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汉宫巨变!李氏外戚的覆灭

作品:《吾兄冠军侯

    汉朝长安内乱爆发,自顾不暇,偏偏这时候漠北的匈奴再度来袭,平静了十几年的边疆地区,再次迎来战事。


    为此。


    重新大洗牌的朝廷,紧急召开了朝会。


    内容无非就是征召士兵将这些匈奴打掉。


    可匈奴之祸,来源于游牧民族。游牧对农耕,最大的优势就是对方无固定地点,而农耕永远要守着土地。


    所以匈奴杀不尽,农耕打不赢。


    最终的结果就是,劳民伤财,百姓哀声哉道,国家动摇!


    若是一般的皇帝,面对这种情况,大多是求和,能避免战争就尽量避免战争。


    可汉武帝是谁?


    那可是后人常常拿来与秦始皇相提并论的皇帝!


    此番匈奴人趁着汉朝内乱的时机入侵,汉武帝刘彻自然是要打回去的。


    可如今。


    霍去病被他调到南下地区镇压百越诸国,朝廷中惟一能调动的将帅,只有那个草包将军李广利。


    汉武帝刘彻是很喜欢培养外戚势力为自己所用的。


    但可惜的。


    此时他的帝王运气已经不在是年轻时那般好。


    以前的外戚卫青,能文能武,又忠于皇家忠于大汉,自然用起来得心顺手。


    李氏外戚,真的比卫氏外戚差远了。


    不忠,打仗也不厉害。


    但矮子里选高个,此时汉武帝能看重的,也只有这个李广利了。


    朝堂之上。


    汉武帝对李广利问道:“长安刚刚经历变故,这些匈奴定是得知消息后,不甘寂寞,想来摸摸我大汉的底。”


    “贰师将军!”


    “朕问你,敢去打匈奴吗?”


    汉武帝是很想打匈奴的,可此时的朝廷,已经不是先前的朝廷了。


    只听李广利拱手说道:“陛下,不可,汉宫之变,中层将领死伤一片,如公叔敖、赵破奴等老一辈将领都不在了。”


    “咱们无可用之将。”


    “对付匈奴人,光是用那些新兵,怕是难以胜利啊。”


    听闻此话,汉武帝刘彻保持了沉默,没有开口。


    于是。


    李广利便将目光瞥向一旁的丞相刘屈氂。


    此时的刘屈氂和李广利已经结为亲家,自然是穿一条裤子的。


    察觉到李广利的眼神,当即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此番应该尽量避免与匈奴人的冲突。汉军此时的困境,不仅是没有将领,也没有多少战马了。”


    “臣建议陛下也不要下旨强制百姓养马。”


    “这两年赋税过重,百姓苦不堪言,各地起义不断。骠骑将军大司马镇压南越诸国的兵力都不够用。”


    “我朝万万不可再开战线,腹背受敌啊!”


    此时的朝廷,李广利掌握兵权,刘屈氂则是丞相,为百官之首。此二人现今一唱一和,哪怕是架空汉武帝,都能做到。


    而也正是两人今日表现出来的态度,引来汉武帝的极度不满。


    只见汉武帝瞪着两人,哼了一声后,对李广利喊道:“贰师将军!”


    “臣在!”


    李广利掌握着兵权,但此时还是得臣服汉武帝。


    汉武帝盯着他,问道:“朕让你打匈奴,你有异议?”


    李广利当即跪下,说道:“臣不敢有异议,陛下若让臣领兵出击匈奴,臣定当效死执行。”


    汉武帝盯着李广利,古井无波的老脸上,看不出心情如何。


    只见他缓缓闭上了眼睛,未曾作声。


    朝堂上的大臣,看到汉武帝这样,也不敢吱声。


    直到某一刻。


    汉武帝打瞌睡的鼾声,在宫殿里响起,朝堂上的大臣,这才意识到汉武帝睡着了。


    “陛下,陛下?”


    身旁的宦官轻轻呼唤了两声。


    这时。


    汉武帝刘彻方才惊醒,问道:“刚才,说到哪里了?”


    宦官恭敬地回道:“陛下,贰师将军回您了,他说,陛下您若真派他去对抗匈奴人,那他也一定会效命执行的!”


    汉武帝点了下头,随即对贰师将军李广利说道:“好!,既然贰师将军有此决心,那丞相,你就替李广利凑出七万兵马。不日,攻打匈奴!”


    贰师将军李广利闻言,当即跪了下来,拱手道:“诺。”


    丞相刘屈氂不像李广利,宫廷之乱还没处理完,他现在上哪去凑出七万人马来?


