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我吗》 第1章 第 1 章 夜,静得出奇,牛郎独自伫立在窗前,目光透过斑驳的窗棂,望向那如钩的残月。 月光如水,洒在他沧桑的脸上,勾勒出他落寞的轮廓。 他不禁长叹一声,那声音里满是苦涩与无奈,“这残月,多么像我的人生啊,残缺不全,满是遗憾。” 明天,便是他与织女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的日子。这本该是个充满喜悦与期待的时刻,可此刻的牛郎,心中却被忧愁填满,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孩子们已经被一位修行颇深的道人收为徒弟,带去深山修行。想起孩子们离去时那小小的身影,牛郎的心中满是不舍。 他知道,孩子们与道人有缘,天生就有修道成仙的慧根,可这一分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这次与织女见面,该如何告知她这个消息呢? 一想到织女见不到孩子时那失望的神情,牛郎的心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揪住,疼痛难忍。 “唉,该怎么办才好呢?”牛郎喃喃自语,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迷茫。 这时,一阵微风吹过,轻轻拂动着窗帘,也打乱了牛郎的思绪。 他转身,看到桌上杯子里没喝完的茶水,还有地上被踩得格外清脆的果壳,不禁又想起了隔壁王大姐。 今天,王大姐已经是第三次登门了。她那热情的模样,仿佛要把门槛都踏破。每次来,她都滔滔不绝地说着刘大官人家闺女刘莹的事情,极力撮合这门婚事。 “牛郎啊,你想想,刘莹知书达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这样的好姑娘打着灯笼都难找。而且刘大官人说了,只要你愿意,入赘也行,纳为妾也罢,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王大姐的话,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这些年,既当爸又当妈的日子,其中的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虽说他毫无怨言,一心只为孩子和织女,但内心的孤独却如影随形,怎么也驱散不了。 牛郎的目光落在盆里尚未清洗的衣服和锅里堆满的碗筷上,这些琐碎的家务,就像生活的重担,沉甸甸地压在他的肩头。 他感到无比疲惫,身体的劳累尚可忍受,可内心的孤独与迷茫却如影随形,让他难以承受。 王大姐说的并非没有道理,夫妻之间本应相互陪伴、相互扶持,可这对他和织女来说,却是一种奢望。 如今,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女子主动示好,说不心动那是假的。 刘莹的温柔贤淑、知书达理,在村里是出了名的。而且,刘大官人财大气粗,若能与他家结亲,自己的生活或许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窗外,晓风残月依旧,可牛郎的心情却愈发沉重。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在情感与现实之间苦苦挣扎,不知该何去何从。 刘大官人,那可是这一带赫赫有名的人物,家财万贯,富甲一方。 他家的大小姐,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模样儿更是生得标致,温柔贤淑的名声远扬四方。 这样的一位千金小姐,不知是多少人心中的理想伴侣,求亲的人都快把刘府的门槛踏破了。 牛郎坐在自家那破旧的院子里,望着那几间摇摇欲坠的茅屋,心中满是不解。 他不禁自问:“我如今要钱没钱,要权没权,年纪也大了,还一事无成,每天都在为了温饱而发愁。刘大官人一家到底是看上了我哪一点呢?难道他们真的不知道我的底细?” 村里的流言蜚语也像野草一般疯长起来。 有人说,刘大官人是个极为虔诚的信徒,一心渴望能够得道成仙。他听闻了牛郎与天庭的关系,便想借此机会,借助牛郎的力量,早日实现自己的成仙之梦。 也有人说,刘莹是被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深深打动了。她常常听人说起牛郎织女那坚贞不渝的爱情,心中充满了向往和感动。她觉得,能被仙女看中的男人,一定有着非凡之处。于是,她便心生爱慕,想要在织女不在的日子里,代替她照顾牛郎,给予他温暖和关怀。 