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十二月,冬大雪

作品:《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对于开冬之后的这场大战,戏煜并没有放在心上。


    虽然眼下的袁术刚刚收拢黑衫军和南匈奴,气势正盛。


    但,谁让这家伙运气不好。


    准确的来说,一众诸侯,不可能看着袁家两兄弟就这样在两边做大。


    表面上,眼下的兖州身处于一众诸侯兵峰之下。


    南有袁术,北有袁绍。


    西边靠着河内张扬,往后又有旧都洛阳,东边则是北海孔融和徐州陶谦。


    整个兖州,如同被包了饺子一样。


    曹操身处于兖州之地,表面上看起来根本没有争夺中原的资格。


    但,正因为如此,一众诸侯却多少有些忽略了曹操。


    更何况,没有人想到的是。


    曹操在短短小半年的功夫之内,便彻底将整个兖州彻底平定了下来。


    没有了黄巾军的侵袭,曹操刚刚平定的兖州,如今算的上是铁板一块。


    虽然在一种诸侯的兵锋之下。


    但!


    北边的袁绍眼下正在和公孙瓒鏖战,如今的两者对于青州都是虎视眈眈的。


    两人之间的矛盾那是根本化解不了的。


    袁绍想要在北方做大,他和公孙瓒之间,就像是水火不容一样。


    如今冬日稍歇,等冬日一过,这两者之间对于青州的争夺便会如火如荼。


    正因为如此,袁绍这时候根本顾忌不了兖州的曹操。


    相反,为了能稳住曹操,袁绍甚至于还不得不主动选择拉拢这个小老弟。


    大概,他也没想到,曹操竟然会被鲍信等人迎接到兖州。


    甚至于,自己这個曾经的小老弟,一股脑竟然直接将兖州平定了。


    为了稳住曹操,袁绍眼下根本无暇顾及。


    而曹操能借到军粮,这也便是顺理成章的事。


    至于河内张扬,如今的他自保有余,根本不敢进犯兖州。


    北海孔融,不过一儒生而已,虽是太守,但其不善兵事,不足为虑,更何况,他和曹操之间和隔着一个青州。


    青州兵流窜到兖州的时候,有一部分自然是流窜到了北海地界。


    眼下的孔融没少受黄巾威胁。


    徐州陶谦,倒是少不了一战,不过,这家伙年龄大了,坐拥徐州而进取不足。


    眼下这家伙抱着坐山观虎斗的架势,暗地里虽然和袁术有所勾结,但算不上什么太大的威胁。


    而曹操对于徐州这个地方,也是看中的紧。


    倒是袁术。


    这家伙眼下几乎要割据整个淮南之地,前有吕布挂靠投效,近些时日又收拢了黑山军余部和南匈奴。


    气势正盛在所难免。


    对方兵峰剑指陈留,若非眼下正值深冬,想来已经开始迫不及待想要进犯兖州了。


    只是,袁术没想到的是,他刚刚进军陈留,自家粮道就会被荆州刘表所截断。


    到时候,首尾难顾,曹操不可能放过这样的机会。


    历史上也正是如此。


    戏煜思绪闪烁之间,边上的曹操又主动朝着火炉内添起了火。


    “主公,李傕、郭汜虽是有野心之辈,朝廷如今拜将封侯足矣安抚两人。”


    “天子虽说被困,但此二人做不了董卓,想来天子眼下暂且无事!”


    荀彧想了想在边上说了一句。


    戏志才点了点头,如今兖州平定,正是他们这些人暗中积蓄实力的时候。


    这四十万大军,只需稍加训练,便能进取中原。


    而现在,兖州需要的,不过只是一段时间的消化罢了!


    “主公,眼下我等大敌,唯有南边的袁术。”


    戏志才话音落下,曹操点了点头。


    虽说他表面上瞧不起袁术,但人家毕竟是四世三公,底蕴颇深。


    这几年,整个大汉天下,投奔袁家两兄弟的士族豪门可不少。


    眼下袁家两兄弟,一南一北,能有此种成就,这四世三公的名头可没少起作用。


    袁术眼下兵锋正盛,大有针对兖州的意思。


    “袁术不足为虑!”


    戏煜随口说了一句。


    听到这话,边上三人的目光尽皆朝着他看了过来。


    “主公,袁术此人,心胸狭隘,吕布虽然才投效不久,但其置吕布而不用,明显有些忌惮。


    而后者,又是骄傲狂纵之人,久必生乱,我料想,吕布不久,便会弃袁术而去。”


    “而其想要进军我兖州,荆州刘表必然不可能坐视不理,开冬袁术若动,必有一败!”


    戏煜言之凿凿,话音落下曹操也跟着点了点头。


    “奉义说的没错,袁术,不过一冢中枯骨也!”


    后堂内,四人跟着笑了笑。


    火炉内的火苗升腾。


    此番议事结束之后,戏煜回到自己住的地方便不再出门了。


    这个时代的冬天,诸侯们尽皆休战,整备粮草的整备粮草,准备屯田的忙着准备。


    整个大汉天下,仿佛在冬日的时候,都消停了一些。


    十二月,天际之上再次降雪。


    天气变得又冷了一份,。


    戏志才坐在自家的后堂用火炉小心的煮着酒,边上的戏煜自顾自的研究着什么东西。


    “阿煜,你弄得那是什么东西!”


    对于自家弟弟突然间开始对木工这样的火升起兴趣,戏志才多少有些看不懂。


    当然,戏煜从小的奇思妙想从来不在少数,他早就习惯了。


    火炉上煮着的酒开始冒气了热气,戏志才转过头开始打量着戏煜手上玩弄的东西,有些好奇。


    “我想做个犁具!”


    随口朝着戏志才回应了一句,戏煜有些无奈。


    这个时代的冬天,说到底还是有些冷意的。


    虽然他因为体质的原因,并不感觉多冷,但其他人会冷啊!


    冬天的昌邑县,几乎没有什么娱乐设施。


    加上外面大雪封盖,除了每天在院子内活动活动身体,戏煜几乎没有其他的事情去做。


    闲的没事,又想到之后开春之后的春耕。


    戏煜想了想便打算将曲辕犁捣鼓出来。


    毕竟大汉现在的犁具实在是太落后了,用这样的犁具,需要用两头牛或一牛一马并驾而驱。


    而且,效率还不高。


    相比较起来的话,曲辕犁就简单多了。


    不禁可以节省人力,甚至于能够提升更多的效率。


    “这是犁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