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 第438章 魔都独立旅 军统很清楚李世安必定造反的,一旦造反,冯素贞自然更适合为后。 毕竟, 瓜尔佳?明玥虽然是李世安明媒正娶的妻子,但却有着满人身份。 这个到时候变数太大。 他们这些''武人'',并没有正经的科举士绅,没想过明玥的满人身份,其实也能起到重大的作用,能安抚满人势力… “你说什么?” “素贞怀了我的孩子?”反应过来的李世安蹭的一下站起来,“你怎么不早说啊?她现在在哪?怎么样了?” “她一个未婚女子,怀着孩子…。”李世安一脸担忧,“传令下去,给我不惜代价找到她,把她安全护送过来!” 关心则乱。 李世安失去了分寸,“不行,通知蒋彪和彭玉麟,马上跟我去江南!” “这里大局已定,让惠普负责…。” “爵爷,您稍安勿躁!”陆汉卿见状赶忙制止李世安,“冯姨娘没事…。” “在显怀之前,她已经把部队交给了沈站长,沈站长以冯姨娘购买西洋步枪为由,把她秘密安排去了魔都医院…。” “那里是咱们桂系的地盘,不仅有数十名特工24小时秘密守护,还有白局长安排一个连三班倒不间断盯着…。” “整个苏松兵备道都是咱们的人控制,那里现在咱们直属部队就有一个独立旅了,这还不包括暗中的苏军人马…。” “以及可能回来的崇明镇水师…。” 白局长,自然是军统局长白忠喜了,同时也是魔都巡警局巡官。 随着李世安与洋人的商业贸易越来越密切,“租界”也不断的壮大起来。 只是扩大的区域,不在列强租界条约内。也就是不归洋人控制。 洋人在里面没有特权。 毕竟这不是洋人逼着清廷签的不平等条约,也不是勾结地方官扩大的租界地盘,而是李世安远程主持的扩张。 这种扩张有两个目的。 第一,抢先一步主动扩张了,就把原有租界区域,给包围在里面,让真正的租界区域,没有了扩张的地盘。 这样有利于收回。 第二个,建立完全由李家操控的经济开发区,开发区主要是李世安的李家,与合作的洋商,建立工厂的区域。 也可以有合作的本国上下供应商。 开发区包括原有租界范围,被李世安通过李玉玺、与魔都县令邓尔颐操控,请旨建立了闸北经济工业开发区。 区长由李玉玺兼任。 因为大量工厂在工业开发区建立,治安问题也就变得尤为重要。 这个开发区,成为了没有城墙的另一座''县城'',而且一开始就比老县城大上一倍。于是巡警局权力进一步扩大。 不仅直接采取了新军编制,变成了一个团级单位,还进一步稀释了洋人在巡警局里面的人数与权利。 与此同时,李玉玺的直属缉私队,也被扩编成了一个团级单位。 李猛是这个单位负责人。 当然,李猛实际还是桂系新军旅长,内部名称为魔都独立旅旅长。 下辖四个团。 缉私队就是一团,李猛兼任。 白忠喜的巡警局为二团。准确的说,二团包括原来巡警局一部。 二团除了原有的治安巡警职责,还有着开发区这个没有城墙的城防职责。 因为挂着九国旗帜,不明所以的怡良等地方官,没有人敢去检查。 那些反对的人,也因为开发区每月数千两的财政税收而表示支持。 三团团长则是冯南干,分别负责江南制造局(兵工厂)、魔都铸币局。 这两个地方各有一个营,扩编为团之后,增加了一个魔都民团。 这个民团(营),名义上由魔都县令邓尔颐邀请冯南干组建的。 受李玉玺节制。 负责魔都治安。 邓尔颐组织魔都乡绅提供军费,给独立旅节约了不少的军费。 开发区也差不多,表面上大部分也是民团性质,由开发区工厂老板集资供养,只是除了巡警局,其他人统一服装。 也就是湖广新军类似军服。 区别只是湖广新军为野战服,独立旅(协)因为主要在城市,保护的基本上城区百姓与大量的工厂。 军服偏向于警服。 怕李世安还不放心,陆汉卿继续说道:“也就是说,苏松地区,咱们控制的新军就有三个步兵团和一个骑兵团!” 这个骑兵团,自然是名义上归属江南按察使惠征节制的唐龙一部了。 “仅仅这些,咱们就有七千多人,加上苏军周腾虎一部,高达上万…。” 李世安听到这里总算安心下来,经过陆汉卿的劝说,他总算想起来了。 桂军虽然解散了,当时在江南的人马也看似四分五裂的被瓜分。但是实际上现在江南的人马不比湖广新军少。 区别只是,魔都独立旅太过于分散,保护的区域也比较多。下面的的团、营、甚至连,独立自主性比较强。 这个独立旅,还是李世安参照某组织军分区的形式设立的。 平常各自独立发展,负责各自的区域,基本不存在跨团行动。 甚至要不是为了练兵, 一个团里面的三个营,互相也不见面,各自负责各自那一块。 还有就是像唐龙一样,没有合理的理由不能随便行动,否则就是谋反。 苏军主帅周腾虎更是如此。 他们分别有着清廷官员作为顶头上司,唐龙至少归属魔都独立旅。 只是平常不联系李猛。 而周腾虎, 他这支苏军是独立的,不归属魔都独立旅管辖,直接与军统联系。 也就是李世安直辖。 至于崇明镇水师。 杨云襄具体怎么回事,李世安也没有把握,只是军统查探到他其实暗地里还是支持李家的,多次暗中帮助李猛。 毕竟, 江海关现在关税日益增长,铤而走险的海盗与洋人自然越来越多。 缉私队的任务最为艰巨,虽然有步兵,也有水师,但是都不够强。 而且防守分散。 尤其是水师方面,不敢明目张胆的扩充大军舰,只能安排小拔船为主。 仅有几艘长龙船为主舰。 多次围剿海盗,最终不得不就近向崇明镇水师杨云襄求援。 杨云襄每次都很配合。 只是每次他都会向江南巡抚吉尔杭阿,与两江总督怡良禀报请示。 喜欢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请大家收藏:()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439章 组建特务连 虽然杨云襄在规则之下已经很配合了,但手续繁杂,多有耽搁也是常态,让缉私队几次出兵失败,损失不少。 李玉玺因此主动请旨扩编,这也是缉私队顺利扩编为一个团的主因。 因为不间断实战,缉私队实战能力可以说比武昌城的新军只强不弱。 只有铸币局与江南制造局,除了太平军密探,没有其他人敢动手。 因此,这两个营有实战经验的只有参加过魔都小刀会起义时那些人。 为此,冯南干为了保持战斗力,不得不让各营轮岗出去剿匪实战。 魔都周边数县,这段时间倒是把土匪清剿一空,开始向李世安请战,分批次派人去支援越州地方军作战了。 只是李世安不想主动打太平军,并没有同意这个请求,这些李世安都是知道的,他只是关心则乱,没想起来。 现在经过陆汉卿提醒,终于反应过来了,“传信给忠喜,让世喜亲自负责魔都医院的安全,让他帮我传话…。” “告诉世喜那小子,我特批他组建特务连,特务连人数上限300…。” “兵工厂武器优先供应特务连,允许特务连下辖一个炮兵加强排…。” “允许装备四门迫击炮。” 李世安这也是下了血本了,一个连,人数高达三百,全部装备新式德莱赛步枪与江南造手枪,配备四门迫击炮。 几乎相当于一个新军营了。 可以独立作战的营,不算计谋,野外对战的话,足以单挑三个湘军营。 “是!”陆汉卿没有丝毫犹豫的答应了,于情于理,他都不需要反对。 李世安如此做,不仅是为了保护冯素贞,更是在提拔培养弟弟。 作为李世安的弟弟,才当一个连长,把武器装备好一点怎么了? 只是他稍微迟疑了片刻,又问道:“爵爷,咱们要不要给三爷透露一下冯姨娘的身份,以及她与您的关系?” 李家现在李世安地位崇高,桂系军中,以李世安为基准称呼了。 这也是陆汉卿在非正式场合称呼冯素贞为“姨娘”的主要原因。 这是汉人这边习惯,仆人下属,对自家姥爷的姨太太口头尊称。 不过这是非正式称呼。 主要是把自己当成老爷的仆人之意。 如果真的见到冯素贞,因为现在李世安已经有正妻,他只能叫冯素贞为,“冯姨太,或者直接叫姨太太…。” 当然,其实叫冯姨太更合适,因为李世安还有一个姨太太,需要区分。 这些李世安也是知道不久。 