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风了》 第1章 开学 那年的夏天格外漫长,温度也比往年都高。九月的天,闷热得比之三伏天也不遑多让,仿佛下一秒就能听到悠长的蝉鸣声。 “军姿结束,所有人原地休息十分钟!” “哎呦,累死我了。”随着教官的一声令下,郑睿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总算能歇一会儿了。” “就是,之前说好假期上课的火箭班不军训,现在又出尔反尔,累死了。”许聪不满地小声哔哔。 “聪子,你不是体委嘛,怎么还累?”有人揶揄道。 许聪翻了个白眼:“顶着大太阳站一上午,一动也不能动,别说体委,就算是铁人也受不了。” 听到这话,周围的几人瞬间笑开了。 “诶,你们听说了吗,”蒋天阳一脸神秘地说:“咱班要来新人了。” “真的假的?你听谁说的?” 蒋天阳一语惊醒梦中人。闻言,附近几个被军训吸干了精气的学生立马来了精神,纷纷围了过来。 蒋天阳指了指穿着白色短袖、背着手在旁边连队巡视的男老师说:“老雷说的,应该错不了。” 雷长军是附中高一的年级主任,他的话十有**是真的。只不过他并不负责学生的教学工作,于是郑睿转头向老爸是教导主任的许聪求证:“聪子,喇叭说的是真的吗?真有人要来咱班?” “唔……好像是这样,”许聪沉吟了一会儿,点点头道:“我昨晚听他打电话,说有一个学生要转过来。” 同样的话经过许聪的证实可信度瞬间高了不少,不过对于这个转校生是否会转到一班,不少人还是心存怀疑的。 “就算真转来了附中,也不可能来咱班啊,你以为咱班是菜市场,谁都能进呢!”说话的人声音中满是不屑,带着好学生特有的优越感。 “还真就是咱班,”许聪说,“昨天我爸和老乔打了电话,还打了挺长时间,估计就是说这个转校生的事。” “看吧。”蒋天阳两手一摊,一脸“我说什么来着”的表情。 这话一出,操场上刚才还对这个消息漠不关心的人瞬间来了精神:“真进咱班啊?你说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蒋天阳翻了个白眼,一巴掌拍了过去,没好气地说:“我怎么那么闲骗你,你给我钱啊?” 被蒋天阳拍了的男生也不恼,揉着手嘿嘿一笑:“是挺闲,咱班就属你和聪哥闲了。” 蒋天阳:“……” 他口中的聪哥不乐意了:“喂喂喂,说他就说他,别带上我啊!” 说话间,一声尖锐的哨声响起。 “集合!” 随着教官的又一声令下,蒋天阳他们几个停止了交谈,所有人立刻拍拍屁股站了起来。 附中的北海楼是新建的,环境好设施好,全校的学生都虎视眈眈,结果被求才若渴的校长大手一挥拨给了高一新生。 也不知道是不是新教学楼起了作用,这一年,附中的新生格外得多,成绩也格外得好。 按理说,刚开学的新生互相还不熟悉,彼此间还处于认识了解的阶段,无论上课下课,教室里应该都是小范围窸窣,大范围安静的。 可北海楼却一反常态——一打下课铃,吵闹声准时响起,不到预备铃打响,绝不会停。 其中,尤以北海楼顶层为甚。 “唉,”郭炟要死不活地趴在桌子上哀嚎:“昨天军训结束,今天就上课,附中真是越来越变态了。” 坐在前面的陆瑶“呵”了一声:“咱们学校连暑假上课的事都能干出来,还有什么干不出来的。” 正说着,蒋天阳脚下踩着风火轮似的冲进了教室,扯着嗓子叫道:“来了来了,新人来了!” 蒋天阳真不负他大喇叭的外号,一嗓子把班级里睡觉的几个人全都给喊了起来。 “真来啦?男的女的?”有人扯着脖子往教室外面看。 “真的。”蒋天阳看不过去,把人扯了回来:“别看了,哪有这么快,我刚看到乔妈领着他去教导处报道呢。估计要晚一会儿才能过来。” 