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宫

作品:《沉沙

    随着时间的脚步,除夕也翩然而至。


    这些日子元熙依然是跟随着承影,一直住在楚王府正院的东耳房。服饰上依旧是扮作男子,有时候也会随着承影去外出拜会。


    除夕的前一天,承影带着元熙去了城北五里处驻扎的军营在年前对军中将领带些体面的年货,以作慰问,士兵们也见过了楚王殿下这位新招的“哑巴”侍卫。


    元熙听到有将领说她身形瘦弱,恐怕在危难之时无法护得王爷周全。又有人说她皮肤白,一看就没怎么练过武……


    虽然事实如此,但元熙还是在把内心不屑:“你家王爷的命都是我救的,保护又算得了什么?”


    对于这样的流言,承影在训斥那些将领军士之时,也未念着旧日的军中情分,一句“人不可貌相,你们且等着看!”


    这话着实止住了一众话头,一向颇有君子所为的承影,冷峻的形象在众位士兵当中无懈可击。于是大家也便不在乎王爷这个新招来的侍卫了。


    玄商的军队形制大致相似,元熙幼时也随着威远将军元靖赫进过当时威远将军在京郊驻扎的军队。所以当承影带她来城北驻扎的军营之时,元熙也并未觉得女子不该入军营,只是随着承影做了一番例行的巡视,又陪着楚王看了三两卷账册,之后便又回了楚王府。


    宫中会设百官宴,先是天晟帝对逝去一年朝廷的公务进行总结,之后便是众位宾客观赏舞乐,一同用餐以作辞旧迎新。


    宴会从下午开到夜半,随后,诸位来客方可离去归家同家人一同守岁。


    除夕这日,元熙依旧按着前些日子的装束,把自己扮作是承影的贴身侍卫。和王朔一起跟随着楚王殿下入宫去参加百官宴。


    昔年,元熙不曾参加过百官宴,只是,她的父亲威远将军在时,会循着朝中的邀请,在除夕这日前去正阳宫中和百官一同拜见过天晟帝后,一同落座宴饮酣乐,归家后也曾同元熙和元翰两兄妹讲述过这宴会上的事宜。


    元熙孤身一人之时原本想着日后便要孤身一人守岁过年,现下随着承影,虽然身份上万万不能有所暴露,但有人陪着过年,心情上也终究是个安慰。


    出门时王朔自觉在马车外,担任起车夫一职。留得元熙和承影两人在马车内,元熙原本是将军府的独女,倒也不觉得有什么,王朔本来就是侍卫,做起这些事也是十分顺手。


    马车摇摇晃晃行至宫门前,朝中众位官员云集,下车之时便有接连不断的问候之音由远及近传来。


    元熙守着该有的侍卫礼仪,也未多想,下车便扶了承影一把,但她忘却了,高大威猛的楚王殿下大约是不需要一旁小侍卫的搀扶。


    当元熙回过神时,收回手也不是,接着搀扶也不是。承影则是顺着元熙递出来的手,一使力向元熙靠了一下,然后又快速离开元熙。


    清冷的唇角微微有了弧度,幽深的凤眸也朝着元熙弯了弯,看到这样的承影元熙不由得心跳快了一拍。


    连忙抽回那半边身子,手也摆到了身后。随后就听得有侍者高呼,长公主嫁到!


    众人齐齐见礼。


    承影则是俯首贴近元熙耳畔,低声言语:“一会儿你随着素宁去吧,万事小心,可以出了宫再回楚王府,我让王朔暗中保护你……”


    温热的气息打得元熙猝不及防,侧颊微红,但周围百官来往,又有许多侍从在侧,元熙也并未躲闪,愣愣听承影说完,想着自己伴着的是个哑巴侍卫,也不能言语,只是,点头表示明白了主人的意思。


    趁着人多,一身玄色侍卫衣衫的元熙在成素宁给承影行礼之时,默默给公主和顾鸣川行了礼。


    随后与成素宁对视一眼,看见国色天香的公主殿下此时正满脸差异。元熙想了想大约是自己并未扮作侍女而是装作侍卫,公主怕是惊讶不已。


    待一众人开始从玄安门入宫,元熙悄悄跟在了成素宁和顾鸣川身后,公主回身看了一眼元熙,向她招手,示意她走上前来。


    元熙即刻便越过了一众公主府侍从,来在了长公主身侧,公主和驸马看着元熙均是诧异非常,公主又看了一眼元熙,对顾鸣川打趣道:“这个侍卫倒是好生俊俏!”