他一开始还以为,傅善清嫁给他以后,她这个姨太太跟着他姓来着。 以为,下人叫李姨太什么的。 其实不然,现实中的华夏大地,女冠夫姓并不常见,倒是西方常见。 学的也是西方和蒙元。 李世安的母亲李白氏、奶奶李王氏,不代表他们没有名字。 闺名只有家人长辈称呼。 只是婚后正式场合称“某某氏”,如“李王氏、李白氏”,本名隐没。 (其实是小便懒得起名~) 当然,家族内部妻妾多,还是以本姓加姨太太,姨娘称呼。 一开始,李家下人称呼李世安的母亲为少奶奶,他的奶奶则是奶奶。 注意, 后面的奶奶,不是前面奶奶的意思,后面奶奶是身份,不是辈份。 与李世安想象中不一样的是, “夫人”与“太太”则是官僚阶层的专属称谓,普通百姓无权使用。 “夫人”受限于诰封制度,强调品级与礼法;“太太”则经历了从严格等级到泛化的演变,但始终与平民阶层保持距离。 也就是说, 要不是李世安当大官了,他的妻子连被称“夫人”、“太太”的机会都没有,即使是现在,傅善清也不能被称呼“夫人”。 只有他的奶奶与母亲,以及瓜尔佳明玥被封诰命,才能被称呼为夫人。 总结起来就是, 贵族/官僚地主:正妻可称“夫人”“太太”,妾室称“姨娘”“姨太太”; 庶民地主:正妻多称“奶奶”“娘子”,妾室称“姨娘”,非正式场合或僭用“太太”,但缺乏制度依据。 总之一句话,李世安前世看到的那种,动不动就是老爷、夫人、太太的,根本就不现实,尤其是明初时期。 太太可是二品以上官员正妻的称呼,低于这个品级的根本不允许使用。 “老夫人”通常用于尊称官员的母亲,且需其丈夫或儿子具备一定品级。 老夫人,也不是普通人能用的。 当然,现在李世安早就知道了这些,毕竟他已经成家立业了。 也在官场三四年了。 身居高位,即使自己没怎么认真学,也在与一众官员接触中熟悉。 只是现在陆汉卿提到,他还是迟疑了片刻,“告诉他吧,这件事终究要面对的,只是家里面让他暂时保密…。” “等明玥生了,我再亲自跟家里面解释,我不想明玥有什么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李世安虽然早就有了做渣男的准备,明玥也不反对他娶妾,但是如今私生子变成长子,他还是有些不知所措…。 尤其是现在明玥怀着孩子。 他不想伤害这个无辜少女…。现在只能拖着,等两人生下来再说。 “是!”陆汉卿是过来人,也觉得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所以不觉得有什么不可以说的,只是冯素贞身份特殊。 暂时控制知情者范围也对。 接下来两人又聊了一些其他的安排,陆汉卿直到深夜才离开。 …… 与此同时,金口大营。 李世安率领水师与太平军大战之前,官文一行人就抵达了这里。 但是他们并没有着急布防。 原因是,不舍得花钱。 无论是官文,还是西陵阿,他们都把朝廷给的钱,当成了自己的。 他们都只是紧着现有部队必须用度,剩下的早就进入了私人腰包, 不可能再拿出来建设金口大营,尤其是李世安答应搬迁藩库之后。 他们都等着如何分钱。 剩下的才是建设大营的。 然而,他们却万万没想到,李世安会直接安排人泄露他们的行动计划,更没有想到石翼王会分兵对付他们。 西陵阿在没有得到钱之前,也没有着急去沌口,而是赖在金口大营。 就在李世安水师大战期间。 一副懒散看好戏的官文、西陵阿等人,还在营地喝酒看戏时。 守卫将领急匆匆的跑进来,“大人,不好了,长毛反贼杀过来了…。” 喜欢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请大家收藏:()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440章 往西南,去嘉鱼县 “慌什么?”几杯酒下肚,官文又一副高高在上的老大模样,“长毛在武昌与李世安对战,哪里有空过来这里?” “小股长毛就把你们吓成这样?” 西陵阿也缓缓放下酒杯,“就是,虽然本官并不看好那李世安,但是不得不承认,他李世安还是有点本事的!” “他不应该败的这么快!” “那个…不是…。” “不是什么?”官文不悦的瞪了一眼自己的手下,“给我好好说话!” “那个,长毛真的打过来了!”报信的将领眼见迫在眉睫了,两个主官还在悠哉悠哉的喝酒,也是急得不得了。 “上万长毛突袭,已经杀到大营门口了,兄弟们快顶不住了,” “两位大人,李制台是不是败了,末将不知,但是大营眼看就要被攻破,还请尽快决断,咱们是拼死一战,还是…。” “胡说八道什么?”官文大怒,气的酒杯一摔,“你们这些将领是干什么吃的?小股长毛就把你们打成这样?” “赶紧组织人马,给我杀出去!” 官文说着,绕过酒桌,上前给了报信之人一脚,“混账,带我去看看!” 报信之人顾不上疼痛,麻溜的起身,快步上前领路走出营帐。 西陵阿此时也意识到,太平军应该真的杀进来了,毕竟报信之人没有必要撒谎。但是他也不着急,缓缓起身跟上。 他也与官文一样想的,认为太平军有可能突袭,但是兵力绝对不多。 然而他刚刚走出营帐就傻眼了。 此时的金口大营,已经乱作一团,好像四面八方都有太平军来攻打。 他们两人还来不及询问情况,就先后有不同方向的将领过来禀报。 说是都遭到了袭击。 “这是长毛的主力,看样子足有一万多人,比咱们两家合并还多…。” 西陵阿多少还是有些实力的,仅仅是一瞬间就从炮火交战情况分析出太平军的大概实力,“这是长毛赖裕新部!” 在封建王朝打仗,就是这一点好,但凡有点规模和实力的军队。 都很容易识别。 毕竟人家光明正大的举起了军旗。但凡有过接触了解的,都能清楚。 “官大人,这个营地只怕是坚持不了多久。”西陵阿语气严肃的说道:“咱们的主力是骑兵,被堵在大营发挥不出实力…。” “下官准备带人先杀出去…。” 西陵阿说的冠冕堂皇,根本没有顾及现实,他的骑兵早就没剩多少了。 上次武昌城北掉坑之后,残余的战马,李世安可没有归还给他。 他的绥远骑兵,总共也就几百骑,主要用来当亲兵的,剩下三千多人,全部都是步兵,过半还是招募几个月的。 如此荒唐的理由,如果是李世安或者不对付的人,只怕当场拆穿了。 然而官文却毫不犹豫的表示赞同,“西大人说得对,本官正有此意!“ 官文毫不犹豫的下令道:“传令下去,命令所有士兵带上单兵口粮。” “剩下来不及带走的粮草,未免被长毛缴获利用,全部给本官烧了。” “轻车简从,杀出去再说!” 转头看向西陵阿,“西大人,你看咱们往那个方向突围比较合适?”官文别的不行,但保命丝毫不带犹豫的。 西陵阿即使不说这个理由,他也会找一个撤退的借口,他可不会拼死坚守,尤其是这个营地本就不是他的。 西陵阿说的还比较含糊。 官文急得都演不演了。 西陵阿眼见官文也怕死,也就不装了,“西南方向!去嘉鱼县!” 怕官文不明其意。 解释道:“咱们的船只基本上被李统领的湘军带走,过不了江…。” “另外,现在长毛毫无征兆的大规模偷袭咱们,说明李世安那边战事不利,很有可能新军水师已经全军覆没了…。” “新军步兵估计也凶多吉少…。” “咱们现在去沌口,那就是找死!” “去嘉鱼县整军,进,可以快速杀回来,退,可以进入潇湘省…。” “你可以让骆抚台派兵支援…。” “为何不过江,直接去荆州?”官文明显更想回荆州老巢,在那里他可以组织更多的人马,以及有更安全的营地。 更重要的是, 荆州地理位置关键。他可以从鄂西调兵,也可以让骆秉章派人支援。 荆州距离武昌比较远。 只要荆州在手,鄂东全部丢失,皇帝也怪不了他,无需担心被问责。 毕竟荆州将军才是他的本职。 大不了不要钦差头衔。 同时, 他也怕太平军直接打荆州,他与荆州八旗主力不在,那里很危险。 “来不及!”西陵阿摇摇头,“长毛在此之前,已经有数万大军在汉阳…。” “看局势,他李世安这次只怕栽的很惨,武昌、汉阳府都已经不保…。” “现在过江去沌口,根本来不及去荆州,就会面临长毛前后夹击!” 