学委郑睿没理这个二货,转头向蒋天阳求证:“喇叭,真有人来咱班了?” 蒋天阳语气肯定地说:“千真万确。” 教室里的人顿时不淡定了:“不是,咱班现在这么好进吗?转个校就能进咱班了?早知道这么容易就能进附中的火箭班,我初三就不累死累活地学习了,直接随便考个学校,再转过来不就结了?” 这话一出,瞬间引起一片附和声:“就是啊,咱们点灯熬油的才拿到推优名额,人家可倒好,转个校就来了。” “别是爸妈给学校捐了栋楼,说不定,咱们现在还在人家的地盘上呢。”有人半是开玩笑,半是认真地揶揄。 就在大家对新来的转校生的声讨愈演愈烈的时候,班长叶梓鼓起勇气举起手说了句公道话:“我觉得,就算是真的捐了栋楼,那人的成绩肯定也不差,毕竟,咱们学校从来不收……后进生,那不是拉低升学率吗?” 成绩差不代表人也差,班长想了想,还是把嘴里的差生改成了后进生。 大家一想,是这么个理儿,可还是有人不服:“嘁!再好还能好过沈砚?” 这话一说,周围瞬间安静了下来,确实,论成绩,能比过沈砚的人不多,起码,在他们班级是没有的。 坐在教室里最后一排的角落里塞着耳机看书的男生连眼皮都没有抬一下,并没有因为自己出现在他们的谈话中就对这边格外关注,而是自顾自地做自己的事情。 又或者,是他耳朵里的耳机帮他隔绝了这边的吵闹。 有几个女生趁着话题扯到他身上暗戳戳地往教室后面瞄了一眼,又迅速地移开视线。 “唉……”许聪长叹一声,整个人往后仰砸在后面的桌子上。 “蠢野比,你压到我卷子了,死开!”坐在他后面的郭炟死命地推他。 许聪摆摆手,无所谓地说:“火旦,别那么小气嘛,反正你那卷子留着也没啥用。” “滚蛋!你卷子才没用!” “哎呀,”学委看不下去了:“你们别争了,你俩半斤八两,谁也别说谁。” 许聪:“……” 郭炟:“……” 成绩同样吊车尾的蒋天阳默默地站在一边不说话。 许聪觉得,相较于新同学转个学校就能进附中一班的冲击,这帮损友的人身攻击都不算什么,他不禁怨声载道:“咱们初中三年牲口似的学习,才被录到咱班,好不容易结束了苦逼的初三生涯,又被通知火箭班暑假上课。上课就上课吧,谁让咱们是在附中的火箭班呢,可没想到,假没放,半个月的军训倒是如期而至了。” “谁说不是呢,人家可倒好,转个校,暑假一天没上课不说,连军训都完美避开了。” 班长安慰大家:“其实,咱们也放了假的。”就是,放的少了点。 “就十天也叫放?头一次见军训比假期长的。” “初中老师还说什么‘别急着玩儿,中考后有的是时间玩儿’,都是骗人的!” “唉……我现在都对高中三年的假期不抱希望了,只盼着考上大学就不用学习了。” 一向话不多的童佳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说:“我刚考上大学的表哥跟我说,他开学第一天给他上第一堂课的老师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大学老师最讨厌你们初高中老师说的一句话就是:上了大学就不用学习了。” 众人:“……” 叶梓温柔地笑了笑:“活到老,学到老嘛!学校也是为了我们好。” 副班长顿晓挽着叶梓的胳膊:“叶子,你就别替无良学校说话了,你看,就连咱们的小班——加多宝都没因为她妈妈是老师替学校说话呢!” 被点名的李维嘉无辜地看了看大家。 李维嘉的妈妈就是一班的班主任乔芝,上课第一天班里的人就都知道了。 虽然李维嘉跟芒果台某个男主持人重名了,但她确确实实是个文静乖巧的小姑娘,又因为被其他老师叫过李嘉宝的小名被班里同学听见了,所以人赠外号——“加多宝”。 乔芝是老班,她自然也就成了小班。 “话说……”副班长摸了摸下巴:“这位新同学是男是女啊?” “男的。”大喇叭给了一个肯定答案。 