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谁不想逃离?

作品:《重生火红岁月,我在空间里种田

    重生火红岁月,我在空间里种田正文卷第694章谁不想逃离?凌晨的荒塬万籁俱寂。


    此时的北风也不再咆哮、而是变得更加的轻柔起来。


    只是风不再那么狂暴了,但荒原上的气温却变得更低,有一种钻心蚀骨一般的寒冷。


    夜色如泼墨,伸手不见五指。


    在每一栋矿工宿舍的屋檐下,都吊着一盏昏暗的40白炽灯泡,在寒风中摇曳,似乎随时都要断气一般。


    8号新矿工宿舍的屋檐下,也同样用蛇皮软线,吊着一盏蔫不拉几的白炽灯。


    在微风中,原本左右摇晃的灯泡,此时却忽然停止了晃动。


    接着,


    很诡异的一幕出现了:只见那颗灯泡,居然凭空自动在那里缓缓的转动。


    一声轻响,


    卡口灯泡与灯座脱离,缓缓降落在宿舍外的墙根下。


    随后在黑夜之中,房门晃动。


    一道人影黑衣黑裤黑面罩的人影,悄无声息的从门缝之中滑了出来。


    紧接着,


    远处的灯光之中,稍微能够照到这座宿舍的那些灯泡,似乎是受到了某种魔法的诅咒:,。


    一颗颗灯泡相继炸裂。


    只不过此时正值凌晨,是一天之中最黑暗、最安静,最寒冷的时刻。


    无数疲惫不堪的矿工睡得正香,不要说这一点点轻微的声响。


    哪怕此时就算有火车从远处通过,也未必能惊醒,那些疲惫不堪的矿工们。


    偶尔有一两个矿上的职工,他们在朦胧朦胧之中、听见了灯泡炸裂的声响。


    也只是翻一个身,继续沉睡。


    屋子外面滴水成冰、寒意刺骨。


    这个世界上,恐怕没几个人有舍得离开温暖的被窝、跑去替公家换灯泡的热情和冲动。


    管它呢...反正又不是自个儿家的。


    这才是大多数人,最真实的心思。


    与黑夜完美融合的黑影,悄无声息的来到土围子后面的、那些铁丝网前。


    几只似乎闻见了气味、听到了声响的藏獒,正支棱着耳朵、站直了前爪,满是疑惑的四处观望。


    只见在黑暗之中,10几块肥美的牛肉,带着诱人的香气,缓缓从空中、就那么慢慢的飞了过来...


    随后牛肉缓缓降低高度,悄无声息的落在藏獒群中。


    傻狗藏獒们的喉咙里,发出一串串的护食咆哮,随后各自叼起一块牛肉、便大口大口的狼吞虎咽起来。


    2,3分钟之后,


    所有吃过牛肉的藏獒,每一只都眼皮发沉、身体发软。


    兽药是针剂。


    用它来对付那些喜欢跳圈逃跑,天天活蹦乱跳、只吃不长肉的育肥猪,最是有效不过。


    这些藏獒,吃了添了高科技与狠活的牛肉之后,一只只藏獒也扛不住阵阵袭来的困意,终究还是睡了过去。


    黑影缓缓来到铁丝网旁边,双足在地上微微一顿。


    整个身形如同夜枭一般,悄无声息的拔高2,3米,轻盈的越过铁丝网降落在土墙之上。


    夜色深沉,寒风如刀。


    岗楼上值夜班的那两个家伙,早就搂着酒瓶子睡得鼾声如雷了!


    藏獒凶猛、战斗力彪悍。


    但正因为如此,


    久而久之,煤矿上的守卫们、甚至包括煤矿的负责人,他们就会对那些从未让人失望的藏獒,形成一种莫名的信任和心理依赖:


    有什么好担心的嘞?


    有矿上那10只藏獒守着,还


    能出甚岔子?


    不要说几个矿工了,哪怕就是来了一个狼群,它们也对付不了这些藏獒!


    所以在煤矿上值班的那些守卫,他们平常其实根本就不用心。


    除非是听见藏獒咆哮,这些守卫们才会懒洋洋的、从岗楼上的玻璃窗后面举目观察一下,看看到底有什么情况。


    反正藏獒不叫,守卫们就不动...这已经是他们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了。


    黑影悄然越过土围子,无声无息的降落在寂静的荒塬上。


    荒塬幽黑、静谧,于无声处透露出让人透心凉的恐惧。


    唯有那一堆两人高的,才让人能够感觉到在这片荒塬上,还有一丝丝人类存在的迹象...


