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暂居

作品:《沉沙

    因为楚王从小便熟读兵书,且武艺高强,所以自承影十五岁开始,便常年征战,不怎么在王府长久居住。楚王府人丁稀少,往来侍者婢女更是一双手都能数得出来。


    元熙和承影坐在正堂,就看见罗岩带着几乎是楚王府所有的侍者,端着大盘小碟的美味佳肴,先于他们一众人迈步进屋的,是各式各样食物的诱人香气,本来就饿的前胸贴后背的楚王这下更饿了,但看着眼前的元熙仍然是端庄坐着,便直接忍下向扑过去大快朵颐的架势。


    楚王殿下不知道的是,元熙再看见侍者端进来的诸种膳食,心中简直是欣喜若狂,瞬间便有飘飘欲仙之势。她赞许的目光看向了罗岩,心想这个管家虽然年岁大了些,倒也是细心非常,管家定是觉察元熙狼狈,猜测她饥寒交迫,真真是聪慧。


    丰盛的菜肴被一盘盘摆上饭桌,承影邀请元熙一同落座,对元熙道:“元姑娘,不必拘礼,想吃什么便一起用吧!”


    元熙还在盯着罗岩看,看着罗岩亲手从侍者的托盘上端下一盘盘美食,听着管家报着菜名:“荣华炙牛肉、长生结肉脯、玲珑虾羹、乳丁鱼……”


    说着便又有侍者算上来许多素食,精致面点,十几个菜往桌上一摆,直接让人移不开眼!而后是两碗生进馄饨,这下看呆的不仅是元熙,刚坐下的楚王承影也不知晓自己府上厨娘管事,居然有这般通天的本事!


    承影儿时旧居宫中,玄商天晟早年太上皇在世,他年幼之时便常常与母妃一同居住在宫苑之中,他母妃便是如今的贤太妃,因着勤俭持家,先帝认为颇为贤惠,便是得此封号。


    在贤妃膝下除了大小的节气宫宴,承影见过如此丰盛的菜品样式之外,日常里贤妃也时常给承影亲自做饭,家常饭简单美味,承影后来在王府的吃食,也便随了在宫中的习惯。如此的用餐阵仗在楚王府便是第一次见……


    放下所有的碗盏之后,罗岩又接着道:“姑娘看看还想吃什么?我吩咐厨娘再去烹饪便是。”


    “多谢!不必了,着实是太多了些……”元熙自小长在威远将军府,衣食也算得上是上好,但与眼下一桌想必,昔年家中饭食还是逊色不少,元熙感慨,王府不愧是王府,多次谢过承影和管家之后元熙才犹豫着坐了下来。


    一众侍者退出正堂,罗管家却还在一旁立着,承影看元熙一直盯着罗管家看,便开口:“罗岩!”


    “王爷您还有何事吩咐?我立刻便去办!”


    “你去多拿一双筷子,一同用吧!”


    听完承影的话罗岩感激涕零,欢天喜地,连忙去拿了一双筷子,坐在了圆桌的对面,离的元熙和承影俩人远远的。正在此时,一阵脚步声传来,原来是王朔回来了。


    元熙心想这小子大约是赶着回来吃饭的,但自己一个外人,并不方便开口这般直接与承影的护卫说,便继续低头扒饭。


    王朔行礼后,看着桌上丰盛的饭菜和一旁的罗岩,不禁咽了咽云津,道:“王爷与姑娘走后,皇后娘娘便入了公主府,而后属下未多做留意,便只身牵着马回来了!”


    “你小子赶得好时辰,罗岩他刚端上来的,都没动几口!快些去那双箸子,一起坐下!”


    罗岩适时开口道:“姑娘,我们王爷常年出征在外,常常与士兵影卫一同用餐,规矩上定然与昔年的威远将军府稍逊,姑娘莫怪!”


    “罗先生,无妨,元熙对楚王府此下场景甚是喜爱。”元熙把盛着一勺虾羹的陶瓷小匙放在碗盏之内,接着道:“那日我远游北疆,见得十六部的别样民风,对此番场景,甚是喜爱!”


    承影看着元熙吃得高兴,起身拿了一只空碗便要给元熙乘一些汤羹。但是这威武霸气的楚王殿下,一个不小心,把那只小碗掉进了盛汤的大碗之中,还险些将大碗中的汤羹弄洒……


    元熙看见承影的动作,便想起来他在东羊郡之时,收拾被褥的场景,不禁浮上一抹浅笑。


    王朔也很快就过来,同其余三人一同用饭。承影看着元熙眼中藏不住的欣喜之色,顿感罗岩这饭做得甚是妥帖,回头该赏一赏罗岩,以及一众厨娘侍者。


    茶饭之间,元熙也发现楚王承影,虽然看上去十分冰冷。但其实这个人并不十分冷漠,而且两人口味还十分相似,于是这饭用得更加愉快。气氛刚好,仿佛暖的坚冷冬日都要化出一个窟窿。


