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170 底气 我来是给你们撑腰的……

作品:《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南京研究所的所长钱向元颇是精明能干。


    手段也属于强势的那种。


    不然怎么可能让施宁提前毕业, 还分配到研究所,年纪轻轻就单独主持项目呢?


    但看好施宁这个天才少女,不代表要认同施宁所有的想法。


    年轻人异想天开是好事, 但也得脚踏实地。


    哪能想一出是一出?


    瞧到得力干将过来,钱向元招了招手,“被高副部长给骂了?看都哭成什么样了,快擦擦。”


    施宁结果领导递来的纸巾,擦去脸上的泪痕,仰着脸笑道:“高副部长说我的想法很好, 要所长你过去咱们一块商量怎么来研究这事呢。”


    钱向元脸上的笑容挂不住了。


    这不是胡闹吗?


    “别骗我。”


    施宁急了, “我骗您做什么, 在您眼中我就是个小骗子?”


    钱向元知道这个小同志什么脾气,平日里嘴巴不利索, 一生气倒是变得格外麻溜。


    “都多大的人了怎么还动不动哭鼻子?”还不如他家小闺女沉得住气呢。


    安慰了两句, 钱向元还是不太信,觉得这或许是施宁搞什么鬼主意。


    不过也不怕这小姑娘捣乱,他才不相信高南雁那抠门的人,能给施宁这异想天开的想法立项,钱多烧得慌啊。


    两人过去时, 南雁还在忙着。


    远远看着不知道在说什么,不过气氛相当不错。


    这位高副部长, 但凡是她有心,她总是能把气氛搞的非常好。


    但如果她不愿意花费这个心思……


    那边很快进入尾声,钱向元看着朝自己走来的人,连忙上前几步迎了过去。


    比起钱向元的拿捏不定,南雁可谓是开门见山,“施宁的想法我觉得挺不错, 咱们一起讨论下,看看怎么来处理。”


    这话简单粗暴,把钱向元给惊着了。


    还真行啊。


    “不是南雁同志,这东西没有那么大的市场需求啊。”


    南雁点头表示明白,“国内没有,但国外有。老钱,别总是把目光拘泥于那一亩三分地。”


    钱向元被动打开视野,还能这样?


    是的,还可以这样。


    walkman背后的市场广大,甚至不需要出口到欧美,单单是香港澳门那边,就有一个十分广阔的市场。


    前提是,他们能把这个设备给做出来。


    天才少女研究员在提到自己的构思时,话语流畅的多,“……磁带录音机不能随身携带,如果有更方便的选择,有经济能力的人大概率的会做出选择。”


    用金钱投票这个选择简直是再常见不过。


    布洛芬、卫生巾还有尿不湿都一再证明了这些。


    而现在,南雁不再局限于日用品市场,更希望来数码市场分一杯羹。


    钱向元还觉得这有点梦幻。


    真就打算立项?


    “你回去后写一个详细的项目申请书,另外需要什么单位配合,尽可能的考虑周全,明白吗?”


    施宁点头表示理解,“我们得尽可能的快的制造出来。”


    国际半导体市场变化很大,说不定过几天硅谷就搞出来了。


    抢占市场这事很重要,必须得在别人前头。


    “明白就好,不过也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多跟同事协同合作,做研究从来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南雁目光落在钱向元身上,“施宁还年轻,有些事情可能处理不周到,这事还得钱所长你多费心。”


    这是在特意交代自己呢。


    钱向元还能不清楚?


    “这个自然。”他一手挖出来的苗子,自然会一万个上心,但是这个玩意儿这能挣钱?


    瞧着施宁兴奋的去写项目申请书,钱向元留下多问了两句。


    “得看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咱们要是能第一个做出来,自然能挣钱,挣到不少的钱。”


    钱向元是土生土长的技术员出身,关键时刻敢做事,加上熬了熬资历这才有了今天。


    他没什么海外眼光,但对南雁这位副部长该有的敬意还是有的。


    又不是不知道南雁的工作履历,看她这般坚持也不再迟疑。


    “那成,尽可能的上半年就弄出来。”


    “三个月时间,尽可能的快。”半导体市场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并不夸张,将近五个月的研发时间太过漫长,肯定不行。


    “要人要物都行,三个月把这个东西搞出来,争取在今年夏天就可以上市。”


    钱向元顿时觉得压力空前。


    实验室研发到生产线加工,怎么可能在半年内完成?


