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才思之士,一念永恒!投笔从戎者,大汉定远侯,班超!

作品:《十都九曜八极七元六司五老争道果

    姜尘深深呼吸,感受到头颅微微刺痛,却又清明无比,心灵仿佛在巨大的压力下得到了净化与升华!


    原本浅白色的命格宝石【好学不倦】,陡然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一道唤作【才思之士】的赤红命数!


    姜尘呼吸一紧,就隐约感觉到,自身思维运转的速度,似乎得到了大幅度增长。


    【才思之士(赤红):才思敏捷,心中构想千言万语,也不过现实一瞬。学习任何事物之时,皆有可能灵感爆发,一夜顿悟,抵得他人十年苦练!】


    【注:每次灵感爆发,需消耗大额气血。】


    “任何事物?”


    “也包括诛魔太凶刀法和百步穿杨箭术吗?”


    姜尘心中刚刚生出这一念头之际,识海内,赤红命格【才思之士】便轰然爆发。


    在他眼前,飞快凝聚出六个苍劲文字:


    【灵感爆发!】


    【已限定物件:刀、箭。】


    下一秒!


    眼前一黑,仿佛灵魂离体。


    …………


    轰!


    眼前光影交错,就像是不胜红尘一场醉,换了人间。


    姜尘再度睁开双眼,发现自己正身处于一片满是灰雾的奇异空间。


    灰雾最高处穹顶,挂着三颗赤红星辰,以及一颗微微泛着红色的纯白星辰,是这片空间的四处光源。


    “这是识海?”


    姜尘低头看看自己,发现身上服饰未变,手中忽然多出了一把木弓,腰间挎着一把朴刀,刃口闪烁着刺目寒光!


    看着四周空空荡荡酷似识海的环境,他不由愕然:


    “这所谓的灵感爆发,不会就是让我在识海之中,练刀学箭吧?”


    “等等!”


    “现实中的我,该不会在钦差大人面前晕了过去吧?”


    姜尘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仔细研究了一番赤红命格【才思之士】的描述后,眉头豁然展开,思忖道:


    “心中构想千言万语,也不过现实一瞬……”


    “也就是说,无论我在这里练习多久,对于外界来说,仅仅是弹指一挥间吗?”


    姜尘不由感到些许好笑,若是自己拥有充足气血,岂不是可以……一念永恒?


    “倒是可以在这识海之中,补足基础,总不能每一次战斗之际,全靠太凶刀势一招鲜吧?”


    “纵使能吃遍半边天,但遇上另外半边天的时候,总该有些其他迎敌手段才行。”


    这般想着,姜尘深吸一口气,开始在这满是灰雾的环境之中,挥刀,再挥刀!


    包括但不限于缠头、裹脑、劈、砍、撩、挂、扎、抹、斩、横扫、按、藏、背、架、抱、剪腕花、撩腕花等十七种刀术动作。


    一次又一次挥刀,虽枯燥无比,却夯实了基础,唯有足够坚实的地基,方能真正承载高楼大厦!


    也不知过去了多久,姜尘隐隐感到自身刀法有所精进,自信满满,不禁渴望遇上一名对手,验证所得。


    也正是此时。


    姜尘忽然感到微微疲惫,似乎是现实身躯忽然气血流逝速度加快,识海灰雾之中,也缓缓踏步走出了一位熟悉的老朋友。


    阿宾,冯乐宾!


    身为冯氏偏房子弟,以及凶虎刀的主人,他在基础刀法方面的造诣,远远胜于姜尘。


    因此。


    一念兴起,“冯乐宾”便出现在了识海之中,只不过——此刻的他,不过是泡沫幻影所化,完全不认得姜尘究竟是谁。


    冯乐宾一言不发,抱着刀,缓步走来,并摆出了一个撩腕花的耍酷动作,眼神冰冷地盯着眼前唯一的敌人。


    下一秒!


    寒光闪烁!


    冯乐宾滑步袭来,一记干脆利落的直斩挥出!


    当!


    姜尘架起朴刀挡住,却猛然发现:


    这一刀的力道并不猛烈,反倒有些虚浮。


    冯乐宾亦丝毫不曾顾及颜面,瞬间就地一滚,翻至自己身后,接着便是一记横扫。


    低头望去。


    自己腹部已然鲜血淋漓,划开了一道近乎有手臂长短的巨大创口。


    此时,


    疼痛感才晚一步传来!


    姜尘眼前一黑,便直接回到了现实世界,呆住了半晌,一抬眼,便是钦差卫安国。


    卫安国淡然道:


    “陛下刚才那份口谕,是对你的额外奖赏,你所献之物,隶属民事,按制,应当由民事官给予封赏。”


    “去左起第三处营帐寻他。”


    “诺。”


    姜尘转身告退,心中仍在回味着“识海限定冷酷无情版冯乐宾”那“佯攻+致命一刀”的精妙进攻策略,简单,干脆利落,几乎不曾有半分错漏之处,远远胜于自己。


    这才是阿宾的真正实力吗?


