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石生花》 第1章 小姨 喘息,喘息,喘息。 随着胸口的一起、一伏。 “终于结束了!”牧蕾心理默念。 她的脸已俨然笑僵,肌肉止不住地偷偷地小幅度地抽动起来,“不能被发现,千万不能被发现……” 怀里的男人没有比她更镇定,他“不动声色”地捏了捏她右手的指尖,约定俗成地示意着“Ending Pose”时间到了。 他撒手,她转身。 一个完美的圆弧。 掌声雷动。 来自四面八方的聚光灯全都打在他们身上,映在他们脸上。 这是牧蕾第一次站在布珀的舞池中央,和同组的其它十一对一起,享受世界顶级观众的掌声的洗礼。当然,顺便接受一下评委的“品头论足”。 多亏了舞伴王宋河前辈的多年的大赛经验,牧蕾才有机会在19岁就踏足布珀这座体育舞蹈圣地的中央木地板。 * “百年布珀”说来有那么一点儿夸张。 为了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大西洋东岸的战胜国民间发起了一场以社交舞蹈为载体的庆祝比赛。 由于源自欧洲中世纪时期的贵族舞蹈,又受到时代影响融合了A国和B国的乡村舞,布珀的舞蹈种类一步步发展壮大(同时也流失了一些不太受关注的舞种)。 在世界大融合的今天,已经逐步发展成两大主要派别:偏重传统的摩登舞和更为人所知的拉丁舞。 从观赏性和娱乐性而言,拉丁舞无疑是更受欢迎的。 可牧蕾不这样认为。 当牧妈妈苏女士拉着她的小手路过人民公园广场,她看到一对对头发花白的爷爷奶奶随着音乐转了一圈又一圈的时候,她突然很羡慕。 “妈妈,我也想跳圆圈舞~”小牧蕾撒娇道。 苏女士没有立刻答应,也没有马上拒绝:“那你可能也会需要一个舞伴,”她回忆了一下当年在大学舞池里认识牧爸爸的场景“不如,我先做你的舞伴吧!” 那只肉乎乎的小手被牵进了下沉的圆形舞池——这里本是公园的音乐喷泉中心,和着《无边草原情》的悠扬旋律,小牧蕾在妈妈的带领下,很快找到了平四的节奏和步伐。 “我松哪只手你就松哪只手,我把你往哪边带你就跟着我的手轻轻转一圈。”苏女士不知哪里来的自信,带着茅庐都没见过的小牧蕾在广广大众面前转起了圈来…… 那天之后,六岁的小牧蕾获得了人生第一个上辅导班的机会。 可这条路一点都不顺利。 首先,牧蕾所在的季省经济一点都不发达,能学体育舞蹈的机构和老师本就不多。 一开始,苏女士在方圆五公里只找到了几家拉丁舞的教室。 拉丁舞是要穿着blingbling的小裙子扭来扭去的,好看嘛是真的好看,初学者也不受没有男伴的限制,可对于内向的小牧蕾心理冲击着实是有点大。 “妈妈,我能不穿那样的裙子吗?”小牧蕾问。 “那条红色和黑色亮片的不是很好看吗?”苏女士反问。 现阶段最喜欢红色的小牧蕾撅起了嘴:“不好看。”她违心地回答道。 知女莫若母,苏女士拆穿她:“你是觉得她们跳得……太难了?” 幼儿园体育从来勉强及格的牧蕾深吸了口气,还是选择点了点头。她确信进了这个班会被老师和姐姐们虐得体无完肤。 “那你是想只学那种两个人一起转圈圈的舞?” 牧蕾站在教室外,回想起那天人民公园转着圈的蓝天白云和大槐树们。“是!” 她前所未有地坚定。 * 从12岁即选入省队,保送去了舞蹈附中又苦哈哈地练了四年,终于在夏央杯拔得此生最后一届u16单人赛的头筹,被国家队挑走,从此走上了看似人生巅峰实则荆棘丛生的竞技舞蹈之路。 虽然体育舞蹈在我国的起步不算晚,但是普及程度在改革开放后期在逐年下降,规范化训练更只是近十几年的事。 一个没有进入奥运的体育项目,国家能够投入的资金和资源可想而知。 所谓的国家队,运动员加教练员加队医加等等,满打满算也只有几十口人。 可是国家队能是国家队,里面的高手简直一个个都是神一样的存在。尤其是这种人口稀少的品类。 牧蕾是以单人比赛成绩进队的,在此之前的省队里没有固定配对的舞伴。 其实这在地方上很常见,一是往往没有很好的男生资源——大多数男孩子的父母并不会想到让自家儿子有事没事去学个跳舞;二是仅存的男生资源也往往集中在拉丁舞方向,学摩登舞的数量本来就少,能搭在一起长期训练、身高又合适的就更少了。 牧蕾从前的启蒙教练也是拿过国内冠军的舞者,所以在她的指引下进队以前也断断续续练过几年双人舞。可论跟男伴配合的感觉,那可就是因人而异了。 因为夏央杯摩登标准舞单人赛的最大年龄限制是16岁,为了能让她以最佳水平发挥,省队停了她整整一年的双人训练。 所以一开始国家队“分配”给牧蕾的舞伴是同年被选进来的郭徉。 郭徉是来自笛省的单人项目一等奖的运动员,个子虽然不算太高,但是比牧蕾还是要多上那么十三、四公分的。 摩登舞的最佳身高差集中在8-12公分。 