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 24 章

作品:《秦始皇真不是我爹?

    张婴心里美滋滋。


    他觉得自己这个典故化用得极好。


    汉时, 刘彻能这句话白得一个老婆和皇位。


    他要求不高,能把嬴政哄高兴,日后少读点书就成。


    “你还挺乐?”


    “嘿嘿。”


    张婴见嬴政瞅着自己, 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脸颊, “仲父若是高兴, 可以笑出声的。”


    “……”


    公子扶苏和公子寒头垂得更低了。


    两个人的肩膀控制不住地颤抖。


    “你,我……”


    嬴政不敢置信地看向张婴,这么厚的脸皮, 到底是继承哪个儿子, 他深吸了一口气,忍住道,“你去学室,学好前不许出宫。”


    “什么!”


    张婴一脸不敢置信, 金屋这么牛气的典故都没用?


    不。


    定是因为嬴政太阔绰, 太少, 触动不了他。


    “仲父,要不两栋?五栋?”


    嬴政看着张婴一脸讨价还价,还在肉痛模样,再次深吸了一口气。


    他是想说话却又不知道如何说, 甚至一度担忧开口就会再次心梗。


    嬴政忽然单手将一脸懵逼的张婴给拧起来。


    “仲父?”


    嬴政不说话, 沉默地将张婴摆在案几上,开始“啪啪啪”打屁股。


    “哦!啊!哇哇哇……”


    ……


    ……


    咸阳宫内, 父慈子孝。


    咸阳城外,却有人忧心忡忡。


    在张婴不知晓的情况下。


    秦国官吏机构正在全速运转, 不管是豆腐、还是踏锥, 区区数日, 它们通过秦直道传遍大半个秦国。


    四十八个郡县官吏们被少府的官员耳提面命, 必须起“上行下效”带头作用,所以他们也效仿陛下,各个在家中举办全豆腐宴,邀请辖区贵族士子们过来品尝。


    小吏们则在各个里监门处张贴条子,命里监门每日宣传豆腐。


    里正则挨家挨户谈话,介绍豆腐。


    至于踏锥,压根不需要推广,黔首之间的自来水彩虹屁相当庞大,几乎是被抢着要。


    大秦官吏们的高效率,也让六国余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咸阳数百里外的一处小县城。


    高山流水旁,建着一栋没有招牌却人来人往的老酒肆。


    一辆四马篷车,缓缓驶来。


    车上下来两个人。


    一位是绸装玉冠,样貌俊秀的男子。


    浅绿色的宽袖被风起,整个人似要羽化登仙而去。


    只他偶尔轻咳几声,整个人又透出几分人味,重入凡尘。


    “张公子,我马上去温汤药。”他身后之人道。


    “我无事,明老。”


    男子抑住喉咙的痒意,眼底闪过一抹恨意和快意,“那药令我思虑混乱。这几日正是处理段家的关键时候,棋差一招都不行。我必须保持清醒,时刻盯着。”


    明老闻言叹息了一声,道:“公子,其实新郑失守一事,何曾只是段家之错。且,韩已亡,公子为何执着……”


    “非段家之过?若非段氏率先逃出新郑,公厘氏和侠氏又会心生畏惧,逃避投降。


    韩公又怎会被气病?”


    青年越说脸色越红,连手指都轻轻颤抖,“若新郑不失守,我大王必能等到其余五国的粮草援助。


    这般,韩国怎会被秦国灭!段家是首罪!我放过其他家族,也不可能放过段家……咳咳……”


    “公子,罢罢……是我说错了。”


    明老鬓角发白,明显上了年岁。


    但身材魁梧,双目有神,行走间仿佛还带起了风,腰间还挂着一柄环形剑,明显和不是普通的仆从,“公子你今日为何要来这……”


    “齐公递了信。”


    张良走上酒肆,目光在满是青苔的墙壁,看了许久,半晌,浅浅地叹了一口气,“这里,也变了许多。”


    昔日三国破灭,在燕、齐国的助力下,流亡贵族齐聚此地。


    那时的这里,人声鼎沸,处处可听见诛杀暴秦,光复我国的口号。


    而今却门庭冷落,破败了许多。


    这时,酒肆的酒仆快步过来,低声说:“温酒凉也。”


    张良皱起眉,暗号也这么不吉利。


    他眼底闪过一丝忍耐,开口道:“我血尚热。”