官文一听会遭到夹击,贪生怕死的他,立马放弃了直奔沌口的意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相比较冒险去沌口,哪怕是荆州丢失,他也觉得保命要紧。 毕竟他现在也有合理的理由。 于是官文欣然同意了西陵阿的意见,一起带人往西南方向突围。 并且还把八旗兵指挥权交给了西陵阿。 官文虽然贪生怕死,但是为了保命,关键时刻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他清楚自己几斤几两。 并且,最终按照西陵阿的意见,没有第一时间烧掉带不走的粮草。 而是在最后关头,让断后的部队烧粮草,让太平军去抢救粮草。 以此拖延时间。 太平军也正如西陵阿预料,甚至比西陵阿预料的更加在意粮草。 西陵阿他们以八旗兵为先锋,冲出金口大营后,他们根本没有追击。 而是第一时间抢粮草。 仅仅安排了不到两千人象征性的追击,准确的说是防止杀回马枪。 而官文二人,虽然被偷袭,但是撤退及时,太平军也没有追击。 一共也就损失两千多人。 带着七千多主力逃到了嘉鱼县。 为了应对太平军, 不顾嘉鱼县县令反对,就地把嘉鱼县县令募集的,以及李世安答应,由岭南商人出资组建的两千民团直接收编了。 双方兵力瞬间恢复。 并且, 为了掩饰这次惨败,他们两人一合计,联名参奏了李世安一本,把金口大营丢失的责任,怪在了李世安身上。 喜欢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请大家收藏:()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441章 魁都统,你又错了! 在官文等人撤退的同一时间,做戏做全套的,被李世安指定搬迁藩库的胡林翼等人,在洪山段与李源汇合了。 只是他们还没来得及出发。 就被李世安派来的人拦截下来了,拦截的人,还是不放心的彭玉麟。 这是彭玉麟主动过来的。 本来传令也不需要他一个旅长。 但是他不放心,也比较心急,就亲自驾驶速度最快的蒸汽船拦截。 “雪琴兄,你说什么?咱们赢了?”胡林翼满脸震惊的反复确认。 “赢了!” 彭玉麟毫不掩饰的自豪,“爵爷的亲自捉拿了长毛水师首领石祥祯!” “这会爵爷带人去了武昌城南,预计明日就能把长毛围困在江夏…。” “战局转变怎么会这么快?”胡林翼大喜之后,不免有些抱怨,“早知道你们这么厉害,咱们何必费这么大劲啊?” “你看看这些…。”胡林翼指了指上百艘的民船物资,“这些多浪费啊…。” “这个…。”彭玉麟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咱们这些战船都是新式的…。” “我虽然自信,但也没想到战船性能,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强大…。所以,爵爷问起时,也就没敢太过打包票…。” 随即彭玉麟又直率的说道:“这个浪费也关不得爵爷的事,爵爷即使没想到水师如此顺利赢,也没打算撤离…。” “他可是誓死要守城的…,藩库财物不到万不得已,根本不需要搬迁!” “之所以如此浪费…。” “还不是某些人想趁火打劫!” 彭玉麟丝毫不顾及眼睛瞪的老大,满脸意见的魁玉,毫不掩饰的说道:“只可惜,某些人的如意算盘要失落了!” “彭道员,你这话什么意思?” 面对彭玉麟毫不掩饰的嘲讽,身为官文副手的魁玉,当场就不悦道: “官大人也是为了大局着想,别以为水师胜利了,就安全了!” “新军水师胜利了,也改变不了武昌被围的局面吧?陆军也能胜利?” “本都统觉得,藩库不能返回武昌,依旧按照原计划赶赴金口…。” 魁玉口中的彭道员,自然是指彭玉麟了,彭玉麟在去年田家镇大战中立功,被授予了从四品知府,但未实授。 加入新军后。 李世安虽然有心给他升职。 但是他依旧走文官路线,所以,他这个与旅长平级的水师统领。 只是升了半级,为正四品道员。 品级上低于蒋彪、刘官芳这两个旅长一大截。但实权地位更高。 实权自然不用说。 水师专业性强,又相对独立。 彭玉麟可以说是实权一把手。这一点,正二品的夏雪宜也比不上。毕竟陆军很多时候是李世安直接指挥的。 哪怕是地位上, 蒋彪二人虽然是从二品官职,但也只是绿营副将衔,地位并不比道员高。 甚至某种程度上讲,道员这个文官,地位其实远超一般副将。某些有兵权的道员,可以节制副将及以下绿营将领。 不巧的是, 彭玉麟现在就是有兵权的道员文官,只是缺乏实授道员职位。 不过这一点也快了,因为李世安已经奏请朝廷,任命彭玉麟为武昌道道员,下辖武昌、咸宁、黄州三府。 这个任命没有多少意外的。 毕竟除了李世安与肃顺这一系支持,还有潇湘骆秉章一系支持。 毕竟彭玉麟本身就是湘系元老。 “魁副都统,你错了!”彭玉麟毫不畏惧这个官职地位,都比自己高的八旗正二品副都统,“武昌城安全了!” “咱们新军远比预想中的强大,长毛反贼也远比预想中的弱很多…。” “咱们水师胜利不久,汉阳、汉口的新军与绿营兵,在夏师长带领下,第一时间杀了出来,突袭了西岸长毛…。” “长江西岸韦俊部长毛一触即溃!” 彭玉麟没有说,韦俊一部其实是怕胜利后的新军水师炮火轰炸他们。怕新军水师夹击他们,这才果断撤离的。 只强调了陆军也很强。 “那又如何?”魁玉虽然很震惊新军的强大,但他依旧坚持官文的命令,“长江西岸本身韦俊部兵马就不多…。” “汉阳、汉口有大量新军,还有郧阳一镇绿营兵,以及胡藩台、李臬台等精锐人马,打败同等人数长毛也实属正常吧?” “可武昌城不一样…。” “现在武昌依旧被八万大军包围着吧?其中还有着近三万长毛精锐…。” “我坚持去金口的意见!”魁玉说着,作势就要强行把彭玉麟扣押在岸上。 可是彭玉麟下一句话,却让他再次傻眼了,“魁都统,你又错了!” “现在不安全的是金口,你说的八万大军围困武昌是老黄历了!” “现在围困武昌城的人虽然很多,但是长毛精锐很少,两万都不到…。” “总兵力也不足六万。” “什么?这不可能!”魁玉皱眉道:“长毛还有两万大军去哪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你可别告诉我,长毛还分兵去了金口,还是有着一万精锐?” “恭喜魁都统,你答对了!”彭玉麟戏谑道:“这两万长毛确实去了金口!” “还是长毛西征主帅,石翼王手下第一大将赖裕新亲自领兵两万去的!” “其中一万长毛西征精锐…,” “这会可能已经在金口交战了…你确定金口还安全?”彭玉麟面带嘲讽,“要去金口可以,你自己回去就成!” “你也可以让李统领一起!” 李源闻言赶忙摇头拒绝,并且移步站到彭玉麟身后,意思不言而喻。 李源毕竟是老狐狸的弟子,他知道现在于情于理都只能站在''师叔''这边。 彭玉麟与曾某人是兄弟相称。 自然就是李源的''师叔''了。 当然, 最重要的是,新军远比他预料中的强大,因此他更坚定向新军靠拢了。他还指望李世安支持他自立门户呢? 彭玉麟见状笑了,满意的给这位湘军老友的弟子点点头,郑重道: “藩库这些不能去,我奉爵爷指令,誓死也要把藩库安全护送回去…。” “长毛为什么打金口?”魁玉一下子抓住重点,“这不符合他们一向习惯!” “这个你得问长毛!”彭玉麟虽然也疑惑,但是他更加不满官文,“要去你得抓紧时间了,去晚了金口不保!” “我有任务在身,就不同行了!” “你过去也好,告诉官大人坚持住,武昌危机解除,我马上过来支援!” 喜欢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请大家收藏:()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442章 李源投靠 “那个…官大人与西都统能应对!”