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一九八八 钓孩子她可是专业的!……

作品:《七零之娇后妈与冷丈夫

    一九八八年,夏。


    “慢慢你要吃什么雪糕?”


    听到纪怡的话,慢慢伸出手指放在唇边,嘘了声说:“轻一点。”并往后指了指柜台后面站着的人。


    她们所处的地方时军区小学外面的小卖部,老板有个,都是大院里的军嫂。


    八四八五年前后,见政策明朗起来,大院里的军嫂们的心思也日渐活跃起来,陆续做起了小生意。


    因为驻地相对偏僻,周围没有那么多就业岗位,军嫂就业问题一直都是老大难,所以部队非常支持军嫂们做小生意。


    也是在那时候,部队出资在海军大院外面建了两排门面用以出租,一来多一项收入,二来也能帮助军嫂们解决问题。


    所以现在海军大院外面可热闹了,小卖部、早餐店、各类饭馆开了半条街,现在大院里的供销社都没什么生意了,能撑下去完全是因为有国家支持,食堂稍微好点,毕竟饭菜便宜。


    纪怡听到慢慢的话,也扭头看了眼,然后哦哦点头,指着冰柜里的雪糕看向她。


    冰砖、两吃、绿豆冰棒……


    慢慢的目光在它们的包装上逡巡,最终拿了个两吃,放到朋友手里,一起给她的还有雪糕钱,她低声说:“我先出去了?”


    “好,我们出去再汇合。”


    慢慢本想悄悄退出小卖部,但她还没有走到门口,就被柜台后面忙碌的军嫂发现了身影,笑着问:“慢慢不买东西呀?”


    做贼心虚的慢慢立刻停住脚步,挺胸抬头“啊?”了声说:“我不买,我要回家了,阿姨再见。”


    “慢慢再见。”


    见慢慢成功离开小卖部,纪怡松了口气,挑了盒冰砖拿在手上去人少的柜台结账。


    刚才和慢慢说话的军嫂看到她,惊讶问:“怡怡你今天没有跟慢慢一起吗?她刚离开。”


    “嗯,她有事,先回去了。”纪怡说着将雪糕放到玻璃柜台上,再递出五毛钱。


    同一个大院里住着,这个柜台后面站着的军嫂也认识纪怡,边找钱边问:“你一个人买两个雪糕啊?给家里弟弟带的?”


    纪怡嗯嗯两声,含糊点头。


    军嫂没有怀疑,笑着夸了句:“好孩子。”便将找零递给她。


    拿到钱,纪怡说了声谢谢,就带着雪糕走出小卖部。因为不知道慢慢在哪,她出去后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左右逡巡着。


    很快,她听到慢慢的声音:“这里。”


    纪怡转头看过去,就见慢慢站在两间门店铺中间门的过道上,赶紧跑过去将雪糕塞过去,并翻翻裤兜,从里摸出自己的钱补上递给她。


    慢慢看也没看,将钱塞进书包,压低声音问:“她们没有发现吧?”


    纪怡知道慢慢问的是什么,摇头说:“没有,我说你有事回去了,她们以为我是帮弟弟带的雪糕,我们现在去哪?”


    慢慢左右看了看,指指后面说:“我们去小树林那一边。”


    话音刚落,两个小姑娘便牵起手,穿过过道往小树林另一边跑去。


    门面后面的小树林真的很小,整体呈角形,不规律地种了十来棵树,穿过去是个斜坡,坡下有一条过道,再过去是一片农田。


    天气好的时候,大院里的孩子经常来这里滑草,但因为这样很容易磨破衣服,最近这项活动已经被家长们制止。


    穿过树林,慢慢和纪怡在斜坡上找了块大石头坐下,拆开手里的冰棍,就着晚霞吃起来。


    两吃顾名思义,有两种吃法,外面一个沙冰做的圆筒,里面是软乎乎的雪糕,可以舔着吃,也可以用勺子舀着吃。


    她们手上没有勺子,慢慢只好把它举起来,舔着吃。


    冰凉清甜的雪糕入喉,慢慢高兴得眼睛都眯了起来,扭头看到纪怡也吃得津津有味,问:“好吃吗?”


    “好吃。”纪怡将冰砖送到慢慢面前,问,“你要吃吗?”


    慢慢摇头:“我明天可以买。”


    “明天还是我帮你买吗?”纪怡边吃雪糕边问,“我们每天吃雪糕,你会不会肚子痛?”


