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了99次之后》 第一百九十九章 今上吐血 说到底悲剧根源就在汉武身上,作为一个皇帝疑心病很重,越是年纪大了越是让他的猜忌之心一发不可收拾,因此他从心底已经开始怀疑了太子,怀疑太子想要上位,想要自己当皇帝。 可悲吧!当年的汉武是带着万分欢喜迎接这个儿子的到来,可随着儿子的成年,汉武开始怀疑自己的儿子想要谋权篡位。 而一旦怀疑上某个人,怎么看那个人都会觉得对方怎么看都是獐头鼠目,正常的反应也会当成了想要造反的情况。 说到底皇帝已经进入疑邻盗斧的状态,太子再怎么想要证明自己无辜,也不会被皇帝相信,这种情况最终导致太子造反。 皇帝到了后来其实多少知道长子为什么要造反,只因为他就是不造反也活不下去,皇帝不想要太子活着。 作为一个皇帝,一个父亲,他会承认是自己一直逼着长子吗?他并不想承认自己的想法,因此就眼睁睁看着太子挣扎求生。 可太子的结局注定不好,他越是挣扎越是被困死,最终太子自戕,太子的母亲——皇后也跟着自戕。 甚至到了这一刻,皇帝还是不会放过太子,导致被牵连进来的太子亲眷,包括太子同母的女儿都死绝了。 作为最后的赢家——皇帝,知道太子是被逼着造反。 但为了自己的统治,汉武根本无视了太子的冤屈,没有想要正式认错,事情走到这一步,他这个皇帝怎么可能会认错? 没准汉武还觉得自己做的没有错,这是因为不管作为父亲,还是作为皇帝,对儿子对臣子都是完全的掌控权,他说太子造反罪无可赦,就是罪无可赦! 太子造反,是因为发现自己之前因为在很多事情上父君的原因处处退让,却得到的是父君的猜忌和算计,太子是退无可退,最终只能造反。 天家无亲情,就是皇帝的儿子如何? 皇帝活着,皇子们就算是皇帝的儿子,但依旧是臣子的位置,这世上只有一个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太子,从来就不是一个好干的位置,不想好好表现的太子,往往会被皇帝认为是没有本事手腕的人,不放心放权。 那么太过锋芒毕露太过能干的太子也不行,会被皇帝忌惮,一个不好就会被皇帝打压,甚至重用一些谄媚之人算计太子。 皇帝知不知道太子被算计这种情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对儿子有了疑心,父子之间出了问题,却无法解决。 只因为皇帝一旦疑心,太子再怎么证明 ,也不会被皇帝认同的,反而是怎么做都是错。 牵扯到皇权,儿子又如何?皇帝看重儿子,却又不怎么看重儿子,为什么这么说?如果皇帝死活没有儿子可以继承皇位,那么势必看重儿子。 早年的明君是看重太子,谁让他一直没有儿子出生,但等到他有了好几个儿子后就不一样,想要给皇帝生儿子的人多了去。 有了儿子,皇帝在某些时候还是更看重皇位。 正常情况下的皇帝往往有着很多儿子,儿子多了就不值钱,皇帝更在意自己的权势,大部分君王不会把自己的位置让出来。 正是因为看清楚皇帝的心态,姜浩才没有想过再去找什么明君,明君又不是一直很很明理。 事实上明君往往有着自己的想法,一旦臣子碍着明君的大业,只怕臣子也没有什么好下场。 姜浩十分认同孟子的话: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这种心态下的姜浩是万万不可能再去给君王当什么好臣子,吃了一次亏,自然不可能再吃亏。 姜大将军也没有什么感觉,只因为他也不是那种绝对忠臣,一想到自己的长子因为奇奇怪怪的原因死在八皇子手里,就让他对皇帝没有什么忠诚的念头。 皇帝的作为只能说是一个昏君,既然如此他还做什么忠臣?他自己死也就罢了,一想到自己有可能把儿孙们带到坑里,就让姜大将军心疼不已。 这么一想的姜大将军根本就没有想过再联系皇帝,反而打算看今上的热闹,今上做的事情自然会有报应。 姜大将军的生活平静,不需要再去战斗,也不需要再去准备军需军备,因此有了更多的时间陪着儿女长大,孩子们倒是很高兴有父亲的陪伴。 作为一个大将军还是让人收罗朝廷的事情,就听说八皇子最终娶了姜六,让姜大将军确定了一件事:长子没有死在敌人的手里,却死在自己人的暗算之中。 姜大将军知道后沉默了良久,决定远离朝廷,只因为对皇帝的作为感觉到了心冷。 但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姜大将军还没有接到二子报仇的捷报,就知道一件怪事:皇子们一个个非死即伤,可以说除了八皇子外,就只有那一位皇子活着,但属于全身残废,根本无法为皇帝,甚至都无法传宗接代,也就是彻底废了,活着和死了没有大的区别。 姜大将军接到这个消息,觉得有人值得怀疑:八皇子,只因 为最大的得利者就是他,姜大将军听了之后暗笑,就看皇帝怎么做。 有着这种想法的臣子不少,纷纷想要看看皇帝做什么。 而皇帝回过神时才发现他膝下的儿子们死的死,伤的伤,只剩下唯一完好的皇子——八皇子,至于皇孙们也死光了。 看到这里的姜涵微微一笑,只因为他很清楚初灵音是多么的心狠手辣,即使如今的姜六只是一股执念,但她还是继承了本身的很多特质。阴险狡诈,还特别胆大,干出来这种事,也不算是出奇。 看看,当初的姜六算计姜涵成功,而后当上了八王妃,一看自己干了坏事,还没有惩罚,因此想要干更多的坏事来保证自己的好处。 八皇子是不想当皇帝,但八王妃让他知道只有当了皇帝才可以为所欲为,夫妻两个人一拍即合,可其他皇子比八皇子有人气,怎么办? 除掉那些讨厌的对手!最好是一场成功,不然他们夫妻绝对没有好处,那些皇子们还不把他们两个人给弄死? 就这么两个人琢磨了一番,就让跟着八皇子的那些暗卫杀掉了那些碍事的皇子们,至于那些暗卫也没有活着,皇帝就无法追查下去。 今上一下子吐出血来,虽然儿子们不被他认同喜欢,但不等于他乐意看到儿子们一个个死去,甚至连孙子辈都没有了。 此刻的姜浩正在套着马甲准备造反,知道消息后心里很爽!只因为今上在知道自家兄长死亡的真相后护着自己的儿子,还帮着扫尾。 护着吧!如今真的让皇帝护出现了一个会算计皇子的狠人!也不知道皇帝会不会深究?真的可以拭目以待! 看姜大将军的孩子被无辜杀死时,皇帝心里很不在意,可如今是他的孩子们出事,今上的想法就变了,变得想要杀人。 作为一个皇帝,根本没有想过会真的有人杀掉他的那么多孩子,还是差不多一锅炖的情况,才会被气的吐出血来,会是谁干的? 难道是那些宗室成员?皇帝越想越是觉得会是这样,恨不得能够把那些宗室成员们一锅端。 但他又不可能现在把宗室的人都宰了,越想越是着急的皇帝忙着让人查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就在这时才知道八皇子夫妻两个人安然无恙,之所以没有去参加聚会,是因为八王妃怀孕了。 在接到这个消息的皇帝没有高兴,只有怀疑,作为一个在上一次皇位争夺战中胜利者,有着超常的直觉,自然感觉有些不对劲。 