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十里红妆

作品:《画堂春娇

    大红花轿出了卢府,一路上的排场惹得无数百姓前来围观。


    “哇,卢家也太有钱了!不愧是首富,这嫁妆啧啧啧……”


    “我以为纳征那天从王府抬过去的彩礼已经很夸张了,没想到嫁妆更多啊!”


    “那肯定啊,卢家是什么人家?天下首富!”


    “也不见得呢,之前他们家嫁女儿也没有这么多抬嫁妆,估摸着还是因为嫁给王府吧。”


    那路人却不知道,卢家各房之间也有差别。


    贺氏继承了亡夫的遗产,多年来苦心经营,正是备着给儿女一个好的前程。论资产四房不是最多的,但贺氏却是最舍得在儿女上花钱的。


    卢雁依的嫁妆里不仅有四房的资产,还有任氏给的卢家出嫁女应有的份例,以及贺氏从她自己的嫁妆出分出来的部分。不止如此,当初秦牧原在纳征时送过去的彩礼,贺氏只象征性地留了几件作纪念,绝大部分都归入到了嫁妆里,陪着卢雁依一道嫁过去晋王府。


    是高嫁,但四房不卖女儿。


    不止是贺氏这么认为,任氏也是同样的意思。


    就是当初卢雁依送到云鹤堂的那株珊瑚,任氏也重新纳入嫁妆中,并未自己留着。


    是对卢雁依的疼爱,此外也有着借此交好晋王府的意思。既然晋王已经成了卢家女婿,对商人来说,自然是要好好维系这门姻亲。


    在大景朝,商人的地位比前朝高上不少,但和皇权相比,那就什么都不是。


    上天送来晋王这顶保护伞,对卢家有利无害。


    因此,就有了眼前这一眼望不到头的嫁妆队伍:大到用粗杠抬着的整套黄花梨家具、樟木箱、子孙宝桶等,小到各种用得上的红尺、象牙梳、碗筷、食盒等,以及各种绢帛衣料、鸳鸯喜被、花瓶香炉……


    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头几抬里珊瑚盆景、各种琳琅满目的金银珠宝头面等,在阳光中璀璨夺目珠光宝气,看得人眼都直了。


    花轿进了王府的门,卢雁依的嫁妆还在络绎不绝地抬出卢府,源源不绝仿佛没有尽头。


    端的是十里红妆,成为京城接下来持续一个多月的热门话题。


    晋王府上,处处张灯结彩,就连一个门把手上都贴着大红囍字,花草树木上都裹着红绸。


    所有的布置,都是由秦牧原亲自盯着,他一定要让卢雁依感受到整个王府对她到来的欢欣鼓舞。


    大红花轿停在喜堂门口,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起来,喜乐喧天。喜娘上前卸了轿门,将那条喜绸的一端放到卢雁依手心里,方才扶着她下轿。


    因为红盖头,卢雁依的视线仅仅能看见自己的脚尖。


    她把喜绸在手指上绕了一圈,跟着喜娘的指引跨火盆、步红毡,梅染上前扶住她另一侧,跟随着秦牧原进入喜堂。


    和民间不同,晋王府的拜堂仪式里没有父母高堂,司仪由钦天监博士主持,由宗正寺少卿做见证。


    跟随司仪的唱词,两人一拜天地、二拜先帝牌位,最后才是夫妻交拜。


    秦牧原认认真真的对拜,满眼都是藏不住的笑意。


    仪式进行到此刻,卢雁依已是累极。


    从天不亮就开始梳妆,为了避免在冗长的仪式中要如厕的尴尬,她仅仅只吃了那两口上轿饭。满头珠翠加上凤冠霞帔吉服的重量,还需时刻保持仪态,都给身体增加额外的负担。


    听见司仪一声“送入洞房”,卢雁依立刻轻松不少。


    进了新房,秦牧原扶着卢雁依在喜床上坐下,取过喜娘手中的金秤杆挑下卢雁依头上的红盖头。


    他终于见到了他的新娘。


    卢雁依抬眸看着他,眉眼含情,比任何时候都更娇美动人。她从心底散发出的喜悦之情,让秦牧原心情愉悦,直看愣了去。


    喜娘见状直乐呵,将手里的红糖鸡蛋汤圆递给秦牧原,秦牧原才反应过来,接过金汤匙盛起一颗汤圆喂给卢雁依。


    卢雁依有些害羞。


    只有在儿时才被母亲喂过饭,如今都这么大的人了。


    她微微张口将汤圆吃了,又就着秦牧原的手吃了鸡蛋、喝了红糖水。


    原就饿了渴了,这会儿便将整碗汤圆吃得干干净净。


    喜娘眉开眼笑,嘴里是成串的吉祥话往外冒:“甜甜蜜蜜,团团圆圆。上慈下孝全家福,二人同心福寿长。新人新喜新气象,来年生个状元郎。”


    都是最常见的祝福贺词,却听得卢雁依悄悄红了脸。


    仪式完毕,秦牧原将所有人都赶了出去,亲手将卢雁依头上戴着的头面凤冠取下,卢雁依顿时觉得轻松不少。


    “累了吧?”


    秦牧原柔声问,伸手替她揉捏着肩颈。


    卢雁依轻轻“嗯”了一声,问:“怎么不见其他人?”


    按规矩,这会儿新房里应该是秦牧原的女性亲眷陪同。但他母亲并未被崔太后接纳,没有金册,更不知亲人在何方。


    先帝一定知道,却从未向秦牧原透露过半句。


    而秦牧原从小跟随母亲在民间生活,直到母亲病逝后被先帝的暗卫接回,才知道原来自己有一个这样了不得的身世。


    但先帝既然不说,他也就有骨气地并未再问。


    到了如今,就算他想问,也没有了可以问的地方。或许崔太后知晓,可莫说她一定不会这般好心,秦牧原也不会去求她。


    是以,在上一世成亲时,是由族里其他女眷陪同,因并不亲近,对秦牧原的身世也很不认可,连带着对卢雁依的态度也就很冷漠。


    对那个时候的卢雁依来说,陌生的王府、冷漠的亲眷、性情残暴的夫君,成为她婚姻的,最终构成了后来的悲剧。


    这一世,却没见到那些人。


    此外,不合规矩的还有揭盖头的时间。


    送入洞房后,新娘在男方亲眷的陪同下度过,不可以擅自摘下盖头。而新郎则需外出到喜宴上敬酒,直到晚上回到洞房时才揭盖头。新娘要到那个时候,才能换下精美繁复的喜服,得到片刻轻松。


    卢雁依经历过一次,但如今却全都变了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