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不归

作品:《神祇

    姜尚见姬发动摇,高声鼓励说:“大王!大雨洗去兵器上的尘土,杀敌的时候就更加锋利!这才是天意所在啊!”


    姬发原本有些犹疑,听了这一番话,立刻振奋了精神,命令众人跟上,“商王自绝于天,朕行此天罚,以警后世!”


    帝辛听到这一句话,眼底露出了杀意,那厢,雨仙却是又倒了一樽美酒,顾自饮下,画面中,大雨渐渐的减弱。帝辛不满的看向雨仙:“上仙为何姑息?”


    雨仙笑道:“人王岂不闻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的道理?”


    帝辛说:“上仙有通天之能,便是水淹周军也是易如反掌,何必心慈手软?”


    雨仙收敛了笑意,说:“上天有好生之德,本座虽位列仙班,亦不敢伤此天和!”


    帝辛还想再争,女娲含笑开口:“雨仙既然不愿,大王不必强求,我为大王再借天之力吧。”她面前浮现出一朵芦花,洁白如雪,帝辛看见芦花,脸色微变,女娲神情悲悯,问:“大王想起故人了?”


    帝辛沉吟片刻,说:“靡颜是自戕。”


    女娲没有回答,那芦花已是晃晃悠悠的飞起,飞入那画面之中,打了个转儿,消失不见了,而画面之中却出现了呼啸的狂风,姬发等人被吹的东倒西歪,突然,前锋肩膀上扛着的“姬”字旗的旗杆被狂风摧折在地,摔成了三段!


    一时间,周军鸦雀无声。


    姬发见此场景,鬼使神差的想起那大凶的卦象,他再一次犹豫了,姜尚策马到他身侧,高声道:“旗杆摧折,乃是天意,上天让大王兵分三路,包抄商都,必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姬发惊疑不定的看向姜尚,姜尚的目光却看向了西方。姬发陡然一惊,想起献出的洛西之地。


    要害命脉在他人之手,他再没有退路!


    姬发闭了闭眼睛,再睁开时,已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坚决,他将士兵分为三股,以包抄之势向王都狂奔而去。


    他们很快就会到达。


    画面戛然而止。


    帝辛的从容出现了一丝裂缝,他愤愤抬头,看向女娲:“女君如此敷衍,辜负朕一片真心!”


    女娲反问:“大王信有命在天,姬发却不信天命,你二人,谁成谁败?”


    帝辛傲然:“待到蜚廉归来,朕便要取姬发的首级祭天!”


    女娲摇头:“蜚廉不会回来了。”


    这一句话仿佛是火上浇油一般,帝辛终于失去了帝王的风度,他猛的站起身,瞪着女娲:“你使了什么妖法?!”


    他的质问没有得到任何的回答,在座的神仙都维持着体面的从容,仿佛帝辛只是个不懂事的小孩子在闹脾气,唯有之前引路的紫发仙人摇头叹息。


    帝辛此时仿佛干草一般,一点就着,怒目看向那紫发仙人:“仙人这是何意?”


    紫发仙人也不回答他,而是看向女娲,毕恭毕敬的说:“天数将变,已成定局,娲皇有先见之明!”


    帝辛心中又是一惊,看向女娲。


    她到底是谁?


    女娲缓缓起身,说:“大王回去吧。”


    帝辛心中涌起万千不甘心,他上前一步,想再一次质问女娲,谁知竟是脚底一空,仿佛失脚掉落深渊一般,惊骇之下,他睁开了眼,看见帷帐上微弱的晨光。


    原来是梦啊。


    他这样想。


    但这样的梦未免太过真实,他起身走出寝殿,凝视着远处,看见烽烟沿着王都一路向东夷的方向燃去。


    那烽烟是黑色的,没有半点变化。


    他眼底暗沉了一些,沿途点燃烽烟是传递消息最快的方法,点起烽烟表示有变,倘若蜚廉收到消息,便要立马回师,还要通知本地掌管烽烟的官吏在火中加入动物的骸骨,这样燃烧出来的烟雾就会变成白色,远处的官吏见了,也要次第如此,将军队回师的消息传回王都。


    可是,如今已经过去了一天一夜,烽烟的颜色没有半点变化。


    帝辛想起昨夜梦中的内容,心情前所未有的焦躁了起来。他宽慰自己,也许是因为蜚廉走的太远的缘故,带着这样的心事,他去朝会了。


    朝会时,大臣们显然都得了消息,纷纷提议赶紧召回大军,帝辛强自镇定,又派了许多人出去,过了几日,连个回信都没有,朝堂之上就有人说蜚廉投靠姬发,要杀他全家,帝辛并不相信,派出更多的人去找,不仅没找到蜚廉,还带回了坏消息:妲己的父兄战死,她年仅五岁的侄儿被姬发扶上了侯位,有苏氏阖族向周国称臣,大臣们见姬发操作猛如虎,七嘴八舌渐渐的转为了鸦雀无声


    崇侯悄悄的面见帝辛,提议迁都到安阳,那是先王盘庚的兴旺之地。


    帝辛断然拒绝,“朕岂惧怕姬发贼子乎?”


    崇侯还想再劝,帝辛已是拂袖而去。


    时间又过了三天三夜,没有任何蜚廉的消息,倒是可以看见周国的方向燃起了烽烟,这提示姬发的大军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