第二百章 今上的思量 不单单皇帝在查,很多臣子也不放心,再加上皇妃也是有娘家人,因此臣子们也开始查,更多线索来了,但很快就发现线索断了。 那些追查线索而被发现的人都死了,这还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那些人是皇帝派给八皇子的人。 追查的臣子得到消息,知道暂时无法追查下去,他们都不是傻子,但更要注意将来,内部交流一番后很快就明白其中的事情和问题,知道再也无法查下去。 怎么查?死人不会说话,那些人都是皇帝给的,根本查不下去。就算是想要查下去,就只能查皇帝唯一剩下的儿子,因此作为臣子怎么查? 作为臣子多少还是畏惧皇权,毕竟解职抄家灭九族,那是皇帝的招式,一般臣子还是不愿意硬杠。 为什么追查的人知道那些人的情况?只因为当初八皇子派人去杀姜涵,结果死得差不多,皇帝过后直接赐死了余下的死士。 为了保证八皇子的安全,皇帝又给了八皇子一些人,而今被派去追查的人曾经和追查的人见过面,因此就认出来。 得出结论后的人面色不好看,这是卷进皇家的秘闻之中,有可能今上为了保密会灭了自己几个人,但也不敢隐瞒什么,上报了皇帝。 而当今上拿到相关资料后仔细一看,就猜出来一些事情,动手的人是这也是为什么今上吐血的原因。 如果说是别人的话,今上也许不会相信,但要是换成八皇子,今上真的觉得这个儿子会做出那种恶事,只因为他的兄弟姐妹们挡了他的路。 之前他就因为自己准妻子的身份不够,对大将军之子下手,直接弄死了和他无冤无仇的姜涵。那么为了皇位对自己兄弟下手,也并不是没有可能。 换成是别人算计皇子凤孙,只怕今上动手为自己的孩子们报仇,但换成八皇子就不一样,毕竟如今的皇帝就没有别的后代。 正是因为知道八皇子的疯狂,细思极恐的今上脸色变了又变,因为没有想到儿子比之前还有疯狂。 之前他忙着给自己儿子扫尾时轻描淡写,觉得自己儿子杀人并不重要,杀了就杀了,还能要求皇子为此陪命吗? 刀子只有扎到自己身上才会感觉到痛,皇帝也是如此,别人的儿子被八皇子杀掉,杀掉就杀掉,皇帝觉得自己儿子顶多有些小毛病,说一下就是。 但如今换成他的儿孙被杀死,他的想法变了,心里那个痛,他的儿孙们大都死在血脉亲人的手里,如果可以今上想要杀掉八皇子。 的确,八皇子是他的儿子,但其他皇子们也是皇帝的儿子,即使他们长大后不怎么太讨喜,相互之间争权夺势,让皇帝不怎么喜欢,但作为一个父亲还没有想过让他们统统去死。 如今他们都死掉后再想起来,今上就遗忘了他们的不好,记起来曾经的温馨时光,最起码那些再怎么不好的皇子还没有这么明目张胆除掉自己的兄弟。 八皇子真的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对于皇帝来说,简直就是致命性打击!儿孙们都死掉,只留下一个手里沾满兄弟们鲜血的八皇子,正是因为如此,怎么不令皇帝感觉到崩溃? 今上不由奇怪,儿孙们竟然都被八皇子杀掉,他这么做有什么意义?曾经的八皇子仿佛对皇位不感兴趣,但如今看意义就不一样。 八皇子啊!这是想要皇位啊! 如今皇帝膝下只有独苗苗的儿子,才会轮到八皇子继承王位,因此他对兄弟下如此狠手,不会叫的狗咬人最狠。 想到这里的皇帝就觉得头疼,八皇子!他怎么敢这么做?用手按着自己的太阳穴,今上感觉头要炸了。 看到这一幕的姜涵不由笑了,该啊!有句话说的是: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今上得到这个结果绝对是自找的。 之前皇帝帮着自己儿子隐瞒杀人的事件,让八皇子的凶性得到膨胀,让他觉得杀人,即使是杀掉官员的子弟也没有什么惩罚,因此对自己兄弟姐妹们下手时毫不手软。 今上自然不愿意承认是自己的作为让八皇子膨胀起来,甚至他从心里就不愿意承认八皇子真的做了坏事。 如果这是真的,岂不是说自己眼瞎?之前自己十分疼爱一个白眼狼? 可所有的证据都显示了一个可能,让今上想要推脱都不行,最主要的是皇帝想到一种可能,八皇子会不会对自己这个老父亲下手除掉? 这一刻皇帝也无法确定答案,他那个儿子——八皇子太狠了,这也是为什么今上越想越是感觉恐惧的原因。 脑补一番的皇帝,就觉得自己老命不保,这个逆子怎么敢?一想到自己膝下的儿孙们都死于非命就让今上气的不行,很想让人把八皇子抓起来。 “我的老天!怎么会是这样?八皇子对付不是别人,是他的兄弟们啊!为什么呐?”今上喃喃自语着,完全无法接受手足相残的结局。 看到这一幕的姜涵再一次笑起来,很清楚知道皇帝无法接受自己的儿子们之间这么惨烈的争斗。 如今的皇帝忘记了自 己登基后的小动作,迫不及待把曾经的竞争者除掉,采用各种方式膈应曾经的兄弟,也不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主,对付自己兄弟怎么没有说彼此是兄弟?怎么轮到自己的儿子就接受不了? 人性的多变,从皇帝身上就看的很清楚,对人对己完全就是两个标准,果然人类的本质是双标。 姜涵也没有说什么,只因为他知道人心多有偏向,双标不可避免。 而皇帝自然不知道姜涵的吐槽,此刻的他渐渐回过神来,那种说不出来的愤怒让他的双手开始颤抖,有些拿不住手里的资料,明明那些资料分量很轻很轻,此刻却如同泰山压顶一样沉重。 怎么会是这样?皇帝不想承认自己的儿孙会死于八皇子之手,但所有的事情都指向了八皇子。 因此皇帝此刻的心情是:他怎么敢这么做啊?逆子!今上再一次骂着,甚至把自己面前的东西砸的到处都是。 这是皇帝登基后少见的歇斯底里,要知道皇帝一直表现的十分镇定,但此刻噩耗让他心里的惶恐增加了不少。 只因为八皇子的做为完全超出正常的反应,有野心的皇子很多,作为皇族子弟,想要登上宝座,也是正常反应。 甚至皇子们对自己兄弟对臣子出手的,也不少见,毕竟皇位只有一个人能够坐下,因此减少自己对手的实力是常见的事情。 但想要登上皇位的人多多少少还是要学会掩饰一二,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手段十分凶残,一般不会等到拥护。 对自己兄弟下手都毫不客气的主,会对臣子们客气吗?自然不会,这种情况下真的没有多少臣子会看好登上皇帝的凶人。 一旦失去了臣子的拥戴,就算是登上皇位也坐不稳,暴君会引来朝廷动荡不安,因此想要登上皇位的皇子多少还是会掩饰,而不是以暴君为豪! 暴君啊!今上一想到这种可能就让他觉得头疼。 怎么会是这样?明明八皇子一直没有表露出来自己对皇位的在意,却在大家最不防备的时刻出手除掉了所有的对手,真的太狠了。 第二百零一章 姜涵的反思 要知道今上一直以为八皇子不会想要争夺皇位,才会一次次加恩,甚至挡住其他儿子的算计,可以说不长的时间里给了八皇子多少好处? 这种情况下的皇帝觉得自己对八皇子恩重如山啊!