还有人说,刘府肯定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才会如此急切地想要和牛郎结亲。 各种猜测层出不穷,越传越离谱,越说越神秘。 牛郎听着这些流言蜚语,心中愈发纠结。 牛郎站起身来,缓缓走到铜镜前,看着镜中那个面容憔悴、双鬓斑白的自己,心中五味杂陈。 可当他的目光落在箱子里织女临走时送给他的纸扇上时,那些与织女共度的美好时光,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他想起初次与织女相遇时,她那羞涩的笑容,宛如春日盛开的花朵,瞬间点亮了他的世界;想起他们一起在田间劳作,虽辛苦却充满甜蜜的日子,汗水湿透了衣衫,笑声却回荡在田野间;想起他们在月下相依相偎,互诉衷肠的夜晚,月光如水,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为他们披上了一层梦幻的轻纱。 “我们曾经那么相爱,过着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日子。” 牛郎的眼中泛起泪光,“如今遇到困难,我怎能轻易放弃这份感情呢?” “我怎么能有如此混帐的想法!”牛郎猛地拍了一下桌子,自责道,“织女为了我,不惜违背天条,承受了那么多痛苦。我怎能在她不在的时候,另娶他人?” 他的心中充满了愧疚,觉得自己刚才的想法是对他们爱情的亵渎。 “我还是不能辜负织女的深情。” 牛郎握紧了拳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 “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我都要坚守这份爱情。” 牛郎重新坐回桌前,拿起笔,在扇子上写下了他对织女的思念和对这份感情的坚守。 他要让织女知道,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他的心永远都属于她。 第2章 第 2 章 “快开门!磨磨唧唧的!”男人的声音低沉而冰冷,仿佛裹挟着寒霜,让牛郎不禁打了个寒颤。 牛郎快步地走到大门前,透过门缝看去,一个高大威猛的陌生人站在门口。 “这大半夜的,我又不认识你,你是不是找错门了?”牛郎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他朝着门外的男人喊道。同时,他下意识地用手推紧了门栓,眼睛的余光还不时瞥向旁边的木棍,那是他此刻唯一能用来防身的武器。 “你是牛郎吗?”男人的声音依旧冷漠。 “是我。”牛郎犹豫了一下,还是如实回答了。 “那就没错了,赶紧开门,我是王母派过来明天带你去鹊桥的天兵。”男人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耐烦。 一听是王母派来的天兵,牛郎顿时放松了警惕。 他的手不自觉地松开了门栓,心中的恐惧也消散了几分。 然而,就在他即将开门的瞬间,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丝疑虑。 他心想,以前都是七夕当天王母派身边的侍女下凡施法带他去鹊桥与织女相见,如今怎么突然好端端的换成天兵了?而且还是提前一天,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蹊跷? “知道我名字的人多着呢,我怎么知道你是不是借着王母的名义骗我开门,万一是个山贼强盗,我岂不是引狼入室?”牛郎战战兢兢地说道,他的手再次紧紧握住了门栓,心中充满了警惕。 “真是麻烦!”男人似乎被牛郎的质疑激怒了,只见他用手轻轻一挥,一道无形的力量瞬间击中了紧扣的门栓。 门栓发出一声清脆的断裂声,随即脱落,院门也缓缓打开。 牛郎见状,惊恐地连忙后退。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充满了恐惧和惊讶。 眼前的这一幕让他意识到,这个男人绝非普通人,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敬畏之情。 “好歹我也是个神仙,本想堂堂正正地进来,偏偏遇到你这个不识货的家伙,现在你还会质疑我的身份吗?” 男人径直朝着院子里走去,他的步伐沉稳而有力,仿佛每一步都踏在牛郎的心上。 随后,院门又自动闭合,发出一声沉闷的声响。 虽说牛郎经常与神仙打交道,但是像这么说话蛮横、神情冷漠的神仙却极为少见。他小心翼翼地跟在男人身后,心中充满了忐忑。 月光下,他们的身影在院子里拖得长长的,显得格外诡异。 男人环顾一周,打量着牛郎的住处。他的目光扫过那几间破旧的茅屋、简陋的家具,以及院子里杂乱的农具,脸上露出了一丝不屑的笑容。 “就你家这寒酸的样,耗子过来都要自备干粮!哪个山贼强盗来抢你家,也算是倒了八辈子霉。”男人的声音中充满了嘲讽,如同一把利刃,刺痛了牛郎的心。 听到这些话,牛郎顿时脸色通红,羞愧难当。他低下头,不敢直视男人的眼睛,心中充满了自卑和无奈。 男子扯着嗓子对牛郎说:“我之所以今晚过来,那是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受命过来接你,人生地不熟的,提前过来探探路。还有个原因是想看看让我们公主日思夜想的牛郎到底是什么样子,了解一下他的为人。” 牛郎慌忙进去准备好茶水,此时的他已经对男子是神仙的身份深信不疑。 “小生家境贫寒,让大仙见笑了。” 牛郎满脸歉意,声音中带着一丝自卑。 “这个还用你说,我已经能感受到了,这样看来公主跟你生活的几年没少受苦。” “唉,都怪我没本事,没能给织女带来富裕的生活,现在想想实在深感惭愧。” 男子上下打量了一番牛郎,一脸不屑地说道:“真不知道当初织女看上了你哪一点,说有钱吧?你看你现在的寒酸样,说俊秀吧?这么多年过去容颜也早已不在。” 听了这番话,牛郎慌忙辩解:“我跟织女是真爱,织女跟我在一起并不在乎这些。” “真爱?你知道公主为了你所谓的这份真爱,在天庭遭受了多少罪吗?王母把她软禁在了冰冷刺骨的仙阁宫,如今的公主整天孤苦伶仃,以泪洗面。” 牛郎的心,此时猛地一颤,倍感震惊。 他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一切。 “这个我不知道啊,怎么会这样?每次见面她都跟我说在天庭过的很好,让我不要担心。我以为王母只是把我们分开,阻止她与我相见,并没有太难为她。” “呵呵!”男子冷笑道:“你以为?什么都是你以为,当初你还以为王母会成全你们俩的婚事,可结果呢?公主怕你担心,报喜不报忧罢了。” 男子的话如同一记重锤,一次次狠狠地砸在了牛郎的心上。 牛郎羞愧地低下了头,他没想到织女在天庭会受到如此委屈。 他的心中充满了悔恨,恨自己没能保护好织女,让她独自承受了这么多痛苦。 “你知道你们之所以有今天结局的原因是什么吗?究其原因就是门不当户不对!” 见牛郎一直不吱声,男子继续说道:“如今有个提升你修为的机会,不知道你能不能抓得住!如果成功的话,我想王母以后可能再也不会阻止你跟织女在一起了。” 男子的话如同一束光,照亮了牛郎心中的黑暗。 听到能和织女在一起,牛郎顿时眼睛一亮,精神抖擞起来。 他的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仿佛看到了与织女团聚的美好未来。 牛郎赶忙问道:“还请大仙指点迷津,只要能和织女在一起,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也无怨无悔!” “当真不怕?”男子再次确认道。 “不怕,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便全力以赴!”牛郎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好!有你这句话,公主这么多年的罪没有白受!” 只见男子从身上掏出了两样东西交给牛郎,一瓶圣水和一颗丹药,并一遍又一遍地叮嘱道:“务必在鸡鸣的第一声一起服下,之后可能会很痛苦,但是挺过来之后你将有万年的修为,到时候你跟公主也将无比的般配。” 牛郎小心翼翼地双手接过宝物,激动地说:“感谢大仙,我必不负所望。”他的双手紧紧地握着圣水和丹药,仿佛握住了他与织女的未来。 见状男子满意地点了点头,便化作一道紫光消失得无影无踪。 牛郎先是愣了几秒,继而挥手告别。他的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期待,期待着黎明的到来,期待着服下圣水和丹药的那一刻。 牛郎紧紧握着那瓶圣水和那颗丹药,仿佛握住了他与织女未来的全部希望。 在这漫长的黑夜里,牛郎思绪万千。 他想到了自己与织女相识相知的点点滴滴,那些平凡而又温馨的日子,是他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 尽管如今面临着诸多困境,刘府的提亲、村里的流言蜚语,都像一道道难以跨越的沟壑横在他的面前,但他对织女的爱从未动摇。 “无论这过程有多艰难,我都不会放弃。”牛郎在心中暗暗发誓,“我要变得强大,与织女并肩而立,打破命运的枷锁。” 他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某一天,自己与织女不再受天庭的束缚,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一起,就像普通夫妻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共享天伦之乐。 