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淀粉也是粮食啊

作品:《重生火红岁月,我在空间里种田

    两间正房竹屋,半爿灶房竹棚。


    金黄色的稻草屋顶,隐隐透露着一股低调中略显奢华的气质。


    稻草修葺的很整齐,齐展展的滴水屋檐,简陋中可见工匠们干活之细腻功夫。


    50来平米的院坝,被大伙儿拾掇的平平整整、打扫的干干净净。


    一水儿崭新的竹篱笆围栏,给人一种很自然的融入到周遭环境中,却又隐然保存着一种独立的感觉。


    罗旋坐在屋檐下,望着自己崭新的家,心中百感交集,也说不出来是到底一种什么感受。


    只不过。


    望着自己这一世的新家,罗旋心中有一种最为直观的认知:只要自己将工钱给足了,人家把活干的就是好!


    看看那夯土院坝。


    地面之平整、泥土砸的之紧实,排水沟挖的之整齐,都快赶上粮站里那个水泥晒场了!


    这片高质量的院坝,自然是采石场里面的张大叔,带着一群壮汉们前来,帮着罗旋平整出来的。


    罗铁柱没来。


    但罗旋隐约感觉得出来,罗铁柱他的心似乎在这里...


    今天石匠们来帮忙干活,罗旋原本准备请他们吃一顿便饭,但却被张大叔严词拒绝了。


    这些匠人食量之大,张大叔心里最是清楚不过。


    要是让他们敞开了吃,一顿饭就能够把罗旋一个月的细粮,给吃个精光!


    张大叔的意思是: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并且大家也不是专程过来帮罗旋干活,而是利用下工后的闲暇时间,顺带就帮罗旋平整了院坝。


    大家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没什么好值得计较的。


    别人不要报酬,但罗旋不能不有所表示。


    为了表达感激之情,罗旋只好跑去戴红梅家的代销店里,一次性买回来6盒“春耕牌”香烟。


    一盒春耕香烟是8分钱,差不多能够顶一个壮劳动力,出一天工的工分价值了。


    然后罗旋还在戴红梅的指点下,咬牙买了一盒3角6分钱的“红梅牌”香烟。


    便宜香烟一人发一盒。


    而贵的香烟,则由主家罗旋拆开,一支一支的给大家递烟。


    整个代销店里第一贵的香烟是“翡翠牌”香烟,一盒得3角7分钱。


    红梅香烟属于第二贵。


    罗旋在戴红梅的建议下,退了一步,买的是第二贵的“红梅”香烟。


    据戴红梅说:村里的社员们,如果要去托人办事的话,“红梅牌”香烟,就是大家的首选。


    罗旋拿着烟,心中不禁有点起疑:是不是因为你也叫戴红梅,所以心中不自觉的,就更偏爱“红梅”这两个字哦?


    “看什么看?”


    戴红梅见罗旋一脸疑惑的看着自己,瞟一眼远处的自己的娘,然后瞪着杏眼冲罗旋低吼道:“不买就算了,搞得我好像还会害你一样!”


    罗旋笑笑,拿着香烟赶紧就溜。


    戴红梅这种人,初为人妇,就遭遇到了大变故,现在她莫名其妙的就变成了一个年轻小寡妇。


    她现在的性情,介于小媳妇和大姑娘之间,一会儿可以像生产队里的婆娘们那样撒泼,啥话都敢说。


    一会儿她又像待字闺中的大姑娘一般,会变得羞涩无比。


    这戴红梅对自己的态度,真是时雨时晴,变幻难测,反正绝不是罗旋能够招惹的起的。


    但即便是招惹不起,自己也得厚着脸皮凑上去...