    然而这位年轻的副部长显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钱向元第一次觉得,施宁的异想天开跟这位比起来,那可真是小巫见大巫。


    好在自己手底下就一个施宁而已,要再来个高南雁,那不得头疼死?


    不过钱向元没想到的是,上海举办的半导体产业大会结束没两天,他就接到了首都那边的电话,四机部兵贵神速的通过了施宁的立项申请。


    并且安排人去那边协助进行研究。


    而这个协助者,正是高南雁。


    钱向元觉得这简直疯了。


    她好歹是副部级的干部,又有芜湖无线电厂那边那么多事情要操心,怎么就要来南京这边盯着了?


    不过下一秒钱向元又笑了起来,部里头这么安排,是不是说明这个项目的确很有搞头?


    如果真的能做成功的话,那……


    他们南京所这次可就要大出风头了。


    钱向元是技术出身,如今也不忘技术,然而谁还不想再往上走走呢?


    毕竟越往上话语权越重,能够给所里争取到的研究资金越多。


    前途如何他还说不好,但这个项目一定要做好。


    搞好了这个,南京所未来的资金就不用犯愁了。


    想到这,钱向元笑了起来。


    看的助理一脸懵逼,所长今天咋这么抽风?


    这是怎么了。


    “施宁呢?”


    “在实验室里忙呢。”


    钱向元不假思索,“喊她过来,高副部长来咱们南京所督导工作,等下就到了,咱们得去接人。”


    说完他又喊住助理,“你说让她去接人是不是太形式主义?算了还是让她继续忙活好了,你盯着点别出岔子,我去车站接人。”


    到底是副部长亲自过来,说是襄助,实际上就领导工作啊。


    钱向元哪敢怠慢。


    去接站代表自己对上级的敬重。


    果然,这位高副部长对施宁的情况很是关心。


    而得知她还在实验室研究没空来接站时,也没有半点恼怒。


    “她还年轻,不过身体底子不太好,也别太熬着。”


    “是这回事,这几天都有给她炖冰糖雪梨吃,又请了我老泰山帮忙给抓了几副药,就是年轻还有点小孩子脾气,得哄着来。”


    南雁笑了起来,“有本事的人就算有点脾气也不算什么,怕的是本事不大脾气不小。”


    “是啊。”之前有过接触,但那是工作上的公事公办,这会儿算是私下的闲聊,倒是让钱向元觉得这位高副部长还真是挺没脾气。


    说的话也都特别掏心窝。


    不是那种客套话。


    挺真诚。


    真诚是一种美好的品质。


    钱向元感慨着,又絮絮叨叨说起了施宁。


    施宁的家庭情况不算特别好,父母早逝后,大姐带着弟弟妹妹们撑起了门楣。


    “她从小就跟其他孩子不太一样,大人们不懂就觉得这孩子太闹腾了,又不太会说话,不讨人喜欢。不过施宁的大姐很心疼妹妹,后来知道能高考了,施家大姐自己没报名,倒是给自家小妹妹报了名,施宁这才有机会考上大学。”


    至于后来提前毕业,那是因为在学校工作的老伙计对他极力推荐。


    钱向元发现这个小姑娘真的有这方面的天赋,这才和学校联络,破格让人提前毕业来研究所工作。


    南雁想起了方仲永。


    年纪轻轻就有才学,然而这才华却不见得能被更好的利用,以至于后来泯然于众人。


    施宁倒是幸运,有个力挺她的大姐。


    “也算是苦尽甘来,现在施宁在所里工作,拿着工资能贴补她,这不现在没那么劳累了,气色都好了很多。”


