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缓兵之计

作品:《画堂春娇

    卢雁依这番话,大大出乎郭夫人的预料。


    “淮南王府?”


    定远将军掌着军权,一直很谨慎地不参与皇室的派系斗争。


    认卢雁依做义女,是为了感谢她出手认回郭佩兰。而且,这中间毕竟还隔着一层,跟直接把郭佩兰嫁去淮南王府不一样。


    正武帝有意让他们两家结亲,这让郭夫人很是意外。


    郭佩兰一听,却偷偷地红了脸,垂眸不敢看人。


    卢雁依见状,便试探着说了一句:“义母,女儿记得上回宴席时,安国公府上的三公子一直在看佩兰妹妹。”


    郭家和谭家是姻亲,说不定有着亲上加亲的想法,这也是她在正武帝面前没敢一口应下的原因。


    说起此事,郭夫人心头有数。


    “那日之后,彭氏就来过一趟,谭家确实有这个意思。我原本也觉得不错,只是兰儿她对谭三公子并没有男女之情。”


    人生大事,左右没有外人在,郭佩兰也顾不得害羞了,补充道:“我是真的不记得儿时的事。只是,很难想象会跟他成为夫妻。”


    谭临一番情真意切,郭佩兰不是没有感觉。


    但她只要一设想两人成亲的画面,就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不敢想象。


    也是郭夫人疼她,才会如此在意郭佩兰的想法。换了别家,这等顺理成章的好事,只要女儿不反对,也就铁板钉钉了。


    明白了郭佩兰的想法,卢雁依便不再纠结此事,问:“佩兰妹妹,那么,淮南王府上的二公子,感觉如何?”


    一想到秦玄棣,郭佩兰便想到那日她和秦玄棣隔门相对,他笑容爽朗、眼神灿若晨星的模样,不由有些痴了。


    郭夫人和卢雁依都是过来人,一见她这等情态,便知道她动了春心。


    “得,我瞧着也不用再问。”


    郭夫人头痛地抚着额角道:“依依你就回了皇上,说我们刚认回女儿,两年之内不打算让她出嫁。淮南王府那边如果能等,我再去信给将军。”


    于公于私,她都不愿郭佩兰嫁入皇家,更何况是淮南王府。


    淮南王此人才华平庸,偏又不甘于只当个闲散王爷,在民间风评不佳。


    整个府邸,唯一能拿出手的就是秦玄棣了。


    郭夫人眼下替郭佩兰挑选夫婿,将整个京城未定亲的青年才俊都了解了一遍。


    单论秦玄棣此人,她是满意的。但加上家世,就让人很是踌躇。


    卢雁依一听便明白了。


    郭家提出这个条件乃是缓兵之计,同时也是对秦玄棣的考验。若是他肯答应,那便证明了他并非一时冲动,愿意花心思来等待,对郭佩兰也是一件好事。


    两年。


    卢雁依在心头默默估算了一下时间,刚好是在两年后正武帝驾崩之后。这个时间点,却是刚刚好。


    到那时,政局大变,还不知道是否会延续上一世的局势。


    待大变之后,再来谈嫁娶之事,最为稳妥。


    郭佩兰没有反对,她刚刚回到郭家才短短几个月,也很舍不得母亲。


    卢雁依便赞同道:“义母这个法子甚好,待女儿回话后,再来告诉母亲。”


    “如此,就让依依费心了。”郭夫人握着她的手,一脸慈爱道,“依依可真是当姐姐的样子。淑妃在宫里,许多事情却不便利。”


    “都是一家人,义母不必客气。”


    知道了郭家的意思,这又是正武帝亲口派下来的活,午休后卢雁依便递了牌子进宫中,很快韩皇后遣人来接。


    正武帝政务繁忙,不止是只操心汴州这一件事。


    按以往的经验,一旦中原不稳,各边蛮夷就会蠢蠢欲动。他命各位镇守边关的大将都发了军报回来,根据不同的情况加紧边防。


    皇帝忙碌起来连后宫都极少踏足,无端端少了许多纷争,韩皇后便得了清闲。


    除了盯紧皇上的一日三餐,她腾出手来整顿宫务。


    卢雁依到时,她刚跟六局十二司的掌事姑姑们说完事,端起茶杯慢慢品着。


    “臣妾见过皇后娘娘。”


    韩皇后笑道:“快起来。难为你正新婚呢,要为皇上的口谕奔忙。郭家,是什么意思?”


    从她的立场出发,她并不愿淮南王结了将军府这门亲事。


    淮南王奉了崔太后的旨意,宫里宫外、明里暗里,都没少跟她作对,让她吃过几个暗亏。


    原本淮南王在朝中是有正经差事的,奈何他能力不足,被她抓住机会将他拉了下来,如今身上只有一个虚衔,他又没有秦牧原一样能把虚衔做成实质的本事。


    总的来说,淮南王秦牧望此人,如今只是绣花枕头,空有一身王爷的皮。


    在民间作威作福或许可以,对韩皇后并不能构成威胁。


    可是,假如秦牧望能因为这门亲事,获得了郭家的支持,他手里有了可调用的军权,形势则大不相同。


    纵然结亲的双方都不是嫡长子嫡长女,因此结盟的可能性很小,但她不得不防。


    奈何这是正武帝的意思,韩皇后不能明着反对。


    她的立场并不难猜,卢雁依便直接道出郭夫人的意思:“娘娘您也知道,佩兰妹妹刚认祖归宗没多久。义母将她疼得跟眼珠子似的,哪里舍得这么快出嫁?”


    听出她话中的意思,韩皇后顿时神采奕奕,感慨道:“谁说不是呢?能让她回家,今年可是我最有意义的千秋宴了。”


    作为亲历者,又作为母亲,她对郭夫人完全能感同身受。


    卢雁依接着道:“义母说,要把佩兰妹妹在身边留两年。若是淮南王府能等,两年后再谈婚论嫁。”


    韩皇后凝眸思索片刻,点头道:“好。将军府的意思,本宫知晓了。”


    算算年纪,秦玄棣早就到了成亲的时候。


    只是他并非长子,传宗接代的重任没落到他头上,便由着他的性子多玩了两年。


    再来两年,就算他愿意,淮南王府也未必愿意。


    此外,两年的时间足够发生很多事,对韩皇后来说已是最好的结果。


    对郭夫人提出的这个法子,她欣然接受。


    皇帝政务繁忙,她让人把郭府提出的条件给正武帝带了个口信,传了淮南王妃和秦玄棣来宫中,又请了郭淑妃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