以牧蕾一米六零的小矮个儿,在如今营养过剩的年代,找个高矮合适的舞伴确实也不大容易。 现实是残酷,两个擅长单人项目的配对,磨合期是有那么些些许许痛苦的。 相比而言,牧蕾的双人舞技能方面配合度更高,于是在一年之后教练组抛来了橄榄枝,把牧蕾派去搭实力强劲的“二师兄”——也就是她今天的舞伴王宋河。 * 河哥,队里都喜欢称他宋河。其实宋是他母姓,河才是他自己的名字。 只是大家叫习惯了,他那种内向的性格,更懒得去解释这些。 作为早入行八年的“老前辈”,王宋河在诸多方面都格外照顾牧蕾。 比如,帮还在体大读大一的还得上基础课的牧蕾做好训练前的场地准备; 比如,给刚放学的牧蕾在食堂打包好晚餐带去训练场; 比如,提前替牧蕾占好热身拉伸等一系列基本功的器材; 比如,不住小声碎碎念潜移默化地让牧蕾不得不在所有小伙伴都走后一直加练…加练…加练…… 跟王宋河同时期进队的运动员们基本都退役了,只有他一直守着局里给的那么一丁点儿工资,不顾一身好不了的伤病,勤勤恳恳地在舞池里磨破一双又一双鞋。 牧蕾从不抱怨。 毫无疑问地,王宋河在队里是最适合她的搭档了,没有之一。 身高、臂展、重心…以及擅长的舞种,和技术短板……都差不太多。 队里这么安排一是看在牧蕾基本功着实扎实,二是王宋河跟之前的舞伴庞菲一直没有太好的成绩。而他172的身高却十分尴尬。 不能放着技术这么好的成熟运动员不练,也实在找不出更合适的安排。 后来刚好又招了个小个子的牧蕾进来。而牧蕾的综合表现也基本符合预期。 重新组队,在竞技体育的很多双人项目中,都是一种必然。 * 走到今天,牧蕾和王宋河已经搭档了整整三年。 对于像国际标准舞这类双人赛占主流的运动,这个时间不算长。可对于不满20岁的牧蕾,这三年已经占据了她人生相当长一段时间的。 她上一次和人搭档这么久,还是12岁的时候。 “怎么突然会想起他?”牧蕾摇了摇头,上次见面之后就再没联系过了。 也……快三年了吧。 Ending Pose之后,牧蕾由王宋河牵着一同离场,这是他们的惯例。 舞池外等着的是他们的教练朴国佟和石晴夫妇。 第一次上布珀的牧蕾激动坏了,她先拥抱了一下朴指导,就抱着她的石指导一边抹掉不知道是汗水还是眼泪的液体,一边还不肯撒手:“石指,我有个圈儿在回来时候拌了下地板,评委能看到吗?没有太大影响吧?” “没事没事,非常完美。”石指情绪价值给得满满。对于牧蕾这样的新手,在这样世界级的顶级大赛上完赛,就已经是非常完美了。 国内的整体技术跟欧美比起来,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像石晴他们那个年代,布珀是只存在于想象中的殿堂,连人家大门在哪都找不到。 朴指则是另外一种风格,他冷静地指出赛场上王宋河的问题:“一遇到人多你就往后缩,说了多少次,这破习惯得改!国内都是熟人还好些,那些白人虽然人高马大的,但是人家转个圈也就方圆那两米而已,你该带就主动带,要相信小蕾能跟得上你。” 朴指眼神给到牧蕾,她知道这时候要努力地点头。 “一个动作没做到位,后面的套路都会受影响,这儿的裁判都是孙猴子似的,全看在眼里的!” 数落完,朴指的气儿顺了,四个人整整齐齐地一起坐在台下等成绩。 王宋河紧张地坐在朴指身边,石指紧紧拉着牧蕾的手。两位选手中间仿佛隔了条东非大裂谷。 不知道的还以为走错了片场。 男单和女单的比赛早在青少年时代就跟他们挥手再见了。 这届布珀,因为众所周知的全球性疫情原因,报名参赛的选手特别少,是牧蕾和王宋河这对组合获得国际积分的绝佳机会。 局里特意给体育舞蹈协会(简称国标舞协,舞协)申请到了充足的出国名额,让尽可能多的运动员能来亲身体验学习一下最顶尖的赛事,为今后参与国际比赛助力。 所以不只是参赛的牧蕾&王宋河(牧王组合),另一对国内一号种子凌一莞&厉燐这对“伶俐”组合,还有很多非参赛队员也都争取到了出国机会。 * 漫长的等待之后,大屏幕上开始滚动半决赛各项小舞种的分数。 一号种子“伶俐”组合,第12名,踩线进了决赛。 这是他们俩在布珀最好成绩,也是近十年国内选手第二次挺进决赛。 那么,牧蕾和王宋河止步半决赛也在情理之中了。 没有太失望,只是也没有惊喜。 牧蕾再次拥抱了带她一路走来的石指导,她在这条路上的付出一点都不会比牧蕾少。 “很好了,很好了……”石指导安慰道,“比咱们预期的好很多了。”她们原本觉得半决赛都进不去。 牧蕾点点头,还是有那么些许遗憾,她的第一次布珀之旅,弓搭在弦上许久却没能冲破那最后一步。不由得深叹了口气。 石指导接着安慰道:“我刚算了一下分数,你们俩这回顺位15,300分呢!这一趟真没有白来!” 那300分确实太重要了。 她和河哥此前只有100分的国际积分。 如今都算是舞协里积分第二的组合了。 