂的文明。


    自己立下为往圣继绝学的宏愿,其实就是继承圣人的大道,使其不朽,使其存续……


    最终成就天下万世无疆之休!


    “爷,赠诗你得题名啊,我看要不就题名……《望月亭送傅学政出南湘》?”


    李文博的声音响起。


    作为一个专业舔狗……他的舔,总是这么的润物细无声。


    所有人眼珠子一瞪。


    读书人的梦想是什么?修身治国平天下?


    不!


    是青史留名!


    这题名一定下,傅玉衡之名,必将青史留名,万古流芳……


    “万万不可,老夫之名,何德何能出现在这首鸣州诗之上?”


    傅玉衡连连摇头,但眼眸深处的那抹期待……根本掩饰不住。


    激动地身体直发颤!


    这首鸣州之诗,若能够题上他的名字,就算现在要了他的命,也干了!


    但必要的委婉还是要有的……


    他读书是为了修身治国平天下,可心中……也是想青史留芳啊!


    否则,他为什么会两袖清风?


    不就是希望死后,人们提起两袖清风的清廉学政,就会想到他……傅玉衡!


    ——


    情人节快乐!


    小妹却只能孤独的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