魁玉仅仅犹豫片刻,便改变了主意,“本都统还是坚持武昌城比较危险…。” “但是……” “既然李制台坚持把藩库安置在武昌,那我也只能留下帮忙防御了…。” 魁玉说的大义泯然,可在场之人也不是傻子,一瞬间明白了原因。 魁玉肯定想到了,以官文、西陵阿的为人,他们面对打不过的敌人。 肯定第一时间跑路。 尤其是官文,不可能死战不退的。 所以,魁玉很清楚, 现在再返回金口就是送死,一千多人去金口,简直就是给赖裕新送人头。 彭玉麟虽然嗤之以鼻,但也没有拆穿,直接登船赶赴武昌。 李世安在得知李源与魁玉都跟着“帮忙”守武昌城,也没有丝毫客气。 直接把两人的部队安排去作战。 武昌城依旧由蒋彪负责驻防,但是其中两个标被李世安带了出来。 双凤山也只留下一个标。 也就是说,李世安亲率四个标,外加四个“湘军”水师水师营,还有刘官芳亲自带领的警卫营围困江夏大营。 合计一个协加一个标,七千多人,外加半个炮兵营,八千人左右, 加上四个水师营,一共也就堪堪上万人。 围困兵败退至江夏大营的石翼王一部,其实还是有些不足的。现在有三千人马加入,他自然不会放过。 用新军士兵进攻,死伤了他会心疼,但是八旗兵死伤,他可不在乎。八旗兵死伤的越多,对之后的行动就越有利。 所以, 对于魁玉的小心思,李世安没有拆穿,还将计就计的派去了前线。 名义上是侦查,实际上是用来与太平军的侦查部队、探哨拼消耗。 至于打过两次交道的李源,李世安很给面子,单独接见了对方。 “李统领深夜到访,可是为了湘勇粮秣之事?”李世安开门见山地问道,目光扫过李元度肩头磨损的棉袍。 “看你这身打扮,粮饷可是紧缺?” “本月协饷没有及时下发吗?本官可是记得,让胡藩台提前拨付了…。” “中堂大人,您误会了。”李源苦笑着摇头:“协饷已经送达湘军粮台。” “大人您高义,提前支付协饷,让湘军勇士得以安心在前线奋勇杀敌…。” “您对湘军,没的说!” “学生今日前来,并非为“湘军”,而是想请大人看一样东西。”说罢从怀中掏出一封泛黄的书信,“大人可知,去年九江兵败时,恩师在信中如何训斥门生?” 李世安挑眉示意他继续。 李源打开书信,手指停在某处:“''次青(李源字)血性过人,然调度稍疏’。” “短短十字,便将湖口之败的罪责归于门生。”他的声音有些发颤,“可大人知道吗?当时门生率五百乡勇死守要隘,力竭被俘,是咬舌装死才逃了出来。” 李源是聪明人,不可能贸然的说自己要自立门户,而是先行铺垫。 告诉李世安,说自己在曾某人那地位并不怎么样,然后看李世安反应。 虽然没有直接说曾某人的不是,但实际已经是这个意思了。 只是李世安没有想象中的反应。 于是,暖阁里陷入短暂的沉默,炭盆中的红炭突然爆出一声脆响。 李世安起身添了块炭,缓缓说道:“次青啊,你可知武昌收复后,朝廷为何把响银交给我全权负责?” 不等对方回答,他指了指墙上的地图,“湘军在豫章省处处掣肘,骆秉章在潇湘截留粮秣,官文在荆州冷眼旁观。这天下,终究还是要看谁手里有刀有枪。” 李源心中一动,抬头看向李世安:“中堂大人的意思是……” 李世安直接改了称呼,李源自然猜猜到了什么,但他还不敢确定。 “你是聪明人,也很主动!” “我也知道你有野心,咱们也不是第一次见面了,我就直说了吧…。” “我可以给你两个选择!” “第一个,支持你自立,我支持五百支米尼枪,每月拨两千两饷银。” 李世安突然转身,目光如炬,“但是你的平江勇要改称‘楚勇’!” “归湖广总督衙门直辖。” 李源倒吸一口凉气。 这个条件看似优厚,实则是要将他彻底从湘军体系剥离。 他想起曾某人近日的冷落,想起徽州战场上孤立无援的绝境, 当然,最重要的是, 他有小心思,有应对办法,终于咬牙道:“中堂厚爱,次青愿为前驱!” “你不问问第二个选择?” “次青选的就是第二个!” “我都没说,你就选第二个?你知道本官给你的第二个选择是什么?” “门生有所猜测!” 李源惶恐的说道:“您第二个选择,应该是要门生直接加入新军吧?” “不错,聪明!”李世安若有所思的说道:“那你是什么意见?” “门生的意见是,对内按照第二个选择,对外按照第一个选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李源小心观察着李世安的反应,看到李世安点头鼓励,便继续说道:“这次大战过后,新军肯定会被朝廷忌惮,”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所以,门生建议,楚勇还是游走于湘军与新军之间,表面独立比较合适…,这样门生在老师那里也能交差…。” 最后似乎怕李世安误会,马上补充道:“当然,门生绝对支持您的…。” “先不说门生在老师那里现在遭到了不公,即使没有这事,门生为了自己的前途,也知道如何选择靠山…。” “您比门生的年纪还小,但是地位已经即将位极人臣,跟着您,这辈子稳了,这一点,我那个老师没法比…。” “而且,门生愿意接受您的制约!” 李世安满意地点头,从案头取过一份名册:“这是我帐下的两个营长,明日便去平江勇协助整编。至于粮台……” 他顿了顿,“就设在武昌城内,由布政使司直接监管。” “这是对外的,对内,本官这边刚刚招降了长毛一名军帅…。” “我把他安排给你当副手,加上数千招降的人,组建一个协…。” “待到这次打下江夏大营,把太平军彻底赶出荆楚省,我给你请一个从四品知府,出任新军第一镇第三协旅长…。” “第三协,对外称青字营!” “这个协,一共三个标,两个团长由我的两个营长担任…。你现在的亲信,扩编成一个团,外加警卫营。” 第三协,李源兼任的7团团长,只有五百支米尼枪,剩下的还是原来的湘军装备,只是钱粮由布政司供应。 不足部分,由李世安补上。 剩下的两个团的士兵,几乎全部由俘虏的二线太平军辅兵组成。 李世安只安排了少量骨干。 投降不甘的陈大山,出任参谋长。 俘虏他的排长,则连升六级,直接担任了第三协的正四品营长。 8团和9团团长暂缺。 从这次围剿江夏大营立功之人中选择,不论是什么身份,都有机会。 这让对太平军归属感并没有多强的投降二线辅兵将领,瞬间士气大振。 李世安也把缴获的剩下五百支米尼枪,两千火绳枪,修缮之后全部给了第三协,还给其中一个营装备德莱赛步枪。 而这个营营长正是先前的排长。 李源接过名册时,发现纸张还带着墨香,加上名册安排如此详细。 他突然意识到,今夜这场谈话,只怕早在李世安的算计之中。 因为这个第三协,框架早已经完成,就等他主动上门投效了。 从墨香也能看出,这个第三协整编计划,完成的时间很快。 毕竟他也是临时决定过来的。 但是就是他决定过来路上这么一点时间,李世安就把一切安排好了。 可见李世安的能力之强。 然而他却不知道,真正强的是赵烈文,与一群真材实料的幕僚。 这是总参谋部的手笔。 李世安只需要下达指令。 这就是现代化制度的优越碾压。 当然,也不能说李世安什么也没做,他其实也是有着主要功劳的。 毕竟新军的制度是他改编的。虽然他只是拿着系统奖励改编一下。 李世安看到李源的反应,自然也知道李源有所猜测,但他并不在意。 继续说道:“青字营,继续以湘军团练这个''大家庭''存在,但名义上与毕金科那一个营一样,隶属于王总兵。” 这个王总兵,李源自然知道是王国才,毕竟湘军与绿营早有交集。 另外,湘军其实是一个笼统的称呼。 前文说过,除了曾某人直属湘军外,还包括胡林翼、江忠源几部分。 但是除此之外,其实还有一部分,那就是划归绿营将领统属的。 原本这些都将划归湘军序列。 李世安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情况, 他虽然依旧学着胡林翼的做法,对绿营进行裁汰,保留精锐并融入“湘军”体系,形成“以湘补绿”的格局。 