又喜又悲的复杂情绪还没酝酿明白,一道并不明显的男声突兀地穿过嘈杂场馆向牧蕾的方向传来。 “小姨,恭喜你们。” 时间线:今天是北京时间2020年9月23日。 前天,文忆和吴南刚刚重逢。 p.s 现实中的体育舞蹈协会还不属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舞蹈在我国作为偏向表演性的艺术项目拥有自己的一系列比赛,并未作为比赛项目进入各大主流体育赛事,本文所有架构都为杜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小姨 第2章 外甥 “小姨?!”牧蕾还没来得及讶异为什么那个人的声音会出现在遥远的欧洲的布珀小镇,就被这个过分亲属感的称唬住了。 “你?喊她小姨?!”牧蕾正半揽着石指导的肩膀,挺身往那人方向毫不忌讳地挪了半步,一边小心翼翼指了指石指导,一边疑惑地质问对方:“石指,是你小姨?!” 舞池周围的光线昏暗,只见来人比在场的两个选手和两位教练都显得高挑一些,用标准的男低音小声应答:“石指导是我妈妈的堂妹,所以叫一声小姨,有……什么问题吗?” 他笑着答完,转眼又恭敬地向石指导点头示意,同时扫过近处的两个身位(牧蕾和王宋河),望向那头的朴指导:“小姨父好~” 朴指导仿佛早知道这一切会发生,热情地打起招呼:“小鱼啊,你们终于赶上了,挺好挺好。” 赶上了啥? 牧蕾心里范起了嘀咕。 难道他也报名布珀了?他不是回国这几年只在学校混连俱乐部都没签,哪来的积分参赛? “飞机改签了,但好在今天都到了。”被人叫小鱼的那个人远远地指了指身后的一片观众席,席上的人牧蕾基本都认识。 舞协副主席李峰,还有一众教练和运动员。 “大家……都来了?!”牧蕾又喜又后怕。那岂不是刚刚比赛都被大家看到了……比得又不好…… 石指导察觉出,耐心解释:“本来昨天就该到了,D城天气不好听说飞机全都停飞了。怕你们紧张,就没跟你们四个说。” 这届布珀只有两对积分选手报名成功,加上随队教练四人,队医和后勤各一人,这十个人早在上周末就飞来布珀倒时差、适应环境了。 总局也是最后时刻才批准了舞协大部分主力到这次布珀大赛参观学习的申请。 这个决策太难了,特别是在今年。 一是舞协除了个别年份,从来没有在世界大赛上拿到前三的成绩;二是……这趟回去至少要在酒店隔离十四天……别的项目能不去参赛的都会选择不去了,毕竟封闭环境的隔离对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保持十分不友好。 好在舞蹈项目自己在酒店房间练练基本功还是能做到的。 但这些都解释不了那个“小鱼”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你好,我是今年的新进来的,叫石玙。”石玙完全忽略了牧蕾的疑惑,径直跟唯一的陌生人——王宋河打起了招呼。 “对对对,他上个礼拜刚被赵指导从夏央那边挖过来的。”石晴解释道,招人这种事她这个小姨肯定是要避嫌的。 夏央杯是国内最大的体育舞蹈专业比赛,每年举办一届,也是最重要的选拔性比赛之一。 参赛选手一般都是各省省队或者知名俱乐部,再或者各大舞蹈学院的实力选手。除了有丰厚的奖金以外,如果表现优异更有可能被国家队(舞协)选走。 据牧蕾所知,国家队只在冠军里面挑人。 就是说国家队只要几个大项冠军里表现最好的那个,或者是……那一对。 石玙身边就站着一个陌生面庞的女子。那女孩子紧紧地靠着他,好像生怕别人发现不了他们两个人关系匪浅一样。 此刻,她也开口自我介绍:“教练们好,前辈们好,我是石玙的舞伴,我叫唐柠。” 这一细看,唐柠长着标准的瓜子脸,身材高挑,四肢细长,头圆脖子长,是块跳舞的好料子。 牧蕾都不由得感叹:难怪赵指导把他们俩选来,个子高是真好看啊。 这边牧蕾还在欣赏美女,朴指导已经开始八卦了:“你……女朋友?” 从女生的有意无意依赖对方的姿势,就能看出他们两个,不是简单的舞伴和舞伴的关系。这方面朴指导算是前辈了。 “啊,那个……”石玙感觉到有些手足无措,但又不该拒绝,恍惚间点了点头,“对……对。” 面对外甥的女朋友,石指导没直接发表意见,而选择给对方介绍起牧蕾:“这是我带的牧蕾,也是夏央杯选来的。”她自豪地看着自己的学生,补充道:“她算是小鱼启蒙时期的舞伴了,对吧?” “啊?”牧蕾没猜到话题居然转到了这里,结巴道,“可能……算吧……” “那当然算啊,”石玙接着说,“我们开始搭的时候只有十岁……” “我小,我九岁。”牧蕾更正道。 “哦,对对,你四月生日。要不是你小,我们还报不了那年的青崇杯。”石玙回忆道。 青崇杯u12双人舞比赛的要求是至少一方不得超过12岁,年龄最大不得超过14岁。