窗外,夜色渐渐褪去,黎明的曙光悄然洒下。 牛郎知道,新的一天即将来临,他即将迎来改变命运的关键时刻。 他深吸一口气,平复着内心的激动与紧张,等待着鸡鸣的第一声。 第3章 第 3 章 “太好了,太好了!” 王大姐激动地猛拍桌子,杯子里的茶水都被震了出来。 “我就刚刚这么一说,你就同意了?之前我磨破了嘴皮也不见你有半点松动。” 此时的王大姐笑得合不拢嘴。 牛郎此时像换个人似的,迷离的眼神中却又给出了坚定的回应:“能被刘大官人家的大小姐看中,也算是我前世修来的福分,我又怎么可能拒绝呢?” “好,好!有你这句话我可就放心了,我这就给人家回个信去。” 王大姐哼着小曲径直地朝着刘府奔去。 今天是农历的七月初七,也是牛郎跟织女见面的日子。 王大姐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一大早过来也就随口提了一下这件事,意思是想让牛郎这次见织女的时候,跟她提及一下刘大小姐想跟牛郎结婚的这件事,让她有个心里准备,最好能够理解,能够支持。 毕竟牛郎是个凡人不像神仙那样不会老去。随着时光的流逝,牛郎的身边终需要有个人来照顾,再说这个年代男人三妻四妾也是正常不过的事。 没想到牛郎还没有征求织女的同意,就答应得如此干脆。 刘府的人知道牛郎答应婚事之后,上上下下都开心得不得了。 “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就把小女的婚事给办了。”刘大官人开心地说道,“我们就图牛郎他这个人,我这就派人把他接入刘府,以后我定将他视如己出。” 听了刘大官人的这番话,王大姐瞬间惊住了:“这也太快了吧?会不会有点仓促?” “这事能不急吗?趁牛郎跟织女还没有见面,把这婚事给办了,到时候生米煮成熟饭,织女就是不同意也得接受这事实!” “你这可是明摆着在跟天庭作对啊?”王大姐瞬间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胆怯,“我感觉这事还是急不得,最起码也要征求织女同意才行,万一天庭的人怪罪下来,我们也好有个说辞。” “就这么定了。今天就让他们拜堂成亲。”刘大官人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示意王大姐下去,“待会你跟轿子一起过去把牛郎给接过来。婚礼一切从简。” 王大姐只好退下,慌忙地去张罗着他们的婚礼。 虽说婚礼是“一切从简”,但却显得十分气派,所有环节有条不紊,像是早已做好了准备。 牛郎像是一位出嫁的姑娘似的,被刘府安排的八抬大轿抬走。 身后的随从更是排了很长,显得格外气派。刘府的佣人抬了几筐的铜钱,边走边撒,引得路人蜂拥争抢。 路两旁也围满了街坊邻居,有看热闹的,有送来祝福换取点赏钱的,也有骂牛郎忘恩负义、指指点点的。 刘府的上上下下更是忙得不亦乐乎。刘大官人在门外边迎贵客边解释婚事的仓促,刘莹在丫鬟们的精心打扮下,显得格外美丽。 牛郎被接到刘府,也许是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表情显得并不是特别自然。面对来宾们的各种祝福,牛郎虽然都会笑脸相迎,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他心事重重。 “我是不是有个重要的事情没有做?”牛郎在努力地回忆过去,有些事记得,有些事却怎么努力也想不出来,像是一种选择性失忆。 这时刘大官人走了过来,笑着对牛郎说:“女婿,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怎么发起呆了?快去准备一下,等吉时一到就可以拜堂成亲了。” “哦,原来今天我要成亲了。这么重要的日子,怎么却感觉到如此的突然!” 牛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日子怎么被我过的稀里糊涂的。” 天庭之上,仙阁宫宛如一座梦幻的殿堂,琼楼玉宇,雕梁画栋,四周云雾缭绕,仙气氤氲。殿内装饰着稀世珍宝,光芒璀璨,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天庭的威严与神秘。 今日,织女早早起身,满心欢喜地准备与牛郎一年一度的相聚。 婷儿如往常一样,在一旁为她梳妆。 只见婷儿手微微颤抖,拿起梳子时,动作明显有些迟缓。 “哎呦,你这力道不对,梳的有点疼!”随着织女的一声抱怨,婷儿像触了电一般,手中的梳子差点掉落,赶紧停下了动作,慌忙地跪下认错。 婷儿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织女惊讶不已。 