    在大西北很多地方。


    过年的时候,大家都有烧旺火堆的习惯,以求来年顺顺遂遂、红红火火,以求讨的一个好彩头。


    只不过别人烧的旺火堆,也就是在大年三十晚上,用几百斤、顶大上千斤煤炭堆积起来一个火堆。


    而窦家畔煤矿与众不同:敦哥他们不差钱。


    更不差那点煤炭。


    所以这个煤矿上的旺火堆,一长溜的足足堆了15个!


    他们这是打算从初一到正月十五,就这么一直不间断的烧啊。


    黑影出了土围子,随后远远的避开那一大堆旺火,悄然潜行至煤矿大院的后方。


    在院子里面,摞着一堆半凝固的汽油、柴油。


    这些因为天气太过寒冷、而处于冰块和冰屑之间状态是柴油、汽油。


    是罗旋从煤矿的油料仓库里面,用油漆桶,一桶一桶的提到室外。


    然后利用低温,将油料冻成的这种状态。


    按理说,在北方一般最少得用负30号柴油、汽油才行。


    这样到了冬天,才能保证这些柴油和汽油能够供货车、汽车正常使用。


    但窦家畔煤矿,它只是使用柴油发电机,才需要消耗大量的柴油。


    但窦家畔煤矿,为了防止柴油凝结,他们专门为此修建了一间储存柴油的暖房。


    所以他们根本就用不着花高价钱,去买那种放了抗冻剂的柴油。


    而煤矿负责人敦哥,他的那两辆吉普车使用的汽油,平日里也是和那些柴油存放在一起的。


    在这寒冷的荒塬上,


    添加了工艺不怎么过关的、抗冻剂的负20号汽油,如果在室外放上10分钟,也会变成类似于棒棒冰状态。


    罗旋运起意念,


    将一坨坨圆柱形的固体柴油、汽油,全部将它运到荒野之上。


    用意念大批量的运送东西,实在是太耗费神智、太消耗体力了!


    等到将这一批柴油,汽油运完。


    随后罗旋闪身进入空间,在空间里稍稍休息了片刻,便抓紧时间运起意念,然后又出了空间。


    荒原寂静之声。


    罗旋将这些,处于并不是那种很坚固的、半固体状态的柴油,汽油,统统都运到蒙古包围栏之中。


    紧接着,罗旋伏在蒙古包顶部,仔细凝听四周的动静...


    在这个时间段里的风,最是轻柔。


    只因为夜间的冷空气,还没有受热上升、没有与高空的冷风形成强烈的对流。


    风声轻柔,万籁俱寂。


    帐篷里酒气冲天,鼾声如雷。


    这些煤矿上的人,只要不是穷的买不起酒、不敢喝酒的矿工之外。


    其他人都好喝酒。


    而且还必须喝尽兴、必须得把人给喝趴下了才行。


    用他们的话来说:这叫白天没球事、晚上球莫事。


    除了喝酒,猜拳划令之外...真的很难有别的娱乐节目,来打发这漫长的岁月。


    或许有的人会觉得既然没啥事干、日子这么无聊,那就搂着自家婆娘呗!


    其实那些真正的过来人、那些结婚久了的汉子,他们宁愿扎堆喝酒吹牛,也是不愿意去招惹自个儿家的婆娘的。


    ——就像生产队里的牛,谁又会愿意去耕地呢?


    罗旋轻盈的攀爬到蒙古包的顶部,透过最中间那个透气孔,往帐篷里仔细观察。


    这座最大的蒙古包,它中间这个透气孔叫做。


    也就相当于内地的天窗。


    透过陶脑,


    罗旋看见那个窦家畔煤矿负责人敦哥,正搂着一个体重和他不相上下的女人,仰面八叉、睡的呼噜震天响。


    在敦哥旁边的地毯上。


    或许是因为喝酒过量、浑身燥热的额图,同样也是睡得鼾声如雷。


    而那位今天下午和罗旋比试,最终败的一塌涂地的巴克,他的面前已经呕吐了一大滩东西。


    如同一头吐着白沫的死猪。


    整个帐篷里,气味非常的感人:冷却了的牛羊肉的腥膻味道、马乃酒那种特有的乃香混合着淡淡的酒味。


    加上他们的呕吐物、女人身上抹了半斤香料的熏人味道...


    还有那种长时间不洗澡、而培养出来的熏人气味;还有一些地毯上沾染的牛奶、肉沫时间长了,**恶臭气息...


