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公子胡亥

作品:《秦将

    在建言成功后,赵佗又详细描述了一番自己对于整个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络的设想。


    「嗯,下去后写一封详细的奏疏,朕会下发丞相议论。」


    秦始皇已经恢复了平静。


    赵佗忙拱手称是。


    「下去吧。」


    「唯。」


    听到秦始皇的「逐客令」,赵佗略显失望,感觉大王成为皇帝后,对他的态度,和以前有些不一样了。


    赵佗行礼之后,转身正要离去。


    突然,身后传来皇帝的声音。


    「赵佗,朕答应你的事情,没有忘记。」


    「你为朕征伐六国,平一宇内,朕自是不会亏待你,稍后便会下诏给宗正和奉常。」


    赵佗脚步一顿。


    皇帝并没有说下诏是要做什么。


    但宗正是谁?


    九卿之一,主掌皇室亲属。


    奉常,则是负责宗庙祭祀和礼仪文化。


    皇帝下诏给这两位,是想表达什么意思,那就再清楚不过了。


    赵佗勐地转身,看到皇帝正温和的看着他。


    「臣,多谢陛下!」


    赵佗忙叩首相拜,又说了一堆表达感激的话后,然后才喜滋滋的离去。


    「行郡县,治驰道,利万民,让朕得天下黔首之心,万民皆颂皇帝之名。」


    秦始皇看着赵佗的背影消失在殿门外,轻声低语,目中显露思索之色。


    赵佗今天的一系列表现很积极。


    从王绾声音落下后,赵佗就第一个站出来开口反对,对着分封派发动凶勐攻势,压得他们喘不了气。


    然后面对王绾说到的边地辽远的问题,赵佗又立刻提出驰道之策,怎么看都是早有准备的样子。


    皇帝之所以召赵佗前来,询问驰道之事,除了确实感兴趣外,也是想试探一下他。


    如今来看,这小子果真是早就计划了好了一切,不简单啊。


    「为公乎?」


    「为私乎?」


    「亦或是为朕乎?」


    秦始皇眉头轻皱,很快又舒展开来。


    不管赵佗内心深处是有着怎样的想法,他所说的一切策略确实对帝国有好处,也符合皇帝的心思。


    秦始皇摇了摇头,想到今日赵佗在殿上康慨激昂,大谈分封诸子为王的坏处,不由心中一动。


    他让人将公子扶苏,和其他公子一起叫了过来。


    很快,扶苏便和弟弟们一起进入殿中。


    扶苏一袭黑色深衣,身材修长,颇有一股冷峻之感。


    他的身后,众多公子也全都黑衣着体,一眼看去显得颇为庄严肃穆。


    秦始皇满意的点点头,相比东方六国那些花哨的亮色衣服,还是黑色更配他,和他的儿子。


    「儿臣,拜见父皇。」


    扶苏行礼下拜,其他公子也连忙跟着兄长相拜。


    秦始皇看了诸子一眼,径直道:「今日左丞相在大朝会上,建议朕在天下行分封之制,封尔等为诸侯,为我秦国镇守边地,尔等以为如何?」


    此话一出,诸公子脸色各异,不少人脸露喜色。


    像公子高,如今好几年过去,已是十余岁的少年,有了专门的师长教导,不再像几年前那样什么都不懂,自是知晓分封的含义,兴奋的搓着脸。


    还有几个比他年长的公子,更是激动到脸色发红。


    分封为诸侯啊,他们做梦都想。


    皇帝诸子之中,以扶苏最长,自是由他先开口。


    扶苏略一沉吟,说道:「


    禀父皇,昔日商君曾言,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自孝公以来一百余年,我秦国虽有三封宗室为蜀侯,然终无善果。之后便一直遵守此条规定,再无分封宗室之事,若是开此先例,恐有违秦法。」


    扶苏自从被赵佗点醒之后,为了获得皇帝的爱,全身心站在秦国的利益上,不仅了解先代秦君事迹,更是将商君书等一干典籍看了个遍,如今便是引用商君之法,侃侃而谈。


    此话一出,站在扶苏身后的诸位公子,皆是脸色一变。


    其中年龄稍长的公子文和公子武,一张脸涨的通红,他们瞪着扶苏的背影,十分不满。


    但终归不敢反驳长兄之语,只能一个个低头无言。


    秦始皇面色平静,并不对扶苏的话做任何点评,只是目光一转,看向其他公子道:「尔等有何意见,当可说说,不用顾忌什么。」


    然而被扶苏把话堵死,其他几位公子只能喏喏道:「禀父皇,兄长说的是,吾等既无功勋,岂能违商君之法,空得尺土之封,甚为不妥。」


    秦始皇将自己诸多儿子的神色收入眼中,心中已是有了大概了解。


    当他的目光落到末尾,那个只有几岁的小儿子身上时,心中不由一动,嘴角泛起澹澹的笑。


    只见他那幼子东瞅瞅,西看看,竟然还伸手去扯站在他前面的公子将闾的衣角,脸上带着灿烂的笑意。


    「胡亥,朕问你,你将来可愿分封到边地,去做一地诸侯?」


    皇帝和颜悦色的说着。


    对于自己的小儿子,他一向都很有耐心。


    胡亥听到这话,摇头道:「什么诸侯,儿臣不稀罕,儿臣只想呆在父皇身边。」


    听到小孩子天真烂漫的话语,哪怕皇帝知道年龄最小的胡亥,根本不知道被封为诸侯代表着什么意思,但越是这样,就越能让他感觉到感情的真挚。


    秦始皇的目光再扫过那些脸色不太好看的公子,心中更是有了对比。


    长子扶苏,幼子胡亥,都不错。


    至于其他人,呵呵。


    「尔等下去吧。」


    秦始皇疲惫的挥了挥手,其余公子在皇帝的问询下早已如坐针毡,一个个连忙行礼告辞,恭敬的退了出去。


    公子胡亥却没有离去,他歪了歪脑袋,脸上露出俏皮的笑,不仅没走,反而向主位的皇帝奔来,想要抱抱。


    【稳定运行多年的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


    。


    皇帝又道:「加冠之后,朕会为你举行婚礼,娶廷尉之女。」


    「唯。」


    扶苏依旧恭敬的应着。


    皇帝轻叹道:「下去吧。」


    「唯,儿臣告退。」


    扶苏再次应道,他深深看了眼窝在皇帝怀中的胡亥,眼中闪过羡慕之意。


    恭敬行礼后,扶苏转身离去。


    「咯咯咯,父皇,兄长要加冠,这是什么意思?」


    胡亥仰头,好奇的问着。


    「加冠啊,就代表成年,然后就该娶妻了。」


    皇帝悠悠说着。


    他的脑海中,再次浮现赵佗的身影。


    「扶苏冠礼之后,朕也当为他亲自加冠。」


    「然后,便让他尚朕的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