    于是在元熙和承影一家主仆三人,便这般一同用过十分豪奢的午饭,四个人愉快地用完午饭,时间已经到了下午。


    元熙也不再跟承影过分的客气,因为元熙无家可归,承影便邀请元熙暂时在楚王府的东厢房住下。等罗岩命人撤去残羹碟盏,承影带着元熙缓缓走出了正堂,到往二进院,而后又左转进了东厢房。


    承影本以为元熙会在意二人之间的差距,而继续去住客栈。


    但元熙想,留在楚王承影的王府,首先可以省下些许住宿银两,还能离楚王的家产更近一步。


    想着不能平白地住人家宅子,元熙便对承影道:“我看王爷府上缺个撑场子的婢女,但我如今身份尴尬,也不会多少活计,怕也是当不了婢女。”


    “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怎可当婢女!你先暗中住在此处,少些行走营生,需要何物皆可说与罗管家。”冰冷的嗓音似是要比三九,此间所含的温情却胜似温风拂面。元熙听见承影这话,便不再言他,准备心安理得偷偷,住在楚王府。


    而后王朔暗中去元熙之前所暂居的客栈,取来元熙的行囊,元熙便暂居在楚王府。罗岩着人收拾好西厢房,元熙便可以入住。


    接下来一连数日,元熙都是住在楚王府。晨起楚王殿会去上朝,因着暂时无战事,承影也不用带兵。元熙见承影整日呆在书房中翻看兵书,偶尔便会去书房和承影一同看书,二人之间,没有了在燕都公主府初见时的疏离感,因为隔着性别,元熙也不好和承影称兄道弟。


    她知道承影不喜欢她称呼王爷,但是对着皇亲国戚直呼其姓名,她也不经常能喊顺口。后来,在和承影商议之下便以结拜兄弟,莫逆之交相称,他也因此又捡了个便宜,不是,是位高权重的皇室结拜弟兄。


    这日,承影却开口询问她日后如何打算。


    元熙顺口答道:“尾牙已过,马上便是新春。我本想查出我父亲兄长倒地为何命丧朝外,但西陵峡我也去了,回京也是四处探查了,又不得朝堂之上的关系助力,后来那通缉告示又说我与外敌暗中传递消息,我便觉察无路可走,幸得兄长收留一二,我年后便打算离去,就此不再回京,悬壶济世,就此一生……”


    “我们相逢便是有缘,我帮你查明真相,你也别想着离开,日后便安心在此居住。”承影听到元熙的话语心下微颤,看向她琉璃琥珀色的湿润眼眸,拍了拍她放在书案上的右手,低声继续道:“你要找朝堂势力,眼前不就有一个,你还要去何处寻觅?”


    “多谢!我便暂居于此。当日在谢府……我求过谢庆,希望谢中书能资助一二,他家给予我的便是一纸休书……”


    “先不论你与我的救命之恩,我昔年识得的威远将军和元翰将军可不是会与洛氏密谋,转身祸害我玄商之辈。”


    承影此话一出,元熙的眼泪再也无法控制,叫嚣着争先恐后,夺眶而出。一旁的承影连忙拿了元熙的帕子,替她拭去脸颊上的两行清泪,平日里不擅长做此类小事的楚王殿下,极力克制不让他把简单的擦拭搞砸。帕子与雪白的肌肤相触,温热的泪水很快便隐去身形,藏进了承影手上的帕子中,二人相视一眼,似乎像是在东羊郡客栈里元熙帮他擦拭时那般细心。


    元熙感觉一真丢人,片刻之后恢复了往日的温婉贤淑之色,不知如何转移话题,便对承影道:“兄长,自那日北门我被谢庆打晕之后,便一直派人跟着我吗?”


    “也并非是一直跟随你,只是派了王朔四下寻觅,希望能再寻到你的身影……”承影端起一旁的茶盏轻饮一口,掩饰面上的忍俊不禁。毕竟跟踪别人,并非是什么光彩之事,就算是打着保护人家的幌子,而后道:“而后,遇到一名与你颇为相似的女子,你随着她去了,去了青钗引……”


    听得此话,元熙一阵脸红,她那日跟踪晓曦,并不知晓曦会去往青钗引。那段形成竟然还被承影看到了……


    “那日,就是我又被通缉那日,说我与外邦串通……”说到此处元熙停顿下来,她心中有一道白光闪过,想抓住,担又是抓不真切,便直接开口道:“我突然想到一种可能!”


    “当日,我鬼使神差跟随谢庆的小妾晓曦前往青钗引,听得她与一蓝衣女子颇为诡异的一番对话,当时不觉有它,但此时想来竟是有一些眉目……”元熙又顿了顿,低眉思索,后激动道:“谢府的小妾跟随谢庆上街,却暗中前去与他人交谈…那日在青钗引中,她们二人难道不是在串通什么,对呀!她们不正是在传递消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