    “那挺好的,一家人相互帮助也是应该的。”


    “是啊。”钱向元觉得,也就是施宁运气好,遇到个伯乐似的大姐,换作别人可不见得能让她去念书,而不是当学徒工。


    命运有时候就那么回事。


    施家大姐想着妹妹能读书别吃苦头,没曾想最后带给了自己诸多回报。


    这个年纪最小的妹妹倒是成了家里头最能挣钱的人。


    好人有好报啊。


    闲聊家常无疑是增加彼此信任的最好办法,尽管这家常是施宁家的。


    到了研究所这边时,南雁也没着急去那实验室打扰正在忙碌着的人。


    她去所里看其他正在进行的项目。


    无线电研究所的很多项目其实都关系民生。


    南京所一贯研究与大气水文有关,比如气象预测,再比如大气污染监测什么的。


    这次的研究略有些奇怪。


    和研究所一贯方向不同,要不是施宁身份特殊,深得钱向元喜欢,怕不是要被这位领导骂一通了。


    钱向元带着人在研究所参观了一番,到施宁的研究实验时,就看到里面一群人在讨论。


    walkman的构想起源于施宁前段时间新得到的礼物录音机。


    她早已经把这东西拆的不能再拆。


    其中构造不能再熟悉。


    而如今要研究的随身携带的录音机,除了是将原本的大型录音机缩小外,还涉及到一些零部件的取舍。


    毕竟随身携带,重量自然要轻一些,最好能够控制在一斤以下。


    而且还要放磁带,大小尺寸上有要求。


    有方向却也有种种阻碍。


    缩小尺寸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不然当初的一代微型计算机也不会搞那么久。


    二代机更是迟迟没有研发制造出来。


    实验室能够汇聚各方面力量,所制造出来的东西甚至不需要考虑到其涉及工艺是否符合生产线要求。


    比流水线上的生产不要简单太多。


    就这还没办法解决,那投产简直是要等到天荒地老的事。


    钱向元瞧着争辩的热火朝天的一群人,觉得头大。


    还没点眉目呢倒是先吵起来了,这算什么回事?


    他正要开口,却是看到面前举起的那只手——


    分明是在提醒他,不要说话,让他们继续。


    想不明白的施宁,搞不懂的高副部。


    钱向元听了几句,这才发现端倪。


    好像正在争吵的是一些工艺上的事。


    怎么就吵吵到制作工艺上了?难道其他问题都解决了吗?


    还没学会走呢,就寻思着我要当个短跑运动员还是长跑健将,这不合适吧?


    钱向元觉得不太行,最是得意的小研究员咋还就飘了呢。


    还是在这位副部面前飘的不像样。


    小心回头把你的项目给否了!


    这种事情,又不是没有过。


    当不好领头羊,项目也推动不顺,最终被取消的事情并不少见。


    毕竟总不能往里面砸钱连个水花都看不到吧?


    钱向元一贯擅长处理这些事情,偏生这次面对的是南雁,反应都要慢上半拍。


    等着回过神来,才发现南雁已经加入了讨论阵营。


    钱向元:“……”这是咋回事?


    事情倒也不怎么复杂。


    思路分歧而已。


    施宁想着先吃螃蟹,不管怎么样先把这个walkman做出来再说。


    其他几个项目组的研究员则持不同意见,既然目的是为了占领国际半导体市场,那实验室研发时的生产工艺就要考虑到生产时的问题。


    不能操之过急。


    两边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总之都没有说服彼此。


    吵得还挺热闹。


    南雁的介入让一群人都愣了下,然后开始思考她提出的问题。


    “所以,就不能分头行动吗?”


    项目组的一群人傻眼了。


    还能怎么搞?


    问题在于,“真的可以吗?”


    “为什么不行。”


    南雁笑了起来,“我来这里,就是为了给你们研发的底气,如果我连这点作用都没有,还是趁早回去的好。”


    一群人惊了!


    钱向元看南雁的眼神都变了。


    到底是部委里最年轻的副部长,瞧瞧这话说的。


    我来就是为了给你们研发的底气。


    她就是来撑腰的啊!