她赶忙起身,亲自将婷儿扶起,温柔地说道:“你这丫头最近是怎么了,我只是说说罢了,你又何必这般紧张。我早已把你当作妹妹,你我也不必太在意主仆之分。” 织女关切地问道:“婷儿,你要有什么心事,你就跟姐说,姐能帮你的也绝对不会含糊。” “我,我能有什么事……”婷儿眼神躲闪,不敢直视织女,“只要能把主人侍候好便是我最大的心愿。” “最近我总是感觉到你有点不对劲,好多次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就无缘无故的玩失踪。做事情吧,总是经常发呆心不在焉。”织女示意婷儿坐下,递给她一个苹果,继续耐心地说道,“有什么心事,就跟姐说,姐也好帮你参考参考,出谋划策一番。” 许久,婷儿嘴里支支吾吾地蹦出几个字:“没,没什么心事,可能是最近太累了没休息好的缘故吧!” 织女听后,心中满是自责:“是我的原因,最近为了准备跟牛郎见面的事,你忙前忙后的确很是辛苦。等今天跟牛郎见了面回来后,姐给你放几天假,你好好的放松放松。” 婷儿的表情却依旧十分凝重,像是有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哽在喉咙,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欲言又止。 就在这时,玉静圣姑从外边缓缓走了进来,她的脸色略显苍白,表情十分凝重。 织女看到玉静圣姑的到来,赶忙起身上前迎接,关切地说道:“您身体这么差,这仙阁宫的寒气又是这么的重,还是多呆在屋里少出门走动为好。” 玉静圣姑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拉着织女的手,呆呆地站立了很久,那眼神中似乎饱含着无尽的担忧与不舍。 一时间,整个仙阁宫的气氛瞬间变得格外压抑,仿佛有一块无形的巨石压在众人的心头。 “今天我们还是别去了吧?”玉静圣姑身边的倩儿终于开口说了话,她的声音微微颤抖,“听说凡界最近闹洪灾,牛郎不一定来的了。” “怎么可能来不了呢?天神接送,别说洪灾,就是刀山火海也阻挡不了他们。再说有什么事能比今天见面重要,今天一过,离开了鹊桥,我跟牛郎又是水天相隔……” 此时的天,不知何时也变得格外阴沉,厚重的乌云缓缓聚集,那厚重的乌云,如同一床巨大而又压抑的棉被,沉甸甸地压在天庭与凡界的上空,仿佛随时都会崩塌下来。 天庭的仙鸟似乎也感受到了这股异样的气息,不再欢快地飞翔、啼鸣,而是纷纷躲回巢中,瑟瑟发抖。 第4章 第 4 章 七月初七,织女像往常一样,满心欢喜地前往鹊桥赴约,身边还带着贴身侍女婷儿。 可刚到鹊桥边,织女便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她满脸疑惑:“婷儿,你有没有感觉到,今年的鹊桥跟这桥下的河水,都跟往年大不一样,透着股说不出的怪异。” 婷儿环顾四周,挠了挠头,一脸茫然地回应:“这个……这个我也不太确定,好像没啥变化吧?” “不对,肯定有问题。”织女眉头紧皱,眼神中满是不安,“这桥明显比之前更狭窄陡峭,桥下的河水也波涛汹涌,看着阴森恐怖,让人心里直发毛。” “可能是天气的缘故,最近天庭气候反常,暴雨下个不停,河水湍急也能理解。而且这鹊桥是每年喜鹊用身体搭建而成,天气变了,它们搭的样式或许也跟着变了。” 织女听后,微微点头:“你这么一说,倒也有几分道理。算了,何必在意这些细节,只要能和牛郎见面,就算前面是刀山火海,我也不在乎。” 她望向河对岸,迟迟不见牛郎的身影,焦急地问道:“玉静圣姑派倩儿去接牛郎了吗?都这个时候了,牛郎还没来,要是错过了时辰,那可又得再等一年。早知道,就听你的,让你去接了,倩儿那丫头贪玩,可别误了正事。” 婷儿无奈地笑了笑:“我当时主动请缨,您没答应呀。您说今天心里闷得慌,像有大事要发生,非得让我留下陪着您。” “不提这事了。”织女摆了摆手,心急如焚,“你瞧,这都什么时候了,牛郎还不见踪影,可如何是好?” 在天庭的安排下,倩儿肩负着接牛郎去鹊桥与织女相见的重任,匆匆下凡。她满心想着快点完成任务,好让牛郎织女这对有情人能如期相聚。 当倩儿来到牛郎家时,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呆立当场。院子里铺着鲜红的地毯,到处散落着娇艳的花瓣,一片喜庆热闹的氛围。可这喜庆,却让倩儿感到无比怪异,她满心疑惑,牛郎不是应该在等她来接,去和织女见面吗?怎么会有如此喜庆的布置? 倩儿拉住一个路过的村民,焦急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今天牛郎家为何如此布置?”那村民一脸喜气,笑着回答:“姑娘你有所不知,今日可是牛郎的大喜之日,他要和刘府的大小姐成亲啦!” 倩儿闻言,如遭雷击,眼睛瞪得滚圆,嘴巴大张,脸上写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 “这……这怎么可能?”