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标局

作品:《大明风流

    手中有钱好办事。


    很快。


    当倒春寒的雨雪结束之时,沈烈动用了公账,花费了上万两罚金,用东辑事厂的名义在距码头水关三里外的官道旁买下了一座货栈。


    还有上百亩地皮。


    仓库有了。


    沈烈便又急急忙忙开始利用浙军老卒,加上天津左卫抽调过来的青壮年,开始做起了仓储物流生意。


    他筹谋了许久的事情终于提上了日程。


    二月末。


    三月初。


    暖阳照耀下的京杭大运河,冬日里需要每天凿开的冰层开始融化,让漕运通行便捷了许多。


    耽搁了一个冬天的漕粮,商贾蜂拥而至,整个通州码头对于苦力,脚夫的需求量暴增。


    上午。www..Com


    暖阳高照。


    喧嚣中。


    沈烈与白广恩父女,在修缮一新的货栈中徐徐踱着步子。


    货栈很大。


    很简陋。


    可视野所及之处,一个个身穿红色坎肩的后生,又或是风烛残年的浙军老卒,在货栈中进进出出。


    那红色坎肩上都印着一个大大的“货”字。


    前后都有。


    挂在货栈大门口的招牌也制作好了,上面镌刻着三个金灿灿的鎏金大字“顺风行”。


    “好名字!”


    掌班王虎在一旁恭维着:“顺风顺水顺财神……好寓意!”


    那神态。


    便好似他对千户大人的景仰之情犹如滔滔江水一般连绵不绝,有好似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咱千户大人可真是太有本事了。


    大人来了才几天呀,原本穷到快要当裤子的百户所,便硬生生被咱千户大人救活了!


    如今通州百户所可以说财大气粗了!


    前几年欠的俸禄都发下来了,福利待遇也提上去了,卫所上下如今跟着咱大人吃香的,喝辣的。


    士气空前高涨。


    一个个兔崽子都兴奋的嗷嗷叫。


    对于手下的奉迎拍马。


    沈烈微微一笑,反正这一万多年银子,都是从皇亲国戚手中刮地皮刮来的,撒出去也不心疼。


    此时沈烈浮想联翩。


    但凡后来的崇祯皇帝懂得重用厂卫,隔三差五就来一次扫黄打非,他若是懂得用大明律,用道德的制高点拿捏这些铁公鸡一般的权贵。


    拿捏清流!


    还至于连寝宫房顶上的大洞也没钱修么,还至于连军饷都发不出来,被区区一个李自成给灭了?


    不可能嘛!


    死板。


    太死板了!


    一旁。


    老将白广恩却有些不解,便沉吟着道:“贤侄,请恕老夫直言,这货栈的生意……可不怎么赚钱呀。”


    他百思不得其解。


    凭沈烈如今的身份,地位,人脉,还有圣眷,要做盐铁茶马这样暴利的生意简直是轻而易举。


    甚至于。


    沈烈就是想新开一家票号也不成问题。


    在白广恩看来。


    沈烈拥有如此强大的背景,开一家票号多好呀。


    以东厂的威势加上天子直属的特权,若是愿意放贷,收利息,利滚利,暴富只在一夜之间。


    可沈烈偏偏要做饭庄和仓储生意,和苦哈哈的贱役在一个锅里吃饭,怎么看都是很傻的行为。


    何必呢。


    沈烈却笑着道:“再怎么不赚钱的生意也得有人做,若这天下间人人都去放贷利滚利,都不种田了,也不做工了,那大明还有活路么?”


    “这大明呀……”


    沈烈眼睛眯了起来。


    若有所指。


    这盛世大明为何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有极盛转为极衰,作为亲历者的沈烈,心中的脉络渐渐清晰了起来。


    张居正新政实行了一条鞭法之后,由于万历爷的不作为,变相的纵容了各路资本的失控。


    何为一条鞭法?


    沈烈这些天可没少看书,看手记……


    一条鞭法其实便相当于银本位的雏形。


    张居正变法,想要在大明实行银本位的本意是好的,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开启,从海外流入大明的银子越来越多。


    到了万历初年这个时间点,大明财政面对大量涌入的海外白银,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阶段。


    若是按照张居正的思路继续改良下去,以这位大明第一相爷的聪明才智,必定会在这万历朝,带领大明完成财政改良。


    从而让大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行银本位的强盛帝国。


    可是张居正壮志未酬。


    突然病故!


    大明没了张居正,后继无人,没人能弄懂这位天下第一聪明人的筹谋,这变法自然便走进了死胡同。


    万历皇帝又和群臣赌气,二十八年不上朝,拱手将他老师张居正的改革成果让了出去。


    因为大明没有中央银行。


    于是乎。


    整个帝国的货币发行权都落在了晋商,浙商,徽商这些地方大财团手中,这样搞能不出事么?


    地方强大。


    君权旁落。


    地方官府与大财阀勾结。


    最终搞的朝廷财政破产,百姓民不聊生,这一幕场景是如此的熟悉,让沈烈联想到了……


    后世足以主导国家政策的韩国财阀。


    “哎。”


    沈烈叹了口气。


    这历史呀。


    不过是一次次的镜像轮回罢了。


    一旁。


    白广恩父女若有所思。


    虽不明。


    却十分豁达的点了点头。


    整个天津左卫的命都是沈烈给的,这位吃遍了苦头的正三品老将认准了,跟着沈贤侄走不吃亏。


    沈烈顿时感觉到肩头压力如山。


    此时。


    王虎在一旁轻声道:“小人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沈烈道:“说。”


    王虎便向着不远处官道上,插着标旗的几年大车撇了撇嘴,轻声道:“大人……咱们这货栈和标局比……不好办呀!”


    看着那杏黄色标旗。


    沈烈点点头。


    这个年代的镖局,确实还叫做标局。


    王虎的意思是说,这顺风货栈和如今大明各地的标局比起来没什么优势,这倒是个大问题。


    “标局……”


    沈烈若有所思。


    说起来标局这个行当,正是从大明中期商业繁荣之后,才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在大明之前是没这个行业的。


    标师这个职业起源于古时候的标客,这个职业追究起来可就很有意思了,甚至于,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的门客。


    那个年代还没有标局,富商和权贵为了保护自己,都会花钱培养一批私人保标,或者乘坐门客。


    这些人便是标客。


    到了大明中期。


    商贾对于自身或者货物安全的需求越来越多,便出现了不少标局,后来又渐渐改成镖局。


    现如今。


    这天下间的镖局有六大派系,分别是信镖、票镖、银镖、粮镖、物镖、人身镖。


    业务范围涵盖了物流和保镖。


    甚至还出现了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