闻言,几个男生顿时没了兴致,集体嗐了一声,倒是几个女生瞬间来了精神。 男生没兴致很正常,理科班嘛,又是火箭班,班里的女同学简直是凤毛麟角,其珍稀程度不亚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熊猫。 本来班级里就狼多肉少,这下不仅没来块新鲜肥美的“肉”,反而来了头抢肉的“狼”,他们能高兴才怪! 至于女生兴奋,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一班虽然男女比例是九比一,但优质的一只手都数得过来。其中,还有个冷得能冻死人的沈砚。 所以,这男同学自然是多多益善的好。 尤其是长得帅的男同学。 “真的吗?”有女生激动地攥紧了校服袖子:“长的怎么样?帅不帅?” 一众女生纷纷竖起了耳朵。 “嗯……”大喇叭眯着眼回忆了一下:“没看到正脸——” “啊~”女生们失望地拉长声音叫了一声。 “但是,”大喇叭说话大喘气:“背影看着高高瘦瘦的,应该是不难看。” 听到这话,女生们眼睛里熄灭的小火苗又重新燃了起来,男生们则是撇了撇嘴。 整整一上午,课间的时候,教室里的女生都凑在一起讨论这位转校生的长相,反倒是一开始问人是男是女的副班长对此兴致缺缺,没有参与讨论。 男生们见状,更加愤愤不平。 他们本就因人没考试,没上课,没军训、直接半路杀进了一班心里不爽,现在对方又先声夺人,夺走了班里女生的注意力。这下,这位新来的转校生是人在走廊站,锅从天上来,彻底犯了众怒——得罪了一班的男生们。 当然,这里面不包括独自一人坐在教室后面的沈砚。 犯了众怒的贺瑆正由张涛和乔芝领着去教务处报道。 贺瑆走在中间,张涛和乔芝一左一右走在他两边,远远一看,像是押着犯人似的,就是这犯人有点高,衬的两人像两个小矮人。 张涛这名字听着像是个人高马大、豪迈粗旷的北方人,实际上,他是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个子不高、白净面庞,就是眼睛不太大,因此被学生戏称为“眯眯眼儿”。 张涛把人领进办公室,交给许剑锋,就急匆匆地去各个班级抓风纪去了。说是抓风纪,其实就是查手机,毕竟,哪个班的学生课间不上走廊放放风? 张涛和许剑锋一个办公室,两人都是主任,一个管教学,一个抓风纪。 虽然负责的内容不同,可这两个主任都是一样的严肃,偶尔还会给对方干干活儿,是附中学生闻风而逃的存在。 或许是因为贺瑆是个新面孔,或许是因为他还没有上课、不算附中正式的学生,许主任对他还算是和颜悦色:“贺瑆是吧,听说你之前在一中上学?中考也被本校的高中部提前录取了?怎么突然转到咱们学校来了?” 贺瑆站在桌前,笑容里带着真诚:“是的老师,一中很好,但我还是更喜欢咱们学校的学习氛围,所以转过来了。” 算起来,贺瑆回到贺明宇身边也一年多了,不过贺明宇生意忙,父子俩相处的时间不多,但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贺瑆倒是学了个十成十。 贺瑆有颗小虎牙,笑的时候就会露出来,尖尖的,却并不显得狡黠,反而显得乖巧,再配上他白白净净的面庞,活脱脱一副好学生的模样。 许主任就是被他这个人畜无害的笑容和一番肺腑之言哄得眉开眼笑。 天知道,他们附中每年和一中抢人抢得有多辛苦——顶着大太阳,挨个去学生家里拜访,还要和一中的校领导们唇枪舌剑、暗中较劲。 现在,一中尖子班的学生能舍一中而选附中,他心里别提多得意了,就连下回去市里开会的时候该怎么在一中那些老头子的面前耀武扬威他都想好了。 当下,他对贺瑆是越看越满意。 