    她们买雪糕的时候那样偷偷摸摸,就是因为慢慢上个月因为雪糕吃多了肚子痛,被妈妈下了禁令。


    妈妈说了,如果她再偷偷吃雪糕,导致肚子痛被发现,就要没收她的零花钱。所以这段时间门慢慢特别老实,冷水都不敢多喝。


    只是进入六月份后,温度一天比一天高,慢慢也一天比一天嘴馋。


    直到今天下午,慢慢终于下定决心,她要干一件大事——买雪糕吃!


    虽然她觉得偶尔吃一次雪糕不会肚子痛被妈妈发现,但考虑到小卖部的老板都跟她妈妈认识,看到她买雪糕,说不定会跟她妈妈说,到时候她就露馅了。


    所以慢慢为此制定了一次特别行动,让纪怡帮她买雪糕,并找地方偷偷吃完再回去,这样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啦!


    到目前为止,行动都非常成功,只是雪糕真的好好吃,吃完一根,她还想再吃第二根,可是她又怕吃太多会肚子痛。


    夏天气温高,雪糕化得很快,很快慢慢吃的速度开始赶不上雪糕化的速度,所以问题思考到一半,就被她抛到了脑后。


    纪怡也一样,两人再顾不上说话,都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十分钟后,雪糕吃完,慢慢从书包里拿出手帕,小心擦干净嘴角,并擦掉手上雪糕化的水,再舔舔嘴唇。


    虽然嘴巴被擦干净了,但甜味仍停留在嘴唇上,她伸出舌头舔了舔,想起纪怡刚才的问题,轻声说:“一天吃一支雪糕,应该不会肚子痛吧?”


    纪怡零花钱不多,只能偶尔买一支雪糕解解馋,所以她不敢确定,想了想问:“徐子龙好像每天都会买雪糕吃?”


    徐子龙也是他们大院的孩子,同时他也是他们班最有钱的孩子。


    这么说可能不太准确,因为慢慢也很有钱,他们每天的零花钱都是五毛起步,有时候能拿到一块。


    但慢慢没那么爱吃零食,每天的零用钱能存下一半以上,而徐子龙一下课就会来小卖部买吃的,有一天他连续堂课,因为吃零食被抓。


    因为有一堂是班主任的课,她非常生气,罚徐子龙到教室外面站了两节课,并让他下午叫家长到学校。


    徐子龙妈妈知道这件事后也很生气,连续半个月没给徐子龙零花钱,从那以后,他就不敢在课堂上吃东西了。


    但他每天还是会买很多吃的,下课啦,放学啦,总能看到他吃东西的身影。


    好几次放学回家,纪怡都看到徐子龙去小卖部买雪糕。


    不止纪怡看到,慢慢也看到了,回忆着问:“他好像没有肚子通过?”


    “没有吧,他每天都有来上课。”想到慢慢上次肚子痛是在晚上,也没有耽误上课,纪怡补充说,“而且每天都会买吃的,包括雪糕。”


    如果徐子龙肚子痛,第二天他家长肯定不会让他买那么多吃的,就想慢慢,之后好几天都没吃过零食。


    “那……”慢慢跟好伙伴对视一眼,“我们明天还来买雪糕?”


    “嗯嗯!”


    ……


    两个小姑娘商量好后,就手牵着手离开小树林,回到了大院。


    这几年里,贺家换了两次房子,一次是八二年中两室换室。其实早在贺东川刚升团职那会,他就有资格换室,但那时候室没有空房子,一家子只好在两室的房子里又挤了两年。


    其实也没有一年,毕竟那会苏婷和兄妹俩都在市里读书,学期内他们一直住在市里,周六日或者寒暑假才会回来,再挤一年也就两个月。


    第二次换房是八五年,贺东川又升职了,能住的房子也从室换成了四室。


    四室房屋有两种可选,一种仍是楼房,一种是独栋,两种房子面积差不多大,但独栋带前后院,其他条件差不多。


    部队在分房的时候,会优先把独栋分配给级别更高的军官,像贺东川这样刚升上来的基本轮不到。但他运气好,升职的时候刚好四室和独栋各有一套空房,为此他和苏婷很是纠结了一段时间门。


    当时孟秀珍挺纳闷,这两种房子条件上又没有差别,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出独栋比楼房好吧?多了前后院呢。


