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青州兵晋升仪式…死尸?

作品:《十都九曜八极七元六司五老争道果

    民夫营地。


    虽说只是一些破旧民房,却也比征西军大营里的窝棚,要好上一百倍。


    而这些房子的主人,大多死于昨夜的百鬼夜行当中,让人唏嘘不已。


    卜灵侯倒行逆施,掀起百鬼夜行,不但身死魂灭,还累得上万百姓亡于鬼物之手,反倒是身为进攻一方的青州兵,秋毫无犯,几乎不曾主动伤害过寻常百姓,或许这就是“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


    城中百姓数量,经陈不饿一边啃着卤鸡,一边掰着指头盘算,莫约还剩下一万三千人。


    若是算上周边附属的一些集市、绿洲村落,应当有四五万人。


    西域诸国,从古至今,从未形成过“大一统”的格局,分裂与混乱,才是习以为常的生活。


    在他们的眼中,妄图“大一统”的征西军,是入侵者,是残暴的东蛮。


    所有的民怨,都集中在实力较弱的民夫身上。


    别说采买物资了,仅仅一夜,便有四五位民夫,被复仇者暗中割走了头颅,十余人受伤。


    惊慌,恐惧,睡不着觉,成了民夫营地的主旋律。


    “唉……”


    小伍、公孙虎、陈不饿等人皆愁眉不展,带着壮硕民夫四处巡视,生怕何时就有一只冷箭冒出来,身死当场。


    不过——


    当姜尘归来的那一刻,整片民夫营地,顿时掀起了一场狂欢的热潮,欢呼声不绝于耳。


    “十个青州兵名额”这几个字,简直就像是春药一般,瞬间点燃了上千民夫的热情。


    昨夜的惶恐瞬间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幻想时间,是对成为“人上人”的渴望!


    姜尘笑着承诺,日常工作完成后,便立即开展小型青州兵选拔活动。


    闻听此言。


    民夫们像是打了鸡血一般,工作效率陡然增强了二倍。


    不过未时三刻,搬运物资、打扫战场、修缮营地等日常工作便迅速完成。


    所有民夫,都翘首以盼,眼里透着几分期待,等待着“头儿”履行诺言。


    姜尘也不拖延,依照青州兵习惯,在城中寻来了一块约有二百余斤重的青铜鼎。


    能举起此鼎者,自身气血必然达到“气血之力,三段”,可进入下一轮选拔。


    不过一个时辰。


    上千民夫当中,便有足足一百余人通过了选拔。


    其中倒有五十人,达到了正式青州兵的标准,武艺颇为不凡。


    只是因冬衣焚毁的缘故,在上一次青州兵选拔中遭到老卒针对,无奈落败,最终便宜了姜尘。


    “都是好苗子啊~”


    姜尘微微一笑,从粮台官手中借来民户手册。


    按照户籍,将这些人分成六县八组,每组实力最强者,可获得青州兵名额,余者为辅兵。


    原因倒也简单。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


    按照县级划分,是唯一能够有效指挥底层士兵的办法。


    姜尘能勉强听懂平寿县的本地方言,但其他县嘛……当真是鸡同鸭讲,各说各的。


    最终。


    平寿县的小伍、公孙虎,成了民夫屯长,各自掌管四十人,并各自任命了四位什长,八位伍长。


    陈不饿担任军法官兼粮台,并婉言谢绝了晋升青州兵的邀请,自言年过四十四,气血已衰,实在是舞不动刀,弄不动枪,能吃饱饭,顺利回到平寿县老家养老喝鸡汤,就是他最大的心愿,笑呵呵道:


    “等今年徭役结束,老夫就献上万斤米粮,免除十年徭役,等过了五十五,便是律法中的老人,可永除徭役之苦。”


    姜尘惊讶挑眉。


    万斤米粮?


    阔佬竟在我身边?


    公孙虎仍有建功立业的念头,舔了舔嘴唇:“头儿,还有二什,为何不招人了?”


    小伍亦有些疑惑。


    在乡里,他老父总是劝着他早日娶亲,多生儿子。


    只有家里的壮劳动力多了,人多力量大,才能在村里站稳脚跟,待势力大了,就能去盘剥小姓人家获利,这便是家族壮大的秘诀。


    姜尘笑道:


    “真正具有吸引力的编制,仅仅是十个青州兵名额,若是再招来二什,却只是寻常辅兵,不过是徒生怨念罢了。”


    “况且。”


    “在带领士兵方面,我也不过是初学乍练,眼下这些人手,就够我操弄好一阵了。”


    众人恍然大悟。


    没过多久。


    姜尘将晋升青州兵的人选名单上交,冯乐宾答应帮忙尽快跑通流程手续,至多明日,便可举行青阳仪式。


    姜尘虽已是拾荒者,但“青州兵”与“拾荒者”是相近路径,灵力相似,可互相转化。


    老屯长-张百岁便是现成的例子。


    若是能观摩一番,对于“拾荒者”而言,也大有裨益,姜尘便厚着脸皮,请求在一旁为自己的十名部下护法。


    校尉张影应允,但也表示,需发一道誓言,不得将仪式内容,广而告之。


    值得一提的是——


    誓言的见证者,居然是一根平平无奇的青色树枝。


    …………


    次日,清晨。


    民夫们的营地里,再度响起了号角声。


    据冯乐宾所言,军用号角多经过灵力淬炼,音质分明,往往能鸣吹出多种音色,互相结合,便是军令。


    华夏古代也有类似的内容。


    如京剧《定军山》中,曾唱道: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助我黄忠成功劳。


    站立在营门三军叫,大小儿郎听根苗;


    头通鼓,战饭造;


    二通鼓,紧战袍;


    三通鼓,刀出鞘;


    四通鼓,把兵交。


    进退俱要听令号,


    违令难免吃一刀,


    三军与爷归营号!”


    现代军队当中,也有冲锋号、集结号、出操号等等。


    而刚刚的这一通号声,则是起床号,民夫须立刻起床,为全军准备伙食,埋锅造饭,然后继续日常劳作。


    当然。


    姜尘今日起床,则是另一桩大喜事。


    他将带领着小伍、公孙虎,以及八位来自于青州北部六县的什长,前往青阳仪式所在地点。


    众多民夫,眼中均流露出艳羡神色,深深希望将来有一天,“民夫百将”能开启第二次青州兵选拔活动。


    也有人低声念叨:


    “还有二什,我一定有机会的!”


    姜尘抬眼望向身后十人,即便是最为强壮的公孙虎,也不免面露紧张,哈哈一笑道:


    “瞧你们这紧张的样子,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去上刑场呢?我昨日见到一位姓裴的刽子手,砍头手艺相当纯熟,一刀断头,干脆利落,需要我帮你们联系吗?”


    众人面露尴尬,但经姜尘这么一打岔,紧张情绪不翼而飞,说着笑着,便抵达了卜灵侯府。


    公孙虎、小伍等十人,跟随着军法官,激动无比地走进偏殿,将接受简要的培训。


    卜灵侯府,正是最适合开展青阳仪式的地点。


    因为——


    后花园郁郁葱葱,树木繁盛,且新鲜死尸很多,搬运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