第2章 同桌 一向让学生们闻风丧胆的许主任此刻的表情堪称慈眉善目,他笑眯眯地看着贺瑆:“假期上过课没有?高一的课程学到哪里了?” 合着您是上我这打探敌情了,贺瑆心道。 面上,他还是恭恭敬敬地回答了许主任的问题:“上了,但因为临时决定转学,所以没上几天。”言下之意,一中的进度到哪了他也不知道。 事实上,贺瑆转学全都是拜贺明宇所赐。 贺明宇跟夏柔离婚那年他八岁。 两人是和平分手,没有出轨,没有赌博,也没有家暴,所以贺明宇没有净身出户。 但他还是把住着的房子留给了夏柔母子,一起留下的还有一张大额存折,他自己带着几身衣服和手上的生意走了。 这之后,贺瑆就一直跟着夏柔,读完了小学,又升入了一中。直到去年,夏柔决定离开这个城市,他才又回到贺明宇身边。 贺明宇嫌一中离家里远,就大手一挥,给考进一中的儿子办了转学,等贺瑆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手续已经办完了,就等他过去了。 也就是他成绩好得一般学生都望尘莫及,才有这个资本让贺明宇任性。 其实,去哪个学校贺瑆是无所谓的。他天生适应能力强,又生了一副好学生的脸,最重要的是成绩还好,所以在学校是如鱼得水,无论去哪儿都能混得风生水起。 但他不喜欢被人安排,尤其是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就算这个人是他亲爹也不行。 所以,一半是出于叛逆,一半是出于不爱拘束,假期的时候,他一个人躲在贺明宇留给他的房子里,没去附中上课,就连军训,他都没参加。 直到今天,他才来学校报道。 不过,虽然一中的课他没跟着上几天,附中他也没来,但一个假期下来,高一的课本他也自学了个七七八八,尤其是数理化。 不过为了不让许主任和他未来的班主任觉得他这个新面孔狂妄自大,这话他没说。 闻言,许主任有些失望。 一来痛失了一个打探敌情的绝佳机会;二来他也太懈怠了,好好一个苗子就这么浪费了。 重点在二来。 不要以为提前录取不用参加中考就轻松了,事实上,通过提前招生录取的学生更累。 五月初,附中就开始在全市重点中学里挑选在一模二模考试中成绩优秀的学生了,当然,也会参考学生初中三年的成绩。 五月末,全市自主招生考试就开始了,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会被附中提前录取。 不过,被录取了不代表就万事大吉、可以放飞自我了。 等到六月中旬,高考结束,附中就会排课表,组织这些学生上课,一直上到八月中旬,然后再军训半个月才会正式开学。 这也就是说,附中高一前6个班的学生是没有暑假的。 所以也难怪一班的学生对贺瑆的怨念这么重。 不患寡而患不均。都是一个班的同学,他们先是累死累活地上了两个月的课,后又牲口似的军训了半个月,这才熬到正式开学。 可他呢? 不仅享受到了中考后那个完整的暑假,还逃脱了高温、烈日和教官的折磨——连军训也没有参加,他们心里能平衡吗? 没看就连乔芝听到他假期没上几天课后都一脸凝重吗? 当然,乔芝对他悠闲的暑假没什么怨念,只是有些着急。 两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却足够这些尖子生把高一上册的教材学了个基础了,开学后,就是拓展挖深,偶尔准备个竞赛。 别说是他们班,就连二班和三班的进度条也拉到教材的三分之二了。 四五六三个班级以后是文科班,他们的节奏乔芝不了解。 但就目前来说,贺瑆的学习进度比班里的学生落下了不少。 许主任显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或许是怕打击到这个好苗子,他选择了欲抑先扬。 