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一家人踢皮球

作品:《荒灾开局:带着疯批妹妹种田发家

    “爹,爹,我什么错都没犯,你不能赶我回娘家!”


    “你个不孝孙!”


    王老太太一骨碌爬起,冲到王氏面前,在大伙以为她要一哭二闹三上吊时,她一巴掌挥了出去,将猝不及防的王氏打摔在地。


    “亲家大侄怎么赶你回娘家了?喊你回家帮衬下父母兄弟是赶啊?喊你招呼一下我这个年迈的老奶奶是赶啊?”


    “不知好歹的东西,好话歹话都不会听,真是对不起亲家大侄了,家里居然教出个这样的玩意。”


    赶,丁老头确实赶了,可这个赶被美化得很好,一点错寻不出来。


    就跟李氏暗示她们,丁雪微姐弟她管不了,她们便迎刃而上一样,丁老头露出不喜,自然得赶紧回收修理。


    这一刻的李家,王家,那是恨不得丁老头休妻,代替两个儿子休妻。


    还好,还没让喜悦冲破理智。


    一刀切了,往后怎么办?


    好处,当然是一点点刮,细水长流的更多。


    为了消气,也为了给丁老头看,王老太太抬脚就踹,在接连踹了几脚后,她扬起笑脸。


    “亲家大侄你放心,回头一定让老三领个乖巧听话的媳妇回去。”


    原本,丁老头还想警告王老太太两句的,她打的毕竟是自家儿媳妇,可眼角余光却捕捉到王氏充满恨意的目光。


    顿时,他什么话都不想说了。


    “亲家大侄,家里总要找房子住,你看,这家一排空着,是不是很合适?”


    丁雪微都不知是该佩服王老太太顺杆子爬的本事,还是该佩服她找死的勇气。


    她指的,赫然是张七家!


    “不合适。”李氏爆斥。


    王老太太算计的目光,在他们夫妻两身上转了几圈后,嘻嘻一句:“大侄女,这事我瞧还是亲家大侄帮忙定夺比较好。”


    李氏差点背过气去。


    她的话没用了,便不捧着她了。


    “老头子,金老他们喜静,便是我们都不来打扰,还是别让人打扰他们的好。”


    “喜静。”丁老头讽刺地嘟囔一声。


    李氏背脊上渍出一层冷汗。


    她不是不明白利害关系的人,若真是混人,这些年就不可能极力压着娘家人的气焰,这次,只是气晕头了,心里不舒服,想恶心金老他们一下,顺带给大房孩子们一个教训。


    “老头子,我知道了,我已经知道了,我保证,真的保证以后都不会这么莽撞了。”


    王老太太看着她这样小意多情的模样,眼里厌恶一闪。


    “大侄女,先前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是我糊涂。”李氏回得丝滑。


    认错态度良好。


    王老太太一时没反应过来。


    与儿子的前程比,什么气都不重要,估摸到老太太想什么的李氏,当然不能客气。


    “先前是我没想到,可以让王氏照顾你的话,是我不对。”


    丁老头这个公公能让她孙女回娘家,李氏这个婆婆自然也能。


    她们想要依附丁家,不止得丁老头愿意,还得她点头。


    王老太太那张老脸,调色盘似的变换了几个脸色,最终,又是李氏熟悉的狗腿子笑。


    “瞧我,老糊涂了,真是,耳朵都不好使了。大侄女,你说说,我们住哪里合适?”


    ——


    “我家没空屋子。”


    ——


    “我家也一样。”


    ——


    “我家···只有一间。”


    ——


    “我家,貌似,好像,也只有一间的样子!”


    不等李氏问,村里女人们便相聚开了口,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故意的,就没哪家是有两间房子的。


    事实上,要不是看在丁老头的面子上,这一间也是没有的。


    村里人表现得很明白,就是不想租。


    李氏这下是面子里子都丢干净了。


    正在这时,远处传来一串驴叫声,顿时,满村人的目光都充满了深意。


    “我记得,李家这段时间搭了好几个驴棚吧?”有人小声问。


    有人回:“何止搭了驴棚,还搭了猪圈,牛棚。”


    “好像不止畜生圈,我瞧着还有两间木头房子的样子。”


    就想先搬出白家,省几个钱,赶工搭建了两间木屋的李家大小,恨不得撕了这几个大嘴怪的破嘴。


    ——


    “都快惊蛰了,白菜都窜苔了,棉衣也快穿不住了!”


    ——


    “回头,立夏,田边小凉风一吹,舒服死个人。”


    相对一家分开,王老婆子还是喜欢一家蹲一块,再来,她也不想住牛棚。


    不舍地看了眼张七家大门,她定论:“女婿,我们与你们挤一挤,你兄弟去田边木屋委屈下?”


    自家岳母什么脾性李大舅还能不知道,这人怎么能往自家屋子里带。


    眼神转了一圈,见村里一个个都笑眼相待,只能打消给他们找其他房子的想法。


    “这几天气候确实暖起来了,回头,屋子里也躺不住,若不这样吧,今儿咱们勤快些,抓紧点,再搭两间出来?家里有的是料子,不过累两口气的功夫。”


    王老太太被驳了脸面有些不高兴,挖了大姑娘一眼后闷哼:“嫁出去的姑娘果然是泼出去的水,连个暖和都靠不住。”


    “娘,看你说的什么话,还能让你受冷,孩子他们爹不过是不舍得委屈你而已,你也是瞧见我们那屋子的,现在就没落脚地。”老王氏忽悠起人来,那是一套套的:“木屋就搭建在我们的田地边上,回头还得劳烦你帮我们掌事呢!”


    “爹他走了都月余了,若非我这出嫁女的地方不能给他设灵堂,我恨不得现在就去给他刻个牌位请进家门!”


    王家,这王老太太是个精,以前,就是拿事做主的人,让老王氏这么明晃晃地提醒,她哪里还有心情去计较女婿不孝的事。


    “你爹走时连件好样的衣衫都没有,打他走了,我是夜夜梦到他跟我说冷,大丫头啊,你是不知道你爹死得有多惨啊!你爹啊,一生都没吃过一顿好的,一辈子都没穿过一身好的,还想着去了京城就有好日子过,那只这一去直接将命丢在了哪里,京城啊,真不是好地方,那里的人,吃人都不带放血的···”


    王家就是身无恒产的佃户,在那里落脚都无所谓,如今好不容易有个奠基家底的机会,哪里能放过,凄凄惨惨戚戚的一顿哭诉后就决定盖木屋,请牌位。


    当然,地方自然是王氏的田边。


    吼一吼,求票,求收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