    所以。


    刘屈氂想继续劝诫汉武帝放弃战争。


    然而。


    汉武帝却不给他说话的机会,直接就是一挥手,说道:“朕乏了,诸位,都退了吧!”


    “诺。”


    群臣们纷纷行礼跪拜,随之离去。


    随着汉武帝离开大殿,李广利将手搭在刘屈氂肩膀上,说道:“丞相,来我家喝酒去?”


    然而丞相却是没好气的瞪着李广利,说道:“你怎么就嘴巴那么快,答应陛下这征战的事情干什么?”


    “我现在,上哪去给你找七万兵马出来?”


    “你说,现在怎么办?”


    丞相一职,确实是位高权重。


    可需要承担的责任,也是非常高的。一般人,没那个能力,还真做不了丞相这种大官。


    李广利哈哈一笑,道:“丞相,这可不能怪我,陛下那个样子,你也看到了。”


    “我若是不答应。”


    “他下令,让人一刀把我砍了,我找谁说理去?”


    “好了好了,来我府上喝酒,我们慢慢商量此事。”


    “顺带商议一下,立昌邑王为太子的事情!”


    听到这话,丞相刘屈氂胆怯的朝着四周看看了,生怕这话给人听到了。


    见周围没有人。


    丞相才敢对李广利说道:“这话你能在这乱说,找死呢?”


    李广利则是哈哈一笑,道:“你怕什么,现在朝廷,不都是你我二人说了算?所有权力都在你我二人手上,谁敢找我们麻烦?”


    “再者!”


    “陛下现在老眼昏花,你刚才没看到,坐着都能打瞌睡,又能有几年时间了呢?”


    “太子的事情,咱们,该早做打算。”


    “……”


    几日后。


    汉武帝便秘密将霍光招入皇宫中,聊起了事情。


    汉武帝走在湖边,霍光跟在其身后。


    只听汉武帝悠悠地问道:“思子宫建造的怎么样了?”


    霍光当即回话:“禀告陛下,思子宫已经在建,因为规模不算太大,所以预计两个月内便可以完工。”


    听到这话,汉武帝点了点头,然后又问道:“这样,你在湖县再替朕建造一所望思台。”


    “诺。”


    霍光应答了一声。


    再建一所望思台,不是问题,无非时间和人力罢了。


    问题是。


    此事汉武帝没必要亲自找自己来说,直接下一道诏书便是。


    所以。


    陛下此番将自己秘密招入宫中,肯定是有其他事情要说。


    但问题是。


    汉武帝不说,霍光也不好直接开口,只能跟在其身后,默默听着。


    走了一段路,来到一座小亭子,汉武帝刘彻终于是停了下来,问道:“霍光啊,朕冷落了你这些年,你不会怪罪朕吧?”


    霍光当即说道:“陛下这是什么话,君为臣纲,臣岂有怪罪君上的道理!”


    溜须拍马这种东西,是当官的基本要素。


    按照张姓的某位大军阀所说的话。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


    人情世故又是什么?


    还不是溜须拍马,嘴里跑火车。


    汉武帝听到霍光的话,点了点头,道:“你能这么想,自是极好。”


    “朕老了!”


    “时常会怀念以前,记得朕第一次遇见你的时候,你把程老将军的家的鸡给偷了,做成叫花鸡,给朕吃了,让朕给你担责任。”


    “后来,还想骗朕的钱,你小时候,可是真顽皮啊!”


    汉武帝,这是要打感情牌了?


    也对。


    满朝的大臣,上至三公,下到司直,在此次宫廷之变中,近乎让他砍了个遍。


    如今。


    他把刘屈氂提为丞相,李广利又掌管着周边所有兵权。这两人如今更是结为亲家,虽然明面上还听汉武帝的话。


    实则已经架空了汉武帝权力。


    满朝大臣,也无一人能让他放心使用。


    再不对霍光打感情牌,那李家这外戚,怕是要做出当年吕后的事情了。


    至于为什么是霍光?


    很简单!


    因为霍光所代表的,是卫氏外戚。哪怕卫氏现在不在,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如今放眼整个长安,也就只有霍家能与李氏抗衡了。


    听到汉武帝的话,霍光当即说道:“臣幼时不懂事,望陛下恕罪。”


    汉武帝笑道:“幼时的事情,有什么恕罪不恕罪的呢!”


    话落。


    汉武帝挥了挥手,对身边跟随的近卫侍从们说道:“你们都退下吧,朕与霍议郎有事要说。”


    “诺!”