如果超龄了就只能报u16,那竞争可就太大了,小年龄组合完全不可能在哥哥姐姐那里拿到名次的。 所以当年两位教练帮他们卡了个机制的bug,刚好赶在在牧蕾12岁生日之前报上了青崇杯。 也正是这场比赛总分第二的成绩,使得牧蕾被季省省队选中,从此走上专业舞者之路。 牧蕾绝不可能忘。 唐柠好像对这件事一点都不知道,她被自己男朋友这样一个突然冒出来的“人际关系”搞得一时语塞。唐柠是现舞伴,也是现女友,可如果牧蕾是前舞伴,那…… 眼看着这个话题突然冷场,一直没机会的王宋河:“那你是季省省队的,还是哪个俱乐部的?” 之前怎么一直没听说过…… “哦,都不是。我当年比完青崇杯没多久就出国了。”石玙解释道,“后来回国考进中北舞蹈学院,这半年才被学校送出来比赛。” “你在国外也继续学摩登?”王宋河对这点很好奇,因为他这种老将更是知道欧美的摩登选手实力有多强。 “算是吧。”石玙当年出国的契机有些复杂,只能接着说,“我只是跟着我爸出来,顺便在附近找了个小俱乐部练了一下。” “蛮好的,”王宋河上前顺手拍了拍石玙的肩膀,“你们顶上来我们就好放心退役了。” 王宋河看着眼前年轻人常年舞蹈训练练就的流畅的肌肉线条,就知道他肯定不简单,进队十二年的瓶颈,让他也更希望有新鲜血液带领舞协向更大的舞台发展。 李主席在远处招呼他们过去,接下来就要一起商量看看另一对“伶俐”组合有哪些细节可以在决赛中优化一下了。 * 比赛时间不长,还不如隔离时间长。 全组三十三个人,回国的飞机一落地,就被直接拉去了离D市机场很近的郊区的隔离酒店——峪山温泉度假村。 酒店在山里,周边人口密度小,又离机场很近,原本的旅游供应链成熟,所以作为隔离酒店非常合适。 所谓隔离,每人一间。 在国外很多时候限于条件都要跟队友一起住标间,在峪山每人都分到了一个标间。 除了每天测核酸和拿食物能够短暂地开个门,其余时间都要待在自己的房间里。 教练组建议运动员们每天录几段基本功练习视频,或者干脆开个直播,攒点人气给以后比赛多拉几个观众。 在此之前,牧蕾的短视频账号只有几百个粉丝。 一是她懒得拍,二是她不想学剪辑。只有团体跟甲方爸爸的合作项目有成品视频的话还值得一发。 舞协的官方账号也好不到哪儿去。 只有刷到男队队草都尘岩相关的视频时还稍微有点人气。 没办法,谁让人家185,长得帅有腹肌。跟隔壁的大球小球比也不会逊色。 牧蕾刚进到自己的房间:8133,在飞机上睡得腰酸背痛,脱了外套就一头扎进被子里。 脑海里还在不停地闪现一个念头:拍点什么呢…… * 牧蕾知道这是个梦。 那年她十六岁。 她站在K市国际体育舞蹈中心为夏央杯特意装饰的粉黑色舞池中。 五个项目,她一一数着:华尔兹(慢三)、维也纳(快三)、探戈、狐步、快步。 速度是一个比一个快,难度更是一个比一个大。 就个人比赛而言,牧蕾最擅长的是几个慢节奏的舞步。可在场的选手都是自小学舞,身经百战,哪个会不擅长呢? 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熟悉的节奏响起。踩好节奏,预备拍,起! 牧蕾的红色的缎面长裙,在舞池中格外吸睛,又随着音乐缓缓起伏流动。 突然,节奏发生了变化。 “不是应该到快三了吗?怎么这么慢?”牧蕾心里泛起嘀咕,不过身经百战的她已经开始数拍了:“一、二、三……四!slow,slow,quick,quick,slow!是探戈!” 明明记着单人比赛第二曲是维也纳,双人第二曲才是探戈来着。 好在她探戈不差。 转头、定位、反身、拖步、急停…… 套路她烂熟于心。 那接下来就是狐步和快步了。 牧蕾狐步学得晚,好在动作基本能做到位。 快步就不一样了。 虽然单人练好了,对双人舞肯定是有加成的。但只练单人,对每个动作的施力和展示姿态都无法做到最好。 没有舞伴在架型和力量上的支持,做不到位也是很正常的。 也不止牧蕾有这样的问题,只是参加单人项目比赛,这是必须要尽力去克服的。 跳快步,轻快的节奏和轻盈而飞快的舞步在木地板上擦出的火花差点把牧蕾滑倒。 可此时响起了轻快的三步圆舞曲(维也纳),pong ca ca,pong ca ca……肌肉记忆一般,牧蕾跟着音乐举起手臂——仿佛两个人互相环抱着的姿势。 右旋的套路做完,踌躇步换到左旋。 每分钟接近60小节,两个小节转一圈,也就是在连续旋转的组合中,每分钟得转上二十多圈。 左转的要点是左脚锁步。就是左脚在收回的时候要与右脚呈一个交叉的状态。 这么基础的动作,牧蕾已经很熟捻了,她不会出错。 可脚底好像踩到了个不知哪里掉落的发夹。纯牛皮底旳舞鞋,只靠自身的磨砂皮面防滑,纵使牧蕾已经跟它很熟了,也无法控制它踩着金属物品不在木地板上打滑啊! 