    问了才知道,他们犹豫的正是这前后院。


    国人天性,到哪都要种点菜,驻地管得严,大家不敢去外面开垦荒地,但没少在大院内部满足种植欲。


    克制点的会用家里不要的搪瓷盆装上泥土,在阳台上种葱和蒜,觉得阳台不够发挥的,会去楼下花圃,种点小白菜。


    因为楼房这些的花圃都是公共区域,所以他们种了不敢施肥,否则让两个部门的人抓到,轻则写检讨,重则拔菜。


    跟住楼房的人比起来,独栋那边更容易满足种植欲,毕竟院子是自己的,花圃是想种花还是种菜,全由主人家说了算。


    施肥也同理。


    这么一来,独院住得舒不舒服,就全看邻居自不自觉了。


    邻居自觉的,不会在院子里施粪肥,碰上不好相处的,冬天还能过,到夏天日子就难熬了,一日餐都别想吃好。


    不过能住进独栋的,军官级别大多比较高,能升到这个位置的不说是人精,智商情商肯定没问题,所以大多数人都是比较自觉的。


    但是吧,凡事总有例外,比如空下来的那套房子,左边的住户就不太听劝。再加上丈夫级别比较高,一般人得罪不起。


    苏婷和贺东川盘算过后,觉得还是选楼房比较好。


    反正房屋大小、住宿环境都差不多,而且楼房那套四室也在二楼,爬上爬下很方便,当然更重要的是,楼房空气好。


    于是这些年里,他们家从十栋搬到了六栋,然后又从六栋搬到了一栋。


    一栋在军属安置办的办公楼后面,面朝军属安置办站在楼下,右手边就是马路,马路过去是篮球场。


    而纪怡家在后面,所以刚走进大院,两个小姑娘就分开了。


    慢慢蹦蹦跳跳地上楼,走过楼梯拐角,抬头看到大门敞开着,她大声喊:“妈妈!妈妈!”边喊边往家里跑。


    但直到她走到家门口,才听到苏婷的回应:“干嘛?”


    慢慢跳进家里喊:“妈妈我回来啦!”


    “听到了。”苏婷起身走到门口,从慢慢背上接过书包问,“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慢慢回答说:“我跟怡怡在外面玩了会。”


    苏婷不疑有他,边开书包边往里走,并问:“今天有作业吗?”


    慢慢回答说:“数学有一张试卷,语文有一篇作文。”


    “那你先去书房写作业?”苏婷问。


    他们家只有两个孩子,睡觉个房间门就足够,所以搬进来后,苏婷和贺东川将书桌放进了最小的次卧,现在那个房间门客房书房两用。


    但因为大多数时候,没有客人在他们家留宿,所以房间门被当成书房的时间门比较多。


    慢慢摇头说:“我不想去书房,妈妈我可以在客厅里写作业吗?”


    “需要开着电视吗?”苏婷微笑着问。


    慢慢一脸期待:“可以吗?”


    “当然不可以!”苏婷一秒变脸,“你马上就要小考了,还想着看电视?贺淼淼我告诉你,这次考试你要是考不上重点初中,暑假别想看电视!赶紧给我去书房写作业!”


    愿望落空,慢慢失落地拿着书包走进书房。


    客厅里站着的苏婷则深吸一口气,早几年她真没想到自己也有为孩子成绩着急上火的时候。


    贺焱小时候多好管啊,不用他们当父母的催,自己就知道努力,成绩常年年级第一,偶尔松懈了也不会掉出前。


    慢慢成绩波动就大了,好的时候能进年级前十,差的时候能掉到年级四五十。


    虽然这些年军区小学的教学水平一直稳居县里第一,跟市里很多小学比起来也不差,但慢慢成绩太不稳定了,苏婷现在就怕她小考掉链子,初中考不上重点。


    以前她还总担心贺焱摆烂,可现在回头去看,他就算摆烂,成绩也比慢慢强不少,高考更是稳定发挥去了首都大学。


    她不指望慢慢考上首都那两所大学,能考上她的母校就行。


    ……


    慢慢进屋后,苏婷也进了厨房忙活晚饭。


    改革开放后的这十年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如果把目光落到家庭内部,最明显的就是电器变多了。


    十年前除了电灯,其他带电字的都不怎么常见,当初他们家搬过来,连买两台电风扇,都有军嫂话里话外说他们不知道节俭。


    搬进六十七号后,有邻居串门,看到他们家有热水淋浴,语气里也满是羡慕。


    可现在,大院里不说家家户户,绝大多数家庭都用上了煤气灶,装上了淋浴喷头。


    除了这些,什么电话电锅电视机,冰箱空调洗衣机,不说一应俱全,大多数家庭里都有一两样。


    苏婷他们家是都有,这些年舆论越发宽松,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捏着钱不敢用,都是怎么舒坦怎么来。