    酒仆一听手指一颤,连忙在前方带路,七歪八拐了数次,酒仆恭敬地推开一扇大门。


    须臾,温热的气息,呛鼻的炙烤熏烟,以及熟悉的酒味迎面而来。


    张良踱步进入,旁人瞥了他老旧的衣角一眼,便没人搭理他。


    “齐公。”


    “哎,你来了。”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见到他,紧锁的眉头都舒展开。


    他起身拉着张良来到自己身旁,简单介绍了一下,“这位是张良,张公子,昔日韩国张相国之子,聪慧不凡。”


    张良做了个古礼,只有几人给了他一个眼神。


    韩国是第一个被灭的国家,张良更早就散尽家财,所以旁人只当他是一个凑数小透明。


    老者继续道:“你们刚还在说夸赞,是哪位壮士灭了翟家叛逆。喏,壮士在此也。”


    “哦?”


    原本没理会张良的人纷纷抬头,蔓延惊喜。


    甚至有几人激动起身,一副仿佛见到偶像的模样,想与张良拍肩、握手。


    某个大贵族后裔更是主动将张良拉着一起坐下。


    开始拼命倒苦水。


    诸如,“秦军抓捕细作的频率越来越快,损失很多人手。”


    “在陇西布置的棋子被嬴政巡游时杀了,损失大量银钱、奴仆。”


    “花费大量的粟米,士子说客,好不容易才煽动起一些小贵族,怀念故国想要谋国。偏偏来了个祥瑞豆腐,还真对身体有奇效。小贵族瞬间退缩,那些粟米算是浪费了。”


    ……


    “我正为豆腐之事而来。”


    张良听到豆腐两字,立刻抬眼,满脸严肃地高声道,“暴秦刚灭六国,民心尚在怀念故国,我们决不能让暴秦收拢小贵族的信任。


    眼下,嬴政颁布的几项政令中,收缴天下兵器这一条,是我们可以针对的点。


    夜长梦多,我建议提前前往咸阳,联络在秦朝廷内,心尚有故国的六国官员,一同推动计划。”


    众人:“……”


    酒肆里鸦雀无声,就连之前醉得用筷子敲碗的浪子,此刻也停下手中的动作。


    “唉,咸阳,咸阳!谈何容易呀。”


    “是啊,若那些家伙心有故国,又岂会眼睁睁看着故国被灭。况且,暴君还在呢。”


    “再等等,等个好时机吧。”


    张良越看越心冷,势力都已经被蚕食到这个地步,可这群人依旧只会口头抱怨,没半点血性。


    难道他来这里,竟找不到一个像样的盟友?


    “我去!”


    忽然有一位头发掺白,身形壮硕,精气神十足的男子起身,“左一个黔首不易,右一个暴君可怕。要我说,怕个甚!张公子,我项伯陪你走一遭!”


    有人开口要去,其他人也慷慨表示。


    他们人虽不去,但物资、人手还是会赞助安排。


    “敢不从命!”


    张良大喜,居然得项家的壮士,还能得一笔投资,总算没白来一趟,“那我们速去咸阳。”


    “若不介意。”


    项伯揉了揉头发,指着现场唯一一个还在埋头啃肉的少年郎,“我还带个犹子去长长见识,上个学室,如何?”


    “……哦?”


    张良很是惊讶,“你,项家人,居然去咸阳求学。”


    “有何不可。”


    项伯很是骄傲地摸了一把头发,“那暴君敢把六国大商人、大贵族都迁入咸阳,我们就敢把子弟送去入学,去天下兵法大家最多的,西南学室。左右我还在,怕个甚!”


    张良闻言有些惊讶,这可真是深入虎穴呐。


    “成。”


    ……


    ……


    一个时辰后。


    咸阳南宫。


    这是咸阳宫内最偏僻的一处林园,依山傍水,风景美不胜收,只这里没多少人走动,偶尔有路过的宫女内饰,也是行色匆匆。


    这时,一串急促的脚步声惊走了正在湖畔饮水的飞鸟。


    “我再不来了!我真的再不来了。”


    来者身着华丽的枣红色长袍,垂发扎成髻,正是十八公子胡亥,他肉乎乎的脸上透着烦躁,“居然见都不见我!呵呵,当我乐意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


    赵高迎了上去。


    “公子。”


    他接过对方手中的食盒,重量一点没少,看来那位的心依旧没有软化,故意支持道,“若是不愿,以后便只去郑夫人那。”


    “我当然只去郑夫人那。”


    “嗯,等如桥公子回来,这里确实不必再接触了。”


    胡亥闻言一怔。


    如果说宫外最讨厌的人是阿婴,那么宫内他心中最嫉恨的人便是如桥。


    他脸上闪烁着挣扎和犹豫,拳头攒得紧紧的。


    “我就是不明白,如桥那傻子有何好的,居然这么看重他!”