他拍了拍贺瑆的肩膀:“你的成绩单我看过,基本上是常居榜首,这说明你无论是天赋还是自制力都是够的——” 通常,这样的话后面紧接着就是转折。 贺瑆在等那个“但是”。 果不其然,许主任搓了搓手:“但是,咱们学校假期就组织几个尖子班上课了,所以你的进度可能比他们差那么一点点。” 两个月的课,这哪是一点啊! 也许是怕吓到人,许主任的大拇指只掐了食指的一个尖儿,安慰他说:“不过你也别太上火,假期的课主要是个过渡,怕你们刚上高中不适应,讲的知识不难,你这几天稍微用点心也就能撵上了。” 贺瑆心说,我还真没上火。 不过,话都说出去了,现在他也只能顺着许主任的话应下:“我知道了,主任,您放心吧。” “就是……”许主任显得有些为难:“这周末有个摸底考,检验一下学生这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你……你尽力吧。” “周末?”贺瑆怀疑自己的耳朵出现了问题。 “这个啊,”许主任不以为意:“你刚来不知道,咱们学校是上六休一,一个星期只放一天假,周六上课。” 贺瑆:“……” 资本家也没这么剥削人的好吗。 许主任看他不说话,以为他是被周六的摸底考给吓到了。 他也知道几天的时间让贺瑆学完别人两个月学完的知识有些强人所难,但正所谓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他得想办法让这个好苗子尽快追上附中的进度。 这样想着,他又加了一把火:“放心,就是摸个底,不涉及到淘汰的。” “淘汰?”贺瑆严重怀疑,这个主任是在故意吓唬他。 “是啊,”许主任笑眯眯的:“咱们学校是末位淘汰制,每学期不是有期中期末两次大考嘛,期中考试的后五名是危险区,期末考试后,两次考试的后五名中成绩退步最大的三个人会从火箭班退到尖子班,至于是二班还是三班则是看学生个人意愿,再从两个班级挑出三个成绩最好的学生补进一班。这是高一。等到高二,就不是一学期淘汰一次了,而是半学期一次。规则也更简单——每次大考的后三名退到尖子班。当然,要是这后三名能排进学年前五十,那就另当别论了。” 一班四十五个学生,二班三班加起来一百五十五个学生,后三名排进学年前五十,也就是说,学年前五十几乎要被一班霸榜了。 贺瑆:“……” 简而言之,人家学校都是黑色高三,他们这整个高中都是黑的。 连着打了两巴掌,也该给个甜枣了。 “不过你放心,”许主任把新搬来的一“小”摞练习册放到贺瑆手上:“乔老师会帮你的,我也会给你安排一个能帮助你学习的同桌,走吧,我把你送到班级。” 嗯,这个甜枣不太甜,还有点……沉。 北海楼一共六层,会议室和主任的办公室都设在一楼,或许是希望重点班的学生能好好学习,少往楼下跑,一到六班整整齐齐地在六楼一字排开。 许主任领着人往六楼爬去,乔芝紧随其后,贺瑆落后他们两步。 中途路过空空如也的荣誉墙的时候,许主任还不忘状似随意地透露一些牛逼哄哄的校史和自己早晚会让照片满墙的雄心壮志。 贺瑆在一旁呵呵附和。 也就是欺负许主任和乔芝人到中年,不懂年轻人的说话艺术,要不然,早就一记眼刀飞过去了。 附中的北海楼是出了名的宽敞敞亮,一层楼比居民楼的两层还高,幸亏有长长的走廊缓冲,不然许主任这老胳膊老腿的早就受不住了。 上了六楼右拐,最里面的那间教室就是一班。 三人一进班级,原本乱哄哄的教室瞬间安静下来。 “都干什么呢?下课不学习,闹什么呢?!” 教室里鸦雀无声。 或许是察觉到了自己话里的漏洞,许主任战略性地清了清嗓子,然后拿自己儿子开涮:“许聪,说你呢,一到课间就乱窜,那教室里就没有你没去过的地方——” 许聪小声嘟囔:“教室就这么大,谁能有地方没去过。” 班级里的人哄堂大笑。 