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六十年代的对照组妈妈【53】

作品:《快穿之贤妻良母不好当

    为了能一雪前耻。


    陈德霖差点住在废品站。


    也就过年的时候,认认真真去拜年收红包,收到红包之后,还很认真地跟爸爸妈妈讨论家庭决策权。


    平时着小孩脑子一般。


    但关于自己的切身利益,三个人跟他轮番的讨论,都没有赢过他那张嘴。


    于是,红包钱归他自己。


    陈德霖欢呼,觉得这是自己最开心的一个年。


    看着他笑,梁月也开心。


    孩子笑容越来越多了,真好。


    过完年,梁月忙着将陈云莺的短篇小说,改编成舞台剧,在娱乐中,告诉百姓们一些道理。


    在孩子的小说中。


    掺杂了一些法律知识。


    那样不仅权威性更强,也能让百姓们更加害怕,进而能够更好的去遵守。


    陈德霖仍旧在废品站。


    梁大哥现在看他跟同事似的了,天天来报道,不要太勤快。


    也就是在他忙碌中。


    错过了能去外出的机会。


    红旗公社的社员们在地里发现黑虫子,需要买农药,但是附近的都没有,因为自家孙子跟米归镇供销社的主任,儿子是兄弟,大队长舔着脸找上了他。


    “需要杀虫粉是吗,我看看存货,最近好像挺多黑虫,卖了很多……没库存了。我去打个电话,看看其他兄弟供销社有没有,你别急。”陈靖川看他一把年纪,因为担心地里粮食,急得要哭,安抚着他两句后,也不再耽搁上二楼打电话。


    现在他已经是供销社主任。


    关于他自己的事业。


    陈靖川一直都能弄挺好,哪怕供销社里的人一开始对他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但是多年领导经验不是虚的,加上摸清楚兄弟两关系,以及能够给供销社提供更多的货源,很容易站稳了脚跟。


    电话也是今年装的。


    这个倒不是他的功劳。


    是之前的供销社主任排队要的电话。


    陈靖川拨打了好几个,问问哪里有存货,这些电话都是他从市里供销社开会认识的朋友。


    最后才打听到蒙县柳杨公社的供销社有杀虫粉存货。


    从米归镇到蒙县的班车路一天只有一趟,早上五点即出发。


    现在已经十点多了。


    童爷爷心急如焚,“这可怎么办好,大家伙辛辛苦苦累了一年,现在虫子那么多,粮食都要没有。”


    “我问问运输队的朋友。”陈靖川跟运输队的人很熟,双方算是彼此照顾,因为运输队虽然拿到很多东西,但运输队很难有供销社人脉广泛。


    因为他们需要外出很远的地方,作为驻扎在此地的人,陈靖川经常帮运输队一些家人的小忙,来来往往,也就熟悉了。


    他说明情况后。


    供销社朋友向上级申请。


    卡车正好今天空闲,而且是帮助百姓们做好事,那肯定是义不容辞。


    很快有人开着卡车过来。


    陈靖川让童老头子上车,正好陈云莺来送绿豆汤,看着爸爸要出去,也申请跟着走。


    陈靖川问运输队朋友可以吗?


    “是我小侄女啊,那当然可以了,我们家侄女怎么能够那么的聪明,又是全年级第一吧,厉害厉害。”他也是知道这小姑娘。


    上过报纸。


    为了自己的母亲鸣不平。


    是自家媳妇最喜欢的闺女。


    天天念叨着要生个女儿。


    但是两夫妻哪有这样的智商遗传给女儿,说了之后就被打。


    惨啊!!!


    今个自己载她喜欢的闺女。


    能给自己一个好脸色吧。


    陈云莺跟供销社的朱升娃哥哥说一下,妈妈找过来告诉她情自己跟爸爸走了,然后就上车了。


    来到柳杨供销社,天都漆黑一片,但对方真的非常的好,还在那里守着,陈靖川立即就送了一包好烟,“兄弟,多谢了,改天请你吃饭。”


    “都是一家人,客气什么,时间也不早了,地里不等人,咱们快点装箱吧。”


    “行!”