    胡亥嘴嘟囔了好几句,好一会才道:“先生,那我……三日,不,五日后再来!”


    赵高松了口气,心里也在微微叹息。


    他自幼伴在嬴政身旁,算是一路见证少时嬴政是如何与华阳太后,吕不韦,赵姬三方力量周旋的。


    有时遇上的事,连他都觉得是绝路,无法继续下去。


    没想到君上依旧能稳重地反击,逆风翻盘。


    相比之下,胡亥公子只是亲近隐匿在此的太后都没什么耐心,真的是太稚嫩了。


    不过稚嫩也有稚嫩的好,稚嫩就会更依赖他,不会轻易摒弃。


    “赵高?先生!”


    “奴在。”


    赵高连忙作揖,凑近了一些:“公子有何吩咐?”


    “有两件好事要与你说。”


    胡亥脸上闪过一抹兴奋的笑意,“熊公子这回可立了大功了。你知道豆腐渣吗?”


    赵高一愣,点点头。


    胡亥马上道:“熊公子给少府上书,说那豆腐渣虽然人不能吃,但若是给牲畜吃,能保它们肥硕一倍有余。”


    “此话当真?”


    赵高很是惊喜。


    秦朝对待牛和马很重视,为了养好它们,草料耗资可谓是巨大。


    若是豆腐渣能有肥硕他们的功劳,这确实是一件不输豆腐,不,起码是不输研发踏锥的功劳。


    但很快,赵高脸上又闪过疑虑:“那熊家嗣子,能有这般聪慧?”


    “呵呵,虽然我很不喜他,但这东西是他弄出来的。”


    胡亥的手向着卫月宫的方向指了指,“所以先生,我们必须抓紧时机。”


    赵高瞳孔地震,语速很


    快道:“公子的意思是……冒名,顶替?”


    胡亥此刻却露出疑惑的表情:“先生说甚呢?我只是在转述熊公子的竹简。”


    说罢,他将一卷竹简递给赵高。


    赵高怔怔地看着胡亥。


    “奴明白。”


    他利索地接过竹简。


    心下感慨,到底是陛下的孩子,哪怕天资平庸,但耳濡目染之下在某些方面也是很敏锐的。


    胡亥满意地看赵高接过竹简,又道:“我听赵……她说,扶苏、寒都被罚去学室重修秦律。真的?”


    赵高心中一惊,这事才发生多久啊。


    没想到对外界宣布薨逝,自我囚禁在南宫的赵太后,她的情报网依旧如此厉害。


    这也让赵高越发坚定要胡亥笼络赵太后的决心。


    “是。”


    “哈哈哈……”


    胡亥脸上露出畅快的笑意,恶狠狠地扯断手中的细柳,“这是报应,这是不帮我,反而护着张婴那个混蛋竖子的报应!


    哼,大兄在宫里,我看野外的张婴还能蹦跶多久。先生,你说我们要不……”


    赵高见胡亥的表情越来越亢奋。


    他无奈地打断对方,道:“十八公子,张婴也一起去学室。”


    “什,什么!”


    胡亥整个人都炸毛,不敢置信地看着赵高,“他有甚资格与我一起读书?”


    赵高嘴角一抽。


    他没好意思说,十八公子放心,张婴并不会与你一起上课。


    他的同伴只是扶苏和公子寒。


    “君上或另有考量。”赵高含糊道。


    “一个张婴,一个如桥,都这么令人嫉……讨厌!”


    胡亥的脸色越发糟糕,他来回踌躇了几步,看向赵高,“张婴在哪个宫?”


    “卫月宫。”


    “走!”


    赵高闻言一愣,诧异地看向胡亥。


    之前不是死活不肯去见张婴,非要等熊公子击溃对方后,好以胜利者的姿态耀武扬威的出现吗?


    怎么忽然改主意了。


    ……


    卫月宫。


    “哎呦,哎呦……轻点。”


    张婴趴在软榻上,龇牙咧嘴地瞅着拿药膏的人,“啊,不是这边。”


    “闭嘴,你当我乐意给你涂药!”


    公子寒看着脏兮兮的手指,以及黑漆漆的药膏。


    他忽然惊醒,等等,自己为何要听公子扶苏的,定又是被这人给用上了激将法。


    他阴郁地看向公子扶苏:“凭甚让我给他涂药。”


    公子扶苏淡定地净手,回道:“你不是想当太子?”


