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章 李云升!

作品:《二周目女帝:这剧情不对劲!

    “这个点穴里边,有没有笑穴?”


    “就是那种,笑得停不下来的。”


    “卫湘?”


    见没人应,李云升朗声道。


    “刘权!”


    刘权急急忙忙跑到厅堂,而后小心翼翼地站在门口。


    “相爷,您有什么吩咐?”


    “你站那么远干什么?”


    李云升一抬手,刘权立即吓得退出门外,只探进一个脑袋。


    “相爷,我怕……”


    这几天,李云升把《六甲印诀》的基础手印在他的身上实验了一个遍。


    现在,他只要看到李云升一抬手,就条件反射。


    “你怕什么,我是问你,卫湘呢?”


    “我刚才看她出去了。”


    “这几天,她天天不在府里总往外边跑,知道她干什么去了吗?”


    刘权大着胆子走进门,而后说道。


    “只是知道她去了长兴坊,做什么不知道。”


    李云升思索了一下,起身道。


    “去长兴坊看看。”


    ……


    长兴坊。


    一给瘸了腿的说书先生坐在有些破败的小院之中,醒木一拍。


    “咱们今天说的这个故事叫请君入瓮!”


    院中,零零散散摆着三张桌子,总共坐着四个人。


    其中,卫湘独占一桌。


    桌子旁。


    一个六、七岁的盲人小丫头端着茶壶,摸索着着桌边,给她添了一盏茶。


    “大姐姐,请喝茶。”


    卫湘点了点头,而后突然想起来小丫头看不见,轻轻嗯了一声。


    轻轻摆正茶盏,继续听着她并不感兴趣的故事。


    不一会,一位俊逸非凡的公子坐在了她身旁的座位上。


    听到声音,小丫头知道来了新的客人。


    小丫头脸上立即堆起来笑容,殷勤地添了一个茶盏。


    “客人,请喝茶。”


    李云升此时才注意到这个小丫头的眼睛,目光闪烁了一下。


    虽然眼睛看不见,可是这一盏茶倒得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他听了一耳朵那说书的所讲的故事。


    “特意跑这儿来听故事?”


    卫湘摇了摇头,然后目光落在小姑娘的身上。


    “她。”


    此时,李云升又多看了那小姑娘一眼。


    不过是一个瞎了眼睛的小姑娘,没有什么特别的。


    他微微压低了声音:“她有什么特别之处?”


    卫湘看着小丫头的侧脸,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教她学武。”


    这四个字一出,李云升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她是个瞎子啊。”


    尽管他的声音压得已经足够低了,而且院中又有说书声,


    可是小丫头依旧听的一清二楚,她抿了抿嘴,假装自己没听见。


    卫湘摇头,做噤声状。


    “她不瞎。”


    嗯?


    李云升第三次打量这个小丫头。


    “放着我这个练武奇才你不教,为什么选她?”


    他倒不是吃一个小丫头的醋,纯属是好奇。


    满京师那么多人,为何偏偏选中这个装瞎的小丫头。


    “练武奇才?”


    “难道不是?”


    卫湘一本正经道。


    “你不是,她是。”


    李云升不服气。


    “端章可是说我骨骼惊奇。”


    “六百二十两。”


    李云升:……


    没等他说话,一旁听书的一个客人起身道。


    “老张头,这几个故事都听腻了,再没点新鲜的我可就走了。”


    听到这话,小丫头脸上一脸担忧。


    老张头张了张嘴,有些尴尬道。


    “老许,你是常客,我肚子的这些故事都已经倒给你了。”


    老许终究还是没忍心走,又坐了下来,只不过嘀咕了一句。


    “你倒是也学两个新的故事啊。”


    李云升问道。


    “那什么时候教?”


    卫湘伸出两只手。


    “挣够十钱。”


    闻言,李云升拉过小丫头的手,直接往她的小手里塞了一锭银子。


    “行了,不用讲了,今天的十钱挣够了。”


    他到是要看看,这个所谓的练武奇才到底有何特殊之处。


    小丫头捧着银子,手掌摩挲着银子形状。


    而后,又将银子放回了桌上。


    “公子,爷爷说过,每人只收一钱。”


    李云升瞪眼道。


    “有银子也不要?”


    一旁,老许气骂道。


    “公子,你别跟他一般见识,这老头就是头犟驴。”


    见李云升一脸不解,他又解释了一番。


    这一老一少没有其他营生,日子过的艰难。


    他之所以来听书,其实也是为了接济一下这家。


    可是直接给钱他,老头还不要,非得听书才行。


    自打那一次,他给了五十钱之后,这老头就定下一人只收一钱银子的规矩。


    老头是想凭自己的本事吃饭,不想像个要饭的一样,觉得寒碜。


    李云升有些不理解。


    “就你这说书的水平,一人一钱,若不是他们救济,你不得饿死?”


    老张头的脸色有些涨红,就在他想继续说的时候。


    李云升抬手打断道。


    “得了,听爷给你讲一段三国。”


    ……


    一个月后。


    一身男装的上官轩然低声问道。


    “陛下,您这次微服出宫是有何事啊?”


    姜清影走在大街上,时不时地看向两侧的居民坊。


    “早朝的时候,李云升说要废除坊市制。


    就连柳呈竟然也破天荒没有装聋作哑,而是同意了他的建议。


    朕想看看,这坊市制度,是不是真的像李云升说的那般有诸多弊端。”


    话音刚落,一群孩子一窝蜂的朝着同一个方向跑去。


    “说书的要开始了!”


    “快点!”


    “去晚了,就只能站在墙头听了!”


    其中一个孩子翻了个跟头,嘴里还念叨着。


    “我是熏悟空!”


    姜清影拉住那个撞到她的孩子。


    “小小年纪不好好在私塾读书,却跑去听书,你们先生不管吗?”


    男孩吸了吸鼻涕,指着跑在最前边的一位老者。


    “跑的最快的那个就是私塾先生!”


    女帝抬眼一看,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先生撩起袍子,跑的飞快。


    再一低头,眼前的小男孩早就跑没影了。


    一旁,上官轩然提醒道。


    “陛下,李云升!”


    顺着上官轩然手指指的方向,姜清影看到了李云升的背影。


    “这说书的究竟是何人?”


    出于好奇,女帝拉着上官轩然就跟了上去。


    进了长兴坊。


    老张头的院里坐满了人,大人小孩都有。


    姜清影和上官轩然走进院子,此时李云升正搂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


    她走到李云升身后,找了个不太引人注意的地方站定。


    然而,很快她就看了让自己气的浑身发抖的一幕。


    “李云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