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一生的恨

作品:《画堂春娇

    崔太后看了一眼账册封面上的字,如同被毒蛇咬了一口,惊叫道:“怎么,怎么会在你这里?”


    正武帝心中失望到了极点,淡淡开口:“朕给的。”


    整个天下都是他的,他要寿康宫里的库房账册,有谁敢不给?


    秦牧原笑得愈发畅快,随手翻开一页,指着上面一行读了出来,“五彩琉璃盏一个,甲品,正武十二年入库。”


    紧接着,他用手指在竹箱里扒拉了一下,拎起一尊光彩夺目的琉璃盏起来,凑到崔太后跟前:“太后娘娘,是这个琉璃盏吗?”


    “根据账册上的记载,它从未出库,且每年都摊了存放和保养的银钱。”


    秦牧原笑得玩味:“而且,每一年都有复核在库的记载。”


    “太后娘娘,请问您一句,它如何会在此?它不是应该好端端地在库房里?不如,请太后娘娘移步库房,亲自盘点如何?”


    什么叫得理不饶人,这就是。


    他没问一句,崔太后就往后退一步。


    此刻,崔太后已经紧紧地贴着门框站着,脸色惨白、摇摇欲坠。


    要不是还靠着门,她恐怕已经软倒在地。


    在铁证一般的事实面前,任何的狡辩都说不出口。


    她只好拿眼看着正武帝,语气虚弱道:“皇上,你总得念我们母子亲情……”


    正武帝抿着唇,神情伤感地看着她:“母后,您对我真的有过母子亲情?”


    一句话,问得崔太后张口结舌。


    换了往日,她自然能斩钉截铁地回答,可眼下正是她最脆弱的时候,身体的本能胜过了理智。


    她愣了一下,才哀声道:“皇帝,你是我怀胎十月诞下的亲生骨肉!做娘的,怎会对你没有亲情?当年对你严厉,也是因为你是长子,你是要继承皇位的太子啊!”


    正武帝只觉得可笑。


    崔太后那么明显的愣怔就已经告诉了他答案,后面说再多也无用。


    他也是直到今日才知道,原来一个母亲的心能硬到如此地步。


    除了生育之恩,崔太后从未将他当做儿子。


    甚至,更多的是把他当做仇人在对待。


    在他成长过程中的那些责骂和严苛,如今丝丝缕缕地浮上水面,那都是借着管教之名,加在他头上的仇恨。


    正武帝垂眸沉默了片刻,萧索地开口吩咐:“你们都先退下。”


    “是!”


    秦牧原应了,带着一众侍卫、太监,站到了庭院中,离他们足有三丈之远。


    皇家秘辛,不知道才安全。


    见正武帝把人都遣退,崔太后眼里燃起了希望的光芒来,道:“皇上,哀家这字字句句都是真实。这些东西,堆在库房里也无用,哀家就拿去赏了人,这又有什么好说道的?”


    “既然都是哀家的,不都可以随我处置吗?”


    “你说要清点库房,哀家就想着不能让你操心,把东西都收拢回来。也是看在你日理万机,不愿给你添麻烦。”


    “就是你父皇在世时,他也都是由着哀家处置的。”


    崔太后一番舌灿莲花,不仅搬出母子亲情,还搬出了先帝。


    她心里清楚,无论如果证据确凿,只要正武帝能相信她,或者是心软,她就算渡过了这一劫。


    归根到底,她始终是皇帝的亲生母亲,毋庸置疑。


    任她说得天花乱坠,正武帝始终沉默不语。


    直到她提起了先帝爷,他才终于开口问:“母后,我问你一件事,你一定要跟我讲实话。”


    “问!”


    崔太后已经回过神来,连声催促:“问,你快问!”


    “当年,你是否不愿意嫁给朕的父皇?”


    崔太后原以为自己已经冷静下来,足以面对任何诘问。


    可是,这个问题,触碰了她多年的伤疤。


    想当年,她和周睿青梅竹马,暗生情愫,私底下已经互许了终身。


    却因为家族利益,被迫入宫嫁给先帝。


    崔家需要一个皇后,来巩固世家地位,却从未问过她愿不愿意?


    直到出嫁之前,她被关在自己院中足足一年。


    美名其曰崔家嫡女足不出户,谨守闺阁女训,其实和犯人没有差别。


    这让她如何不恨?


    就是周睿,也被崔家使了阴招,差点丢了小命。


    并以此来要挟她,安分守己履行崔家嫡女的职责。


    她隐忍多年,终于在宫中取得地位后,才利用自己的势力将周睿慢慢提拔起来。


    这些陈年旧事,都是她心上的疤,是她的恨。


    崔太后抬头,冷冷地看了正武帝一眼,退回到房中,当着他的面“砰!”的一声关上房门。


    事到如今,她宁愿撕破脸,也不想面对这个让她一生不幸的问题。


    这就是她的回答。


    正武帝看着紧闭的门扉默了默,转身离开。


    看着满院子的人,他开口命令:“人犯押走,由金吾卫审讯定罪,关押起来。太后重疾,当卧床静养,任何人不得打扰。”


    “是!”


    秦牧原上前请示:“皇兄,这箱珠宝怎么处置,是否放回寿康宫库房?”


    正武帝摇了摇头,道:“放进正阳宫去,告诉皇后封存起来。”


    为了不打草惊蛇,他还不能处置周睿和高一鸣。


    但眼下不处置,不代表将来不处置,这些都是证据。


    他是皇帝,可生杀予夺。


    但他想让人输得心服口服。


    在整个后宫,只有正阳宫是他可以完全放心的地方。


    “是。”


    两人都有默契地并没有提起那柄翡翠玉如意,它才是处置周睿和高一鸣的关键证据。


    就让崔太后以为,只是自己多年来利用权势和珠宝收买朝中官员之事被揭穿了。


    秦牧原留下来善后,正武帝摆驾去紫宸殿上早朝。


    他是一个勤政的皇帝,从未无缘无故迟到这许久。百官站得累了,也顾不得仪态,便纷纷盘腿坐下。


    龙椅当前,纵然心头各有猜疑,才不敢出声议论。


    这么多人的朝堂,保持着安静。


    百官之中,周睿最为慌张。


    他勉力维持着表面的平静,心头却将所有事过了许多个来回,反复思量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昨夜他命人将宝物送回寿康宫,紧接着就来上早朝,并未等到回报。


    难道,是事迹败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