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纺纱机

作品:《大明风流

    见李常氏点了头。


    沈烈便也颔首一笑。


    二人便达成了某种默契,从此刻起,这平遥镖局上下便属于东厂的一份子了,这俏寡妇,女强人从此便多了一个隐藏的身份。


    东厂密探!


    可李常氏却如释重负,不管怎么说,巴结上了沈大人和东厂这条大粗腿,平遥镖局也算鲤鱼跃龙门。


    从此从一个地方豪强走进了京城。


    在京中有了个大靠山。


    以后。


    她也是朝中有人的豪横之人了。


    在这俏寡妇看来,这是理所应当之事。


    在这片土地上千百年来都是如此,凡是地方豪强若是少了京中大员的关照,那便离没落不远了。


    不是被人吞了,便是被某些有权有势的恶徒看上,想对她来个人财两得,兼收并蓄。


    想起了这些年的担惊受怕,李常氏眼角竟有些湿润了。


    不易啊!


    芳心窃喜。


    李常氏沉静了许多,便带着养女,随着沈烈和那位大明鼎鼎的戚大帅,从这阴凉处走了出去。


    于是一行人径直穿过了喧闹的工地,来到了一片低矮陈旧的仓储区。


    就在码头边上,有一排番子严密把守的青砖大瓦房,而随着沈烈挥了挥手,几个番子打开了锁。


    几人便信步走入了库房。


    却只见。


    这库房之中摆满了一排机械,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机械上都盖着茅草还有雨布。


    看上去十分神秘的样子。


    而随着沈烈一挥手,几个番子便走上前掀开了雨布,露出了一台台看上去十分古怪的木制机械。


    库房中一阵沉寂。


    瞧着这些看不懂的机械。


    戚继光哑然。


    一脸疑惑。


    而李常氏黑白分明的眸子转了转,心中一动,便脱口而出:“这是……纺纱机?”


    沈烈笑道:“然也。”


    在这个年月的大明,但凡是穷苦人家的女子,待字闺中之时,纺纱,织布,女红都是必须课。


    出身小门小户的李常氏自然也不里外,年少时她也曾深居简出,在闺房中日日纺纱织布,赚取一些微薄的报酬以补贴家用。


    这纺纱机她可再熟悉不过了。


    可一瞬间。


    李常氏又愣住了。


    “这不对呀!”


    李常氏有些傻眼了,这玩意看上去像是她小时候每天都用的纺纱机,可是又不太像,纺纱机明明是立着的。


    然而这些能工巧匠打造的奇怪机器,竟然……


    是躺着的。


    “这?”


    李常氏迷茫了。


    “这是纺纱机?”


    而沈烈却微微一笑,笃定道:“正是!”


    这是他思来想去,为这个时代专门研发的赚钱神器。


    珍妮纺纱机。


    随着沈烈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得意,和这玩意比起来,贩卖私盐,造玻璃都弱爆了!


    这玩意!


    可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开端。


    事情要从两百年后的一天说起……


    话说那一天,在大不列颠儿国,兰开郡,有个纺织工人詹姆斯哈格里夫斯,那天晚上他回家。


    开门后。


    却不小心一脚踢翻了他妻子正在使用的纺纱机,当时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赶快把纺纱机扶正。


    但是当他弯下腰来的时候,却突然愣住了,原来他看到那被踢倒的纺纱机还在转。


    只是原先横着的纱锭变成直立的了。


    他猛然想到。


    如果把几个纱锭都竖着排列,用一个纺轮带动,不就可以一下子纺出更多的纱了吗?


    哈格里夫斯非常兴奋,马上试着干,第二天他就造出用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竖直纱锭的新纺纱机。


    于是乎。


    在一瞬间。


    这种新纺纱机的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


    这就等于一个人干了八个人的活儿呀!


    这玩意不但效率高,而且纺出的纱质量也比较好,因此哈格里夫斯的生意不错。


    “珍妮机”也渐渐流传开来了。


    再后来。


    连在一起的并联纺纱机,从八个纱锭变成了十六个,又变成了几十个,最多的时候一个砂轮能带动一百多个锭子!


    因此。


    这种机器也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引发了关于生产效率的连锁反应,这些不重要。


    重要的是。


    如果你哪一天不小心穿越了,那么就先别指望金手指一类的东西,那么真正考验实力的时候来了!


    你是否能在这个不属于你的时间线里,生存发展乃至制霸整个世界,比写歌,抄诗还要靠谱的无疑是纺纱!


    唐宋元明清。


    历朝历代。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要是说起来最赚钱的买卖,那绝对便是丝织品的制造与出口!


    其利润足以与盐业相提并论。


    单单是明朝万历八年,不算内销,也不算别处,单单以纺织品出口为例,江南贩运给壕境各海商的丝织品。


    光是获得的纯利润就有三十六万两白银之巨。


    这可是出口带来的纯利润呀!


    若是加上内销……


    那利润可就无法统计了。


    而此时。


    沈烈想到了红楼梦,想到了曹雪芹所在的家族,就曾经出过三任江宁织造,当曹家被雍正下令查抄的时候。


    尚有“房屋并家人住房十三处,共计四百八十三间,地八处,共十九万顷零六十七亩。”


    家人大小男女共一百十四口。


    余则桌椅、床杌、旧衣零星等价及当票百余张外,并无别项,与总督所查册内仿佛。


    又家人供出外有所欠曹頫银,连本利共计三万二千余两。


    可见这纺织业是何等的暴利。


    所以千万记住。


    倘若真有一天你穿越了,定要记住这种珍妮纺纱机的原理,其结构并不是非常复杂。


    即便以秦汉时期手工业者的水平,想把这东西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