但是这些“湘军”,现在并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湘军”了,而是名义上的湘军,实际意义上的湖广新军了。 或者说, 这是湖广新军的二线部队。 李世安重用王国才,把他推上郧阳镇总兵的位置,但却不划归亲信。 除了避免朝廷忌惮以外,还有就是王国才空有忠诚,却明显能力不足。 而且这个忠诚,明显也只是在李世安不造反的前提下,才保留的。 他自然不敢当亲信了。 不过,王国才不能打,不代表手下人全部不能打,其中最能打的就是这个毕金科,也是彩云省人,加入了湘军。 之所以说也是,那是因为王国才,原来姓罗,就是彩云省人。 因为李世安的出现,同样是比较能打的鲍超霆军,也划归王国才部。 现在加上李源的青字营,王国才的这一镇绿营兵,瞬间过万人了。 当然, 这一镇绿营,现在只剩下绿营的壳子了,原来的人替换差不多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青字营虽然战场整编没多久,还少了两个团长,只是以七个营的方式存在,但是战斗一打响,战斗力暴涨。 原本垃圾战斗力的二线太平军辅兵,在丰厚的军饷,以及奖赏制度下。 都发挥了超常实力。 当然,这样的战斗力,绝对少不了新军主力大炮与步枪火力压制。 同时,送上门来的八旗兵,魁玉一部,李世安也没有放过。 直接安排在外围游走。 借助骑兵的机动性,用来对付太平军的外围据点,处理观察哨与斥候兵。 李世安的新军本身就实力强大,对上石翼王的主力,都能一挑三。 现在江夏大营本身主力只剩下一万来人,加上陆续逃回的也就四万。 第三协组建完成之后,马上就有五千多人,加上魁玉八旗兵。 这又相当于增加了七千人。 仅仅两天时间, 打的石翼王不得不一次次收缩兵力。甚至因为这突然加入的七千人,这四万人直接陷入了全军覆没的危险。 好在关键时刻,打下金口的赖裕新,得知情况后,仅派出千余人运粮。 亲率万余人过来解围。 石翼王眼看大势已去, 在得知赖裕新已经获得了大量补给之后,第一时间下令突围。 在选择突围方向时,一开始大家还意见不统一,但是在收到一封密信后,石翼王立马下令道:“全军往南突围!” “去咸宁府!” 赖裕新与黄玉昆等人不解时,石翼王高兴的把信递过去,“这次那个王老六立下大功了,他打下了咸宁城!” 黄玉昆半信半疑的接过密信,紧接着也是高兴的蹦哒起来。 原来就在他们兵败,撤至江夏大营之时,王老六带着24军抵达咸宁。 喜欢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请大家收藏:()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443章 太平军撤离江夏 王老六在咸宁,遇到了远道而来的刘铭,刘铭带着“铭”字营团练,以江淮援军的名义,骗开了咸宁城门。 王老六趁势杀了进去,仅仅不到一个时辰,咸宁城就被拿下。 咸宁知府陈立差点被杀,与原湖广总督杨霈,仅率千余人逃走。 留下大量准备扩军的粮草。 密信传到曾仕和手中之时,他提出了一连串质疑,“这个消息可靠吗?” “这个刘铭是何人?他为何能骗开咸宁城门?他为何要加入太平军 ?还有,他突然出现是否太过蹊跷?” 曾仕和的质疑,让大喜的众人瞬间冷静下来,还是赖裕新再次查看信件,“密信确实是咱们太平军专用暗语。” “是24军王老六无疑!” “信中说了,这个刘铭之所以能骗开城门,那是因为,此人用的是现任江宁将军都兴阿,所属部下的名号…。” “理由是,他们是清廷原荆楚省钦差大臣西陵阿,向他哥哥请来的援兵…。” “西陵阿的哥哥,正是都兴阿…。” “王老六也说明了,” “这个刘铭虽然不是那一支援兵,但也确实曾经短暂的归都兴阿节制,同时也是江南巡抚吉尔杭手下的手下…。” “除此之外,真正的援兵,在路上也被这个刘铭打败,并收编…。” 赖裕新这么一说,在场之人便明白了,刘铭本身就是清廷军方身份。 加上他灭了真正的援兵,收编了大部分真正的援兵,还有援兵信物。 如此,他们欺骗已经加入西陵阿阵营的杨霈,自然也是轻而易举了。 尤其开门的还是年轻的陈立。 只是现在最大的问题来了,这个刘铭为什么千里迢迢的来到这里? 为什么加入太平军? 是巧合还是故意? 在他们疑惑之时,赖裕新又补充道:“王老六他也不知道这个刘铭的身份,但是这个刘铭确实帮他拿下了咸宁…。” “他这封信也是为了求证刘铭的身份,因为刘铭说了,他的一个老乡在陈丞相(玉成)部下程学启手下当差…。” “程学启?”石翼王再次接过密信,“是陈玉成留下的那个旅帅吗?” “在一个旅帅手下当差?” 陈玉成此时已经去了安庆,但他在离开武昌与韦俊等人分道扬镳之时,安排在荆楚的程学启部并没有跟着离开。 被第一时间赶过来支援的石祥祯截留了下来,现在正好在江夏。 石翼王之所以知道这么一个小军官,还是得益于石祥祯交接。 石祥祯带水师交战,自然把这支五百来人的步兵给留下来了。 这支部队虽小,但毕竟是陈玉成一系的,他自然是重点关注。 “马上去把这个程旅帅,还有刘铭的老乡丁昌给找来!”石翼王虽然已经确定了要去咸宁,但还是决定先确认。 黄玉昆反应迅速,第一时间冲出了帅帐,半个时辰之后,才带着两个浑身脏兮兮的太平军中下级军官走进来。 年长的就是程学启。 他带来的丁昌,则是一个青年。 “你就是肥西的丁昌?”石翼王直接了当的问道:“你可认识刘铭?” “刘铭?”丁昌有些害怕,他现在只是刚刚提拔的卒长,手下才一百来人。第一次见到石翼王,自然紧张害怕。 “没错,肥西县的刘铭!”石翼王看出来丁昌的害怕,重复了一遍,“是这样的,我们现在需要确认一下这个人…。” 随即,石翼王把密信中的信息说了一遍,“你可与他有什么往来?” “没有!”丁昌摇摇头,“卑职与此人没有往来,卑职也不认识叫刘铭的!” “卑职只是在加入太平军不久,听说了一个叫刘铭的老乡,他为了给大伯报仇,杀了清廷的地方官和豪强…。” “拉起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 “这件事不止我听知道,我们旅里面,还有几个老乡也知道的…。” “但是这个刘铭,与您口中的刘铭,是不是一个人,我就不知道了…。” 文中说明:这俩人仅借鉴历史人物,切勿代入现实中的两个人。 “还有几个人知道?”石翼王转头看向程学启,“其他几个人带来了吗?” “带来了!”程学启能力不错,在黄玉昆说明情况之后,第一时间知道可能其他几个人有用,于是早做了准备。 黄玉昆在石翼王询问的时候,也使眼色让大帐外候着的人进来。 随即这些人都确认了刘铭存在。 其实也很好理解,这些人虽然不认识刘铭,但他们都是一个县的。 刘铭杀了地方小官吏与豪强,并且拉起几百人的队伍上山。 这件事在他们刚刚加入太平军不久发生的,当地太平军还曾想拉刘铭入伙,只是因为军统插手,提前被清廷招安了。 并且他们还发生过交战。 所以,这些人自然很清楚记得。 石翼王等人,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刘铭会认识太平军的一个小军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但是刘铭的身份已经被确认。 本身杀了清廷官员与豪强,拉起了几百人队伍,这得到了证实。 现在疑惑的是,这个刘铭明明已经接受了诏安,且与太平军多次交战。 为何现在又要加入太平军?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到时候再询问和验证即可。现在已经确认了咸宁被拿下,且刘铭对他们给出了投名状。 于是石翼王等人连夜开始撤离。 