不单单是父子情分,更多是作为皇帝给与的好处,甚至还把最厉害的人送给八皇子当手下。 可以说,正是皇帝的举动让八皇子杀兄杀弟杀侄子的计划最终是完美收官,让那些凤子龙孙被八皇子一网打尽,就没有给皇帝留下接任皇位的儿孙,只留下了八皇子这个独苗苗。 要知道八皇子的作为让皇位的继承人出现了空窗,导致今上驾崩之时找不到继承人,这个结果才是皇帝最愤怒的事情, 皇帝这一年来发现自己的身体不好,因此正想着找个机会选个继承人出来,可如今却发现计划赶不上变化快。 现在问题来了,如果今上死掉,或者是无力管理国家,那么继承人就只能是八皇子,只因为八皇子的兄弟都死掉。 可皇帝敢用八皇子吗?他从心里不敢用八皇子,只因为八皇子的作为完全就不是一个正常的人。 纵观历史,看过这么多的皇子想要继承皇位,也不缺对自己兄弟出手的皇子们,但就没有几个皇子会灭掉自己全部对手,这种作为太过凶残。唯一的那位,就是秦二世,当了四年皇帝就挂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后来的二代n代的皇子们就是想要除掉兄弟姐妹们也多少还是留下几个,而不是一锅端。 就连今上最惧怕一个兄弟,也是先晋升那个兄弟为王爷,跟着在让这个讨人厌的王爷去了封地,就算是皇帝在路上除掉了他,也装作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有些东西不能撕破了脸。 今上怎么也没有想到八皇子手段这么的粗暴,根本无法挽回。 如果最终让八皇子得逞,那么只怕以后还会有人这么干,岂不是让后来的皇子多了杀招? 这也是皇帝为什么气愤的原因,他觉得自己上当了,八皇子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或者八皇子从来没有变,只不过现在暴露出来真实的想法? 想到这里的皇帝心里更加愤怒,没有想到八皇子就是一个隐瞒自己想法的高手,一想到这几年来自己对八皇子各种赏赐,就让皇帝气的不行。 此刻的他完全没有想到八皇子之所以有了这么大的变化,那是因为姜六的关系,是皇帝一手放出来姜六心里的恶魔。 姜六——作为一个生活在深闺之中的女子,虽然有着一些外挂,但真正能 够迷惑的人还是有限,想要作恶也是依靠着八皇子。 八皇子则没有善恶观念,眼里只有姜六,姜六想要唯我独尊,那么八皇子就觉得其他兄弟想要当皇帝太讨厌了,因此就动了杀机,有了皇帝给的暗卫,最终一举成功。 取得胜利成果后的姜六惊喜万分,但也知道不好,就暗示一下八皇子,直接毒药送走了那些暗卫,让皇帝暂时无法查下去。 这么做就是赌皇帝无可奈何,要知道如今的皇帝算是活得长的皇帝,但也步入老年的阶段。 后宫之中也有三年没有孩子出生,皇帝有可能再也没有其他儿子出生,皇位继承人除了八皇子,就没有别人。 姜六盘算了一番有了想法:皇帝到了这时候非但不能追究下去,查清楚是非曲直,只会帮着掩饰真相。 作为幕后策划的姜六很是鸡贼,知道谋杀其他兄弟一家人的事情绝对不能暴露出来她。 皇帝有可能不杀自己的儿子——八皇子,却绝对可以杀掉八王妃,上位者想要一个人消失根本不难。 作为皇帝知道真相后只会觉得是姜六吹枕边风,就是她这个妖女在作祟,为了皇族也会灭了她,姜六牵扯到自己时就一点也不傻,绝对不能让皇帝知道自己从中起的作用。 姜六一直都是用洗脑式的话术pua八皇子,让八皇子根本没有想过把责任推出来,直接把自己从搞事中摘出来。 之所以没有被发现,还因为他们夫妻之间相处时不可能一直有人跟着,说的私房话都是低声的,就没有人发现姜六才是始作俑者。 姜涵自然知道怎么一回事,作为一个洞察一切的人,想要好好观察一下姜六如何,说起来他对初灵音并不怎么太熟悉。 毕竟他是男子,而初灵音则是女子,虽然修真者讲究的是实力,对性别没有太多的关注,但性别不同还是制约了彼此的相处。 九天十地里是有女性修真者走上高位,甚至还成为牛逼哄哄的一方霸主,但很大一部分女性修真者们更喜欢平和的环境,对打打杀杀不怎么太感兴趣。 当然男子中也有一些男子不喜欢打打杀杀的主,更喜欢平和的环境,但总体上说男子要比女子更喜欢冒险和打斗,因此在以拳头大了说了算的修真界,出头多的是以男性修真者居多。 同为人类,男女之间的想法区别很大,也就导致男女之间的交流不怎么多,就算是师兄妹也不见有多少机会相见。 年纪有着差距的师兄妹往往在思想理念上完全不同 ,更加没有交流的情况,作为师兄的姜涵对初灵音来说,那就是移动送宝者,是一个工具人。 他和她真的不算熟悉,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上的修真者,导致姜涵对初灵音也就没有足够的重视,根本没有想过有人会追着自己轮回。 真的滑天下之大稽,就是九天十地也没有听说过这种情况,要是这种情况出现,岂不是人人可以宰杀前世的仇人? 正是因为没有听说过,这也是他就没有提防过的原因,也就导致他会一次次还没有成长起来就直接被杀掉,一次次的惨死,导致觉醒的他差点崩溃。 如今两个始作俑者都被姜涵杀掉,之所以轮回里的姜涵还是没有摆脱死亡追杀,最重要的原因初灵音的执念,姜涵并没有打算完全清除,他宁可自己吃亏,也要自己记住不少小看任何人,算是惨痛的进步。 如今一次次开始了结过去的因果,也算是一种心灵上的历练,有句话说:红尘炼心,他如果想要走的更远,就要对人性更多的了解。 看看姜六,初灵音执念的具化,让姜涵明白了一句话:不要小看任何人,姜六不就是隐藏在八皇子之后? 英明神武的皇帝不就是没有发现?在姜涵看,姜六精神上有病,却有着足够清醒,才会把人耍的团团转。她又有蠢的一面,才会觉得自己这么做没有人发现其中的问题,导致后来兵败如山倒。 对了!姜涵还记得初灵音本人就喜欢找人背锅,看上去是不讲理的家伙,其实心里早就有所打算,并不是那种完全无脑的主。有一些脑子,但不多。 自己一次次栽在初灵音的手里,只因为自己小看了对方。 姜涵检讨着,只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路。 既然还是要走下去,那么势必还是会接触到其他人和势力,如果自己一味避开其他人,早晚还是会出现问题。 这么做的姜涵是知道自己算是修真界的天花板,但他知道九天十地还可以飞升的,一旦飞升,自己有可能再一次落到最底层。 因此姜涵明白,他需要学会怎么认识人心,这就是机会。 九天十地是不可能给与自己这个机会,作为九天十地的战斗力天花板,怎么能够得到足够的学习? 因此把转世中因果了结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在以后的世界里就学到恶人作恶的很多思路,不是跟着学着作恶,而是学习怎么不被恶人算计。 姜涵在这个世界并没有直接出手,而是给姜浩开了外挂,也算是一种新的体验人生的方 式。 