就在这时,一只手扶上了她的右手,借着手掌的力,把她往后退方向(左转后退为动作方向)一带。另一边的手肘被另一只胳膊托起,一只温热的手掌稳稳地撑住了她左侧肩胛骨的下方。 牧蕾不能去看不清来人的脸。 此刻她和对方处在闭位,她的视线只能斜向上越过对方的右肩望向远方。 她的比赛正在生死关头,她不能回头,她必须要进行下去。 “还记得我吗?”传来一道模糊的男声。 牧蕾想摇头,但比赛不允许。 一个圈,又一个圈,又一个圈。 “我记得!”牧蕾小声回应了几十秒前的问题,他们俩已经绕场转了快一周了。 她怎么会不记得。每一个旋转,她都记得。 先替陌陌夫妇试一试峪山酒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外甥 第3章 红了 牧蕾决定从直播摩登舞基础教学开始。 哪个舞种? 考虑再三:还是从牧蕾最不怯场的维也纳华尔兹开始吧。 tag就用# 国家队教你跳国标(队里批准的) 一开始,直播间只有两位数的观众。 一天,两天,三天…… 人数非常恒定。这也正常,她在平台一共才那么一点儿点儿粉丝。 第八天。 突然直播间人数一下子飙到了近一千! 牧蕾低度近视,直播时只能大约看见手机里的画面,看不见弹幕类的小字。 所以直到下播,她才发现:自己……这是火了?! 相当奇怪了。队里的当家“大网红”都尘岩都不一定能有她今天这样的战绩。 百思不得其解? 那就不思了。 牧蕾一贯懒得在这些事情上纠结。舆论啊,粉丝啊,他们又不是娱乐圈。 如果运动员会被舆论左右,那就不要走竞技体育这条路。因为这条路注定孤独,注定充满荆棘。 非说要能荣辱与共的,只有他们的舞伴和教练了。 王宋河很好。作为技术全能型的前辈,在牧蕾进队之后给了她很多很多支持,这三年的合作她进步飞速。 队里(摩登舞队)一般有十对左右的竞技选手,牧蕾第三年综合实力就已经位列女队前四,与河哥的组合实力差不多排第三。 她做到了从个人技术到两人技术的转换过渡,又在教练组的指导下实现了配合度的一再提高。 而这一切,离不开牧蕾没日没夜的训练。除了上课,她几乎都泡在舞室——早六晚十。 辛苦吗?做什么不辛苦呢? 牧蕾16岁进队就拿国家工资了,虽然比不上某些知名俱乐部的待遇,可她自小的梦想就是进省队国家队,代表国家出站世界舞台。 如果有一天,能再次将五星红旗升起,让整个体育舞蹈届为中国的选手鼓掌祝贺,她这半生的努力也不算白费。 * 第九天,第十天…… 直播间实在是太热闹了,牧蕾不住好奇地点开了弹幕: 【原来国标舞队这么养眼~】 【感觉之前我错过了一个亿!】 【国家队赛高~】 【男帅女美,郎才女貌~】 【前面的,是郎貌女貌,郎才女才。】 【隔壁@是小鱼儿来的报到~】 【@小花儿么和@是小鱼儿是一对儿吗?】 【我猜是!】 这造的什么谣! 牧蕾差点没把手机掉地上。她和石小玙已经多年没有合作过了! 而且,为什么会把我跟石玙联系到一起,人家现在不止有舞伴,他舞伴还是女朋友! 类似体育舞蹈、双人滑冰等等这样的男女混合项目,“夫妻档”是挺正常的事。 一是天天一起训练日久生情,二是技术水平相当的同行里可能只看自己的搭档最顺眼。 找圈外人不是不可以,是对方得接受你天天跟另一个异性搂在一起,还会因为训练和到处参加比赛都不怎么有空回家。 王宋河就跟他的圈外女友长跑多年,还是在去年分手了。因为舞协的薪资,在没有大奖奖金加持的情况下,在这寸土寸金的D城,还是负担不起一家人落户扎根的开销的。 所以牧蕾很是看好石玙和他的舞伴谈恋爱的。以他的性格和人品,应该会是个好对象。 这突然冒出来的舆论,还是要交待交待清楚。 小花儿么:石小鱼,直播出事儿了。 上一条微信记录还停留在2017年。 是小鱼儿:啥事? 小花儿么:弹幕你看了吗?还有评论? 是小鱼儿:哦,没事儿。碰巧。 小花儿么:碰巧什么? 牧蕾一头雾水。 是小鱼儿:我教练让我开直播。我教的是维也纳。你也是维也纳不是吗?巧合。 小花儿么:对啊!我昨天刚教完右转。今天开左转,锁步估计要好搞几次才练得明白。 是小鱼儿:我,也差不多到这里。 小花儿么:那你女朋友……叫啥来着?你俩……要不要官宣一下,省得被人误会。 是小鱼儿:唐柠。她……也在播维也纳。你没问问宋河哥?宋河哥……好像也是啊。 小花儿么:哦,那我回头去看看。 以牧蕾对王宋河的信任,她是看都懒得去看的。(请注意,这里不是出于对石玙的信任,纯粹是因为她懒。) 一共五个舞种,一共有七对儿在隔离,有重复不足为奇。 大家都是听从教练组安排,都带了一样的国家队tag。这种千人级别的所谓舆论,在如今的体坛根本算不得什么风雨。 * 可对于某些人不是。 舞协有自己的八卦之神——黎月月。 moooon:小花花,你红了! 牧蕾结束了一天给自己的加练,洗澡的功夫没看手机。 