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刹求缘

作品:《沉沙

    承影端起来那碗被他动过的稀粥,又寻了一把未用过的勺子。用勺子盛起一勺饭稳稳递到元熙嘴边。


    坐着的元熙本想要躲开,却听见承影开口说:“平日里在王府吃的和今日的大相径庭,此次外出太过匆忙,但我还是不忍你连正常的温饱都没有。”


    饶是后来承影又劝元熙吃上一口,元熙还是始终没有张嘴。


    终了只是接过了承影手上的半碗饭以及那一只勺子,匆匆喝了两勺,便声称自己饱了,随后便主动去寻着宋雨,和他一起收拾洗碗。


    饭后承影递给宋雨一些碎银并告诉他:“你既然已经没有了亲人,又想拜师,日后便不必拘于此方村落。”


    宋雨看着救命恩人给的碎银,小少年根本没见过几次银钱,整个人只是在依旧呆立原处,也不曾接过承影给他的钱。


    “我们还有些事宜,需要前去沉渊嶂,大约一两日便会返回向南去,你也可以先考虑一二,是继续留在村中照顾族中长者,还是同我们一并离去,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元熙又对宋雨补充道,随后有随手摸了摸少年的脑袋。


    “我愿意同恩人一同离去,希望你们回来之时一定要记得捎上我!”宋雨说着连忙给元熙和承影磕了头。


    趁着时间尚早,元熙催促着承影,二人一同和小宋雨告别,随后继续向呈天府的西北而去。


    一路上二人鲜少言语,像是冬日暖阳一般保持着温暖却依旧带着冷凝。官道之上并未有太多行人,车马更是少的可怜,植被全无生机,


    昨夜的元熙应当是睡不惯农村的土炕,再加上宋雨的家中实在是寒冷异常,才会大半夜的做一场和雪魔搏斗的噩梦,梦中那冰冷刺骨之感她在行路途中想起来依旧是分外的真实。


    但不知是为何竟会钻进承影的怀中,元熙虽然嫁过人但是还并未和男子同床共枕。因是外出事宜,她醒来之时也顾不上挑地方,甚至还得对承影道谢,感谢他给予的温暖。又加之晨起承影要喂她吃饭,实在是十分怪异,元熙又不同宋雨那般的孩子了,实在是没脸。


    别别扭扭之间,平日里会主动和承影搭话的元熙,一路上都不打算开口说话。但是她没有想到,一向沉默的楚王殿下反倒是会和元熙开口调笑一两句闲言碎语。


    “我觉得你这样一身女装的侍卫也是可以的,日后能否就在楚王府做一个女侍卫?”承影一边骑马一边同元熙攀谈。


    “我是朝廷通缉的叛军遗孤,王爷不怕被连累大可试试看!”元熙本来不想理他的,却又顺口补充了一句。


    “尽快查清真相就好了,一定要还元府一个清白,到时候我亲自拿着证据上书,你也就可以拜托莫须有的罪名……”


    元熙太想威远将军府获得清白了,又因为疾驰之间异常的寒凉使得她并未多想承影的弦外之意。


    行路堪堪,冷风漫漫,就这样两人终于在莫名的气氛之中在黄昏之前来到了沉渊嶂脚下。


    沉渊嶂有一方古刹名叫呈天寺,屹立在半山腰。原是玄商百年前的开国先祖所建的寺庙,因着历史渊源有一些战乱中的流民孤儿在此间出家,长大之后便外出从军。承影打算带着元熙打算直接去呈天寺借宿一宿,实际上也只能前去寺中借宿。


    挨着一方香火颇为兴旺的古寺,又加上此地向北过了泉守城便是朝外之地。往来的商贾会在此处做些香料生意,所以这里和宋家庄想相比较可谓是十分繁华。


    昏黄的夕阳将原本就有些年岁的高大松柏笼罩在清冷的余晖之间,承影牵着马匹,元熙在他身后浅步缓行,来到呈天寺的大门前。原本威严的匾额之上沁着未完全融化的霜雪,承影单手重重叩响了呈天寺的庙门。


    承影将门敲的咚咚响,却也没有人应声,元熙便直接上前大声询问:“请问此地是否有人?”


    还是没有一二应答之声,于是他们两人又接着敲门问询。承影稍微有些不耐烦了,打算破门而入。


    但在楚王殿下动手之前,有一个小沙弥开了门,探出一个圆圆的脑袋问:“两位施主安好!”