看看,姜涵的死,如果没有皇帝的插手,并不怎么难查,皇帝、八皇子、姜六都有自己出手的原因,还有姜大将军出事后,真的是把人性表现淋漓尽致。 第二百零二章 今上的忧思 不要看对方说的多么好听,也不要觉得顺风顺水期间遇到的称心人就一定是真的称心人,很多时候只有逆境中才能看清楚身边是人是鬼。 这一世的姜家人也算是十分倒霉,遇到很不好的局面,差一点点就有可能灭门了。 有恶意满满的姜六,也有蛇鼠一窝亲的夫妻两人(姜六和八皇子),他们两个人真的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什么锅配什么盖。 在姜涵看来,姜六和八皇子就是一对恶人,但其他人眼里就不一样,给事中一家人只怕欣喜若狂。 也有人护犊子,就是今上。 还有人知道不对劲,但却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自然也有人知道事情不对,但却无能为力,真的是千人千相。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情况和选择,那就是因为彼此的立场不同,就有着不同的看法——屁股决定脑袋。 姜涵从水镜中观察着这一幕幕,看着不同人有着不同的选择,人性在劣势中表现淋漓尽致,也见识了各种精英选择。 这个世界让姜涵见识了更多的人性选择,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家人,为了所谓的大势,为了君臣之义,为了整个民族的将来,不同人在同一件事情上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这对姜涵来说,是一种很大的进步,看事情不要只看表面,只看大家选择的结果,更要看大家为什么会这么选择的原因。 修士,追求真我,但还是不可能脱离人性,他之前就是在人性上有些欠缺,之前两个世界的报复时间不长,就没有多在意其他人的想法。 如今这个世界,姜涵就没有直接出手,而是选择给姜浩开挂,只因为这一世的亲人是真的好。 姜涵这个人觉得对他好的人,就要回报一二,也算是好人有好报,因此他希望姜家一家人能够在后来的日子过的好,才会给与了姜浩很多教育。 要知道教育才是最重要的,之前的姜家之所以能够屹立不倒,除了姜长的功劳,还有姜长的功劳。 这些年过去,姜家处于武将的范畴,虽然有姜长留下的东西,但不可否认的是姜长的影响力在下降,后辈们有些忽视了他留下的东西,而多少受到周围人的影响,这是必然的,人不可能脱离人类社会,自然会受到其他人的影响,经过这一次的教训,对姜家人来说是好事,不要以为自己无愧了皇帝,皇帝就会看重。 皇帝?是这世上疑心病最大的人,即使大部分皇帝接受了最精英的教育,要知道就算是无法登基的 皇,子也有着进士出身的官员进行启蒙、教育,那绝对就是精英中的精英教育。 这种精英教育往往是身处高位的爹娘给与的好处,正所谓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就是这么来的。 一般人没有资格接受精英教育,在古代不是文盲的人都是凤毛麟角。 精英教育出来都是精英吗?不一定!事实上精英们有个大问题,越是高位的人越是容易飘了。 那么什么叫飘了? 就是完全不会把其他人放在眼里。 只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是高高在上,其他人,包括官员在内,都是皇族脚下的尘埃,可以任意踩踏。 这种人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某漫中的天龙人——高高在上的姿态。 这一部漫画里的人被分成了三六九等,最顶端的是天龙人,属于金字塔的塔尖尖,占总人口中的极少数。 作为天龙人,吃的喝的穿的都是最顶尖的,还独自占据一个岛屿,只有天龙人才可能居住的地方。 这还是不是最可怕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天龙人觉得自己属于非人,极度鄙视不属于天龙人的人,就算是最废材的天龙人都看不上外面的勇士、领头羊,觉得所有的外人就应该匍匐在地,跪舔天龙人。 怎么看都感觉天龙人们属于典型的血统论,只要一个人的血统好,再怎么废材,也比勤勤恳恳努力奋斗的普通人强。 呵呵!看到这部漫画,姜涵只会觉得太过无语,对血统论嗤之以鼻,要知道有些所谓的贵族喜欢为了追求血统的正统,常常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搞得后代傻乎乎的,某个历史最悠久的欧洲贵族直接灭绝,根本生不出孩子。 只看到那个贵族家族的遭遇,还有古埃及看重自己神圣血统,只肯自家人内部通婚的古埃及皇室,最终遗传病频发。 纯真的血统至高无上?!呵呵! 想到这里的姜涵再一次轻笑,在某种程度上说,今上就是有些天龙人性格,只许他负天下人,不许天下人负他! 这也是为什么八皇子杀姜涵时皇帝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错误,马上开始帮着儿子扫尾,而不是想着怎么对姜大将军说事情的原委。 之所以扫尾,不是今上怕那些臣子,而是怕臣子们一个个都在心里想着怎么作妖,今上是天龙人想法。 但臣子们可不是漫画里那些王公贵族,会乖乖听从天龙人的话,被算计,被剥削,绝对不可能。 要知道皇朝也是有着迭代更替,一旦大部分 人都活不下,皇帝做的太过分,往往会有不少人揭竿而起。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种想法一直暗搓搓藏在大部人心里,一旦活不下去,就要搏一搏,反正都是一死,忍无可忍就无需再忍! 也就是说今上是想要变成了天龙人,恨不得其他人都乖乖听话,但其他人不愿意彻底臣服,成为天龙人的奴隶。 大家都是人,凭什么皇家人就可以因为血脉关系一直活得最好?而其他人,就算是官员,王公贵族有可能被皇帝一言不和就被抄家灭族。 合着大家辛辛苦苦一辈子,都是为了天龙人做嫁衣,这种生活绝对让人活得无比窒息。 只因为出生在罗马,就可以子子孙孙都永远过的好?一千年一万年,一直有些家族高高在上。 只要是有脑子的人都不会赞同一句话:只要有好的血统就一定好!要知道从远古至今谁家祖上不是富贵过? 即使是皇权一再被神化,但人活不下去时还是会反抗,做人不难太过分,这是上位者心知肚明的事情。 就算是皇帝也不是事事如意,想要干什么坏事,都要藏着掖着,以免把臣子的心寒了之后就会有人想要造反。 这种情况下的皇帝其实和漫画里的天龙人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要知道真正的天龙人就是做了十恶不赦的事情,也没有任何罪名,而是理所当然。 