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我就是那蛮不讲理的婆婆【18】

作品:《快穿之贤妻良母不好当

    脑子想着杂七杂八的事情,陈安安就感受到了身体一股难以抑制的冲动。


    “呀咿呀咿呀……”


    “要嘘嘘了是不是,小丫真棒,咱们去后院嘘嘘啊,也是给这块地施肥了,小丫跟土地公公说说,让我们的地多多长棉花,那样就能给我们小丫买很多很多头花,对不对呀?”


    陈安安:“……”


    我只想死。


    到底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啊啊啊!!!!


    梁月是不知道面无表情的小姑娘那么抓狂,抱着小孩回到前院,听到二房吵架,走到二房门口,对着门就是一脚踹:“给老娘开门!!”


    陈安安:奶奶威武霸气。


    房门缓缓打开,梁月单手抱着陈安安坐到炕上,陈铜生麻溜下来,跟老娘距离太近,他害怕。


    “你们吵得挺开心啊。”


    “大坏蛋,不准你欺负我娘!”大虎护在董小娟面前,注视着梁月凶相毕露。


    “要么滚,要么给老娘闭嘴,之前看在你这房没有人干活的份上,老娘一直忍着你,还真以为老娘不敢揍你了,你爹都是我打到大的,你算是什么货色!”


    梁月双目一蹬,凶悍无比。


    看得大虎差点哭出来。


    董小娟也察觉到了婆婆是真的想要动手,赶忙把孩子护到身后。


    大虎感受着来自母亲的温暖,满满的安心,娘是最好的。


    而梁月坐在那就好像是要拆散他们一家的大坏蛋:“之后呢,大房不会帮你们干活,除非你们一家都残了,死了,我才会让大房给你们干活,听到了吗?”


    陈铜生赶忙回答:“听到了。”


    “还有,你,董小娟,欺负我家孙女是吧,大丫!!!过来。”梁月一喊,陈安安习惯性捂住小耳朵。


    小孩子要学会保护自己~


    大丫在后院呢,过了好一会才过来,听妹妹说奶奶在二伯的屋子里,犹豫一会才过来,在门外还有点踌躇:“奶,你找我什么事?”


    “进来,你二婶给你道歉,之后你的嫁衣布料就从她私房里出,不需要多少,五百文就好。”梁月非常淡定地开口。


    让董小娟嗓门上调了不知道多少个度:“五百文!!!!”


    成亲那么多年了。


    她私房才六百二十文。


    “有问题?”梁月轻轻瞥了眼陈铜生。


    陈铜生立即去拿钱,董小娟要炸了:“你要干嘛,你给我住手。”


    “董小娟,你再闹,我现在就去找人给我写休妻!”陈铜生冷冷看着她,眼中没有丝毫温度。


    董小娟怔怔地看着他。


    都有点没反应过来,这还是她丈夫吗?


    陈铜生把钱拿出来,数到十就放一堆,数了五十堆才拿给大丫。


    大丫怎么可能敢收。


    摆摆手就站到奶奶身边。


    “给我,我给大丫置办嫁妆。”梁月把钱拿过来。


    陈铜生也没有怨言,把钱给了她,还对着惶惶不安的大丫说:“大丫啊,是我们两夫妻对不起你,你是个好姑娘,外面的话别放在心上。”


    “嗯。”


    大丫不是个强硬的人。


    看着他对自己道歉,还有点不好意思。


    “董小娟,道歉。”梁月冷冷地提醒:“不道歉也行,剩下的一百多文也给大丫吧。”


    董小娟惊恐地看着她。


    婆婆是怎么知道他们的私房钱的。


    “速度,你屋里炕都不暖和,别冷着我小孙女了。”梁月催促。


    董小娟反复吸气,忍着怒意才对着大丫说:“对不住,是之前我太过于嘴碎,不过我也没说错啊,你不找我侄子,你不就是想要找那镇上的人嘛,大丫,我跟你说,眼光那么高可不好,之后你去到婆家,人家看你家庭情况不怎么样,肯定会欺负你。”


    梁月真的手痒痒,站起身怒吼:“你好好说话是不是会死啊。”


    “娘,我道歉了。”董小娟赶忙道。


    “我耳朵没聋,我告诉你,我家大丫哪怕是不嫁人,都不可能嫁给你侄子,你背后也少给我来阴谋诡计,这次是我看在两个孩子的面上放过你,但要是有下次,我就直接把你赶出门去,老娘说到做到!!!”梁月撂下狠话径直离开。


    董小娟撇撇嘴。


    整天就知道骂人,有什么了不起的。


    “你安分点!”陈铜生警告,懒得去搭理她,董小娟回家,他都不想继续在屋子里待着。


    宁愿到外面看着老爹做木雕。


    他们三兄弟都学过木雕。


    大哥手笨。


    他觉得无聊。


    小弟是发现了读书天赋。


    家里没一个人遗传他爹的木雕手艺,但能够供养一个读书人,真的多靠了他爹这门手艺。


    家里不仅仅是他喜欢看。


    梁月也喜欢看,瞧着老头子干活,就能想象银子哗啦啦的来,可高兴了。


    陈安安圆溜溜的眼睛也一眨不眨地看着,对爷爷精细的手艺非常崇拜,若是爷爷在现代,妥妥艺术家啊!!


    被家里人瞧着,陈根生也习惯了,干活丝毫不受印象,年轻的时候他被媳妇看着特紧张,眼睛都不知道该往哪放,如今老夫老妻了,该干啥干啥。


    “明天要去接小文,我要带着家里的两个孙女去,两个小孩十多岁了,都没有去过镇上,这次就当是带着孩子去见见世面。”梁月道。


    “嗯。”陈根生没意见。


    “行,那你忙吧,我带着安安出去唠嗑唠嗑。”梁月抱着小孙女出门,逢人就说自家小文多么孝顺。


    陈安安惊奇地看着奶奶。


    其实她奶奶很聪明。


    读书人最重要的就是名声。


    若是小叔的名声弄好了,对他仕途真的有很大好处,一般来说,造就好名声的都是家中人。


    奶奶这点就做得很不错。


    就是不知道小叔是否能够考上秀才,若可以的话,家里能轻松很多。


    古代田税是很高的。


    每年都要纳两次税。


    每次都是四成的粮食。


    不仅如此,还有两年一次的服徭役,幸亏如今没有打仗,若是打仗的时候,还需要去服兵役,那对一个家庭来说,完全是雪上加霜。


    古代太难混了。


    自己真得好好想想未来出路。


    生活不易,安安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