    “小师父安好!我们本是来此处寻人的,夕阳西下,风高路远,得见此处古寺,想询问是否可在此地借宿一宿?”元熙怕承影急躁之下朝着无辜的小和尚发脾气,于是直接上前对着低她一头的小沙弥温婉大度开口借宿。


    承影原以为小和尚还要回寺庙之中向年长地师父禀报一声,于是便向后退了一步,回身摸了摸在寺庙门前低头吃枯草的马儿的大脑袋。


    但是那小和尚并没有回庙中与长者诉说一二,反倒是直接将庙门打开,对承影和元熙做出了一个请进的姿势,还补充道:“两位施主,请随我来吧!马匹可以牵到北侧,你们也可以去拜会我的师父,然后去饭堂有些斋饭。”


    小和尚也看到的承影脸上的冷凝,但是并未有多余的情绪,甚至还上前给他们两人牵马。


    原本有些憋屈的承影对着这样的小和尚完全没有了脾气,低头对他道谢。


    元熙看着承影的样子欲言又止,只是轻笑着摇了摇头。


    等到他们在寺庙之中用过晚饭,那带他们来的小和尚又带着他们两人前去佛堂见过了小沙弥的师父。


    元熙向老和尚行了一礼,承影却没有任何动作只是朝着和尚点了点头,用带有磁性的嗓音道了声:“多谢收留!”


    又在寺庙的佛像之前寻了两个蒲团,放在两处。小和尚看见承影的动作,稍有些兴奋地对承影道:“施主,有什么烦心之事不妨对佛祖诉说一二,施主面相良善,我佛普渡众生,施主定会得偿所愿!”


    老和尚看着小和尚的举动也并没有任何表示,像是个只专心佛法的潜心修行者。只沉浸在自己的修行世界之中,分毫不受外界的打扰。


    等小和尚的师父终于睁开眼睛看向一侧的一双男女,他直接起身朝着承影和元熙躬身行了一礼,对着承影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施主此行前来有何要事相谈?”


    “我二人只是来此寻人,应当是附近一处的庵堂,但因为天色渐暗未寻到具体所在,只得在贵刹借宿一宿明日再寻,还多些师父收留!”承影还是朝着大和尚恭恭敬敬回了一礼,语气中也是不加掩饰的感激之意。


    师父又沉声回道:“那庵堂在此处往东五里处,明日晨起不时便可抵达。施主放心安寝便是,如若有其它重要事宜,再说便可!”


    “多谢!”承影向师父道谢之后发觉他似乎是还有话要说,于是便又微微行礼以作倾听之势。


    “使不得!使不得!”这位师父低头掐指,然后抬头对着承影和善笑了笑,开口又补充道:“风云变幻,但终有安定之时,那时你所念即所得,只是道阻且长。晦暗散尽之时,便是星河长明之日”


    承影感觉这位师父似乎是看穿了他的身份,但这一番话语此时地承影还并不能完全听懂。


    一旁的元熙也只是听进去了“晦暗散尽,星河长明”,这是否意味着很快她便可以得偿所愿,不再迷茫?


    元熙也没有再上前打扰这位大师的修行,只是默默地走到了左侧的蒲团边上,随后低头跪了下来,双手合十,朝着眼前的佛像默默祈祷。


    承影大约是没有太多来寺庙祈福的经历,动作上便十分生疏,他学着元熙的样子,低下了员额不能高昂着的头,也默默地将双手合十。


    余光看见楚王殿下笨拙地样子,元熙感觉自己的心中稍稍有些悸动,他的样子着实有些好笑,但是又莫名带着真诚之意。


    不再看向一旁的拜佛之人,元熙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满天神佛保佑,威远将军府的冤屈早日昭雪,让忠烈之士魂有所安!


    她所言皆出自肺腑,祷告完之后默默起身,原本的小和尚也准备带着他们去客房休息的。等到承影终于从蒲团之上起身,元熙回头看他却发现这人脸颊之上竟然染着些微微的爆红。


    夜风寂凉,有轻浅的月牙自云中现出窈窕身姿,将为数不多的月华尽数洒向饱经风霜古刹。小和尚带着前来借宿的两位客人来到了提前准备好的两间客房,指明处所之后便自行离去。


    等终于到了寺庙给予他们的安眠之所,两间挨着的小斋房,门前站着的是楚王殿下和他的“哑巴”小侍卫。两人这一晚终于不用再拥挤在一张床榻之上了。但是元熙却感觉承影自从从佛堂出来便一直有些不对劲。于是,元她调笑着询问承影:“王爷这是向佛祖求了什么愿,我瞧着这会儿耳朵尖儿还是红的……”


    一双幽深的凤眸携带着莫名之色就这般静静地望向眼前的元熙,但是就只是这样看着她并没有同她言语,亦不曾启唇。


    元熙见他不说话,低声低声说了一句:“早些休息吧!昨夜扰得你怕是没睡好,明日又得去找卖云烟黛的商人以及史夫人……”


    ,话还未说完,伴随着元熙的推门之声,承影不大的声音还是传入了她耳中,承影说的是:“求的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