想到这里的姜涵微微一笑,好在他之前经历的世界虽然各有不足之处,但没有变成那个可恨的世界,要是姜涵遇到这种世界,绝对要打倒可恶的天龙人。 想到这里的姜涵看了一眼删减版的天龙人——今上,有着天龙人的想法,却没有天龙人的命,他的手下人就没有多少老实的,想当年他的太祖不就是赶昏君下台,自己登基为帝? 有成功的人,就有着模仿的人,想要变成天龙人奴役普通人的世界不太可能出现。 如今他的侄子也是暗中使力,正在积攒力量,准备争斗皇位,而今上的儿孙们被八皇子灭了,真的是对今上是大大的打击。 今上气的头有些昏,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送给八皇子的人再一次牵扯到了杀人事件里。 如果说今上知道八皇子杀掉姜涵时有些惶恐,但却忍不住想要偷着乐,那么此刻的今上心里就只有愤怒。 因为他发现八皇子完全就是不好控制,就是想要杀人就杀人的主,一旦触及他的利益就会出手,完全就是没有任何客气,而且极为狠辣,连襁褓中的孩子都没有放过。 第二百零三章 今上的纠结 这也导致原本有好几个皇子的今上突然间膝下荒凉,儿孙们基本上都死掉,如今就只剩下一根独苗:八皇子了。 皇帝的人在探查的过程中就发现其中的问题,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杀八皇子?还是不杀八皇子都是问题。 想到这里的人心里感觉很不好,作为外人是不敢说什么意见,他知道自己有可能保不住小命,只因为知道了皇帝不想让其他人知道的事情,正是因为如此,才会觉得无比的棘手。 在见到皇帝后也是没有多说,而是把相关的资料递上去,皇帝看了一通后就感觉头上的血管砰砰直跳,眼前有些发黑。 看完资料后的今上什么都顾不上,虽然养气的功夫还不错,但还是忍不住站起来,只因为上面的内容让他怎么也坐不住。 “放肆!可恶!”今上直接把手里的东西砸过去,第一个想法是让下面的人去死,如果查出来的事情不实,自然要好好教训一番这个家伙,如果是事实,也不能放过他。 这种事情出来那就是丑闻,自己的儿子一手杀掉了自己的所有兄弟和侄子侄女,一个都没有放过,真的是斩草除根。 这一刻的今上真的动了杀机,就想要叫人把人拉下去打死,但就看到跪在下面的人匍匐着,没有任何反抗的想法。 作为皇帝的心腹,自然知道大事不好,但还是来上交。不然还能怎么办?难道他能够杀掉皇帝? 不可能!他还有自己的家人,如果敢反抗,全家人都会去死,他没有什么反抗的想法。 皇帝乱丢东西砸到了也强忍着,只因为如今的皇帝那就是一口活火山,不知道什么时候爆发出来。 今上此刻怒火冲天,很想喊打喊杀,但眼前一阵阵发黑,让他明白自己的身体有些问题。 这个发现让他知道不能再杀掉这个手下,他发现如今的臣子们没有之前那么尽力,这让他十分警惕,还需要人去查,而能够干这种活的人不多,用得惯的也就只有这一个了。 要是杀掉这一个,再找人是能够找出来,但不可能这么顺手,而且,是八皇子,也不是不可能,皇帝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 想到这里的皇帝最终感觉撑不住身体,只因为心哇凉哇凉,就一屁股坐下,此刻的他显得苍老了几分。 死的那些人,不少是他的血脉后人,作为一个皇帝自然想着让自己的血脉流传下去,可如今都死了,该怎么办? 最终他无力挥挥手让那个以为自己小命不保的人下去,过后 沉默了很久后的皇帝拿着内侍送上来的奏折去了寝殿。 奏折有些被揉搓,刚才皇帝不是顺手拿着奏折打人,因此奏折才会变成这个烂乎乎的样子,过后就没有让手下人接着查下去。 作为皇帝很清楚一件事,如果一件事找不到肇事者,那么就去找得利者,说不定有新的发现。 事实证明他的想法没有错,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最终的得利者——八皇子,是他动了手,真的胆大包天。 这一刻的皇帝后悔自己之前太过疼爱八皇子,把他的心彻底养大了,自己怎么办? 按着正常的程序是要追查下去,毕竟皇子皇孙死了这么多,他作为皇帝应该为了儿孙报仇。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弄死八皇子,岂不是皇帝就彻底没有了继承人? 只因为其他儿孙不是死了,就是彻底残废了——根本无法继位的残废,再把八皇子给弄成完全无法继承皇位的,今上岂不是没有儿子继位? 宗室只怕立马想着怎么让自己看好的孩子上位,之前有过皇帝没有儿子,不得不采用过继的方式确定继承人。 其实很多大家族都是这样,一旦有一支没有了孩子继承家产(古代特指的男性继承人),往往可以在族里过继别人家的孩子。 一旦过继,那个孩子就和亲生父母没有了父子母子关系,只能用过继后的称呼亲生父母(堂伯堂叔等称呼,而不是父母亲)。 皇帝要是没有亲儿子继承皇位,也是采用这个方式继承皇位。 宗室子弟和皇帝算起来都是开国皇帝传下来,虽然传上几代彼此的关系减弱了不少,但还是同一个姓氏,可以让皇帝一一挑选。 宗室成员很乐意自己的子嗣被过继给皇帝,只因为皇帝过继时往往和其他人家的过继不太一样,民间过继出去的孩子,就不允许过继的儿子时时记挂着亲生父母亲。 很多时候对那些孩子隐瞒真相,或者是等着长大后再说,尽可能减少过继来的孩子和亲生父母亲之间的联系,过继的孩子就可以和礼法上的父母有了深厚的感情,这种情况下养父母的养老日子很好过。 可皇家就和普通人家完全不一样,虽然说过继出去,但往往过继出去的孩子都不是幼儿,而是有很多记忆的大孩子,甚至是成年的宗室子弟。 为了个人的利益,不想被过继的人少了很多,过继出去的人好处多多怎么不想着过继?有脑子的人就会争取一番! 为什么皇帝只能过继年纪大一些的继承人 第二百零四章 算计开始 皇帝很快就有了新的打算,之所以会有这个打算,那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可能还有儿子出生,就是生下,也不能保证那个孩子一定是儿子,就算是儿子,也不保证儿子一定有机会活到登基。 因此今上一方面十分痛恨干了坏事的八皇子,却又知道必须留着八皇子,就算是今上能够再有一个儿子出世,也不能马上除掉八皇子。 怎么也要多一个保障!独苗苗太容易出问题,今上万万不愿意接下来的皇帝来自宗室之中。 虽然八皇子做事十分的混蛋,但如果是宗室之子登基的话,对今上来说比八皇子当皇子还要混蛋。 这也是为什么今上被气的吐了血,却努力稳住,咬着牙也要让自己的意识清楚下去,思索了一夜后不得不准备抹去真相。 要是被其余人查出所有的真相,还了得?只怕整个朝廷上下都会引起一番动荡,毕竟皇子妃都来自重臣之家,莫名其妙就死掉,谁家也不会轻易放过始作俑者——八皇子。 要知道重臣们就算是不想着有着自己血脉的人登上皇位,但总是可以做一个王爷,结果被八皇子一通骚操作,直接全灭,谁家重臣也不会愿意会是这个全灭的结果。 