moooon:小花花,你红了就不理我了! moooon:小花花,你是不是给自己奶流量了?还是被盗号了? moooon:不应该啊,小都都说你现在比他都火了。 moooon:小都都还说,他们男队来了个叫什么,什么石什么鱼的,那破字儿我打不出来。也是从夏央选出来的,居然没在省队里待过就能拿下夏央第一,也是个神人! moooon:为什么提这么号人,是因为他这波也火了!我看了一下,那小子昨天直播在线人数四位数!四位数啊! moooon:哦,我又去看了一下,你也四位数。不过人家8字头,你只有5字头,不要灰心哈,你还是赢过了小都都的。 moooon:现在你是我们队二号网红了!哈哈! moooon:你洗澡去啦?睡啦?你该不会这个点儿还在加练吧! 甚久,黎月月才终于安静了。十几天的隔离太煎熬了,对她来说尤甚。 每天测核酸的医生都能被她的口水淹满,回去要赶快换一身隔离服。后来干脆最后一个来捅她的喉咙。 待到牧蕾收拾妥当准备上床睡觉,拔下充电线——又双叒叕被月月微信攻击了…… 小花儿么:刚洗完。睡吧,你后天就能出去了。 moooon:出去要恢复训练,肯定要虐死。哦,你是卷王,你都不觉得虐。 小花儿么:柳朝晖何许人也!谁人能逃过他的魔爪! moooon:我不许你跟我提他的名字!把我们当拉丁舞的一样练……那能一样么…… 小花儿么:谁叫我们体能比赛总局倒数第一呢…… moooon:我们又不是对抗性的比赛,跟他们比体能不公平! 小花儿么:比柔韧比不过体操,比平衡比不过跳水,比协调都比不过花游……我们不被总局踢出去都够意思了…… moooon:你…你…你……我竟无言以对。 小花儿么:1睡觉,2不要乌鸦嘴,3知道了,我也爱你。 别看黎月月大大咧咧,她最喜欢牧蕾这种直接(话不多,但一针见血)的性子,也羡慕她愿意花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只在跳舞这一件事情上。 她比牧蕾大三岁,早进队一年。加上身高有优势,队里发的搭档是被舞迷公认的队草兼实力派都尘岩。 可是他们俩的成绩一直不上不下。高攀不了“伶俐”组合,又经常pk不过“牧王”这对老带新。 都进了国家队,哪有人不努力。 黎月月也想出成绩啊~奈何人与人的能力是有差异的。于一般人而言,她是那个翩翩起舞的燕子。于她而言,国内比赛还好,国际赛想要获得积分简直跟登天一样。 * 第十五天。解放日。 还需要维持基本的隔离间隔,从酒店出来的运动员们不敢太多交谈,搬着行李就上了发往总局的大巴。 体育西路2号。 前些年为了奥运会新建了五福山体育中心,体育舞蹈作为最晚被纳入总局的项目,侥幸在这山坷垃分到了一个小训练管——的一层。 好处是还挺新的,缺点是有个别场地要跟其它几个队一起共享。使用之前提前申请,如果没人预约,也就可以直接用。 牧蕾虽然跟着大部队搬来这儿两年多了,可习惯了宿舍——饭堂——训练场三点一线的她也说不上多熟悉。 反正时差早在酒店就倒过了,不如把落下的肌肉记忆找回来。 牧蕾轻易不跑步,一跑步就遇见了熟人。 “小石头?”牧蕾看见的是老熟人了。 “叫哥!”石头君有包袱了。 “石头哥哥~”牧蕾故意嗲嗲地扯着嗓子。从小就特立独行的她一直不喜欢叫石玙作哥哥,因为都是同一个年级的,小学生了叫什么哥哥?! 只是碍于两个人的启蒙教练太熟了,过于“尊重”对方的徒弟。所以总是冲着小牧蕾一直一口一个“哥哥”地指代小石玙,她也耳濡目染地接受了这个称呼。 “那还是别叫了。”石玙被她吓得无奈道,这么多年没机会牧蕾“撒娇”还真有点不适应。 “你也来跑步啊?”牧蕾明知故问。 “不然嘞?”石玙倒也不让着她,“比耐力,来不来?” 牧蕾觉着自己好歹被国家队系统训练了四年,不会输得太惨,答他:“怕你不成!” 慢跑是常用来练习耐力的项目。 体育舞蹈看似“毫不费力”,实则每块肌肉都在工作。架型、旋转、跳跃……想要稳定,力量非常重要。 更不用说赛制安排紧凑到变态的比赛制度。 一轮游都要在半天之内高质量完成五个舞蹈,更不用说晋级赛赛程只会更密集。 慢跑耐力训练,一般是教练或者运动员自己决定跑步的圈数。比赛则不一样——看谁先扛不住。 “我先跑,让你两圈。”石玙是男生,自知生理上肯定占优。 “成交!”牧蕾也不带怕的。 一圈。两圈。…… 十圈。十五圈。…… 算下平均配速,牧蕾一圈将近三分钟。跑过800米的都知道,这速度……及格线都达不到。 石玙腿长,稍快一些。不过也在大约十五圈的时候才开始套圈(牧蕾此时十四圈)。 “可以嘛。”石玙跑过牧蕾身边,呼吸尚可支持他简单聊个天。 “那总归是不能轻易输给你的。”牧蕾秉着一口气把一句话说得更长。 “好好好,你赢了。”石玙主动认输。 他可是知道这小姑娘的执着劲儿,别真累坏了。