    顾鸣川并未说什么,只是抓住公主的手缓步向前走,来到玄安门下。


    玄安门是玄商皇家宫殿的正门,除夕之时文武百官可以从此门入宫与皇帝皇后一同辞旧迎新。


    元熙看着宏大的宫门,不禁想起自己这是头一回入宫,心情上稍微有些激动。威远将军昔年也曾踏足过这片土地,和自己父亲的脚印重合,只是如今却是举目无亲……


    她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想起父亲兄长,有时候,又会做那个梦,父亲和兄长向她挥手告别去蓬莱寻觅她的母亲……


    来往的宫人齐齐向长公主行礼的声音,打断了元熙的思绪。皇宫很大,走了许久才到今日百官宴的设宴之地。


    危危楼宇,烛光潋滟,灯火通明,元熙跟随长公主和驸马缓步穿梭宫阙之间,听着成素宁说快到了。


    抬头便看见有一座宏伟的华丽殿堂,上书“通华殿”,想来这就是皇宫中准备用来举办百官宴之所。


    入得殿内,中间是大片的空位,青黑色的地砖之上,摆放着古乐编钟,两侧是排排案几,有小凳置于案后。


    有往来宫人随侍,引导着长公主和驸马往里走去,元熙紧随其后,小心翼翼,低头前行,不敢踏错一步。


    许是因为长公主的身份,那小宫人对公主低声道:“公主这边你请!”


    说着就引着公主去到了大殿最前面,殿阶之上舍有龙凤相携的两把椅子,前面是更为宽大的桌案。


    顾鸣川原本打算搀扶成素宁坐下,元熙却想更好扮演一个侍从形象,主动上前先于顾鸣川扶住公主坐在前排的座位之上。


    正巧这时,内殿有声音传来,随后有宫人高声通传:“帝后嫁到!”


    声音未息,天晟帝就和皇后就在一众宫人的簇拥之下从通华殿之后直接入得大堂,稳稳走上了殿前高台,皇后朝公主这边看了,刚好看见元熙搀扶成素宁。


    驸马爷看见自家公主稳稳端坐,元熙退到两人身后和其余侍从。


    先前只顾着紧随公主的脚步,之后有上前搀扶公主。未注意,此时的通华殿已经被玄商的文臣武官填满了。


    依着官位的高低,官服的颜色各异,依次排开。元熙寻着着承影,看见承影与公主一般作于大殿前排,只是在对面,相差甚远,元熙细想之下才发觉,承影一早让她跟随公主,定然是想到了宴会的座次。


    宛若是两岸相望,加入元熙跟着承影,就算是公主要带领元熙趁着宴会无人觉察去什么地方寻着什么东西,提前知会,也会被外人觉察端倪。


    她看向承影之时,承影的目光也朝着元熙这边看来。


    元熙收回目光之时,朝廷中的众位大臣齐声山呼:皇帝万岁!皇后千岁!


    紧接着就是齐齐跪拜行礼,元熙也跟着跪下磕头行礼。其实她并未行过多少跪拜礼。早些时候在家中,威远将军府里她是唯一的女儿,将军仅有一女,向来对她宠爱有佳,并不舍得女儿下跪,他家哥哥更不用说,也用不上元熙跪拜。


    后来元熙嫁给了谢庆,新婚第二日原本是需要给婆婆跪拜行礼奉茶的,但因为谢家二公子的一封休书,也免了那无用之举。


    通华殿内礼毕之后,天晟帝令众位官员落座。随后便开始讲述过去一年朝廷中的一概事宜。


    元熙不懂苏城与江城的大旱,也不懂兴泽大水,朝廷开仓赈济,救百姓于水火之间。


    但当天晟帝说到禁云关失守,又提及西陵峡大乱之时,元熙的心感觉到一阵绞痛。她父亲今年没能参加这个百官宴,连人间都不在了。


    本欲掉下的眼泪被生生忍了回去,她现在是公主的侍从,在除夕宴上落泪,被旁人看去,掉了脑袋怎么办!


    元熙抬起头时,便看见承影又在看她,眼中满含怜惜。禁云关失守,虽然后来被承影带兵竭力从暮池的魔爪之下抢了回来,承影那时候却是也是险些丧命。


    承影也看到了元熙眼眸中的闪烁,觉察有一种无形的锁链,穿过人群,躲过热闹的夜宴,将他和元熙紧紧相连。


    待天晟帝终于说完了去岁朝中的一应事物,又言及来年三省如何,六部云云尔尔,许久才罢休。随后,皇帝命宫人开始为百官布菜,同时乐师歌姬一一有序进入通华殿。宴乐响起之时,舞姬在大殿之上翩然起舞,众官员在向帝后进了三杯酒之后,便开始正式享受起了着年末的百官之宴。


    但元熙看来,隔着君臣,纵然是公主和楚王也不敢随行的饮酒赏乐。她又转眼看向殿中众人,对面的众人虽然未穿甲带胄,但一看便是武官。公主这一侧大多数是朝中文臣,有些臣子带着家眷,玄商仅有成素宁一位公主,其余女子想必是郡主、县主。文臣大多羸弱,不似武将那般高大壮硕。


    她不敢动作太大,但回头看着看着元熙便瞧见一个颇为熟悉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