因为李世安特意安排,江夏大营南面没有安排什么围困的人, 所以,太平军撤离很顺利。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石翼王把最能打的赖裕新留下断后了。 “魁都统,这股长毛往咸宁方向逃了,本着除恶务尽的原则…。” “本官准备继续追击…。”占领江夏大营后,李世安召见了魁玉,郑重的说道:“麻烦你去联系一下官大哥…。” “让他们带人马上赶去咸宁,咱们在咸宁,与杨臬台合围这股长毛!” 魁玉领命而去。 …… 嘉鱼县,县衙。 “西大人,现在如何是好?”官文在得知李世安没事,武昌城守住了,还打败了太平军水师之后,马上麻爪了。 毕竟在此之前, 他们已经把金口丢失的责任,一股脑的安在了李世安的头上。 说是李世安无能,仅仅一天就丢失了武昌城,致使他们来不及防备。 结果现在李世安没事,武昌城也没事,他们却把金口大营丢了… 如果只是这样还没什么… 关键是他们还把大量军需物资留给了太平军,这些都将被用来对付李世安,到时候,朝廷得知可就麻烦了。 “官大人,稍安勿躁!” 喜欢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请大家收藏:()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444章 这算什么?蠢货不如? “官大人,稍安勿躁!” 西陵阿虽然也有些担忧,但眼中闪过一丝狠辣:“李世安打败了长毛水师又如何?长毛可是还有着八万步军!” “咱们先不说他李世安能不能在八万长毛步军手中活下来…。” “即使能,咱们也可以一口咬定,就是他李世安泄露了咱们的行动计划,故意收缩兵力,让长毛得以突袭金口…。” “是他李世安故意隐藏实力,明明有着强大的水师,却故意隐藏不出。这才给了长毛突袭金口大营的机会。” “咱们见势不妙,撤离也是为了保存实力,咱们手中兵马并未减少,” “朝廷不会拿咱们怎么样的!倒是他李世安,我看他的西洋铁甲船怎么进入江夏?我看他怎么应对石翼王!” 官文一听也有道理,他们强行收编了嘉鱼县的团练,兵力已经补齐。 粮草虽然不足,但是也从岭南商行手上敲诈勒索了不少钱财。 只要他们不向朝廷要钱,有他们两人在朝堂的靠山,他们不会有事。 想到这里,安心不少的官文又想到了另一件事,“如果李世安派人过来,要咱们一起进攻江夏太平军怎么办?” “咱们之前找借口不支援武昌,还想着夺下他的藩库财政大权…。现在他守住了武昌,是不是应该一起出兵?” “出兵的话,咱们会不会被当炮灰?” “不出兵的话,又用什么借口?” “还有,长毛水师战败了,没有了水师,李世安用水师死守武昌?到时候这八万大军转头攻打咱们怎么办?” “还真有这种可能…” 西陵阿也想到了这些情况,“这样,咱们先派人去追折子…。” “尽量把折子追回来,至少也要咱们在上头的人,把折子拦下来,绝对也不能让皇上知道咱们谎报军情。” “另外,咱们再次联名上折子,就说他李世安泄露咱们的行动计划…。” “咱们误判,也是他引起的。” “至于他让咱们派人过去…”西陵阿沉思片刻说道:“咱们不是已经派人过去了吗?你派的还是亲信副将…。” “他如果真要咱们再出兵也可以,咱们可以过去,但是他得先付钱,” “毕竟,要不是他耍了咱们,咱们何至于丢了那么多的粮草…。” “真的出兵?” 官文有些不情愿,“再出兵的话,可就得你这边出兵了!魁玉我已经派出去了,再派人,我这边可就没人了。” “当然,我还可以派两个团练!”他口中的团练,自然是刚收编的。 “抠门鬼!”西陵阿心中嘲讽一句,但是嘴上却说,“官大人莫急!” “我只说可以答应出兵,可没说怎么出兵…你要是担心,咱们可以这样…。” 西陵阿与官文两人算计了半天,却歪打正着,两人最终决定回咸宁。 知道李世安守住了武昌城,知道太平军已经打不下武昌之后,他们在嘉鱼县就是活靶子,只能往南避战。 李世安的武昌城没有丢,他们就是不能往潇湘省逃,也不能过江。 这两处都不能去的话,他们要躲开太平军,那就只能往南。 而往南,回咸宁自然是第一站。 他们两人都没有考虑过,李世安的新军强大到可以打败八万太平军。 更没有想到,太平军多次中计,有几次分兵,江夏不足四万人了。 而且主力精锐也不足两万。 更加想不到的是,李世安派人联系他们,就是让他们在咸宁拦截。 他们现在去咸宁,完全只是想先避战,想着先坐山观虎斗。 用的理由也巧合。 说李世安的新军很强大,水师仅仅一天就打败了太平军水师。 那么太平军剩下的人肯定要跑。他们是回咸宁,与杨霈布置天罗地网。 要和李世安夹击太平军。 结果就是,双方不谋而合。 虽然各自的心思不一样,但最终结果,目标确是巧合的对上了。 只是如此一来。 负责传话的魁玉就惨了。 魁玉丢下大部队给李世安指挥,带着百余人快马加鞭的找官文, 原本是想劝官文跟着李世安捡战功的,结果连续在金口、嘉鱼县扑空。 然后就是, 官文、西陵阿一行八千多人,在横沟桥遇到了狼狈逃出来的杨霈。 “杨大人,怎么回事?”西陵阿不管三七二十一,劈头盖脸的就质问,“你不在咸宁招兵买马,跑这里来干什么?” “咸宁因此丢失,你担得起责任吗?” “怎么回事?”杨霈气急反笑,“这个要问你西大人干了什么啊?” “你说要从两江请来援兵,可是你请来了什么?请来了一群反贼!” “不错!”陈立此时也不顾身份站出来说道:“都是你西大人干的好事!” “你请来的援兵,不仅给长毛带路,打开了城门,还差点杀了本官!要不是我机灵,你们现在都见不到我了。” “胡说八道!”西陵阿听得一头雾水,“援兵乃是我大哥从两江派来的…。” “他们在两江与长毛死战不退,怎么会千里迢迢跑这里造反?一定是你们无能,被一股小小的乱民给欺骗了!” 官文也是一脸的疑惑,“是啊,你们二人是不是被本地的乱民欺骗了?” “长毛十万大军在武昌,在江夏,即使有人冒充援兵,也不可能打下咸宁才对,你们究竟是多么无能啊?” “不错!两个蠢货!”西陵阿怒喝道:“你们四千多人,还让你们招兵!” “别说老子请来的援兵不可能与长毛联合,就算有可能,我大哥派来的援兵也不过几百人,几百人而已!” “几百人联合一小股乱民,半天不到,就把咸宁打下了?” “你们怎么不去死啊!” “西大人,请注意你的言辞,什么小股乱民?”陈立闻言瞬间来了脾气, 反问道:“上万太平军精锐,什么时候在你这里是小股乱民了?” “你说我们两个是蠢货,可我们蠢货好歹也能硬刚两倍以上长毛半天,” “这还是咱们轻信某些人真的有能力请来援兵,被人坑了的情况下。” “而某些人,明明埋伏跟自身差不多数量的长毛,结果半天不到,自身损失过半不说,还丢下救自己的人逃走…。” “这算什么?蠢货不如?”陈立经历生死大劫,此时也是豁出去了。 喜欢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请大家收藏:()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445章 你们两个猪脑子吧? “阿立,休得胡言!” 杨霈此时的心情,也是坏掉到了极致,所以他没有及时制止,而是等到陈立嘲讽完,才假惺惺的呵斥。 而西陵阿,他没想到陈立竟然如此大胆,竟然敢当面揭伤疤嘲讽他。 更没想到杨霈如此放纵陈立。 所以,反应迟钝的他,直到陈立骂完了,杨霈也假惺惺的说完了。 才反应过来的他,气的当场拔刀指向陈立,“混账东西,你找屎!” 眼见西陵阿拔刀杀人了,陈立这才意识到自己怒气上头,说太过了。 这才想起躲避,慌乱躲开,并且求饶道:“西大人,卑职错了!” 一边求饶一边躲避。本想躲到杨霈身后,却被老狐狸提前躲开了。 陈立无奈,顾不上身份,直接就往官文身后躲,口中还大喊,“官大人,救命啊,西大人这是想杀人灭口啊!” 