酒店憋了半个月,不能一下练太猛了。 两人一起,同步慢慢减下速来。又绕着跑道走了两圈半才最终停下。 “进队里还适应吗?”牧蕾头发已经被汗水湿透了。她散开马尾,拿着大毛巾冲着脑袋囫囵个地乱擦一通。 她一贯不顾这些形象,石玙丝毫不觉得奇怪,拧开一瓶水:“还行吧,刚办完入队手续就去布珀了,回来又隔离,教练都没见几面。” 说完,超自然地就把水递给了牧蕾。 牧蕾随手接下,大毛巾一甩搭在两侧肩膀上,喝了两口,接着问:“赵指带你?” 石玙又拧了瓶水给自己,一口气喝了半瓶:“可能不是,现在对接的是伍指导。” 牧蕾想了想:“伍指一般搭档女队的巩指……”她犹豫了一下,接着说:“你让你女朋友做好心理准备。” 牧蕾:无它,唯苦而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红了 第4章 军训 还没等到石玙他们俩感受教练组复训的威力,总局就发来了重要通知: 各个体育协会全体运动员,于十月十日至十九日进行为期十天的国防军事训练,并以各分项协会为单位进行考核。 军训?! 牧蕾因为早早进了国家队,读大学时都全程在队里训练,所以从来没参加过军训! 【摩登兄弟姐姐妹妹】微信群又炸锅了! moooon:有什么理由可以不用军训?! 徐徐:我不想晒黑…… 四字姑娘:我读大学的时候军训过了啊啊啊! lemon:我大三才进队,我也前年刚军训过……嘤嘤 一万:姐姐我都一把年纪了,为什么也要去?! 都不是都:万姐,叫你平衡一下:厉燐哥@火和宋河哥@江湖海,他俩也得去。 一万:我比宋河年纪大…… 火:去吧,死不了。我们舞协隔壁连是射击。 windy:呵,倒数第一之争。 江湖海:队医之前约了给我复查膝盖,我去不了。 徐徐:羡慕~ 小花儿丫:羡慕~ moooon:羡慕~ 一万:实名羡慕~ …… * 军训第一日。 D城的秋天来得特别特别突然。前一日还艳阳高照,将近30℃的天气。转身就只剩8℃了。 一群从来只有室内比赛、根本不看天气预报的国标舞团,整团冻成了狗。 要不是教官今天多发了件迷彩外套,这一群只穿了T恤的大大小小老老少少,就真的直接团灭了。 隔壁射击队,跟他们差不多。更有甚的是,他们平时穿习惯了厚重的比赛服,扛热不扛冻。 牧蕾毫不例外,也是那个狗。而且还是一只准备流血的狗。 昨晚跑完步回去就发觉事态不太对了。 由于牧蕾年纪不大,又长期运动脂肪含量偏低,卵巢发育水平不太稳定,导致月经周期不够稳定——倒不是完全不调,就是周期偏长,一般都是三十几天不会超过四十天。 牧蕾一直觉得这算是优点。 因为她一年最多来十一次大姨妈,比正常28天周期的要少一到两次! 这对于女孩子来说也算是一件利好消息。 可是,昨晚才第28天。牧蕾已经感觉到了不详的预兆。 今早果真见了红。 可她也是那个不看天气预报的。 皮肤的冷觉神经和子宫周围的痛觉神经,加上肠道弯弯绕绕的迷走神经,倒不能说是死去活来,只能算是哆哆嗦嗦昏昏沉沉迷迷糊糊地抽痛着。 站军姿要求一动不动。 大部分的血液拿来供给绷直的腿、贴裤缝的手和已经不太听指挥脑子。 牧蕾的脸,尤其是嘴唇。煞白。 “报告!”列军姿时站在她正对面的男队员杨竣风发现了不对。 “她好像生病了!”得到教官首肯后,杨竣风如指出。运动员平时纪律就比较严明,此刻其他人站着军姿也不敢左右看。 教官不过二十几岁,却有着相当丰富的带兵经验。可面对脸色惨白毫无血色的女生,尤其还是国家队运动员,难免后怕。 “那边来个个儿高的,”陈教官冲着队伍最前排的叫道,“把她扶去医务室。” 这下队伍再也淡定不了了。众人从四面八方纷纷转头看看是谁这么不幸。 国标队里个儿最高的一直是都尘岩。 但今天反应最快也跑来最快的是新来的石玙。 在矮子遍地的摩登舞队里(相对与拉丁舞),第二高的石玙没有180,依然拉高了整只队伍的平均身高。 牧蕾身边的庞菲和沈衣衣已经搭手撑住了她的肩膀和手臂,不至于卸力倒下。 石玙看了一眼,完全没有犹豫,拉住牧蕾的左手往脖子后面一带,用另一只手直接把她公主抱了起来。 “医务室在哪边?”石玙初来乍到,对地形还不算熟。 “你俩跟着去,有事没事都回来说一声。”教官指着刚才帮忙的庞菲和沈衣衣。 一行人目送他们四人离去。 全队最矮的两个跟在大步走的石玙后面,都快冒烟儿了。 果真腿短的跑不赢腿长的。 * 牧蕾是有意识的,她只是没有多少力气说话。 “死不了的。”牧蕾用仅剩的气声。 石玙上身的肌肉控得很紧,尽可能不颠簸到她。“别逞强!”他小声咬着牙关。 医务室不远。 作为体育项目配备的“医务室”,因为体检和伤病需要,拥有相对完善的医疗架构,可以跟中型医院对标了。 分管急诊的医生立马接手,询问起病史:“哪里不舒服?” “陈医生,她应该是痛经。”