    那些近卫侍从们闻言后,便离开小亭,站的远远的。


    汉武帝这时候才对霍光说道:“霍光,这里没有外人,就朕跟你。”


    “朕直接挑明了说。”


    “太子一事,绝不止江充之流作乱,一定还有同党。那些人,害朕晚年丧子,朕绝对不会饶恕他们!”


    汉武帝此话一出,身上的杀气瞬间迸发出来。


    没有一点慈祥可言。


    这才是帝王之相。


    霍光也被汉武帝身上散发出来的杀机吓了一跳,赶紧说道:“陛下需要臣怎么做?”


    汉武帝目光如炬,盯着霍光说道:“朕记得你以前将那些为害百姓的游侠们收为己用,还取名为锦衣,你现在还能控制他们吗?”


    霍光回道:“能控制。”


    汉武帝点点头,说道:“那就好,朕要你用这些人,去渗入丞相刘屈氂与李氏一族中,搜集他们在太子一案中的罪证!”


    “等过些天。”


    “朕让那李广利带着兵去征战漠北,你就以朕的手谕,拿下丞相刘屈氂。”


    “至于李氏外戚,朕亲自来收拾他们!”


    汉武帝此时,已经认定李氏外戚是导致太子一案的幕后推手。


    有句话怎么说的?


    怀疑即是有罪!


    毫无疑问,汉武帝又要开始对朝廷上的官员,来一次大洗牌了。


    霍光闻言,当即回道:“诺!”


    谈完话后。


    霍光便离开皇宫,回到自己的府上,让人喊来锦衣的统领费蟹和赵季,命其严密监控丞相府和李广利府上的一举一动。


    至于探子?


    锦衣的人,早已打进这两家中。


    只是平时不需要他们,所以从来就没有启用过。等到需要的时候,才会通知他们。


    故而锦衣的探子,从未被人发现。


    不多久。


    锦衣组织传来关于丞相刘屈氂,和李广利密谋推立昌邑王刘髆为太子的消息。


    刘髆是谁?


    自是李夫人的儿子,李广利则是刘髆的舅舅。


    虽说李夫人已经去世,但以汉武帝对李夫人宠爱,立刘髆为太子真有可能。


    但偏偏李广利这种蠢货,非要在此事上横插一手。


    自古以来,帝王家最是厌恶臣子将手伸到立储君一事上。如果被皇帝知道了,很难不膈应此事。


    如若刘髆登基为帝。


    那日后李广利在朝廷上,可真就是一手遮天的存在了。


    于是。


    当霍光搜集了关于李广利的所有罪证后,便将其呈交于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见到这些证据后。


    当下。


    便决心动手。


    于是。


    一道诏书从宫中发了出去,命令李广利提前率领汉军出征漠北。李广利接到诏书后,也只能从命,被调离出长安。


    而随着李广利被抽调出去。


    朝堂上,就只剩下丞相刘屈氂了!


    所谓孤掌难鸣。


    霍光直接带着汉武帝秘密调给他的一千羽林军,冲进丞相府,捉拿丞相。


    丞相府上。


    刘屈氂此时还没有意识到自己与李广利密谋推立太子的事情已经东窗事发,见霍光带兵闯入,还指着他大吼道:“霍光,你区区一个议郎,胆敢带兵闯入丞相府上?”


    霍光轻轻哼了一声,直接命令道:“来人,给我将乱臣贼子刘屈氂抓起来,胆敢反抗,直接格杀勿论!”


    刘屈氂一听这话,当即吼道:“我看谁敢,本相乃是陛下亲自任命的丞相,乃三公之首。”


    “霍光,你有何证据,来抓本丞相?”


    “我要面见陛下!”


    霍光轻轻哼道:“刘屈氂,你这样的人,是怎么当上丞相的呢?”


    “我敢来抓你,自是有陛下的手谕!”


    “至于证据?”


    “哼,你谋害前太子一事,本议郎已经有人证物证。而后,你还与李广利谋划昌邑王刘髆造反。”


    “你好大的胆子!”


    李广利与刘屈氂二人私下谋划立刘髆为太子。


    这本该是皇家事情。


    可他们这些臣子居然插手进来,那说是造反也不为过。


    造反!


    死罪,要诛全族。


    但毕竟刘屈氂是中山靖王之后。


    所以诛他全家就够了。


    当霍光让人将丞相刘屈氂抓起来,押入诏狱的时候。


    宫里面,又突然对他下了一道诏书。


    “征和三年七月,汉皇帝诏曰。”


    “令博陆侯霍光火速前往五原,与冠军侯共掌李广利七万兵马,并将李广利押回长安,不容有误!”


    “钦此!”(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