此话一出,西陵阿更是怒不可遏,原本吓唬人的动作直接动真格了。 说到底, 西陵阿也是一员武将,真要动手,岂是陈立一个文弱官员能躲得了的? 随着“啊!”的一声惨叫,陈立应声倒地,直接把在场之人惊呆了。 官文转头看去,却见陈立直接被砍掉一只胳膊,当场晕死了过去。 即使如此,西陵阿仍然不打算放过对方,再次举刀砍向陈立。吓得官文、杨霈二人齐声大喊,“快住手!” 这个时候,官文的护卫才反应过来,赶忙上去救人,但是动作还是迟了点,陈立又被砍一刀,但也惊险被救下。 拦住西陵阿之后,杨霈赶忙大喊,“快,叫大夫,马上救人!” 官文也在一旁安排着。 陈立再怎么垃圾,现在也是从四品的知府,是朝廷中高级官员,就这么死了,他们在场之人,谁也跑不了责任。 哪怕这个责任并不大。 “哼,算你命大!” 西陵阿眼看陈立被自己搞残废了,杨霈也害怕了,这才消了气。 “西大人,你过了!”官文眼见事情不可控了,不得不站出来做和事佬,“陈大人怎么着也是从四品官员!” “一个文职地方大员,还是一府之地的父母官,岂是你说杀就杀的?” “就是!”杨霈缓过劲来,眼见官文开了头,也跟着抱怨道:“陈立刚刚被你的人欺骗,不过是抱怨了几句罢了…。” “你如此霸道的就提刀杀人,是不是太不把王法放在眼里了?” “王法?”西陵阿好不容易压下去的怒火,再次被点燃,“一个狗奴才罢了,也配跟我讲王法?你算什么东西!” “别说是杀他只是一个区区从四品奴才了,惹急了我,连你也杀!” “你!”杨霈气急,但是面对杀红眼的西陵阿,不敢向陈立一样刺激对方,只能期待官文做主,“官大人,您…。” “好了,都住嘴!” 官文没好气的瞪了一眼杨霈,心想你踏马的也是傻子吧?这么多年的官场白混了?还像年轻人一样刺激对方?” 没见对方真敢杀人吗? 你踏马的以为你是我啊?再特么的刺激下去,他搞不好连老子都杀! 官文一声呵斥,老狐狸杨霈瞬间冷静下来,但依旧眼神不悦。 官文见到双方冷静下来,他也不敢再刺激西陵阿,便转移话题。 “说说吧,究竟怎么回事!”官文这时看向杨霈,让杨霈说一说,究竟是什么情况,咸宁为什么突然丢失了。 杨霈压制心头怒火,尽可能的用平和的心态述说咸宁为什么丢失。 情况也和石翼王收到的基本一样。 唯一的区别就是,杨霈异常坚定的认为,刘铭就是那一支援军。 并且拿出了他们收到的信物。这是西陵阿写给都兴阿的信,其中一页。 “这一页信纸,就是前来支援的骑兵首领刘铭亲自交给阿立的…。” “阿立核对无误,这封信确实是西大人亲笔所写,他这才打开城门…。” “然而,此人在进城之后,就第一时间杀人,并且控制城门…。” “随即还有上万太平军攻城…。” “事发突然,咸宁根本守不住…。” “要不是本官正好在视察军队,只怕两位大人,都见不到我们了…。”杨霈冷着脸说完,把书信递给了官文。 “你踏马的放屁!”杨霈一说完,西陵阿再次忍不住大喝道:“什么刘铭、马明的?我让我大哥派过来的是骑兵!” “我缺少的是精锐八旗兵,不是没用的汉人奴才,他派来的一定是满蒙八旗将领,怎么可能是一个汉人奴才?” “而是,照你的意思,这个刘铭还是一个年轻人,这特么的就更荒唐了!” “我是让我大哥派一批精锐过来帮我的,是能帮我扩充军队的军官!” “我要一个年轻汉人奴才干什么?你以为这个刘铭是李世安啊?” “你们两个猪脑子吧?”西陵阿气的就要再次动刀,“一个年轻的汉人说是援兵,你们就相信?脑子呢?” “还我的亲笔信?别说书信字迹能模仿,就是我的亲笔信又如何?难道信件就不会丢失?不会被人截胡?” 西陵阿虽然毫不客气的一通乱喷,但是话语句句在理,这样兵败憋着气的杨霈顿时醒悟过来,“陈立误我啊!” 官文无语,搞了半天,是陈立这个猪脑子犯的错啊,被杀也不冤。 不过,这个时候才想明白的杨霈,只怕也是猪脑子,官场几十年白混了。 当然,这些他只是在心头想一想而已,他怕说出来,又生出是非。 待到二人平静下来接受现实之后,官文这才说道:“二位,当务之急,咱们应该考虑,要不要夺回咸宁城?” “以及怎么夺回咸宁城!” “夺回咸宁城?”西陵阿本能的皱眉,他之所以回来,不就是为了避战吗? 如果现在主动打咸宁,只怕会损失惨重,毕竟杨霈可是说了,咸宁太平军有上万人,这不是他愿意的。 原本他是要等他大哥派兵支援,恢复上千八旗兵才有安全感的。 武昌城北兵败后,他一直缺乏安全感,他心里想着,只有身边有足够的八旗兵保护着,才能安心的练兵打仗。 现在不仅要打仗,还是攻城战,他想都不想,第一时间就想拒绝。 杨霈这边也是一样。他可是好不容易才逃出咸宁,不想回去冒险。 喜欢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请大家收藏:()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446章 豫章站正副站长 哪怕是丢官被贬,杨霈也不想回去。 毕竟,他已经得罪了西陵阿,只怕这个按察使候补也当不久的。 只是他们两个还没来得及拒绝,早已看穿一切的官文便提醒道:“二位,咸宁城丢失原本不算什么大事…。” “但是现在李世安在武昌,独自应对十万长毛大军,还取得了胜利…。” “咱们两万大军来回奔波,不仅丢失了大批粮草物资,还先后丢了金口和咸宁城,两相对比,咱们谁也好不了!” “一旦战况上报上去,本官最多只是革去钦差大臣头衔,回去荆州而已,二位可情况不妙,尤其是杨大人你…。” 官文直接对杨霈吓唬道,“你本身就是犯错之人,还在戴罪立功期间,先前恢复品级的战功可是禁不起查…。” “如今你再次丢城失地,就地处斩只怕都是最轻的,抄家灭族只怕也…。” 杨霈闻言大惊,他现在才发现,此时他的处境远比想象中的严重。 吓唬住了杨霈,官文再次看向西陵阿,“西大人,你也好不了…。” “你也是戴罪立功,先进金口、咸宁的丢失,你都脱不了关系…。” 西陵阿闻言再次愤怒的看向杨霈,要不是杨霈这两个猪队友,他怎么会变得如此被动,“官大人,听你的!” “不,你说错了!” 官文眼见目的达到,便不再逞能,“不是听本官的,我只是提醒你们,具体怎么打,还得由你们来安排!” 他看向西陵阿,认真安排道:“西大人,我和杨大人都是文官,你才是专业的,具体怎么打,还得由你来!” “没错!”杨霈一下子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直接就附和道:“鄙人不擅长作战,反攻咸宁还得靠西大人!” “你…”西陵阿本能的就要呵斥,但话到嘴边就又改变了主意,意味深长的说道:“好,本都统答应了。” “但是咱们先说好了,这次如何作战,由本官来安排,二位大人的人马,也都应该听从本都统的指挥…。” 杨霈一听就感觉不妙,正想拒绝,却被官文拦住了,爽快答应道:“好!” …… 第二天,断了一只手,肚子还被划了一刀的陈立,不顾重伤的身体,带着残存的一千多团练士兵来到咸宁城下。 从他此时的状态,以及怨恨的眼神不难看出,他绝对不是自愿的。 但是没办法,西陵阿对两个猪队友气愤到了极点,尤其是陈立。 所以,他在官文下令夺回咸宁的时候,最终选择答应了下来。 条件就是他当临时主帅。 不管是官文的四千多人,还是杨霈的残余兵马,都得听他的。 杨霈现在官职最低,兵力也是最少的,根本没有话语权,无法拒绝。不得不答应让自己剩下不多的军队诱敌。 只是在亲自带兵与让陈立带兵诱敌之间,他选择死道友不死贫道。 在西陵阿下令他带着残兵挑衅咸宁城中太平军的时候,直接把陈立推了出来,死陈立,总比死他自己好一点。 陈立没有拒绝的能力。直接就被亲信抬上了战场,在咸宁城北门叫阵。 这个奇葩操作,直接把王老六这个大聪明搞糊涂了,“刘兄弟,你说这些清军在搞什么?自残演苦肉计?” 边上刚刚加入的刘铭也是一头雾水,“苦肉计?应该不是吧?” “没听说过苦肉计是这么演的。” “这倒是也是!” 