庞菲是牧蕾的舍友,今早貌似听她抱怨过。 “第几天了?”医生一边问一边示意石玙把她放在床上准备查体。 “第……一……”牧蕾挤出两个字。 石玙回忆起昨晚跑步两个人还在拼命,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吃止痛药了吗?” 牧蕾艰难地,轻微地摇了摇头。 “有药物过敏吗?” “……没有……” “早上吃饭了吗?”医生继续问。 “她只吃了一点,说是吃不下。”庞菲看她实在说不出话,帮她解释。 “血压有点低,没吃饭可能也有点低血糖,加上生理期,先在这里休息一下观察观察。吃个止痛药,估计过一会就好了。”医生检查完,给牧蕾在输液室安排个床位继续观察。 “那个男生,”陈医生叫住石玙,“去弄个瓶子灌点热水来给她暖暖。” 接着又开了止疼药和一包葡萄糖粉,叫庞菲她们拿水冲了喂给牧蕾。 喝了糖水,躺在病床上盖着被子,牧蕾才渐渐地有点血色,意识也慢慢缓了过来。 “我打了电话给咱教练,石指导他们在开会,说过会儿会来看你。”沈衣衣和牧蕾目前是一个教练组,算是她亲师妹。 “我没什么事儿~”牧蕾不想大家为了她这点小状况耽误时间,“你们早点儿回去。” “我们只是借机偷个懒。”石玙不知哪里搞了个注射用的玻璃瓶子,装满热水还不容易漏,轻轻递上前去,“给你,小心烫。” 身体没有足够的产热,只靠被子的保暖牧蕾的指尖依然冰凉凉的。 她接瓶子的时候无意划过石玙的掌心。 “怎么还这么冰?”石玙蹙起眉头,又向前一步,帮牧蕾把被子的边边角角都掖了进去,不放心地问,“我去再给你找床被子?” 被塞成了一只大蚕蛹的牧蕾,为麻烦大家感到抱歉:“不用了,不用了~你们快走吧。” 以总局对这次军训的重视程度,确实不要离队太久。更何况这里情况已经平稳。 庞菲和沈衣衣还要回去复命,不敢继续耽搁,找医生开了牧蕾的假条就准备回去了。 “石指导估计快到了,你自己OK不?” 牧蕾点点头,那瓶热水确实很管用。 “你们先去,我等石指导过来。”石玙开口。其实除了布珀那天的几个人,没人知道他和牧蕾是旧识。那几个人,又都不会主动讲起这件事。 王宋河是那种不关己事的性格,唐柠作为女朋友更不会去传播八卦。 石玙说要留下,但想想他是石晴指导的外甥,也不是那么突兀。庞沈二人便更加放心地赶快归队了。 “老毛病?”石玙搬了把椅子坐在病床旁。 “没有……以前没这么严重。”以前是别的问题,当然牧蕾不会跟他一个男孩子细说。 “你一个人在外面注意着点,该看医生要看医生不能耽误。” “怎么几年不见你这么婆婆妈妈了?”牧蕾看来好了不少,都有力气跟他顶嘴了。 “我是你哥,我关心一下不行啊。”确实,以小时候二人的关系,甭管是搭档还是兄妹,都是实打实的坚固。 “小鱼哥哥。”牧蕾小时候也随着长辈这么叫过,现在队里的大家都习惯叫他石头了。“你是不是后悔昨晚……” “哎…”石玙确实是后悔的,“早知道不跑那么多圈的。” “没关系的。”牧蕾一贯坚强,还安慰他,“昨天我都没有的事儿,你不用惦记!” 石玙其实一点都不了解女生生理期的种种,不过是女队教练时不时提醒他们男生在特殊时期要照顾一下。 可以石玙的追求完美的性格,总怕自己做得不够好。尤其在出了这么大个“事件”,更陷入了反思。 “总归,以后自己注意点,别总想着逞能。” 牧蕾却坚定地逗他:“赢不赢别人不要紧,赢你还是要的!” 还跟小时候一模一样。石玙笑着摇了摇头。 那时候他们才上四五年级,牧蕾和石玙分别登上了那一届青崇杯单人赛的领奖台。没想到来自不同省别的两名选手,他们的教练却是师出同门。 于是两边一拍即合,把两个小学生组合在一起练双人舞。 跳舞这件事情除了靠勤奋,更要靠天赋。拉丁舞的天赋选手在后期可能还会由于不够规范影响比赛成绩,摩登舞的天赋能力则是教练教都教不出来的,绝对优越的舞感。 青出于蓝,是他们教练对他们俩的共同期待。 于是每个周末,石玙的启蒙教练皮指导都要带着他驱车三小时前往隔壁季省的省会,在那里跟牧蕾一起训练。 皮指导总说,遇见这么好天赋又愿意吃苦的女孩不容易,如果不主动一点练得勤快一点,舞伴就被人抢走啦! 所以即使牧蕾的教练提出D市和Y市一边练一次,皮指导也总以D市训练场太旧为由早早地带着小石玙赶到季省。 两个小朋友看在眼里,他们什么都懂,他们只知道拼命练习来回馈教练们的良苦用心。 从那个时候起,牧蕾和石玙就知道,彼此不仅仅是舞伴,更是并肩作战的同盟,是对共同梦想的守护者,也是通向未来道路上携手的那个人。 牧小花:我肚子疼,你可以走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军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