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九章 抢

作品:《争魏

    建业城下杀声震天。


    钟毅瞅准了时机,联合周处发动猛攻。


    天时、地利、人和皆在吴军手上,两万人南北夹攻之下,王濬大营渐渐不支。


    拜罗尚所赐,江东吴军对秦军的敬畏大大降低,生出同仇敌忾的心理,加上钟毅的鼓动,吴军奋勇激战。


    历来吴军北伐异常拉胯,但防守起来,却异常神勇。


    几十年来,击退了一次又一次中原的大举进攻。


    “报使君,左营被周处攻陷。”


    “报使君,右营被吴将张悌猛攻,请求支援。”


    “报使君,诸葛靓……”


    各种消息无不在告诉王濬,形势不容乐观。


    他麾下的大军本来就刚刚经历濡须洲之战,人困马乏,没休养两天,便马不停蹄的突袭建业……


    王濬穿好盔甲,提起长剑,轻抚刀锋,嘴角挂起一丝冷笑,“吴人真以为某老迈,不堪一战?”


    不向周旨求援,是因为他有足够的自信。


    “愿随使君死战!”三千甲士提起刀弩。


    不支的是左右两营的投诚军,他麾下的精锐一直在养精蓄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支甲士都是当年蜀军精锐,被王濬招募起来,厚待之,严加训练,配以精甲连弩。


    “大好儿郎,随吾去博取功名,杀!”王濬振臂而呼。


    “杀!”战场上发出一阵阵咆哮。


    黑甲宛如黑色的潮水,向北席卷而去。


    吴军鏖战许久,正是力竭之时,没想到王濬还留了一手。


    秦军以刀盾在前,连弩在后,箭如飞蝗,一时间吴军人仰马翻。


    “杀!杀!杀!”


    整个战场似乎只有他们的喊杀声,刀锋所向,吴军宛如麦子一般成片成片的倒下。


    钟毅调集重兵前来围堵。


    但依然无济于事。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支甲士沉默了多时,即便在江心城,王濬也没舍得用,现在放出来,犹如饥渴的猛兽,正需血肉来填补。


    战场变得惨烈无比。


    王濬当年镇守潼关,手上两三万的兵力,就敢口出狂言,要把秦人的血放干。


    不过狂有狂的本事。


    他能练出一直精锐水军,自然也能练出一支精锐甲士,更何况他背后有杨峥的支持。


    血,一道道汇集在一起,如溪流一般缓缓流淌着。


    以王濬的气势,仿佛要将吴人的血放干一般……


    惨烈的厮杀,让战场忽然沉寂下去。


    秦军士气回复不少,不过毕竟吴军有兵力优势,建业城中又冲出一支步军加入战斗,战场再度转为胶着。


    一方要守护家国,一方要建功立业……


    簇拥在甲士中的王濬抬头望着前方不远的建业城,千古功业近在咫尺!


    “儿郎们,努力!”功业欲化作烈火在他胸腔中熊熊燃烧。


    然而就在此时,西面响起地动山摇。


    一支骑兵风驰电掣而来。


    形如一柄巨大的长剑,刺向战场。


    为首两杆大旗,上书“秦”、“周”。


    “周旨!”面对千军万马的吴军,王濬都不曾皱一下眉头,却在此时眉头紧蹙,心情十分复杂。


    骑兵泼喇喇的冲来,手中的长矛随着战马的起伏而上下颤动。


    眼看就要刺入战场,骑兵忽然一分为二,只有小股骑兵冲向战场,大股骑兵直奔建业城杀去。


    煮熟的鸭子飞到别人碗里去了,王濬惊怒交加。


    但步卒再快,也没有骑兵快。


    而且王濬还深陷战阵之中无法抽身……


    有了骑兵的支援,战场形势一边倒。


    吴军本就鏖战多时,阵列散乱又腹背受敌,自然无法抵抗。


    对秦军骑兵有天然的畏惧心理。


    无论钟毅如何命令,都制止不了败势。


    眼看着周旨骑兵冲入建业城,钟毅万念俱灰,向西面濡须城的方向拱手,“父亲,儿先去矣。”


    遂挺刀杀入战阵之中,被王濬甲兵所斩。


    钟毅一死,吴军牙纛倒下。


    战场上的吴军再无斗志。


    “投降者不杀!”漫山遍野都是秦军的劝降声,吴军纷纷放下刀剑,乖乖的跪伏在地,再无之前的勇猛。


    张悌呆呆的站在战场上,拔剑欲冲向秦军。


    诸葛靓在后大呼:“天下存亡有大数,岂卿一人所知,如何故自取死为?且秦主仁厚,必不加害。”


    张悌泪流满面,“仲思,今日是我死日也。且我作儿童时,便为陆丞相所拔,常恐不得其死,负名贤佑顾。今以身徇社稷,复何遁邪?莫牵曳之如是。”


    诸葛靓只得放手,张悌提剑冲入秦军之中,被砍倒在地。


    南面的周处也欲死战,被部下劝阻,“公今日战事,周家将绝矣!”


    周处长叹一声,放下兵器。


    回想起前些时日斩杀一名秦将,心中忐忑起来。


    王濬率身边的两千甲士冲向建业城。


    城中还有零星的抵抗。


    王濬不管不顾,直奔吴国皇宫。


    路上正遇周旨,城中纷乱如麻,战马反而速度快不起来。


    两人四目相对,王濬冷哼一声,周旨却微笑着拱手一礼,“王刺史,何来迟也!”


    “周将军趁人之危而抢功,非大丈夫所为。”


    “此言差矣,若非某率军驰援,王刺史如今犹在苦战之中。”


    “哼,钟毅中我计,兵败是迟早之事。”


    “某分明看见刺史有不支之象。”


    “区区钟毅小儿,也能奈何得了某?”


    ……


    灭国之功太大了,必将名垂青史。


    武庙中也必将有一席之地!


    两人嘴上说着话,脚下却一刻不停,争先恐后的向建业皇城奔去。


    两边人马也是剑拔弩张,不过都有分寸。


    如果出手,即便抢到功劳,也无法善了。


    大秦军法不是儿戏。


    王濬功名心重,周旨亦不遑多让。


    沿途遇上吴军抵抗,两支人马如狼似虎,三下五除二的杀退敌军。


    攻入皇城,乱兵渐少,周旨马快,先他一步。


    王濬气急,知道也追不上了,心念一转,气喘吁吁道:“去钟会府!”


    建业这么大,城中的目标也多。


    周旨俘虏了吴国皇室,王濬抓捕了吴国官吏,控制了全城,两人倒也旗鼓相当。


    建业城就这么被攻陷了。


    不过两人的争执却没有完结,各自写了上表,分别递给杜预、杨旭,以及远在大兴的皇帝杨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