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五十章 辩论大会

作品:《大乾憨婿

    “太上皇希望世道大昌,也希望文教大昌!”姬大昌说道。


    秦墨点点头,“这些年,你的努力,朕都看在眼里,倒是没有辜负你祖父的遗志。”


    “多谢太上皇夸赞,微臣只是做了分内之事!”姬大昌有些高兴,却不敢表露出来,他对秦墨是有些害怕的。


    自小,他就听着祖父跟眼前这位的故事,祖父到死都被他压一头。


    当然,或许不该这么说,他的横空出世,又有谁不黯然失色呢?


    所以,他内心是复杂的,既畏惧,心里又有一丝不甘心,想要带着姬家学说重回巅峰。


    但是他清楚,单独的姬家学说,已经不满足这个世道了。


    先祖的真理名言,有些虽然依旧是至理名言,但是很多放到现在,已经不合适了。


    时代变了,所以姬家学想要出头,就要更加的适应这个时代。


    可他们这些后来者,如何超越先祖?


    他们的话,有几个人能听呢?


    这种听,是指他的影响力。


    就比如太上皇,在公开场合说了一句颇有深意的话,那么很快,就会流传天下,被人分析。


    而他呢?


    就算死了,都没几个人在意。


    这就是影响力的差别。


    姬家,自祖父离开,已经开始走下坡了。


    或者说,一直再走下坡路。


    这么多年来,姬家学说,为了更加符合时代,一直在变。


    所以,一句话变了又变,不是他们不懂,其实在迎合众人。


    一些文章读了千百年不曾变过,总觉得有些陈旧。


    只不过,现在又不同了,大势滚滚而来,他明白了祖父当年的无奈,也明白太上皇的横空出世有多惊艳。


    他不允许别人把他的学说添油加醋,所以保留了本真。


    他说以德报怨,无以报直,那就是字面意思。


    但是如果是自己说,那么会有无数人反驳他的意思。


    因为他不是最终的解释者,所以这些年,他一直在瘦身,给姬家学说瘦身。


    效果斐然,超出了他的预料。


    裁剪掉细枝末节,整个学说变得更加的有生命力。


    所以他作为姬家当代的话事人,也定下了一个规矩,那就是不得擅自更改前人的句子和真理名言,扭曲他们的意思。


    因为没有一个人,他的话再流传几千年后吗,任然符合大众。


    需要后代人不断的努力,才能摸清楚时代的脉络,从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这种方法的确有效果,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让姬家学说焕然一新。


    当然,也有人把他批判为姬家的叛徒,最后老死不相往来。


    但是,他不在乎,都是一些老古板罢了,根本无足轻重。


    就这么一会儿功夫,他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


    秦墨笑着道:“这一次把你们两个叫来,主要是为了彻底根治西域的问题。


    这里经过朕还有不少人的经略,改变很大,但是本质并没有改变。


    经过几轮的革新后,始终是治标不治本。


    所以朕决定效仿前人,三教合一,把西域的教派,变成更加适合大明的教派。”


    这办法也不是秦墨想出来的,前人的智慧超乎他的想象,当年佛教东渡,要是最初的佛教,本质还是挺野蛮的,看看曾经的天象就知道了。


    这些大和尚,甚至可以在国王的头上拉屎。


    在中原试试,不把你杀绝了,就算你脑袋硬。


    不过,西域族的人太多了,总不能杀光吧?


    多年来,彼此通婚,早就不分你我了。


    这种时候,一味的杀,显然不行,反而会激起仇恨。


    这不是秦墨想要的。


    袁知秋摩拳擦掌道:“这事有挑战,我喜欢!”


    秦墨笑着摇摇头,这小子,这多年了,还是一点没变,骨子里还是放荡不羁,差点就被他给骗了。


    姬大昌则是认真思索起来,“陛下,路上,微臣也认真的考虑过这个问题,带来了很多的经典。


    既然想要三教合一,那就要来一场辩论。


    这辩论,需要辨服这些僧侣,如此才能够让世人信服。


    仅仅是辩论,还不够,还要组建宗教大会,迫使他们主动去完成融合。


    姬家学说,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就是因为它的包容性。


    如果他们发现,自己的被吞并,被同化,他们自然就会奋起反击。


    所以,接下来,咱们只需要不断的胜利就行了。”


    秦墨点点头,“这说白了,就是文化战争,我不说这种制度好与坏,他对统治者来说,或许是好的。


    但是对朕,对大明而言,不需要这种制度。


    朕也不喜欢用蒙蔽底下人的手段来统治西域,要不然,朕只需要一句话,就可以让西域人对朕奉若神明,但是那还是朕吗?


    还是大明吗?”


    姬大昌肃然起敬。


    从天人感应开始,皇帝就成了天子。


    这位革新连自己的神庙都敢砸了。


    现在皇帝已经不会自称自己是天子了。


    而是自称自己是百姓的孩子,是万民意志诞生,来为百姓谋福祉的。


    这比天人感应更猛。


    所以天人感应退出了历史舞台,皇帝成了万民的代表。


    甚至,在大明的宪法之中,有这么一条。


    倘若皇帝昏聩,让地方的百姓难以为继,无法生活,那就反抗。


    倘若皇帝懒政不作为,于天下人没有带头作用,那就把他赶下台,选取新的皇帝!


    倘若皇帝残暴好杀,那就拿起手中的武器,推翻他。


    这就是眼前这位的伟大,他重新定义了新时代的帝王。


    他国号是原始,所以他就是新时代皇帝的代表,没有之一。


    历史从他开始成了分水岭。


    袁知秋也道:“太上皇,我已经做好了打长久战的准备了,而且辩论有利于我悟道,更有利于传道。


    这一次,我紫微星门,就要在西域彻底扎根了!”


    紫微星门在两京是非常吃香的,但是西域这边,他们不愿意过来。


    倒不是西域穷,而是认知里瞧不起西域,没人愿意过来‘开疆拓土’,没人愿意过来布道。


    但是现在,他要当急先锋。


    在西域扎根,为太上皇分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