还有宗室,自然不愿意八皇子上位,这种皇帝只怕会想着把宗室一锅端,谁知道八皇子是什么脑回路? 今上知道:绝对不能让宗室成员、大臣们发现了死亡的问题,这个问题太过致命。 这也是为什么今上一夜白头的原因,他怕臣子和宗室联合起来,因此被八皇子打落了牙齿,却不得不吞下掉落的牙齿。 这么做,是很憋屈,但要是自己没有儿子来继承皇位,今上只怕更加憋屈。 整个人十分气愤,却又很无奈,今上一夜无眠,等内侍们服侍起床时,才发现皇帝白了头,整个人真的是憔悴不已。 对于这一切,姜涵看在眼里,并没有做什么动作,只是很有兴致看着皇帝那个样子,今上这一次不得不吞下藐视人命的恶果。 真的是虚伪和狠毒,明知道那些惨事和八皇子有关联,却不得不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今上还把满腔的怒气发在不知道内情的那些内侍身上,一时间他身边的人一个个都是战战兢兢。 看到这里的姜涵冷笑了一声,真的好笑。 明明皇帝知道最大的嫌疑人是谁,却不敢再查下去,再查下去,只怕皇帝就要过继宗室的儿子。 今上之前儿子多了,就感觉不值钱,反 正老大不行有老二,老大老二不行还有老三,以此类推下去,总是能够找到适合的接班人。 可只有一个儿子,就算是再不怎么不堪也变得值钱起来,今上才会在八皇子犯下滔天大罪时出手捞人。 总不能就把皇位让给别人?今上是完全不愿意。 皇帝明知道八皇子不是做皇帝的料,但还是会护着那个狼崽子。 呵呵!说到底皇帝就是把整个国家当成了自己家的私产!完全不在意那个人适合做个皇帝,能够让国民过上好日子吗? 这都不是皇帝所想的,他只想着自己的血脉后人接着当皇帝。 看到这里的姜涵微微一笑,并没有想要做什么,皇帝以为他可以掩盖住所有的事实吗? 不管是宗室也好,诸位大臣也好,一个个都是聪明人,还能察觉不出来怎么一回事? 皇帝的儿孙们基本上死绝了,就剩下一个八皇子,就算是没有什么消息,但其中绝对有猫腻,还是会让大家心里犯嘀咕。 就算是聪明人不知道怎么一回事,但会猜测到是谁干的好事,很多时候找不到凶手,是没有证据证明而已。 但有时候需要证据吗?不需要,谁最后得利,谁就是最大的嫌疑人。 八皇子只怕早晚会被聪明人找出来,皇帝的想法有时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反感八皇子和皇帝。 姜涵在知道事态的发展后就有些猜测,只怕八皇子背后有着初灵音的影子,她真的干得出来那种自认为自己很聪明,却透着蠢的事情来。 查了一下,姜涵就不由笑了起来,果然是初灵音给八皇子出的主意。 那个女人在确定自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后,就变得无比膨胀,想要在京城横行无忌,但很快就被其他皇子王妃们制止了。 因此她觉得当王妃是好,但还是要给皇宫里的人跪下,遇到其他王妃也不能太过分,因此她不愿意,要除掉那些碍着她的人。 她和八皇子这么干时,就把其他人都当成了傀儡,认为一个个都不会思索,不会发现问题。 皇帝气急败坏,他固然要保住自己的儿子,但不等于皇帝不迁怒于八皇子,就算是最终传给八皇子,也只能是今上最终驾崩之后,皇帝绝对不敢早早把皇位传给了自己儿子。 还有臣子们只怕一个个心里有了别的打算,跟着一个连自家兄弟都下手的君王有什么好下场? 哈哈!初灵音的执念一定没有想到这个情况,作为执念的她更加执拗 ,只觉得自己除掉想要除掉的人,还有什么好怕的,不听话就杀人,自然听话。 初灵音没有想到的是因为他们的举动,从而得罪了太多的人,两个人直接就站在聪明人的对立面。 如果其他人不知道实情也就罢了,一旦被人知道,绝对不会被人放过。 说到底是皇帝的锅,如果不是他在姜涵的死亡上搞事,只怕根本不会落到儿子都要死绝了的地步! 如果今上有良心追查下去,也就会发现那个野心勃勃而又心狠手辣的姜六。可今上有着恶念,因此就错过了把恶魔驱离身边的时机,真的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姜涵笑着看着这一切,决定冷眼旁观,这一切今上有责任,八皇子夫妻也有责任,但那些大臣们就没有责任了吗? 很多人喜欢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觉得站出来指正的人太傻,但真的等到敢说话的人都死了,噩梦就会开启。 就如同那些大臣们冷眼旁观今上对姜大将军出手,如今他们的女眷也就糟了毒手,皇帝还抹去真相。 有时候以为可以置身事外,却不知道自己有一天会被卷进去是非之中,到时候还有谁来争一个是非曲直? 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 就这么姜涵旁观着,体验着更多的人情事故。 再说姜浩,原本以为自己穿上假的头套胡须会十分难受,却发现自家兄长给的东西真的太好了,完全就是冬暖夏凉的宝贝。 而后姜浩以得道高人的形象接近了那个王爷,偏偏世人就吃这一套。 外人不了解的东西往往会神秘化,姜浩混进去,地位还蛮高的。 等到后来姜浩出手了解决了不少问题,更加让其他人多了几分尊重。 也没有人想要防备一个出家人,一个能文能武,还会很多谋略的出家人自己要打好关系才行。 姜浩就成为那个王爷的核心成员,他是真的能干,让其他人纷纷打听一番姜浩的来历。 姜浩早就说清楚自己的来历,一个十分偏远的小道观,只不过看天下乱象已现,才会下山。 可以说这么一忽悠,让那个王爷更有行动力,觉得是天降助力,让他可以登上那个位置。 而后接到今上的儿孙差点死绝了的消息,平王爷彻底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怎么可能会这样? 他就叫来了自己的智囊团,分析是怎么一回事,其他人都是迷茫着,因为太奇葩了点,皇帝的儿孙们的安全系数这么低吗? 姜浩自然也在其中,却很快想到了一种可能,不由捋捋自己的胡须,跟着冷笑了一声,只怕又是那两个人在作妖。 这一声冷笑,让其他人都看向了道长。 别看这个叫鹤元的道长年纪一大把,但人家脑子十分灵活,还有着十分厉害的个人武力值,可以说他是众人眼里的老神仙。 “道长,你一定是有什么想法?”有人惊喜着说,要知道他们一时间也无法确定是怎么一回事。 “有,想要这么大规模杀掉那些龙子凤孙,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内部人干出来的事情,让那些死人根本没有防备。” 第二百零五章 讨论 这句话一出口,其他人的眼睛就是一亮,还有这种可能?现在一品,还真的是有可能。 