她喃喃自语,身体微微颤抖,手中的佩剑都险些滑落。她怎么也想不到,在这七夕佳节,牛郎竟然要和别人成亲,把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聚抛诸脑后。 倩儿定了定神,心中涌起一股怒火,她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她深吸一口气,朝着刘府的方向大步走去,心中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阻止这场婚礼,带牛郎去见织女,弄清楚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倩儿心急如焚,眼中满是怒火,毫不犹豫地飞身闯入婚礼现场。此时,牛郎正与刘大小姐站在礼台之上,准备拜堂成亲。周围的宾客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目瞪口呆,纷纷投来诧异的目光。 倩儿看着台上的牛郎,愤怒地怒斥道:“你们俩不能结婚!你已经是有妇之夫,为何背着织女,私自与别人结为夫妻!” 牛郎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一脸疑惑的神情,他转头看了看身边的刘大小姐,又望向倩儿,眼中满是迷茫:“我结过婚了?我不是要跟你结婚吗?” 刘莹见状,立刻将牛郎挡在身后,指着倩儿大声吼道:“你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劝你识趣点,赶紧离开。今天就是织女她本人来了,也阻止不了我跟牛郎的婚礼!” 倩儿毫不退缩,向前踏出一步,神色坚定地说道:“我是奉天庭的旨意,前来接牛郎去鹊桥与织女相见,今天无论如何我也要把牛郎带走!” 倩儿手中的佩剑微微晃动,似乎随时准备战斗。 刘大官人见形势不妙,赶忙走下礼台,脸上堆满了虚伪的笑容,试图缓和气氛:“仙女,我们都知道你的来意,你也看到了,今天是小女大喜的日子,牛郎跟小女也是情投意合、两情相悦。你看能不能等小女办完婚礼,再带牛郎去见织女。一年都等了,也不在乎这一时片刻吧。” 倩儿冷哼一声,她毫不留情地拒绝道:“这怎么可能!倘若你们完成了婚礼,我怎么跟织女交代!”说罢,她毫不犹豫地拔出佩剑。 宾客们看到这剑拔弩张的场景,顿时吓得惊慌失措,纷纷四散逃离,生怕被卷入这场纷争之中。婚礼现场一片混乱,原本喜庆的氛围瞬间荡然无存。 刘莹见倩儿不肯罢休,心中的怒火再也压抑不住,她也取出佩剑,娇喝一声,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般朝着倩儿刺去。倩儿眼神一凛,迅速侧身躲避,同时挥动佩剑抵挡。 刹那间,万道剑光在空气中交织穿梭,发出尖锐的呼啸声。两人的身影在剑光中快速移动,时而分开,时而靠近,每一次交锋都伴随着金属碰撞的清脆声响。 倩儿的剑法凌厉迅猛,剑招如疾风骤雨般连绵不绝,每一剑都带着强大的力量和速度,试图迅速制服对手。而刘莹也毫不示弱,她的剑法诡异多变,剑路刁钻,常常出其不意地攻击倩儿的破绽。 随着战斗的进行,天地间的气氛也变得愈发紧张。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变得乌云密布,狂风呼啸,飞沙走石。风雨交加中,电闪雷鸣,一道道闪电划破夜空,仿佛在为这场激烈的战斗助威。 两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已经打斗了上千回合。每一次的剑招碰撞,都引发一阵强烈的气流,吹得周围的树木东倒西歪,地上的尘土也被卷到空中,形成一片尘雾。 刘莹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她的呼吸变得急促,剑法也开始出现破绽。而倩儿则抓住这个机会,加大了攻击力度,剑招更加凌厉,每一剑都带着必杀的气势。 又经过一番激烈的交锋,刘莹终于抵挡不住倩儿的进攻,被倩儿的剑气击中,口吐鲜血。她的身体摇晃了几下,手中的佩剑也险些掉落。 倩儿见状,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冷笑道:“原来是个小小的狐妖!一个妖精,拿什么跟我们神仙斗。还不快快受死!”说罢,她再次挥动佩剑,朝着刘大小姐刺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直躲在一旁的牛郎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突然冲了出来,挡在了刘莹的身前。