许主任的脸瞬间变成了猪肝色,最后,还是乔芝的死亡凝视让这帮唯恐天下不乱的青春期的小男生小女生闭上了嘴。 被儿子噎了一下的许主任祭出了中国家长最常用的一招:“你看看人家李嘉——”最后那个“宝”字被他咽了回去:“李维嘉,多文静,多乖巧啊,学习又好,我特意把你们俩安排在一个班级就是想让你多跟人家学学,别整天吊儿郎当的没个正形。” 乔芝在一旁听着,没吱声。 她原本是想让沈砚跟李维嘉一桌的,有个学习好的同桌也能激励她一下,两个人互帮互助。 当时是按成绩选座位,成绩越好的可选的范围越大,成绩差的就没得选,只能选别人挑剩下的。 正好沈砚是第一,李维嘉是第二,他选完之后李维嘉可以顺理成章坐到他旁边。 可乔芝没想到,沈砚上来就选了最后一排的角落,李维嘉眼镜厚得像啤酒瓶底,自然不能坐在最后一排,最后选了个离黑板不远不近的第三排。 许主任没有忘记自己此行的目的,不轻不重地说了许聪两句后,就领着贺瑆朝沈砚走去。 众所周知,好学生普遍都傲,尤其是沈砚这种位于金字塔塔尖的,跟这样的学生说话,不能用老师的身份压他们,得商量着来,充分表现出对他们的尊重。 他敲了敲沈砚的桌子,语气是难得的温和,甚至带了一丝征询的味道:“沈砚,这是新转来的同学,正好你这儿还有个空位,就让他坐你这吧。” 人们的注意力都在刚进来的三人身上,没人注意到有一双眼睛从贺瑆出现的那一刻起就直直地落在他身上。 事隔好几年再次在晋江上发文,有一种新人的感觉,之前的文写得实在不怎么样,干脆就锁了,希望这次有所进步吧,就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同桌 第3章 沈砚 沈砚长了张撕漫脸,成绩也是常年居于榜一,就连榜二的李维嘉也只能稍稍地遥望一下他的项背。 按理说,他这样的人物,应该有不少人垂涎他的同桌之位,怎么身边反而空了下来呢? 贺瑆也是想不通。 他压下心里的疑惑,露出了他的招牌笑容——一双波光潋滟的桃花眼弯成了一对儿可爱的月牙儿,那颗洁白的小虎牙从嘴角跑了出来,他眉眼弯弯地跟他未来的同桌打招呼:“同学你好,我叫贺瑆。” 显然,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没有人能抵挡这样的笑容。 初中的时候,即使他偶尔被老师抓到犯了错,顶着这样一张笑脸,他往往也能被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不过他今天总算是知道了什么是因人而异。 沈砚的耳机早在许主任跟他说话的时候就摘下来了,可听到贺瑆的话,他也只是抬起头淡淡地看了对方一眼,并没有什么表示。 多亏了这一眼,贺瑆得以看到男生的正脸。 确认过眼神,嗯,不是脾气好的人。 至此,贺瑆总算知道他这个未来的同桌为什么顶着这么一张俊脸还是一个人坐了。 看到他的反应,许主任搓了搓手,脸上的表情也从温和变成了慈祥:“沈砚,贺瑆同学和你同桌,没问题吧?” 贺瑆心说您都把我领到这儿了,他还能说有问题吗。 果然,沈砚站起身,面无表情地说:“没有。” 这声音,不能说酷似AI,简直就是AI本I。 坐着的沈砚看起来就不好接近,站起来的他更是压迫感十足,许主任觉得,自己不是在跟一个学生说话,而是在跟校领导汇报工作。 别说一米七几的许主任,就连一米八五的贺瑆站在他面前都得微微仰头才能直视他的眼睛。 沈砚往旁边侧了侧身的同时把椅子往后拉了拉,在课桌和椅子中间空出了一人多的位置。 许主任推了推贺瑆,示意他赶紧坐进去。 贺瑆坐下后,顺手从兜里掏出手机拍在课桌上,然后开始整理从教导处抱出来的新鲜出炉的一摞书,耳边是许主任语重心长的叮嘱。 