但大家还是有着几分犹豫,毕竟传来的消息里说今上没有做什么,按说死者是皇帝的子孙后代,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要知道他们如今所作的事情对今上来说:那就是造反,需要谨慎,如果那些人的死有什么问题,只怕对王爷的大业来说是助力,因此特别要注意真实性。 姜浩捋了一下白胡子,接着说:“这么多皇室贵胄一天之内死亡,绝对有着猫腻。要知道有人暗杀了那么多的皇室成员,作为皇帝怎么也要动作一番,甚至应该封锁京城,可你们看,皇帝就仿佛没有儿孙的死去,什么都不做,越是这么做越是证明完全不对劲。” 一旁的人听后一拍桌子,大声道:“对!越是不查,越是不对劲,之前的皇帝遇到刺杀可是封城,四处追查,可如今却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反常就是妖,绝对有问题,鹤元真人,我同意你的观点,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他们暂时没有往兄弟相残上想,因此有些迷茫,一个个都在琢磨着皇帝为什么这么做,这时候不应该大肆找寻原因吗?除非 不不不!好几个人都有了想法,但却连忙否认,只因为再往下想就会变得十分惊悚,不可能这么做。 鹤元真人却很有想法,在知道京城里的事情发生后,他已经排除了所有的可能,最终只剩下了一个可能。 想到这里的他再一次捋一下胡须,才说:“其实你们知道前几年姜大将军的长子为什么会死在京城里吗?” 众人一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这件事大家多少也是有些疑惑,但姜大将军离开,对王爷这边也算是幸事,不用对上。 “真人,你知道怎么一回事?”有人一下子眼睛亮了,只因为他们都奇怪那个将门虎子是怎么死掉的? “哎!其实贫道曾经救下一个人,那是一个贫民,当初就在附近目睹了一场杀戮,有人使用弩箭围攻了两个人,最终两个人掉下了悬崖,而围攻的人也死了好几个,看到这一幕的人被吓个半死,回到家里就起不来。 知道不好的他不敢让人知道他当时就在附近,甚至吓到日夜不安,天天被噩梦吓醒后的他身体开始虚弱,后来我在他临死之前给他吃了顿饱饭,他就把那段秘辛告诉了我,请我帮他入土为安!” 此刻听着的人都瞪大了眼睛,道长的话是真的吗?一时间有些无法确定,毕竟当事人死掉,死无对证! 但 不管怎么样,还是觉得道长的话有些是真的。 “本王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姜大将军长子的确死在围攻之中,甚至是死于弩箭之下,这一点京兆府的人多少知道一些。” 弩箭!平王的话让有些人有些愕然,怎么可能是弩箭?要知道弩箭属于重点管制性武器,王爷的治下就没有。 那个小将的死和皇帝有些关系?不应该啊! “过后没有多久姜大将军自己出事,因此姜家人就没有再追究什么,而是离开了京城,还辞去了大将军的职位。”一旁的平王突然出声道。 这件事是后来传出来,平王知道这个消息后一下子愣住,竟然是弩箭的箭只杀人!这不是他第一次听说,只因为他的父亲也是死在弩箭之下,一箭当胸,就这么死在年少的平王面前。 姜大将军长子的死,对平王来说是小事,毕竟姜大将军算是今上的忠臣,那么对平王来说就有可能是自己的对手,自家对手出事,对平王来说完全就是喜闻乐见的事情。 多少带着点幸灾乐祸,皇帝的忠臣会有这种情况吗?但后来才知道死者上身插满了箭只,简直就是万箭穿心的下场,死得太悲惨。 只是那个死去的姜家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平王心里带着几分怀疑,毕竟他知道弩箭属于皇家专用的武器,一般弩箭都是专门管理,就连平王的卫队都没有资格装备上, 弩箭是民间属于完全被禁用的武器,却出现在杀死姜大将军长子的事件,只能意味着有皇家人出手,或者是有人胆大包天,偷用了这种东西。 平王一时间多了几兴趣质,有些明白姜大将军的家人们会离开后再也没有出现的原因,只怕有什么他不知道的事情发生了。 按说姜大将军的长子不应该会被皇家人杀死,因为姜大将军一直是忠君的将领,为什么会有皇家人掺和进来? 后来八皇子赐婚的事情,让平王多了几分猜测,但还是感觉到了震惊,怎么可以这么做? 跟着姜家人虽然没有做什么,但人家直接不干了,说是姜大将军昏迷之中,因此就此隐居山林。 皇帝竟然干出自毁长城的蠢事?平王暗中欢喜,只因为他很清楚知道姜大将军的厉害之处,要是他是皇帝,绝对会好好笼络一番姜大将军。 今天听鹤元道长这么一说,平王确定自己刚才没有想错,只怕是那个八皇子所为吧? 皇帝之所以没有动作,那是因为是自己的儿子杀掉了自己的儿孙,而他没有其他 儿子,一时间无法做什么,才会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甚至说儿孙们因为疫病而亡。 要是其他儿孙有灵,只怕会骂死皇帝,就算是亲爹也会不客气,明明知道凶手是谁,却死活不愿意报复,是做父亲的吗? 平王之前对今上一家人十分憎恨,恨不得皇帝及他的儿孙们统统去死,但此刻也是同情一把那些被算计致死的皇子们,真的是好惨! 至于今上?平王没有一丝丝的同情,今上死了这么多儿孙,完全就是报应! 今上就不做人,对自己兄弟下手! 如今自己儿孙被人算计,也算是报应! “王爷说的没有错,贫道在知道情况后去看了一下现场,就发现这一路有着不少打斗的痕迹,只因为位置很偏,才没有更多人看到其中的过程。 贫道一开始就不知道怎么一回事,后来才听说姜大将军的长子死因,也就知道是谁死在那里,但还是不知道他到底因为是什么原因致死。 皇帝?不可能这时候动手,要知道他是忌惮大将军,但还不至于暗中下手除掉大将军的儿子。 后来就发生了姜家人辞去了官职和爵位的事情,跟着姜家的远房亲戚却拿到那个爵位,这个情况让我有了一个想法。” “道长?你也是这么想的吗?”平王听到这里急着插话,一时间都顾不得礼貌,完全失去稳重,一下子坐直了身体,整个人带着几分急切看向了鹤元。 姜浩点点头,看了一眼平王,看样子这个王爷脑子很不错,也想到哪一点,就说:“正常袭爵的情况是给姜大将军的亲生儿子,而不是给一个远房的亲戚,这其中一看就有问题。” “对对对!道长说的太对了,我就觉得不对,说起来姜大将军一家人曾经救过陛下,甚至还死了好几个姜家人,因此才有了那个爵位。 姜家人应该察觉出一些东西,因此不要所谓的爵位,陛下就手给了其他姜家人,仿佛是被姜大将军的家人气坏了的样子,但我还是觉得不对劲,只因为陛下的作为动摇了礼法的根基。” 说到这里的平王意味深长,皇帝这是在找死,也是平王的机会,看还有什么忠臣跟着今上。 第二百零六章 宗族和家族 为什么会这么说? 只因为这牵扯到了皇朝统治的基石。 要知道古代社会里交通不便,那时候可没有什么汽车火车飞机,最快捷的交通工具就是骑马, 更没有电报电话,很多信息交流只能靠口口相传,或者信札等载具,也就导致很多很多的信息交流不畅,太多的人终身不知道有些信息,或者知道时已然太晚。 