他张开双臂,眼神坚定地喊道:“我不许你伤害她!” 倩儿万万没想到牛郎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她大吃一惊,赶忙收起剑,但剑气还是重重地打在了牛郎的身上。这剑气中夹杂着强大的仙气,就连狐妖都很难抵挡,更何况是凡胎俗骨的牛郎。 牛郎瞬间口吐鲜血,身体如断线的风筝般倒飞出去,重重地摔在地上。刘莹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她没想到牛郎会为了救自己,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她的眼中充满了震惊和感动,泪水也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倩儿也被牛郎的行为所震撼,她看着倒地的牛郎,心中五味杂陈,忍不住朝着牛郎吼道:“你不要命了!连神仙的剑你也敢挡。” 牛郎用衣袖擦了擦口中的鲜血,愤怒地说道:“我不管你们之间有什么恩怨,我也不管你是不是神仙,她是不是妖怪,她没有伤害我,这段日子里还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她也是我未来的妻子,总之你不能伤害她!” “妻子?那你把织女当作什么了?”倩儿质问道。 “织女?我根本没有印象?她是谁?”牛郎一脸茫然。 倩儿看着牛郎,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愤怒,她现在懒得跟牛郎解释,心想等会到了天庭,让他见见织女,他就知道一切了。 于是,倩儿看着倒地的狐妖继续说道:“今天时间紧任务重,我先暂且饶你一命,倘若日后再来人间祸害百姓,我不收你,自然会有别人收拾你!我现在就要带走这薄情寡义之人,让他见见织女是谁!” 说罢,倩儿提溜着牛郎化作一道红光,直冲云霄。只留下婚礼现场一片狼藉,桌子上的蜡烛还在残缺地燃烧着, 婚礼现场一片狼藉,刘大官人面色阴沉地缓缓走来,他扶起受伤的狐妖,声音冰冷,带着一丝责备:“女儿,不不,你现在已经不是我女儿了,你这狐妖,你今天这事办的让我跟王母娘娘不好交代啊!” 狐妖艰难地抬起头,嘴角还挂着未干的鲜血,她满心委屈与不甘,反驳道:“这事不能全怪我,不是说好了里应外合把牛郎留在凡间,不去与织女见面吗?怎么下来的仙女这么下死手。本来只是走走过场,我跟牛郎把这婚给结了,她在这边稍微拖延点时间,等时间过了再回去,让他们没法在鹊桥相见。回去后再把牛郎在凡间结婚的事告诉织女,好让织女死了这条心。现在好了,全都乱了。” 刘大官人听着狐妖的解释,心中的怒火更盛,他怒目圆睁,对着狐妖生气地说道:“来的这位仙女,不是我们的人,你看不出来,还感觉不出来啊,我们的人能对你下死手吗?” 狐妖听闻,心中一震,她确实感觉到了倩儿与之前约定之人的不同,只是当时形势紧迫,来不及多想。 刘大官人看着狐妖,语气中带着一丝恨铁不成钢:“你感觉到了,为什么不执行我们的第二方案,你有很多次机会都能把牛郎给杀了,你为什么不做?” 狐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泪光,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吼道:“牛郎为了我挡住了一剑,明知道我是狐妖的情况下还为我挡住了那一剑。修行几百年,有谁为我挡过剑,我对我的救命之人怎么能下得了手!” 狐妖回想起牛郎为她挡剑的那一刻,心中满是感动与温暖。在那一刻,她便决定,无论如何,都不能伤害牛郎。即使违背与王母的约定,即使要承受后果,她也在所不惜。 刘大官人听了狐妖的话,脸色愈发阴沉,他冷哼一声:“你对我吼有什么用。你这一时心软,断送了你三千年的修为!这次可别怪王母娘娘食言了。” 狐妖却一脸坦然,她挺直了腰杆,坚定地说道:“不给就不给,我也不能恩将仇报!伤害了我的恩人,给了三千年的修为又有何用,我这如今几百年的修为,不就是我多行善事换来的吗?” “哟……你这小妖怪还挺讲义气!”刘大官人拍了拍狐妖的肩膀,一脸诡异地说,“可是你不仅没有完成任务,还差点把王母娘娘抖了出来,你这事真的让我很难办啊。” 话音刚落,只见刘大官人双目一闭,一股强大的寒气从他的手掌传入狐妖的身体。狐妖只感觉身体瞬间被冻住,动弹不得,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顷刻之间,狐妖被冻成了一座冰雕,晶莹剔透,却毫无生机。 刘大官人若无其事地转身离去,右手朝后一挥,那座冰雕瞬间化作蒸汽,烟消云散。 第5章 第 5 章 鹊桥上,凛冽的寒风如同一头猛兽,张牙舞爪地呼啸着,肆意地刮过每一寸空间,带来彻骨的寒意。 