    能明明白白亮出这话的领导,有几个?


    即便是钱向元做事,也一向谨慎,作为领导更不会随便夸下海口。


    毕竟真要是干不成,那肯定会遭人埋汰。


    还容易被追责。


    这些年来领导越来越不好当,说话也都越发的含糊。


    钱向元也没法子,总比被人抓住小辫子强。


    他习惯了这种生态,没想到来了个完全不一样的。


    一把年纪的人愣是被这个年轻姑娘提的振奋精神,恨不得现在钻进实验室里,把这些工艺上的问题给解决了。


    就连钱向元都如此表现,那就更别提项目组里其他的年轻人了。


    之前只是说尽可能的调拨资源。


    而现在,人坐镇在此,可能参与不到具体的研发之中,但当一个镇所神兽没有任何问题。


    有这位四机部的副部长在,谁都不能阻拦他们在这个小东西上的研究步伐。


    事实上,南雁的确参与不到具体的研究之中。


    她在这方面只能提供一些大方向上的建议,细节处还得让这些有着专业学科知识的研究员们来处理。


    但这足够了。


    月底就是新年,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施宁带领着项目组的另一个研究员,基本上将这个粗制版的walkman搞了出来。


    进度比南雁预计的还要快上一些。


    “小高姐你过年要回去吗?”


    “不回去。”南雁笑了笑,“听你们钱所长说,你们项目组不打算过春节,那我总得陪着你们吧?”


    年轻的研究员脸上带着些不好意思,“我们想赶一下进度,说不定努努力,春节前就可以把这事给解决了呢。”


    施宁这边进展快,而另一个以生产为终极目的小分队在工艺技术上的尝试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说不定春节前还真能搞定。


    “辛苦了。”


    “不辛苦,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这本就是所里该做的事,研发成功,对所里好处多多,施宁就算再怎么醉心于研究,也知道这点利害关系。


    相反,这其实带给小高姐的好处并没有那么多。


    即便是她拍板立项又如何?


    一年到头拍板立项的项目多的是,一两个的成功失败与否对她的影响没那么大。


    真要说影响深远的,那也应该是芜湖无线电厂正在推动的新型微型计算机,还有她参与的DRAM研制项目。


    一个walkman真的不算什么大事。


    南雁揉了揉小姑娘的脑袋,“走吧,去吃饭。”


    南京所的人不算很多,但还是有自家小食堂,毕竟研究所的一些项目涉密。


    跟其他单位一起共用食堂,万一吃饭的时候一个激.情讨论被有心人听去,那造成的后果很难估量。


    为了避免幺蛾子,还是自家开设小食堂比较好。


    食堂里主打菜很有南京特色。


    与鸭子相关。


    今天中午有鸭血粉丝汤。


    南雁和施宁过去的时候还剩下最后一碗。


    “你吃吧,我吃点别的就好。我是北方人,更喜欢吃一些面食。”


    食堂里的馒头和面条带给她的充实感更强烈一些。


    施宁瞧着吃得香的人,也欢快的吃起了午饭。


    她吃饭的时候话难得的多了些,“那小高姐你在这里过年,要不在实验室和我们一起过?”


    一个人孤零零的过年多冷情啊,和他们一起过年多好。


    “到时候再说吧,万一你们年前就搞好了,说不定我还要去首都跑一趟,怕是要在火车上过年了。”


    “不会的!”施宁信誓旦旦,“哪能让小高姐你在火车上过年。”


    南雁也不知道是自己有点子言灵属性,还是施宁更偏逆言灵。


    腊月十八,施宁两人小组制造出国产walkman,在放入磁带后能够播放出十三秒的声音。


    项目小组在此基础上对工艺进行改进。


    腊月二十八日晚,一曲完整版的梁祝在实验室的这台高不过十五公分,重量不过600g的小小设备内完整播放。


    第二天下午,南雁搭乘北上的火车,前去首都。


    她在火车上度过了又一个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