    张婴喊痛的声音都一滞,震惊抬头。


    ——阿兄,你,你这么敢说的吗?


    公子寒也是满脸难以置信地看着公子扶苏:“你,我,你……”


    “想当太子可不能磕巴。”


    扶苏擦干净手指,声音温和甚至带着点调侃,拍拍公子寒的肩膀,“当太子,得与弟友休戚与共,涂药便是第一步。”


    公子寒很想说:鬼扯的太子,那你怎么不涂药!


    公子寒恨恨地哼了一声,不看扶苏,道:“我可不会做你所言的……窝囊太子。”


    说是这么说,但手上涂药的动作反而重新开始。


    古人都有些迷信,而“太子”两字,对那些内心渴求,却从未有过机会的人而言,太有诱惑。


    这诱惑强到,哪怕是为了一点可能性的玄学,他都不敢说不吉利的话。


    公子扶苏端起一杯茶汤,微笑脸,我自岿然不动。


    张婴在内心呱唧呱唧鼓掌。


    —


    —扶苏阿兄,白切黑,实锤了。


    “趴平!”


    公子寒在扶苏那吃了软钉子,看张婴更是不爽,开口就阴阳怪气,“你也敢受着,不过是一臣之子,幼时福气太大,日后肯定薄命,说不准还是横死……”


    他话还没说完,就看见小不点伸出了小手指在被子上比划。


    “得记下,回头与仲父说,寒阿兄不屑当窝囊太子,认为会横死……”


    公子寒瞳孔地震:!!!


    “你,你……”


    他指责的话还没说完,就见张婴疑惑抬头。


    睁着一双无辜的眼睛疑惑地看向他,仿佛不明白他到底在气什么。


    这姿态,模样,尤其是故作无辜的阴险模样。


    瞬间令公子寒梦回凄惨幼年,张嘴都忘了说什么。


    “扶苏阿兄,阿婴记错了吗?”


    “没,你记吧,我替你转呈给父皇。”


    公子寒:……


    他都已经这么倒霉。


    为何还要被两个人联手欺负!


    最后,他深吸一口气,然后一言不发地拿起药膏,才道:“趴下!我!会!轻轻!涂!药!”


    “寒阿兄别勉强,我还是与仲父说换个……”


    “趴!下!吧你。”


    公子寒挖起一坨黑色的药膏,他冷着脸,看张婴的眼神宛如黑曼巴昂起身体,即将发出死亡攻击。


    这时,门口忽然传来“噗嗤”一声。


    张婴一愣,便见到一位身着大红色曲裾襦裙的美妇人出现在门侧,正捂嘴偷笑。


    公子扶苏和公子寒皆起身,拱手行礼。


    “阿母。”


    “郑夫人……”


    “哈哈,不用管我。”


    郑夫人之前在宫中听到儿子被陛下斥责的流言。


    情急之下才找到卫月宫,没想到却能见到这么有意思的一幕,她饶有兴趣地看着张婴,“怎和扶苏一样爱记仇,难怪陛下将你们凑一起。”


    扶苏不动声色,心里却咯噔了一下。


    他隐晦地打量张婴好几眼,眼眸微敛,不知在想些什么。


    张婴则对扶苏这类“名人”的幼年八卦有些小好奇。


    他立刻抬头,不曾想,恰好与前方的扶苏默默对视上。


    扶苏温和一笑。


    张婴瞅着对方那张宛如面具一般的笑脸,默默抖了抖,将吃瓜的心思给咽回去。


    但张婴没开口,不代表郑夫人不继续唠叨。


    “小扶苏当年可爱记仇,我还记得他们去学室读书的第三年,某日,小寒忽然泪汪汪地跑过来告状,说扶苏罚他们抄书卷。”


    公子寒脸色骤然发黑。


    但碍于郑夫人的身份又不好说什么。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是他们在学室里调皮捣蛋,不听话。


    幼时扶苏居然将寒、高他们在学室认错过的字,圣贤语录,都一一记下。等先生下次再来时,直接递上去,让先生惩罚他们抄书。”


    郑夫人说到这都憋不住笑,“偏偏陛下认为这是小扶苏爱护弟弟的表现,多次夸赞。小寒。小高那时候的模样,哈哈,可委屈了,都哭过好几次。尤其是小高,连着一两月他的手指都是红肿的。”


    张婴小脑袋点了点:“阿兄不可得罪。”


    郑夫人闻言一顿。


    她看着这张稚嫩可爱的脸蛋,莫名有一种不希望张婴忌惮扶苏,得赶紧替扶苏挽回形象的念头。


    郑夫人连忙补充道:“不过小高手肿,也不能全怪幼时扶苏。小高不擅读书,旁人错几个字,他能错半个书卷。这才……”


    “阿母。”


    公子扶苏忽然缓缓开


    口,语气依旧很温和,“阿婴累了,怕是要休息。”


    “啊,啊对!对!对!”


