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第 73 章

作品:《虐文系统哭着求我辞职

    裴瀛这边出手就意味着事情到此为止。


    沈舅舅的底细瞬间被甩了出来,一般来说比起谣言,辟谣总是显得无力。


    可在掌控舆论的资本家这里,却不是一回事。


    无数具备公信力的账号转发辟谣,沈舅舅的生平履历,留下过多少案底,这些年的行动踪迹,老家及居住地周围的街坊邻居嘴里的证词。


    都显示节目组所谓的贫寒寻亲二十一年是多大的笑话,对方甚至侵吞了外甥父母的赔偿金。


    顿时网上骂声一片,紧接着风向就带到了对节目组的质疑。


    这个节目的受众群体基本都是观念保守甚至封建的中老年人,与现代价值观严重脱节。


    因此之前的节目中,有过无数从主持人到特邀嘉宾通过道德绑架按头受害人和解的场面。


    比如要求从小被遗弃的孩子给父母养老。


    比如要求常年遭受家暴的妻子为了孩子复合。


    比如要求被拐女子接受自己被强迫生下的孩子。


    这桩桩件件节目组得意洋洋的寻亲‘功勋’,遭到了无数人的唾弃。


    趁着热度不少媒体也对那些曾经被强行调解的人做了后续参访。


    这些人终于有了发出真正声音的机会,纷纷表示了对节目组践踏自己生活的憎恨。


    而最致命的一击,是主持人顶替堂兄上大学的事件曝光。


    该主持人也算是全国知名的公众人物,此新闻一出算是真正的震惊全国。


    而此时公众讨论的核心早已不在于诗诗身上了。


    短短几天的功夫,她得以全身而退。


    这让于诗诗松了口气的同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于诗诗对裴瀛的崇拜感更甚,可裴瀛却道:“你跟你姐姐的纷争到此为止。”


    “这次你做得太难看了,输得更难看。”裴瀛道:“你甚至让你父母被人指指点点,我认为比起争一时之气,你现在最该做的是向你父母道歉。”


    于诗诗委屈得要死:“可我就是知道你会帮我的,所以才那么任性嘛。”


    裴瀛眉头更深:“也就是说你一开始抱着有人给你兜底的心思?”


    于诗诗心里咯噔一下。


    果然裴瀛道:“虽然我乐意让你依赖,但你什么时候开始变成办事只靠侥幸,不考虑后果的人了?”


    他喜欢上的女孩儿,是从不将希望寄托于别人的救助,果敢坚韧的人。


    诗诗这些年虽然也看起来也是如此,可他始终有股违和感,所以心中的拼图永远契合不上。


    原来他喜欢的女孩儿身上宝贵的特质早已悄然改变,留下的只是空壳?


    原来这就是他被沈迎吸引的原因


    裴瀛忘不了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在面对权势远高于自己的常鸣,她是怎么从容笃定的占据上风。


    她甚至当时就知道他们三个的底细,也知道只要她开口,他们是乐意替她捉弄常鸣的。


    但她没有,她从未将他们的实力和交情视为资本。


    去隔壁市不算麻烦,裴瀛直接坐上家里的直升机,两三个小时候便抵达了孤儿院附近。


    这里也是他当初被绑架转移到的地方,孤儿院附近一个废弃工厂,他那时候就被关在那里。


    是常来厂房玩的诗诗从只有她知道的隐秘小洞钻进来,又想办法声东击西吸引了绑匪注意力,然后趁绑匪短暂离开的时候将他救了出去。


    裴瀛当时已经在绑匪手里好几天,身体严重虚弱,跑出去没多远便没有体力再躲避追踪。


    是诗诗跟他换了衣服,将他藏在垃圾堆里,自己引开了绑匪。


    万幸的是她对地形实在熟悉,又仗着个子小直接钻过上锁铁门,爬过下水道,终于是甩开了人并借了镇上的熟人打了报警电话。


    可以说是诗诗—力拯救了他。


    裴瀛来的阵仗不小,并且他这些年是孤儿院最大的捐赠人,因此一来就受到了孤儿院上下的热烈欢迎。


    他不耐烦这些形式,让之后赶到的助理给孩子们发放礼物。


    自己则单独约见了校长。


    这所孤儿院通过裴瀛这些年的捐赠,方方面面已经拥有了非常不错的条件。


    校长办公室宽敞明亮,后面整面墙都是建立以来的档案记录以及留念相册。


    裴瀛目的明确,校长也毫无迟疑的找出了姐妹俩所有的档案。


    “她们姐妹俩的事我都记得。”校长道:“跟她们似的长得那么像的双胞胎不多,沈迎也离开这里没多久,忘不了。”


    “哦对了,上个月她还打了钱回来呢。”


    还有个理由校长没说,那就是整个孤儿院因为于诗诗的原因常年受到裴氏捐赠,这哪儿忘得了?


    裴瀛翻开纪念相册,如同校长所说,确实两人从小就难以分辨。


    所以照片里她们永远都是同款不同色的衣服,不过那时候孤儿院条件艰苦,她们的衣物也不多。


    来来回回也就那两件,一个衣物大部分是蓝色,另一个是粉红色,大概是方便别人区分。


    裴瀛漫不经心的翻着相册,发现蓝色裙子的总是胸口贴着小红花,日常学习表现或者运动项目也是获奖无数。


    虽然这个地方的奖项不是一般的简陋,大部分时间就是一朵小花或者一张奖状。


    裴瀛忍不住笑了笑:“诗诗从小学习就好。”


    校长看了眼照片道:“您认错人了吧?得奖的都是迎迎啊。”


    裴瀛脸色一变,忙拿过一边桌上的放大镜,在年代久远,清晰度一般的照片上,终于放大了奖状上的名字,确实是沈迎。


    裴瀛有些不敢相信:“可——不对,明显就是诗诗更擅长读书。”


    “我听说沈迎只毕业于普通本科院校而已。”


    这话说出来裴瀛就觉得愚蠢。


    诗诗大学就读的却是国内排名前十的大学,被收养之后,两姐妹的教育资源有着天壤之别。


    但校长闻言却道:“哪儿啊,迎迎是市重点的尖子生,高考那会儿出了意外,直接有一科缺考了,这才只去了普通本科。不然以她水平,全国大学都可以选。”


    裴瀛顿时觉得自己刚刚的质疑更好笑了,他想起沈迎的精明缺德,两姐妹里谁才是聪明的那个还需要怀疑?