四周一片阴森,黑暗似是被这寒风凝结,浓稠得化不开,唯有桥上那微弱而闪烁不定的光芒,在寒风中挣扎着,仿佛随时都会被吞噬。 织女独自伫立在这冰冷的鹊桥上,眼神中满是焦急与期盼,她的目光紧紧地锁定在桥的另一端,那是牛郎即将出现的方向。 每一阵寒风刮过,都像是一把利刃,割在她的肌肤上,也割在她的心上。 她下意识地抱紧双臂,试图抵御这刺骨的寒冷,然而,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却如熊熊烈火,燃烧得愈发炽热。 “怎么还不来……”织女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既是因为寒冷,也是因为内心的焦虑。 她已经等待了太久太久,每一分每一秒的流逝,都像是在她的心上狠狠地划过一刀。 她不禁开始胡思乱想,牛郎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危险?还是他忘记了今天的约定?各种可怕的念头在她的脑海中不断盘旋,让她的心情愈发沉重。 “主人,您别着急,牛郎公子一定会来的。”婷儿在一旁轻声安慰道,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关切。 “咳……咳!”织女猛咳两声,赶忙收紧了衣领,“这异常的天气,早知道应该带件风衣。” “主人,我给你准备了姜汤,你赶紧喝下暖暖身子吧!”婷儿不慌不忙地从食盒中取出姜汤递给了织女。 “好事多磨,喝了这碗汤,一切都会好的。”婷儿安慰道。 “你这丫头倒是挺心细,连姜汤都准备好了!你是不是早有预料啊!” “公主常年深居仙阁宫,外面的世界了解的少。最近天气一直异常,忽冷忽热,所以就准备了姜汤,有备无患。” 织女接过姜汤,轻轻地抿了一口,姜汤的温热瞬间传遍全身,让她感觉好了一些。 突然,织女的微微皱起眉头,“婷儿,今天这姜汤的味道,怎么有些怪怪的?明显跟以往的不一样。” 婷儿的眼神微微闪烁了一下,但很快就恢复了正常,她笑着解释道:“忘了跟您说了,这熬汤的姜丝可是太上老君进贡给王母娘娘的,据说有解表散寒、化痰止咳等奇效。王母娘娘她心疼你,所以上次传唤我过去的时候,顺便带了点过来。可能是因为今天的姜品质跟以往有些不一样吧,不过,这姜汤的功效肯定比以往的要好很多,主人您放心喝吧。” 织女虽然心中仍有疑虑,但也没有再多问,她又喝了几口姜汤,将碗递还给婷儿,目光再次投向桥的另一端,继续等待着牛郎的到来。 就在织女满心焦虑,等待牛郎的时间变得无比漫长时,河的对面,隐隐约约出现了两个身影。 起初,那身影只是模糊的轮廓,在黑暗与寒风中若隐若现,仿佛随时会被黑暗吞噬。随着时间的推移,那身影逐渐变得清晰起来,织女一眼便认出了其中一个正是她日思夜想的牛郎,她的眼中瞬间绽放出惊喜的光芒,激动得手舞足蹈起来,整个人就像一个得到了心爱礼物的孩子。 “婷儿,你看,是不是牛郎过来了!”织女兴奋地喊道,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带着难以掩饰的喜悦。 婷儿朝着织女手指的方向看去,原本平静的脸上瞬间布满了惊恐之色,她的双眼瞪得滚圆,仿佛看到了什么极其可怕的东西。 她的嘴唇微微颤抖,想要说些什么,却又被恐惧哽住了喉咙,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手中的碗也因为她的惊恐而顺势落下,“啪”的一声,摔落在地上,碎成了无数片。 “婷儿,你今天是怎么了,我今天见牛郎,看把你激动的!”织女调侃道。 沉浸在即将见到牛郎的喜悦中,她并没有察觉到婷儿的异常。 婷儿没有说话,只是慌乱地蹲下身子,手忙脚乱地收拾着地上的碎片。 她的动作急促而慌乱,由于太着急,锋利的碎片割破了她的手指,殷红的鲜血瞬间流了出来,滴落在地上,与那些碎片混在一起。 但她似乎丝毫没有感觉到疼痛,只是一门心思地想要尽快收拾好这一切。 织女给婷儿使了个手势,示意她退下。 她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牛郎,此时的她,心中只有即将与牛郎重逢的喜悦,其他的一切都变得不再重要。 织女冒着寒风,朝着桥中间的方向走去。 每走一步,寒风就像刀子一样刮过她的身体,刺骨的疼痛让她的脚步变得异常艰难。 然而,更让她感到恐惧的是,她的身体突然变得奇热无比,仿佛有一团熊熊烈火在她的体内燃烧。 每向前行走一步,这种热量就会随之增加,她的身体仿佛要被这股热浪融化。 与此同时,织女开始感觉到自己的记忆越来越模糊,那些与牛郎在一起的美好回忆,就像被一阵无形的风逐渐吹散。 她惊恐地瞪大了眼睛,想要抓住那些记忆,却发现自己无能为力。每一个画面的消失,都像是在她的心上狠狠地挖去一块肉,让她痛苦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