    那些味道混合在一起,伴随着蒙古包里火炉所散发出来的热气,缓缓上升。


    最终都汇集在蒙古包最顶部的、这个陶脑处散发出去。


    差点没将趴在此处的罗旋,给熏的当场呕吐!


    在这个用一人高的木栅栏,围起来的区域里。


    一共散落着大大小小5顶蒙古包。


    中间这座最主要的蒙古包里,这帮子家伙宿醉的厉害、一个个的睡得正沉。


    黑夜中的罗旋,犹如一只大鹏,悄无声息的从最高的蒙古包上、飘落至旁边的蒙古包顶部。


    接着再度通过中间的陶脑,仔细观察蒙古包内部的情况...


    如此反复几次之后,罗旋心中便有了计较。


    随后罗旋飘出栅栏,将放在外面的那些固体汽油、柴油,一坨坨的将它们挪到栅栏范围之内。


    然后运起意念,把这些东西均匀的摆在栅栏里面。


    用意念把它们敲碎、弄成拳头大小的冰渣,把所有的蒙古包都给围了起来...


    忙完这一切,罗旋再度跃上其中一顶中型蒙古包。


    随后顺着蒙古包最中间、那根长长的木橼,无声无息的溜了下去。


    这一座蒙古包,显然是窦家畔煤矿的核心所在:主管财务、票据的地方。


    整座蒙古包里,只有一个50岁左右的老头孤零零的睡在里边。


    罗旋一掌将其拍晕。


    随后用厚厚的棉被将他裹紧,再用蒙古包里面放着的皮带、绳索将其捆扎好。


    接着,


    罗旋推开蒙古包的面帘,把这个家伙扛到远离蒙古包,还专门挑了个下风处的荒野之上。


    就那么大刺刺的,把他往地上一扔!


    自己之所以要把这家伙,放到远离蒙古包的下风处,是为了防止他中途突然醒来。


    荒野上的风,此时虽然说并不狂野。


    但要想在下方处大声呼救的话,他的声音也是传不远的。


    高原上的风,没有亲身经历过,不


    知道究竟有多猛:哪怕一个人赤手空拳的走在荒野上,双腿不用使力,就靠那个风....就能将他吹的无法止住脚步。


    但如果那个人逆风而行的话,哪怕他费劲九牛二虎之力,也是走不了几步、就得累的他直接趴下!


    这个人身上没怎么穿衣服,哪怕他中途突然醒来。


    就算他运气好、能够挣脱身上被子的束缚,在这零下30多度的气温之下,这人也是不敢跑的。


    ——用不了几分钟,他就会因为体温的快速流失,从而变成一根人形冰棍。


    忙完这一切。


    罗旋再度回到煤矿上,负责财务的蒙古包里面,开始仔细翻找起来。


    只见这座规模不大的蒙古包里,放着一张办公桌、几个小型文件柜子。


    外带还有一个、差不多快一人高的保险箱了。


    罗旋也懒得尝试,看看能不能打开这个保险箱,而是直接运起意念、将这个重达300来公斤的保险箱。


    给生生搬进自己的空间里面,然后找出放在空间里的斧头、开山刀。


    直接给这个保险箱,来了个野蛮拆卸!


    其实这种民用保险箱,也就是那层钢制外皮稍稍结实一些,中间都是填充的水泥。


    等到打开保险箱一看:里面有10几捆现金。


    一些煤矿入股人的凭证、各种残缺不全的审批手续,还有一些敦哥与那些实权人物之间,相互勾连的证据。


    罗旋没心思看这些。


    闪身出了空间,在那个巨大的办公桌的抽屉里,罗旋找出一沓写好名字的信封。


    窦家畔煤矿每个月给矿上的管理人员,包括那些下井的矿工发工资。


    都是提前算好金额,然后由这位财务人员将对应的现金,一一放进信封。


    到时候来领工资的人,只需要在工资单上签字画押、再把写着他名字的信封拿走就行。


    至于说其中有些矿工,需要给家里寄钱?


    窦家畔煤矿,会收取他们一笔高昂的手续费之后,然后派人统一去旗里的邮电局帮忙汇款。


    为了安全起见,罗旋拿着这一沓信封再度进入空间里。


    然后从专门为矿工们,准备在那一沓信封之中,给每一个信封里都塞进去一笔钱...


    亏天亏地,千万不能亏矿工们的钱!


    他们告别妻儿老小、远离故土,冒着生命危险下井挖煤。


    这种钱,谁要敢亏待人家一分半厘。


    那真的是会遭天打雷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