    罗旋这一阵子,在有意识的在和戴红梅拉近关系。


    不为别的,只为罗旋看上了她....……


    她家里那个“代销店”。


    平日里,这个小小的代销店没什么出奇的。但以后到了困难时期,这个小店,就会有很大的操作空间了。


    罗旋现在并不确定,以后自己到底能不能在“代销店”里掺上一腿。


    但提前布局,总归是不会错的。哪怕最终弄不成,罗旋又不会损失什么。


    管它有枣没枣,罗旋都准备先打一杆子再说。


    买好香烟,罗旋回家把烟分发给帮忙的匠人们,然后就坐在屋檐下,低声问生产队长彭志坤,“三表叔,你说哑巴他到底哪来的粉条?”


    罗旋所在的县市,没有种植土豆的习惯。


    所以这一带地区农村人做粉条,就需要用到红苕,或者是玉米。


    玉米成本高,供销社的粉条厂,一般会拿玉米来做成玉米淀粉,而不会拿去做成粉条。


    今天罗旋从哑巴手上买回来的粉条,就是用红薯粉做成的。


    “不晓得啊,哑巴做事怪得很,哪个猜得透他哟!”


    彭志坤抽着罗旋递给他的“红梅”香烟,贪婪的深吸一口,然后才一点点的缓缓把烟雾吐出来。


    “哑巴他家成分好,又是廖大队长的叔伯兄弟,他自己人又勤快、还有几门技术傍身。”


    彭志坤低声道:“他的水,深的很。大队里谁也猜不透他手上,到底还有些啥金贵玩意儿。”


    哑巴时常会往外卖粮食,大家都知道他的粮食的来源,这个不奇怪。


    但他也在往外卖粉条,就让罗旋百思不得其解了。


    生产队里到了深秋时节,等到红薯大丰收的时候,也会拿出来一部分红薯。


    然后组织人力物力,把一部分红薯做成红薯干、红薯粉条之类的。


    红薯干可以充作“战备粮”。


    而红薯粉条,则作为生产队社员们的福利发给大家。


    粉条耐储存。


    在社员们缺粮的时候,可以当成粮食充饥。


    罗旋对哑巴手头上的粉条,很感兴趣。


    所以追着彭志坤问:“三表叔,哑巴年底分到手的粉条,和大家是一样多的。现在红薯还没有出来,他的粉条,到底是咋样来的呢?”


    彭志坤以前,真还没留意过这个事情。


    现在见罗旋追着自己问,他只好低头想了想,然后缓缓摇头,“具体的情况,我也搞求不懂。或许是他手上粮食多,自己在家里弄出来一点粉条卖吧?”


    做粉条没什么技术含量。


    哑巴手头上的粉条,确实有可能是他自己在家做出来的。


    要想制作出来粉条,需要先把红薯磨成浆,然后用纱布包起来,不停的加水过滤。


    然后将过滤出来的,富含淀粉的水盛在缸里搅拌、沉淀几次,弄出水淀粉。


    接下来再在淀粉里,加入一点点白矾,然后将它弄进漏勺里,用木锤不停的击打淀粉,使其从漏勺的孔洞里流出去。


    而漏勺下面,是一口烧着滚水的大铁锅。


    淀粉丝进入滚水之后,就会凝结、变得透明,同时韧性也会增加。


    加热好了的粉条,再过一遍凉水降温,到这个时候,粉条就算做成型了。


    接下来把水粉挂在竹竿上晾干,粉条就算彻底制作完成。


    这门手艺,生产队里的大多数人都会。


    至于哑巴要偷偷晾晒粉条,这个也不难办到。


    因为哑巴家里,养着一条恶狗。这条狗特别凶,基本上没人敢去招惹那条狗。


    他要是需要晾晒粉条的时候,只需把院门关起来,把狗放出来就行。


    只要那条狗没栓住的话,一般人就不敢进他家的院坝去找他,而是隔着泥土围墙喊哑巴,或者是往里面扔土块、石子儿。


    老话说十聋九哑。


    这个哑巴虽然不是真正的聋子,不过他的听力也很有限。


    大家喊不应他的时候,往往会往他院子里扔土块、石子儿,以提醒哑巴有人来找他了。


    所以,哑巴要是偶尔关起门来偷偷弄粉条,他真还做的到。


    做粉条容易。


    但他的淀粉,又是从哪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