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肆征兵

作品:《大明:我的多重人格被朱元璋模拟曝光

    突然冲进来的人引得两位侧目,只见他穿着朝服满头大汗。


    像是还没有来得及回府,便赶来此处。


    是李寒山。


    他听到眼线传来的消息,二话不说赶到宫里,可算是赶上了。


    思及此处,某人没好气的看了一眼,正跪在地上无所事事的朱尚炳,方才人头都显现落地如今却这般淡定。


    被打断的朱元璋此刻紧锁眉心看向面前人,他自然知道此人是朱尚炳麾下,语气中带着些许不耐烦,质问之余不忘威胁。


    “爱卿有何事?不妨直言,但倘若是求情,也别怪朕不留颜面。”


    闻言李寒山面露笑容,看上去颇有运筹帷幄的架势。


    等到话音落下后,非但没有离开,反倒上前走了两步。


    只听噗通一声,他跪在朱尚炳身边行了个大礼,随后朗声道。


    “陛下无须多虑,臣此次前来只是为了一事,世子殿下曾与臣谈论起关于大明堡朝一事,如今想要解决,最主要且最关键的在于琉球。”


    转移话题。


    听到这话朱尚炳忍不住侧目,看着眼跪在身边的李寒山目光中带着些许欣赏,没想到他居然会想到这点。


    大明宝钞就像悬在朱元璋脖子上的利剑,若是不处理好,这可就是他就是他的污点,他断然不会纵容大明宝钞向史书那般记载。


    打蛇打七寸,这便是朱元璋的七寸。


    果然,听到这话朱元璋的面色难看了几分,但并没有将目光放在朱尚炳身上,而是转向身边的李寒山。


    “继续说下去。”


    成功了。


    李寒山在心中窃喜,但也不忘说出他的打算。


    “臣提议大肆征兵剑指琉球。”


    好一个剑指琉球大肆征兵。


    朱元璋的面色愈发难看,国库空虚才是他的首要顾虑。


    若非如此,怎么会将念头打在大明商会上,若有了它的帮助必然能充盈,但……


    他下意识将面前人摆在纸上谈兵的位置,就连语气也不复方才那般,透露着几分不满。


    “爱卿所言极是,但你似乎还不明白,大明并无可远征之船,也没有善于水上作战之师。”


    这些问题正中眼前人下怀,朱尚炳更是了然,知晓旁边这位下的是盘什么棋。


    只见他缓缓站起身来面色严肃,对跟前这位提议。


    “臣知晓,所以提议由三宝太监选拔,组建大明水师,至于船……”


    提及船只,他故意停顿,转而将目光放在朱尚炳身上,其意思不言而喻。


    将这担子顺利的落在了朱尚炳的肩头。


    “相信世子殿下会有办法解决。”


    两人四目相对皆是一笑,朱元璋这才后知后觉面前人打的是什么算盘。


    不过……


    听到朱尚炳能造出海上行军的战船时,他的眼前一亮,心中是晚来的懊悔。


    抛砖引玉。


    面前这两只小狐狸打的就是这主意,让朱元璋看出好处而后妥协。


    他的眼中虽然有些无奈,但大明商会这件事上还是松了口。


    “算了,朕不掺和你们小辈了,随你们去吧。”


    闻言李寒山面露笑容,旁边的朱尚炳更是直接谢恩。


    “多谢陛下。”


    他本以为这件事会经过很多的弯弯绕绕,没想到有了神助攻的助理竟然迎刃而解,虽然莫名其妙的上了造船这事。


    但此事早在他的计划之中,不过提前而已。


    还没等朱尚炳高兴个够,旁边便传来朱元璋的声音。


    只见他故作严肃,先是瞪了一眼才厉声说道。


    “倘若造船不利,秦王世子,这一切的责任都归咎于你。”


    听到这话,朱尚炳下意识将目光放在李寒山上,仿佛在无声的谴责他将这件事全部落到他的头上,谁知后者却撇开目光。


    最终在朱元璋的凝视下,他还是开口。


    “臣必当尽心竭力,不负皇恩。”


    可算能逃之夭夭,在朱元璋欣赏的目光中,朱尚炳已送李寒山回府为由,悄悄出了宫。


    马车上。


    他看向淡然自若的李寒山,想到宫中发生的事情忍不住开口。


    “你难道不害怕被我牵连吗?”


    朱元璋方才的确是动的杀心,他清楚的感觉到了,若不是李寒山在,都不能笃定可以保全性命。


    方才提出剑指琉球,就像一场豪赌。


    若不是上面那位看出他的确有利可图,恐怕二人绝不可能安然无恙。


    谁知对面那位听闻只是露出淡然的笑容,他摩挲着玉扳指轻声道。


    “殿下可知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殿下于我而言,正是知己,若非有您,怎会有如今的在下。”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他是君王,那么李寒山便是愿意赴死的将领。


    一饮一啄,皆有来因。


    朱尚炳并没有将话题继续下去,而是想到在林德殿内向朱元璋提出的大肆征军。


    大明步军甚多但却没有海军,想要训练还得从头开始。


    思及此处不由得长叹口气,为日后的生活糟心。


    他转过头,仔细叮嘱对面之人。


    “三宝那件事还得由我来出马,至于你,不妨再次远走一趟,去沿海地区征军,务必通晓水性。”


    李寒山:?


    他是因为彻查江浙一带的贪官污吏,这才升官,但并不代表乐意往那一带走。


    想到平日里除了吃吃喝喝就是训练平乱军的岳南山,他的眼中满是艳羡,但很快便被朱尚炳的一句话给打消。


    只见面前这位递来一枚玉佩,眼中满含信任。


    “李大人,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麻烦你走一趟,苦了你了。”


    好一句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夸的的李寒山不知所措,但又心头舒服。


    笑着拍了拍胸脯表示。


    “世子殿下说的什么话!为您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一句话,让手底下的官员心甘情愿出差。


    朱尚炳面上惋惜,可心中狂喜在那感慨,果然比起岳南山还是李寒山好骗些。


    想到那家伙就气不打一处来,无事不登三宝殿,上回来还是要银子。


    买了一大堆长剑,摆在演武场却不用。


    说曹操曹操到。


    刚在心里说人坏话,结果那位便走到麟德殿外,不偏不倚,正好和李寒山擦肩而过。


    “殿下,臣有件事想要和您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