    自己若是不使用一些特殊手段,如太凶刀势,甚至……仅仅挡住了第一刀,第二刀,便决出了胜负生死!


    一想到这。


    姜尘叹息一声,生出了些许失落感,挥刀数千次带来的骄慢情绪,登时烟消云散。


    暗暗发誓道:


    “还是得多加练习,待我刀法大成之日,迟早要报了这一刀之仇!”


    登时。


    在营地外围巡视守卫的新晋五百主冯乐宾,莫名生出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


    复行数十步。


    姜尘来至隔壁营帐内,果然见到了一位年轻官吏。


    他的相貌有些奇异,额头如燕,颈脖似虎,见姜尘到来,此人立即起身迎接:


    “你就是姜百……您已晋升为五百主?”


    “嗯,前些日子得大将军恩典,目前已升任为五百主。”姜尘简要解释了一番。


    年轻官吏唤作班尉,是大司农麾下的寻常小吏,听闻麦粉这等奇妙之物后,便自告奋勇,决心来西域闯荡一番,以博功名。


    他微微拱手,称赞道:


    “不愧是陛下所言才思之士,果然颇有才干。”


    姜尘笑了笑。


    自从进入这方世界,似乎从一开始,所有人便认定自己是民间天才,从来没有当废柴扮猪吃虎的机会。


    细细一想,未免有些可惜。


    将来若是有机会,一定要找个机会,扮演“废柴”一番,兴许误打误撞,便能发现某种特殊仪式呢?


    班尉从怀中取出朝廷文书,照着上面的文字,大声地念诵了出来:


    “民夫百将姜尘,献上麦粉,有益万民,赏良田百亩,金银若干,另授予文职郡仓农监,秩比从七品,若楼兰化国为郡之际,若愿留任三年治理地方,可转升郡农丞,秩比正六品。”


    登时。


    姜尘便感受到冥冥之中,又有一股虚浮气运,渐渐融入周身。


    此等情形。


    与不久前,受封五百主之际,极为相似。


    只是,他尚不清楚这些官职带来的虚浮气运,究竟有何用处?便习惯性地便要激发眼眸内暗藏的观沧海之力,审视自身。


    但用了之后才赫然想起,此处并无镜子或水面,根本看不到自己……


    反倒是意外照射出了小吏班尉的人生命数。


    【班尉】


    【状态:良好】


    【籍贯:中州,信阳县,常乡】


    【命格:投笔从戎(赤红,未觉醒)、天生使节(赤红,未觉醒)、译者(白,未觉醒)】


    【时运:玉京城无名小吏,心怀封侯之志,不甘沉沦笔墨纸砚之事,冒险投身西域,获得大汉英魂班超的认可。】


    【修为:无】


    【功法:农事,文书】


    【批注: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班超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姜尘惊讶挑眉,自己竟无意之间,发觉了一位尚未发迹的稀有人才?


    班尉,莫非……他是定远侯班超的后人?


    此时。


    班尉正吃力地拖出一口镶铁木箱,内里装满了金银,共有黄金百两,白银千两,近乎有上百斤重,也难怪拖得如此吃力。


    姜尘心中一动,左手向前一抓,便轻松拿起,将镶铁木箱缓慢摄入储物袋中。


    这笔钱,不仅足以还清东方道长与冯乐宾的欠款,还能再买一批“仪式:倒骑青牛”所需的符纸。


    至多再骑乘老青牛几个日夜,它便将迎来生命本质的晋升,成精化妖,超凡入圣!


    见此情形。


    班尉手握着墨笔,将功赏内容记录在另一份文书上,眼神里流露出一丝艳羡之色,叹息道:


    “大卫以武立国,像我们这些民事书吏,手无缚鸡之力,终其一生,只能与笔墨纸砚打交道……”


    言语之间,透着浓浓遗憾。


    闻听此言。


    姜尘竟踏前一步,沉声问道:


    “大汉定远侯班超投笔从戎,随窦固北击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仅仅三十一年,便为大汉带来了足足五十余附属之国,官拜西域都护,封定远侯。”


    “伱既然投身西域来此,心里,也一定是想在这场征西域之战中,博取功名吧!”


    “定远侯能做到,你又何尝不可?”


    “难不成,真要一辈子侍奉笔墨,做个穷酸文吏?!”


    声声字字,犹如惊雷!


    每一句话,几乎都仿佛是读心术一般,深深锤击着班尉心灵深处。


    “我,我……”


    班尉沉默,迷惘,犹豫,握着手中墨笔,怔怔不语。


    姜尘趁热打铁,凝视着眼前这位年轻官吏,声如洪钟,一字一顿道:


    “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此言一出,如当头棒喝,顿时轰然激起了班尉内心深处埋藏多年的封侯之志。


    冥冥虚空之中,亦隐隐显化出大汉定远侯班超的灵性幻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