    重点根本不在这里,因为当初救他的分明是穿蓝色裙子的女孩儿。


    裴瀛深吸一口气,语气似乎变得格外小心,他问校长:“她们姐妹,从来都以颜色区分吗?这种双胞胎应该会经常换衣服恶作剧吧?”


    老校长对这些事倒是印象不深,只能含糊道:“可能吧,走的时候诗诗是穿迎迎的衣服走的,说是做个念想。”


    “平时这事应该没少干。”


    谁知裴瀛听了回答,心里却越来越沉。


    他换了个话题道:“我和于教授来的时候,并没有听你提起过沈迎,她那时候为什么拒绝被收养?”


    “我和于教授并没有强调只会收养一个吧?”


    校长连忙道:“是迎迎自己要求的,她妹妹也劝过她了,只不过她这孩子从小就倔,说不可能认别人当父母。”


    “要是咱把她们是双胞胎的事说出来,她就带着妹妹一起拒绝。”


    院长的小心思也好理解,于诗诗救了裴氏少爷,裴氏为表感激将其收养,孤儿院作为对方的‘老家’自然也会受惠。


    既然双胞胎姐姐自己强硬表示拒绝,他们当然不会冒着沈迎大闹,把场面搞难堪的风险多事。


    院长的解释倒跟于诗诗的说法一样,但裴瀛接着问了一句:“你怎么确定提出拒绝收养的是沈迎?”


    院长:“肯定是她啊,你们来接人那天我记得她躲镇上去了,回来也不哭不闹,这不是姐妹早就商量好的是什么?”


    裴瀛听完没有说话,虽然疑问都圆回来了,但他心中的不安却越发浓烈。


    相册往后面翻,就只有沈迎一个人的照片了,裴瀛看着她从从童年到少年,再到现在熟悉的模样,仿佛能描绘出她这清贫努力的十几年。


    他心中莫名有些心酸,这家伙如果不是那么倔强,她原本可以享受跟诗诗一样的体面生活,优质的教育。


    裴瀛想不明白沈迎那时候的执着,她们亲生父母去世的时候,她们甚至都没有记事,哪儿来的什么感情?


    而现在的沈迎更是个无利不早起,不要脸皮的家伙,这样的人会有什么理由拒绝被富裕家庭收养?


    一本相册并没有多厚,裴瀛翻到最后一页,当翻页看到空白后,他心里笼罩下一股无力的失落。


    裴瀛合上相册递给校长:“谢谢,今天打扰你了。”


    校长笑道:“不谢不谢,你能来看孩子们,他们很高兴。”


    实际裴瀛对这里并没什么实质感情,以前他觉得自己在意的已经被带走了,十几年来的资金捐赠,物资援助,只是替诗诗回报而已。


    但经不住校长的热情,心里也莫名多了股意向,催促着裴瀛答应了去跟孩子们见见。


    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孤儿院的老师已经应院长吩咐做好了布置。


    大教室里孩子们围坐一圈,而黑板上贴满了这些年孤儿院富有纪念意义的照片,当然跟于诗诗相关的放在了最显眼的中间。


    或许是老师提前交代,裴瀛一进教室就收到了孩子们齐声的欢迎。


    老实说他觉得有点羞耻,不过好在让人尴尬的流程不长,之后他跟孩子们做了会儿游戏和手工。


    眼看半天时间折腾过去了,孩子们到了午饭时间,校长邀请他也留下来吃顿饭。


    裴瀛也没有拒绝,便跟着校长准备出教室。


    可经过黑板的时候,无意中扫到了一张照片。


    裴瀛第一眼还没反应过来,可他的直觉已经让他停下了脚步,并回到了黑板前。


    他仔细看向那张照片,它的位置并不显眼,这也是裴瀛在这里待了两个多小时没注意到的原因。


    这张照片沈迎和于诗诗两姐妹并不是主角,她们只是不小心入境,但距离正巧,既够看清全身,又没有太远。


    而两人身上,此时只有一个人脚踝上流着血,另一个脚踝光洁无伤。


    照片的右上角有个时间水印,显示正是报警脱险后,他和诗诗分别不到两小时的时间。


    而明明跟他分别时,还受着伤穿着蓝色裙子的人,此时却换上了粉色裙子,那件脏污的蓝裙换在了脚踝并没受伤的人身上。


    裴瀛脑中产生一阵嗡鸣。


    校长看到他为这张照片驻足,便笑道:“裴先生真细心,这张照片都能注意到她俩。”


    “这还是我拍的,那会儿买的新相机,趁孩子们不注意抓拍了不少。”


    裴瀛听不进去任何话了,他快被这虚虚实实,真假难分的信息弄得崩溃。


    于是便直接拨通了沈迎的电话。


    在那边接通后,不待对方说话,便开口问道:“你说你的脚踝的伤是场意外。”


    “那意外是不是钻过铁门的时候被划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