    郑夫人忽而反应过来。


    她今日是怎么了。


    往日她只是爱听八卦,但除了对庶妹玉兰夫人,向来都是守口如瓶,怎么今日突兀地说这么多体己话。


    郑夫人的目光不自觉地落在张婴身上。


    可当她想近一步细看时,却发现自己的视野被一道月牙白的身影挡住。


    “阿母。”


    扶苏不动声色地扶起郑夫人的手腕,稍稍带力往外走,“我先送你回去。”


    “哦,嗯好。”


    ……


    公子寒松了口气,继续酷酷地给张婴涂最后一点药。


    他见张婴目光呆呆的,仿佛是被扶苏的手段吓到。


    公子寒轻嗤一声:“……他可不会管臣之子。”


    扶苏看着温和有礼,但并不热情。


    他将圈子分得明明白白,不在他圈内的人,他不会关心,甚至不会多看一眼。


    “啊?不是……”


    张婴恍惚间回过神来,冷不丁道,“寒阿兄,你与高阿兄谁……更不擅读书?”


    “嗯?当然是他。你这是何……”


    公子寒骤然一顿。


    父皇给他们下了读书的死命令。


    谁在学室考核垫底,谁次月不准离宫办事。


    如果只有他们三人比拼,他只有微弱的优势能胜过扶苏,而张婴这小子……


    又是豆腐,又是踏锥的,指不定是个比甘罗还要聪明的妖孽。


    那他的赢面岂不是最小的一个?


    公子寒不动声色地看向张婴,冷声道:“你想让高来与我们一起重修秦律?参与考核排名?死心吧……”


    “咦?怎会这么想?”


    张婴眨了眨眼,萌萌哒地开口道,“我只是听郑夫人说过后,有些好奇高阿兄罢了,毕竟连先王先顺民心,故功名成。夫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1这么简单,都能记错。挺少见的。”


    公子寒的脸都绿了。


    只随便听郑夫人说了一遍,这小子,居然将这么一长串的话给背诵下来?


    别说他做不到,就是大兄也不一定做得到吧。


    大意了。


    这也是一聪明的狠人。


    不行,得想个办法。


    ……


    ……


    胡亥气冲冲地赶往卫月宫。


    他在其他方面天赋平平,但对于感知秦始皇的情绪,还是很有一手天赋。


    胡亥已经隐约察觉到父皇起了些变化。


    虽然结论很不可思议,但父皇确实是有可能将一小部分宠爱转移到阿婴的臣之子身上。


    这才是他雷急火急赶过来,想细看的原因。


    胡亥来到卫月宫正门,刚准备命内侍通传,他便看见一道熟悉的身影正在前方疾步,竟是公子高。


    胡亥制止内侍,连忙跟上去。


    他刚追着对方踏入房门,正好听见公子高意气风发地哈哈大笑。


    “三弟,你,哈哈哈……听说你要重修秦律……哈哈哈,去学室?这是你的哈哈……小同门?”


    公子高在短短一句话,接连笑了三遍,“说罢,找我来所求何事?是缺个先生?”


    “不。是……”


    里面的声音越发小,胡亥忍不住又多靠近了几步。


    便听见公子寒说:“缺几个同门。”


    对方说完,还将目光投掷在胡亥身上,忽然道:“来得好不如来得巧,走吧,一同前往西南学室。”


    胡亥:???


    ……


    ……


    咸阳宫。


    嬴政立在宫内,正看着一个样貌普通的内侍,将卫月宫发生的事情表演得惟妙惟肖的模样。


    “哈哈哈……”


    嬴政只觉得胸腔的一股郁气都被笑出来,然后又叹了口气,“那个小滑头。寒,竟被诈住了。”


    赵文和赵高,不解地愕然抬头。


    “余孽贼心不死。”


    嬴政没有解释,他反而来到桌前,抽出了两份竹简丢给赵文和赵高,“明日前,将名单上官吏的亲友梳理一份名单给我。多事之秋,让这群小子待在西南学室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