    因为这些大件都是陆续添置的,大院里也没什么人关注他们。


    关注不过来啊。


    早些年军嫂们八卦是因为工作机会少,很多军嫂都闲在家里,虽然家务活也不少,但做这些不耽误嚼舌根,自然一点小事恨不得说出花来。


    这几年万元户遍地开花,部队里不少军官都蠢蠢欲动,想转业去做生意,更不用说没有工作的军嫂,心思都活泛起来。


    下手快的政策刚明朗那会就有了行动,并迅速在大院外租下门面,下手慢的也都做起了小本生意。


    可以说,现在大院里这些军嫂都一心搞钱,真没什么人有心思关注别人家添置了什么。


    就算要关注,别人家的阵仗也比他们家大多了。


    八十年代是风口期,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在这个年代下海做生意,一头猪都能起飞。


    这话很夸张,但也很写实。


    大院里这些做生意的军嫂,不说个个都能挣钱,但只要踏实做生意,不搞七搞八,基本都能有个稳定收入。


    事业起飞的也有,像孟秀珍,她八十年代初就想做生意,但因为顾忌着丈夫的工作,一直没行动。


    但那几年里她没少看相关书籍,闲着没事的时候,也会去县里、市里逛一逛,看那些生意红火的人卖的都是什么。


    看来看去,孟秀珍觉得做吃食最稳妥,至于做什么吃食,她也考虑了很久。


    政策明朗后,她火速支了个摊子,每天放学上学到军区小学门口卖炸串,后来门面盖起来,她也成了第一批租门面做生意的人。现在她不止在大院外面卖炸串,县里初高中校门口都有她开的分店。


    挣钱后孟秀珍比以前舍得花钱,因为隔两天就要去县里门店看一看,有时候忙完了不方便来回,就在县里买了套房。大院里的房子也换了新家具,冰箱彩电洗衣机接连往回搬。


    孟秀珍这都算克制的,大院里还有个军嫂,生意刚做起来,就把家电一次性买齐了,东西太多,百货公司的人特意安排了工作人员开着卡车来送货。


    卡车进大院的时候,军嫂们都沸腾了,慢慢一卡车家电啊!


    这得是赚了多少!


    跟这阵仗比起来,苏婷和孟秀珍他们这样蚂蚁搬家似的往里搬家具的行为,根本没在大院里掀起半点水花。


    哪怕后来进到她们家,发现她们家里家电也齐全,惊讶一下也就过了,毕竟大院里家电齐全的人家多的不说,一个巴掌的数是有的。


    有了电饭锅后,煮饭比以前可容易多了。


    以前蒸饭需要先将米饭煮熟,沥干饭再隔水蒸,当然也可以直接蒸,但那样蒸出来的米饭不是夹生,就是容易糊锅,很难把握好度。


    用电饭锅蒸饭能省略掉煮饭沥干的步骤,加水直接煮就行,都不用看火,反正煮好了会自己跳闸。


    煮上米饭,苏婷开始准备晚上的食材。


    这些年她的刀工不说练得炉火纯青,切起菜来也能算得上得心应手,以前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门才能处理好的食材,现在十来分钟就切好了。


    做好准备工作,苏婷出去看了眼闹钟,见差不多六点,便将青椒下锅,跟鸡蛋一起炒。


    这两年她又燃起了对厨艺的兴趣,时不时会下厨做一道菜,如果反响好就多做两次,反响不好就停几天,等待下一次兴起。


    做得多了,她的厨艺比年轻时长进不少。


    青椒炒蛋做起来很容易,十分钟不到就炒好了,将菜端出,清洗好铁锅,几乎她刚放下抹布,就听到门口传来声音。


    她走出去问:“回来了?”


    贺东川应了声,摘下军帽,边解风纪扣边走到餐厅:“青椒炒蛋?”


    “嗯,我炒了个菜,剩下两道菜归你做。”


    “行,我先把东西放回去。”贺东川说着,拿起军帽和包回去主卧,完了又去浴室洗个手,期间门看到慢慢坐在书房里写作业,站在门口往里看。


    慢慢早听到了爸爸妈妈的对话,但因为怕妈妈,不敢出去,这会看到爸爸出现,便高兴地喊了一声。


    本来贺东川只想往里瞄一眼,听到慢慢的声音临时改变主意,走进书房问:“在做作业?”


    慢慢心情瞬间门低落下来:“嗯,数学老师布置了一张试卷,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


    “做了多少?”