    大家都知道地里的活耽误不得,饭都顾不得吃,陈云莺也帮忙搬。


    她也是第一次了解到。


    地里的虫子多么可怕!!


    因为他们帮忙,柳杨公社消灭了一场虫灾,夜幕中,陈靖川拿着供销社的手电筒,让大家举着消灭虫子,手电筒是在车上时,他和童老爷子商量购买的。


    票免了。


    让大家给钱就行。


    一家出一份手电筒的钱。


    这点需要陈靖川后续写报告申请,算是马后炮,陈云莺负责写。


    有个文采斐然的闺女。


    就是爽啊!!


    陈靖川也撸起裤腿,让闺女举着手电筒站着,帮忙消灭虫子,忙到天亮,大家都要废了,虽然浪费了一些粮食,但好在补救及时,浪费了三成,扛一扛还是能够扛过去。


    陈靖川和陈云莺以及运输队的人临走前,收到了一箱子鸡蛋,陈靖川严词拒绝,“上面交代了,不准收取百姓的一针一线,你们别客气,我们先走了。”


    “叔叔,你们不收东西,吃个饭吧。”童良绪道。


    大家也纷纷应和。


    陈靖川觉得这个可以,也能让他们心里舒服些,于是答应下来,吃了一顿好吃的。


    童良绪坐在陈云莺身边,不断给她夹菜,“昨晚真的辛苦你了,我爷爷说你还帮忙搬东西,又熬了一晚,很累吧。”


    “还好。挺有意义的。”


    帮助别人能收到谢谢。


    真的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陈云莺今天虽然身体累,可是精神非常的高亢,本来跟童良绪没什么好聊的,今天话都特别多,两人还聊到了在信中提到的收音机,发表着各自的见解。


    在爸爸喊她回去时。


    还有点意犹未尽。


    “回头我给你写信。”


    “好!”童良绪高兴答应。


    而在米归镇的陈德霖要嫉妒疯了,甚至跟着妈妈上班,在妈妈身后不停的碎碎念,“他们两个人过分,去外面都不带我去,就是两个大坏蛋,我不要他们回家了。”


    “对,你说的对,你能在那边坐着吗。”梁月脑袋嗡嗡嗡的,从昨天晚上开始这个孩子就不停的在练,今天早上又在念念到现在,她真的要疯了。


    “不能!!!”


    陈德霖外表看着冷冰冰,可实际上跟爸爸一样是个话唠,巴拉巴拉念个不停。


    最终遭罪的只有梁月一人。


    中午两人回到家,就看到两父女睡得昏天暗地,直到晚上才聊起来昨天的事情。


    陈云莺手舞足蹈。


    陈德霖面无表情。


    陈靖川见他那么不爽,想了想道:“我最近得到一个任务,要去三十里外送东西,你要不要去那里看看。”


    “去!”


    郁闷一扫而空。


    他开始期待不一样的旅程。


    铁犁、铁铧、麻绳装着有三担,两大一小,朱升娃和他一样,是个倒霉孩子,陈靖川了解到偏远的山村,出来都特别难,听说那边一直都缺少农具,就努力申请到了一批农具。


    不过那里真的没有办法坐车直达,共30公里的旅程,就坐了20公里左右,剩下的10公里要靠脚去走,而且还担着那么重的东西。


    陈德霖合理怀疑。


    爸爸是故意的。


    因为姐姐本来也想来。


    爸爸拒绝了!!!!


    陈靖川拿着地图走路,幸亏他这个认路是很厉害的,不然的话在这个山村里迷路了,那真的就是要人命。


    至少宁折不弯的陈德霖,现在佝偻着背,累成哈巴狗。


    下午两点抵达。


    山村里的百姓和大队干部都高兴地不行,热情地给三人安排午饭,陈德霖吃的很香。


    爸爸说是特别旅程。


    真的是特别旅程。


    他一辈子都会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