之所以会是这样,很大的原因那就是生产力水平很低,很多时候只能看天吃饭,也就造成医疗卫生条件低下,大部分人只能勉勉强强活着,会在意什么信息和卫生条件,这些大大制约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诸多问题,让封建朝廷根本不可能使用更多的官员来管理乡下,这也就是为什么叫皇责不下乡。 统治阶级不知道吗?也许一些稀里糊涂的皇帝不知道,但还是有睿智的皇帝知道,但为什么不增加底层的官员? 那是因为很多朝代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官僚体系庞大,吃闲饭的人太多,可以说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朝廷根本养不起,一般官员就到了县一级。 也就是知县,一般是七品官。知县之下是胥吏,也算是公务员中的一员,但基本都是围绕着县衙运转,没有可能下乡。 这也为什么会说政令不下乡的原因,往下就没有设立了官府。 要是有的话,就会有更多的底层官员,岂不是有着更庞大的官僚体系?这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最终官府没有设立更多的底层官员。 可想要维护统治,就需要有人帮着运转,宣扬政令,只因为一个正常的朝廷需要庶民们缴纳税金和服徭役兵役,这都是要人传达。 也就有了一些人,他们往往和官府人员有着一定的联系,会帮着官府做事,只是他们并不属于官府成员。 但为了让那些人能够有足够的名头去宣传政令,因此官府中人就给他们一些头衔,比如说里正之类的头衔,类似村长和居民委员会主任。 很多时候里正并不属于官员体系中成员,属于一个推举或者轮值的职役。 之所以能够运作起来,一方面是有官府撑腰,还因为能够成为里正的人,往往是有实力的地头蛇,比如说某某乡绅,某某大宗族的成员,以宗族、乡绅等非官方力量来维持一些秩序。 这也是为什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宗族在地方上十分强势的原因,只因为官府需要宗族成员的帮助。 很多时候宗族起着官府辅助者的作用,官府和宗 族有着相互依托的关系。 很多宗族因此被官府喜欢,原本就是相互帮助,又被官府认同,宗族在古代社会不断壮大,在小地方宗族势力很大。 族人一个个都因此为荣,以至于要是有人被族人赶走,从族谱中抹去就会感觉万劫不复。 古华夏的宗族有着足够的力量,就是因为他们抱团取暖,一旦有同宗的人成功,其他成员就跟着沾光。 这就如同一棵大树,一个枝叶枯萎了,但其他又有新的枝叶出现,大树依旧屹立不倒。 宗族给自己人遮风挡雨,因此才会让更多人在意宗族。 宗族成员是同宗同族的人,也就是说他们有着同一个祖宗,尤其是那种颇有名声的祖宗。 就比如说大名鼎鼎的李唐的皇室成员,就是陇西李,等到登基后自认老子李耳为祖宗。 其实就算是同一个祖先,但繁衍了很多代后,宗族成员彼此的血缘关系已经浅薄了很多。 也就是说他们虽然有着排行,但同一个宗族的认,却不是同一个家族的人,宗族是由好多个家族组成。 家族是指具有血缘关系的人组成一个社会群体,通常有几代人组成,一般过了几代,就不是同一个家族的人。 古时奉行“五世而迁”,也就是五代后就有人从宗子之族分出,作为一个家族的分支,另建祖庙。 也就是说同一个祖宗的人,属于同一个宗族的人,但因为繁衍了很多代之后彼此的关系并不亲近。 因此很多人不是同一个家族的人,但属于同一个宗族,宗族的范围要比家族大很多。 不管怎么样,也是同一个老祖宗的血脉亲人,即使再怎么不亲近,也比没有血脉关系的人亲近一些。 宗族的出现更多是为了抱团取暖。 在律法不怎么完全的古代,一旦出现冲突同姓之人会相互合作帮助,族里的弱小成员也会被族里的人保护起来,这是宗族好的一面。 同样的,宗族自然也有坏的一面,什么吃绝户,还有女方有了私情,也就是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有什么罪过,却有可能被沉潭。 如果宗族有着相关规定,就会出人命。 在宗族内部,宗法有时候凌驾于律法之上,这就是宗族。 好的坏的方面都有可能出现,到底是好是坏,这就是要看族长族老的个人素质。 如果族长和族老的素质不好,整个宗族的人就会开始为了钱,什么都敢做,会做出不少 坏事,包括但不限于吃绝户这种事情。 如果族长和族老的素质好,整个宗族就是族人的后台,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宗族最后可以托底。 不管是好的一面,还是坏的一面,都是宗族。 之所以会这样,往往是宗族也是有着阶级,宗族管理者权利不小,大部分宗族成员都要乖乖听话,听从宗族的指令。 这是因为族长和族老们往往都是族里最有实力的人,其他人根本无法对抗。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和官府的人熟悉。 官府因为种种原因无力管理乡下,不得不依靠宗族和乡绅传达政令,宗族里的族长和族老往往都是乡绅,也就和官府的人更熟悉。 在某种程度上说族长和族老们可以代表着官府,而偏支的普通成员们往往活得不如主宗的成员,见识上也就浅薄一些。 之所以会是这样,那是因为彼此的生活环境不一样,主宗的人往往会有更多的机会。 就比如说某大名鼎鼎的家族,一旦前任家主去世,那么他的大部分儿子就变成了偏支,唯有继承了家主为主的儿子是主支,各个方面都会偏着主支,家产、教育资源等等都会大力倾斜,时间久了,主支的人明显会更有出息一些。 同一个宗族的人,自然有人过的十分富裕,也有人活得十分艰难,这是很正常的情况。 普通古人往往没有机会接受教育,根本不知道什么律法,彼此相处评判的标准就是约定成俗的礼法,当然也不缺和稀泥的人和事,因此更在意宗族,宗族的势力大,对手就不敢太过分。 他们所认同的礼法,更多是源于祖先传下来的礼法,也许和《礼》有些不一样,但多少还是有着相同的核心: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这也是为什么宗法会被人们所认同的原因。 只要礼法上允许做的事情就行,很多时候乡下出现一些问题,就会依靠礼法解决,而不是靠打架来决定,可以说宗族的作用不小,礼法很重要,延续着整个皇朝的统治。 这也就导致皇帝也要遵守礼法的原因,这是皇帝统治的基石。 即使他自己不想遵守也不能露出来,礼法就是皇帝最重要的武器,是他延续统治的根基,因此皇帝也不能挑战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