    贺东川往试卷看去,一共四面,她到现在只做完了第一面。


    军区小学五点左右放学,而他六点十分左右回到家,这速度,哪怕面前的是他闺女,他也没法违心说快。


    虽然贺东川什么都没说,但慢慢对大人的情绪很敏感,亡羊补牢地用手捂住试卷,解释说:“放学后我跟怡怡在外面玩了好久,都没回来多久呢,我很快就能把试卷做完了!”


    “爸爸相信你。”贺东川捧场道,“那你继续做试卷,爸爸去做饭了?”


    正觉丢脸的慢慢赶忙挥手:“去吧去吧!”


    为了证明自己做题没那么慢,贺东川炒菜时,慢慢没敢再心两意,刷刷做完了一面半题目。


    但慢慢还觉得不够,吃饭前特意将卷子折了起来,装回了书包里,打算做完后再拿给爸爸妈妈炫耀。


    只是刚吃完饭,慢慢就听到妈妈问:“作业做完了吗?”


    慢慢说道:“还有一点点。”


    苏婷点头:“八点之前能做完,让你看半个小时电视。”


    慢慢抬头看闹钟,都快七点了,连忙问:“如果我八点之前没有做完呢?”


    “那你做完作业后,老老实实给我回房间门睡觉。”


    虽然家里买了电视机,但慢慢能看的机会真不多,她们老师每天都会布置很多作业,七八点钟能做完都算早的,有时候就算做完了,她还要做妈妈布置下来的绘画作业。


    基本上,慢慢只有周六日才能看会电视,还不如大院里好些家里没电视的孩子,他们都能去别人家蹭电视看呢。


    因为看得少,电视对慢慢的诱惑是很大的,虽然八点钟动画片早已结束,但电视剧也很好看啊。


    《上海滩》播出那会,她还迷过许文强呢,但很快他在她心里的地位就被猴哥取代了,现在她的男神是孙悟空。


    想到有电视看,慢慢瞬间门有了做作业的动力,麻溜放下碗筷回书房继续写作业。


    紧赶慢赶,慢慢终于赶在八点以前写完了试卷和作文拿给妈妈检查。


    苏婷先简单扫了一遍试卷和作文,见写得满满当当,就给开了电视,之后慢慢看电视,她在旁边检查试卷。


    试卷做得还行,有错误,但不多,打分的话能有九十,她看完后将试卷递给慢慢,指出错误的地方让她修正。


    慢慢正盯着电视看得津津有味,闻言头也不转地和苏婷打商量:“妈妈我可以明天再订正错题吗?”


    苏婷反问:“电视可以明天再看吗?”


    慢慢:“……好吧。”目光黏着电视走进书房,拿出笔蹲到茶几前,看两眼电视,写一个字,再看两眼电视,再写一个字。


    等苏婷检查完作文,看到她居然还在写第一个错题,伸手敲敲茶几:“贺淼!你再抬一下头,我把电视关掉了啊!”


    “我不看了。”慢慢连忙说,低头快速修改错误。


    等错误完全订正,苏婷检查过后没什么问题,才点头说:“你还可以看十分钟电视。”


    “这么快?”慢慢抬头去看挂钟,果然已经八点二十,“我都没看多久呢!”


    看出慢慢想耍赖,苏婷说:“说好了半个小时的。”


    “好吧。”慢慢抬起,继续盯着电视看。


    十分钟转瞬即逝,剧情正放到,慢慢激动得嗷嗷叫唤,就在这时候,苏婷走到了电视机前,她叫得更厉害了:“妈妈不要!”


    “半个小时过了。”


    慢慢不住哀求:“我再看五分钟,不,分钟……两分钟也行,妈妈……明天我少看两分钟,不,我早点写作业,七点半就写完好不好?”


    苏婷终于松口:“要保证正确率。”


    “好!”


    “再给你两分钟。”


    慢慢长出一口气。


    但不到两分钟,电视上就放起了片尾曲,而剧情仍卡在,慢慢气得仰倒在沙发上,苏婷却并不同情她,笑着说:“这可不是我不让你看。”


    慢慢趴在沙发上挪动着身体,睁着大大的眼睛,从下往上望着苏婷喊:“妈妈”


    苏婷关上电视:“嗯?”


    “明天我早早写完作业,还可以看电视吗?”


    “可以,而且只要你期末能考进年级前五,暑假你每天都可以看四个小时电视。”只要能考到年级前五,重点初中肯定稳了。


    慢慢面露犹豫,四年级以后,她最好的成绩是年级第六,最差的唉不提了,反正她觉得进前五好难。


    可是每天看四个小时电视诶!


    好期待。


    看出慢慢的纠结,苏婷微笑不语,完全不担心闺女会拒绝——


    钓孩子她可是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