内容不外乎是什么“要和新同桌好好相处”、“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之类的。 叮嘱的对象主要是沈砚。 等他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周围安静得不同寻常的时候,许主任已经盯了他有一会儿了。准确地说,是盯着他书桌上的手机。 贺瑆翻书的动作顿了一下,讪讪地想要把手机揣回去。 没想到,许主任并没有因为看到他的手机就翻脸不认人,依旧保持着他刚刚对着沈砚的慈祥:“没事,咱们学校名义上是允许带手机的。” 什么叫名义上? 贺瑆一时间没明白这话的意思。 许主任贴心地解释:“就是手机可以带,但在校的时候不能开机,不能响,也不能拿来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无论上课下课,手机只能放在书包里,不能拿在手里,被老师看见就会没收,得你们家长过来才能拿回去。” 贺瑆:“……” 这跟不让带手机有区别吗? 有。 看得见摸不着,比不让带还狠。 “好了,”许主任带着小朋友坐了趟过山车,拍了拍裤子,说:“你要是还有什么问题,就找乔老师,我先走了。” 走之前,许主任笑眯眯地对沈砚说:“沈砚同学,刚刚是在用手机学习吧,挺好的,不过上课的时候就别用了。” 说完,就背着手走了。 贺瑆:“……” 靠! 还可以这样操作?! 区别对待太明显了吧! 目睹这一幕的许聪不满地嘟囔了一句:“见人下菜碟。” 亲儿子的吐槽最为致命。 这一句声音虽小,可哪能逃得过成天跟学生斗智斗勇、早已练就了一双千里眼顺风耳的许主任的耳朵? 自家儿子,收拾起来不用客气。 许主任上去毫不客气地给了他后脑勺一巴掌,声调陡然拔高了好几个八度:“你要是能考到沈砚那个分数,我也相信你拿手机是学习。” 这话不止是说给他听的,也是说给教室里其他人听的。 果然,教室里的人闻言,纷纷低下了头,表面上是在学习,实际上,是把手里的手机从振动调成静音,同时找个更安全的位置。 贺瑆决定,以后玩,不,用手机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神出鬼没的年级主任、教导主任、教务主任……各种主任。 别看他们职责不一样,工作内容也不一样,但在手机这一点上,绝对是达成共识、枪口一致对准学生的。 不过,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那些都是以后的事情,眼下,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正当贺瑆专心致志地思考该怎么和身边这位看起来冷冷的、拽拽的同桌搭话的时候,乔芝点了他的名字。 “贺瑆。” “怎么了,老师?”贺瑆有些懵,随即就反应过来,乔芝身为班主任,应该是要对他这个新转来的学生说几句场面话。 “没什么事,就是你把班级的群加一下,平常有事都是在群里通知的。你们谁给他拉进去。”说到最后,乔芝厚厚的眼镜片后面的眼睛扫视着班里的学生。 教室里鸦雀无声。 贺瑆:“……” 要是没有许主任刚才那番话,他很难不认为这个班的学生是在集体针对他。 乔芝看他们一个个鹌鹑似的不吭声,开始点人:“蒋天阳,你来。” 蒋天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老师,我没带手机。” 乔芝:“……” “郭炟,你来。” “那个……老师,我也没带。” 乔芝:“……” 她看了眼许聪,心想,算了,这三个臭皮匠都一个德行,许聪又刚被他爸收拾了,能拿出来手机才怪! 