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不讲理的德妃,被弹劾的施世纶

作品:《影视世界从做厨师开始

    中秋节。


    东六宫之一景仁宫。


    这里原本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的住所。


    四阿哥胤禛小时候被孝懿仁皇后抚养,就是在这里长大的。


    六月份,康熙册封苏明哲为太子后,苏明哲没去住胤礽的毓庆宫,而是住到了景仁宫。


    十四阿哥胤禵在被圈禁半年之后,重新进入皇宫,没先去给自己额娘德妃请安,而是先来景仁宫谢恩。


    毕竟,他与胤禩等人结党,犯下滔天大罪,能这么快就被放出来,自己这个一母同胞的四哥功不可没。


    “胤禵给太子爷请安!”


    “免了,十四弟来了,先坐下吧!”


    苏明哲批复完手上的奏折,这才放下毛笔,看向了多日未见的亲兄弟。


    说是亲兄弟,实际上,哥俩一个是太子党,一个是八王党,不仅不近亲,反而算是死对头。


    如今两人再见面,苏明哲已经成为太子,大清储君,意气风发,恣意昂扬。


    而胤禵却沦为阶下囚,神形憔悴,腰杆佝偻。


    身份上的巨大差异,把胤禵身上最后一点精气神都敲掉了,眼神里全是对苏明哲的讨好。


    “谢太子爷!”


    胤禵小心翼翼坐下,神情中尽显拘谨和小心。


    苏明哲见状,有些不忍心,想要问问他最近过得怎么样,却又感觉这样的话有些多余。


    思考了片刻,苏明哲还是冷着脸,先训斥道:


    “被关了大半年,可反省过哪里做错了?”


    “胤禵知错了!”


    胤禵不敢怠慢,神情慌张地开始各种反省。


    苏明哲见他这副模样,有些恨铁不成钢,忍不住就劈头盖脸一顿骂:


    “哼!你们几个真是胆大包天,堂堂皇子,竟然连《百官行述》这种下三滥的手段都用上了,真是丢尽了大清国的脸面……”


    “胤禵知罪,胤禵知罪!”


    胤禵又站了起来,弓着腰,不停地认罪。


    过了片刻,苏明哲骂完之后,这才语重心长道:


    “我之前,一直以为你们几个就是看不惯二哥,才联合起来,搞些小打小闹,没想到你们这么不争气,做的事情比二哥还过分!”


    “皇阿玛被你们几个气得旧疾都犯了,如今连政务都处理不了。所以,你暂时还要在自己府里面壁思过!忍耐两三年,磨磨你那性子……”


    “谢谢四哥!”


    胤禵听了苏明哲的话,不知为何,心头一酸,眼眶泛红,忍不住就流出了两行泪来。


    在被圈禁在宗人府的半年里,胤禵算是吃尽了苦楚,他是真怕这一辈子就被关起来,再也难见天日。


    如今,身为太子的苏明哲亲口答应,过几年就放自己出来。


    胤禵立刻就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苏明哲见这家伙恢复了一些活力,这才起身道:


    “走吧,咱们一起去给额娘请安,在你被圈禁的这段时间,额娘才是最难过,最痛苦的!”


    永和宫内。


    因为是中秋节,弘晖和几位皇子阿哥没去上课,一大早就陪着额娘,来给皇奶奶德妃请安。


    这老人一上了年纪,就喜欢幼子、长孙。


    没有胤禵经常来请安问好,弘晖就成了德妃的心肝宝贝。


    德妃搂着自己大孙子时,看都不看两个侄女一眼。


    至于一起来请安的年世兰和兰欣,更是如同透明人一般,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


    突然,有首领太监急匆匆进门,报喜道:


    “娘娘,太子爷带着十三爷来给您请安了!”


    “快,快请进来!”


    德妃一听小儿子来了,欢喜地抱起大孙子就要出去迎接,还是柔则和宜修拉住了她:


    “姑姑,您在这坐着就行,太子和十四弟马上就到了!”


    随着自己男人水涨船高,宜修也是渐渐有了脾气,根本不管自己和胤禵在德妃心中的地位,孰轻孰重,就开口道:


    “姑姑,十四弟跟随老八他们,犯下这么大错,你一会还要好好地说说他才行,可不能再像以前似得惯着他……”


    “我知道,我知道。”


    德妃在听到胤禵要来的消息,早就没心思在几人身上了,连大孙子都放下了,对于柔则和宜修的话,更是一句没听进去。


    不多时,苏明哲带着胤禵进了正殿。


    众人礼毕。


    德妃就抱着胤禵一阵痛哭,搞得胤禵一阵难为情。


    最后还是柔则和宜修两人合伙劝说,这才让德妃情绪稳定住。


    眼看着小儿子除了清瘦一点,并无大碍,德妃稍微宽心一点,不过随即就朝着苏明哲讲道:


    “胤禛,你弟弟的事情,你怎么说?难道还要继续圈禁他吗?”


    苏明哲见德妃这么说,立刻露出苦笑道:


    “额娘,你不知道《百官行述》在朝中造成了多么恶劣的影响,朝中文武百官有多少人,都想要撕吃了他们四个!皇阿玛根本不可能这么容易,就放过胤禵的!”


    “那什么《百官行述》,不是胤禩和胤禟搞出来的吗?和你弟弟有什么关系?”


    德妃见苏明哲不肯答应自己,立刻进入了‘不讲理’状态:


    “我不管,你现在都是太子了,还负责监国,难道连你弟弟都救不了吗?”


    “额娘,这可是皇阿玛下的旨意!”


    眼看德妃如此,苏明哲心中不由厌烦、烦躁起来:


    “我能趁着十三弟平定准格尔叛乱的喜讯,让胤禵回府思过,已经算不错了,再想更进一步,只能等待新的时机……”


    “额娘,四哥说得对!”


    胤禵眼看亲娘不断逼迫苏明哲,也害怕把这个已经当太子的亲哥给逼烦了,连忙帮着苏明哲劝说起了德妃。


    有了胤禵劝说,德妃的情绪这才稍微控制了一下。


    随后,德妃又要求,必须让胤禵每隔几日来看望自己一次。


    苏明哲眼看自己不答应,这德妃就要撒泼打滚,无奈之下,只能咬着牙答应下来。


    这老太太真是越老越不讲理了!


    在德妃处过了一个中秋节后。


    苏明哲又恢复了忙碌状态。


    转眼到了十月份。


    康熙从金陵传来消息,说是要在江南巡视河道、盐道,让苏明哲继续监国。


    到了此时,苏明哲已经把朝中文武大臣收拢过半,来京述职的省府封疆大吏,也都过半拜访过东宫。


    说句不客气的话。


    这个时候,苏明哲喊一嗓子,就能有文武百官劝谏康熙禅位了。


    好在,苏明哲一直都比较务实,对于当不当皇帝,并不怎么在意。


    不知不觉中,到了深冬。


    这一日,天降暴雪。


    顺天府尹新上任的施世纶来报,城南贫民区,以及城外几座码头都有冻死人的情况出现,请太子调动物资救灾。


    苏明哲立刻批复,命令九门提督托合齐,配合顺天府尹施世纶救灾。


    同时,还任命施世纶为左副都御史,户部侍郎职衔。


    有了户部侍郎的头衔,各级各部分都非常配合。


    到了第三天,施世纶就带着大家控制住了灾情。


    就在京城中文武百官,正要上表奏贺时。


    那九门提督托合齐却先一步上奏,弹劾施世纶‘邀买民心’、‘居心叵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