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陛下息怒

作品:《我靠读书成圣人

    “夫子,什么时候跟我们结算一些银子?”


    这时,有民夫匠人开口问道。


    “银子?事情还没干完,你们就敢开口问我们书院要银子?谁给你们的勇气?”


    钟夫子本就有点怒火,所以口气有点大。


    当他意识到这点后,语气稍微柔和了下来,道:“事情干好了,银子不会少,快些动工,都别愣着,为书院干活,你们能光宗耀祖!”


    “哎!”


    不少民夫怨声载道。


    他们已经连续干了许多天,前期说好的干一天,结算一次银子,可直到现在还没拿到,命都快丢掉半条了。


    还光宗耀祖,屁!


    以前他们对书院充满神圣的敬意,可现在……才发现这就是地狱啊!


    还有这夫子,哪里有读书人的样子,更像是世俗的地痞无赖。


    披着读书人的皮!


    ……


    翌日清晨。


    京城皇宫。


    此时奉天殿朝会,朝臣齐聚,上奏政事,除此之外,还有圣院学士代表在殿中观政。


    大衍陛下林允宏,高坐龙椅之上,天子气质,目光审视朝臣,时而询问各地民间政事得失,神色不怒自威。


    身侧是大内太监总管梅哲仁,低头躬着身。


    “陛下,北境妖患越发频繁,入境食人之事已有百起,百姓惶恐不安!”


    “虽有镇北军追查妖人下落,但北国妖人狡猾至极,食人便走,游走北境各地,难以歼灭!”


    “臣以为,与其被动追查北国妖人的下落,倒不如主动出击,发兵……”


    一个武官禀奏北境妖患,眼中浮现厉芒。


    大有让陛下册封他为伐妖大将军,将北国妖人尽数屠戮于刀下的架势。


    但他的话还没说完,林帝便开口道:“北境之地太过艰险,发兵北伐只会徒增大衍将士伤亡,且北国妖人行踪不定,难有成效!”


    “但北国妖人食我大衍子民,无异于是在吸食朕的血肉!”


    “朕已经令镇北王着重处理此事!”


    林帝早就看过北境方面的折子,怎么处理他心中有数。


    妖患是处理不干净的。


    北国不过是一个弹丸之地,那些半人半妖的生灵,不过是一群未开化的极为耐寒的畜生。


    那种地方攻伐下来有什么用?


    扩大疆域版图?


    在一碗饭里加一粒米,损失数以万计的将士,得不偿失。


    倒不如派几个文术强大的将士,将妖人拦在北境之外。


    遇则杀之!


    “陛下圣明!”


    ……


    短暂的沉默后,林帝也有些乏了,便开口道:“有事起奏,无事便退朝吧!”


    “臣有本奏!”


    就在这时,一个头发发白的大臣出列,开口道:“老臣以为储君之事,关乎大衍社稷……”


    这大臣一开口。


    奉天殿中前排的几个青年,当时便眼睛亮了起来。


    但老臣话还没说完,林帝便阴沉着脸,直接打断他的话:“储君之事,朕心中自有定夺,尔等每日朝会都在说,朕耳朵都起茧子了!”


    “此事休要再提!”


    林帝此话一出,那老臣脸色涨红,但你还是默默退下。


    有些事情,不一定现在就要看到结果。


    只要陛下心里有数就好。


    那殿中前排,几个身穿皇子朝服的青年神色一黯,默不作声。


    “陛下!”


    林帝正在怒气当中,朝臣都等着赶紧退朝,可谁知又有朝臣头铁了起来。


    翰林院四品学士秦由泰出列,躬身揖礼道:“臣有本奏!”


    不少朝臣顿时纷纷议论起来。


    翰林院是大衍举荐官员的机构,读书人考取功名,投身朝廷为官。


    永远绕不过翰林院。


    此时翰林院学士上奏,估计又要向陛下举荐官员。


    翰林院学士队列中,刘阳明先是一愣,旋即叹了口气。


    为什么要自寻死路呢?


    “奏!”


    林帝看向秦由泰,神色稍微柔和了许多。


    如今殿试在即,翰林院的事务最为繁重,要跟圣院抢读书人。


    这可不是简单的事。


    所以,对于为他举荐能人的翰林院学士,这位大衍陛下还是给予了足够多的耐心。


    “臣要弹劾翰林院学士刘阳明!”


    秦由泰正色道。


    哗!


    此话一出,满朝哗然。


    就连大衍陛下也不由地愣了一下。


    不举荐官员,却在这里弹劾同为翰林院学士的同僚?


    还是目前最得他心的一位翰林学士。


    大衍陛下的脸色,没来由地阴沉了几分,道:“你说你要弹劾刘阳明?他做了什么?”


    秦由泰正色道:“陛下,刘阳明用非其人,其任免的朝廷官员张栋,滥用官气,草菅人命,挑起读书人与朝廷的矛盾,罪大恶极,其作为举荐的翰林学士,事后不仅不思悔改,未曾罢免降罪官员,反而一意孤行……”


    此话一出。


    殿中顿时议论起来,眼中难掩骇然之色。


    有官员动用了官气,草菅人命,挑起了读书人与朝廷的矛盾?


    真是好胆!


    估计陛下一怒之下,肯定又有人头落地。


    本来读书人现在向往圣院,多过朝廷,现在居然还有人挑起读书人跟朝廷的矛盾。


    这不是在触怒陛下的逆鳞吗?


    林帝沉声道:“刘阳明何在!”


    “臣在!”


    刘阳明出列,跪在地上。


    秦由泰内心冷笑,目光冷冷地盯着刘阳明,眼神像是在嘲讽:“得罪我,你能有什么好下场?敬酒不吃吃罚酒!”


    林帝站起身,沉声道:“秦由泰与临东县衙的那件案子,有何关联?”


    “呃?”


    秦由泰愣了一下,有些不太明白。


    刘阳明正声道:“回陛下,秦由泰的表侄,正是钱青文与钱青书,他是南湘府望族钱府家主钱德春的表兄!”


    砰!


    林帝勃然大怒,一掌拍在龙案上,道:“秦由泰,你还有脸谈何刘阳明?你可知你那表侄干了什么人神共愤的事?”


    “陛下息怒!”


    哗啦啦!


    朝臣跪成一片,一个个惶恐不安。


    他们瞪着秦由泰,恨不得上去踹他两脚,没事瞎叫唤什么?


    “陛……陛下!”


    秦由泰被陛下的反应,吓的浑身打颤,猛地跪在地上,身形瑟瑟发抖。


    “既然你秦由泰有脸弹劾同僚,那朕也让满朝大臣看看,你是如何打算为杀人犯洗罪开脱的,读书人又是如何食朕血肉的!”


    林帝话音落下,看向刘阳明,道:“刘阳明,你来说说钱青文的案子,说给秦由泰听,说给满朝大臣听听……”


    “若非刘阳明举荐的官员,有一颗忠君爱民之心,只怕朕的眼睛,不知道还要被你们蒙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