正当她打算把李维嘉推出来顶包的时候,顿晓举手了:“老师,我带手机了,我来吧。” 乔芝赞许地看了眼顿晓:“还得是班长。看看人家,带了就是带了,多诚实,再看看你们——” 一班有两个班长,一正一副,班长是叶梓,顿晓是副班长。 选班长的时候,乔芝原本打算选一男一女的,不过,顿晓组织能力强,人也能干,一般的男生都比不过她,乔芝也就没坚持选男生当班长。她还有几分泼辣,班里的人都亲切地叫她“石榴姐”。 乔芝看顿晓能镇得住这帮青春期意气用事的臭小子,就选了她当副班长。 她和叶梓一动一静,一文一武,也算是互补搭配,干活不累。 叶梓温柔细心,写写算算、记录班费的事情她干,至于组织活动、动员同学的事情则是顿晓在干。 时间久了,同学们对她的称呼也从副班长变成了班长,而叶梓本人也没有意见,仍然和顿晓两个人负责班级的大小事务。 顿晓拿出手机,在好友栏里找到贺瑆,把他拉进了班级群。 贺瑆打开微信,消息栏里跳出来两个群,一个群的群名是中规中矩的“高一一班”,另一个群名则是“附中学生得不到的美女帅哥学霸们”。 贺瑆:“……” 这群名,真够长的,也…… 够自恋的。 贺瑆一言难尽地把两个群置顶并保存到了通讯录。 他初中的时候班级也是有两个群,自然知道两个群的区别——一个有班任,一个没班任。 有班任的群大家的群昵称都改成了“姓名 电话”,方便老师联系自己。没班任的群大家的群昵称则五花八门。 而且,他还知道,有班任的那个群肯定长年沉寂,有消息也多半是通知;而没班任的那个群则是沸反盈天、热闹非凡。 贺瑆抬头看向第二排,顿晓调皮地冲他眨了眨眼。 “加完了吗?”乔芝打断了两人的眼神交流。 “加完了。” “加完了就把手机收起来吧。对了,你有时间在群里加我一下,你刚转过来,事情多,加个微信方便沟通。” “好的,老师。” 虽然这么说,但贺瑆打定主意等晚上回家再加她,万一他这边刚发了好友申请,转头乔芝就算他在学校玩手机,他找谁说理去? 收了手机,贺瑆没的玩,就玩起了他好看的新同桌。 “嘿,同学,你好啊。” “不对,我们现在是同桌了,我应该叫你同桌。” “同桌,我叫贺瑆,恭贺的贺,瑆是王字旁加一个星星的星,你的名字是哪两个字啊?” 贺瑆总算知道沈砚为什么没有同桌了。 他说了这么多,这人愣是一个字都没回他,好像他那张嘴是金子做的似的。 就他这么一副冷冰冰的样子,哪有女生敢对他说“同学,我能坐你旁边吗?”只怕还没走到他跟前,就被他身上散发出来的寒气给冻死了。 至于男生,那更不可能了。 这个年纪的男生都是初生牛犊,能进一班的,更是成绩优异,多多少少都有点心高气傲,谁服谁啊?让他们热脸贴冷屁股基本不可能。 即使这个人是可望不可即的沈砚。 但贺瑆是谁啊?放弃,那是不可能的,越挫越勇才是他的作风。 “同桌,我听说你是年级第一,怎么学的啊?教教我呗!” 这一次,沈砚终于开了金口:“少说话。” 贺瑆:“……” 少……说话? 这是在内涵他话多? 我他妈…… “行了,”乔芝一嗓子让那些明里暗里往他们这里看的人收回了目光:“以后就是一个班的同学了,有的是时间让你们认识,现在先准备上课吧,下节是什么课?” 学委看了眼课表:“历史。” “那就把历史书拿出来。别觉得自己是理科生就不用学文科课了,现在还没分科呢!再说了,高二还有会考呢,别现在就把文科给我扔了。” 贺瑆老老实实地从桌堂里把历史书拿出来,等着老师过来上课。 等待的过程中,他百无聊赖地打量着他的新班级。黑板右上角写着“高考倒计时”五个大字,下面用红色粉笔写了粗粗的四个数字——1010。 不愧是附中的火箭班,从高一开学这天就开始高考倒计时了,真够变态的,贺瑆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