王老六现在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苦肉计的话,这会下面的人,应该是举着白起向咱们投诚才对吧?” “他应该向咱们哭诉在清廷那边遭到了不公平待遇,希望咱们收留…。” “可是现在,他们竟然在骂战?一千多人这是要攻城?找死吗?” “肯定不是!”刘铭笑道:“他们要是找死,之前又何必逃出去?” “依我看,他们明显得到了支援,这是有人撑腰了,要引咱们出去!” “有道理,这是把咱们当傻子呢?” 王老六试探性的看向刘铭,这个李世安派来的副手,“你说,他们如此骂战,咱们应该怎么处理?不理他们?” “还是带人杀出去灭了他们?” …… “王处长,您无需试探的!沈站长亲自下达过指令,我是爵爷亲自指派给您做副手的,爵爷相信您,让我听您的!” 刘铭毕竟年轻,没有丝毫拐弯抹角,看着王老六明显的试探。 他直接说道:“上头有令,从我来到这里起,您就是军情局二处处长…。” “同时也是豫章站站长,您的直接上级,是您认识的陆局长。不过,我是你的副手,也是单线联络员!” “没有接到上级指令时,在如何对待清廷方面,您可以自行决断!” “也就是说,城外的清军,是杀还是俘虏,您可以自主决定!” “二处处长?豫章站站长?”王老六似懂非懂的重复一句,“握草,军情二处?那不就是刘官福那个憨货的上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没错,豫章站站长!”刘铭没有解释二处处长,只是对豫章站站长解释道:“鄙人不才,被上头任命为副站长。” “负责协助您组建军统豫章站!” “豫章站…”王老六嘟囔着,“看来我还得在太平军中混下去啊…我还以为上头派你过来,就是收编我这个24军…。” “还以为,你我的任务就是在这里拦住石翼王等人,将这支太平军彻底消灭在这里…看来,爵爷布局深远啊…。” 听王老六提到李世安,刘铭一脸崇拜,“爵爷的布局自然有深意…。” “你这不是废话吗?”王老六心中嘀咕一句,郑重的说道:“如此一来,你我看来需要长时间呆在太平军中了…。” “应该是的!”刘铭不太肯定的说道:“但是咱们首先应该得去豫章省…。” “毕竟咱们是豫章站站长和副站长,总不能在荆楚省组建情报站吧?” “你说的不错!” 王老六肯定的点点头,“不过,当务之急是处理城外的这支清军!” “在此之前,我还在纠结怎么对付这些清军呢,打重了,怕爵爷过来收编咱们之后不好相处,打轻了达不到效果…。” “你也真是的,早说豫章站的事情,我就不对杨霈二人手下留情了!”王老六有些无语的看向刘铭抱怨道。 “这个…是我的错!”刘铭尴尬的道歉一句,心中却是想着,“我也想早点说啊,可是总得给我时间观察确认啊?” “在此之前,虽然上头让我相信你,可我还并不确认你的为人…。” 喜欢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请大家收藏:()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447章 横沟桥突变(1) 一开始,王老六以为自己即将加入湖广新军,加入清军序列了…。 所以,他不想把人得罪太狠,像陈立这样的人,死了就死了。 可杨霈毕竟曾经贵为九大总督之一,现在也是正三品地方高官。 如果死在他手上,只怕李世安愿意收编他,他以后的前途也黯淡无光。 这不是他这个老滑头所想要的。 即使他已经猜到李世安未来可能会造反,但是何时起兵造反未知。 把自己的前途放在未知的前途和眼前的风险上,这不是他的风格。 所以, 杨霈自以为是自己反应迅速,却不知是王老六手下留情了。攻下咸宁城,王老六的火枪营(师)都没有出手。 这一点杨霈并不知道。 但是现在,按照刘铭的意思,他们还得长时间在太平军待着。 这也就意味着,李世安并不想灭了石翼王,以及这一支太平军主力。 说明李世安只是在给他创造立功的机会,在太平军中崛起的机会。 要救下石翼王这些人。 那么,眼前的清军,杨霈和陈立,甚至是他们不清楚的幕后西陵阿。 他都要下死手了。 想明白这些之后,王老六便有了主意,“刘兄弟,咱们这样…。” 王老六在刘铭耳边嘀咕了几句,后者连连点头,随即带兵出城。 只是与他们预料中的也不一样。 刘铭带着一个师(营)出城迎战时,陈立的前锋却突然竖起了白旗。 然后陈立被人抬去了前线,在前线与刘铭约谈了起来,只是似乎又谈崩了。 随即双方开始大战。 交战双方一开始还势均力敌。 但是也不知道陈立这边哪一个筋搭错了,明明双方打的旗鼓相当。关键时刻陈立却直接带着一小半人撤退了。 刘铭在这个时候,也做出了奇怪的决定,他放着交战中被抛弃的清军不管,迅速脱离,朝着陈立追去。 同时派人联系王老六。 被抛弃的清军,短时间经历了数次大起大落,先是被陈立忽悠冲锋。 结果交战正酣时,突然被抛弃陷入绝境,可是他们正要四散而逃时。却又被反应迅速的王老六带兵围困住。 于是,被抛弃的数百人,干脆也就不再挣扎,当场举手投降了。 王老六只留下一个旅(500人),押着这些俘虏回了咸宁城。他则带着几千主力也跟着刘铭追击而去。 只是他没走官道,而是绕道走小路,准备侧翼包围,与刘铭夹击横沟桥。 …… 横沟桥。 官文看着在小镇上忙碌的数千人,有些担忧的问道:“西大人,你确定这样有用?你确定那股长毛会过来?” “别搞到最后白费劲了…。” “是啊…。”杨霈也是一脸的发愁,“咸宁的长毛可不像是那么傻的人,别一个不好,我那些人被当诱饵吃掉了。” 西陵阿不悦的瞪了杨霈一眼,本不想回答,但一想到官文的钦差身份, 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安排,换了一副面孔向着官文解释道:“我无法确定这样是否有用,毕竟战场上瞬息万变…。” “但这是咱们最好的机会,否则,咱们只能正面强攻咸宁城…。” 他冷着脸质问杨霈,“杨大人是想强攻咸宁城,还是有其他办法?” 杨霈被说的哑口无言。他要是有办法,又怎么会答应陈立带人做诱饵。 眼见这里安排的差不多了,西陵阿便对官文说道:“官大人,这里的埋伏已经安排妥当,你只需坐镇这里即可…。” “让你的人拖住长毛主力一个时辰,只需一个时辰,下官就能拿下咸宁!“ 不等官文回应,西陵阿已经上马,一挥手,四千多人绕道去往咸宁。 留下心神不定的官文二人。 事实也正如官文担心的,陈立这个诱饵,逃回来的时间远比他们预计中的短,逃回来的人,也远比预计中的少。 “阿立,怎么回事?”杨霈看着自己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部队,转瞬之间就只剩下了几百人了,瞬间脸色铁青。 尤其是再仔细查看后。 发现他的亲信将领一个不见了。顿时气血上涌,差点当场晕厥。 还是陈立使眼色,亲兵上前及时扶住,“杨大人,咸宁长毛太厉害了…。” “而且这些长毛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也不怕埋伏,一下子杀出来四千多人,直接就是我这边的三倍以上…。” “咱们的人一触即溃,要不是您的亲信主动断后,只怕我都回不来了…。”话音未落,担架上的陈立泪水直流。 “别特么在这里煽情了!”杨霈刚想询问一下细节,看不得二人虚情假意的官文打断道:“长毛即将进入伏击圈!” “但是来的人数太多了,杨大人,你马上带着你的人加入战斗!”他的语气不容质疑,直接就是下达指令。 官文虽然不怎么懂军事,但是保存实力的本能,让他不顾杨霈损失惨重,就让对方带着残存的数百人进入阵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官文的打断,直接让杨霈顾不上查探部队的异样,更顾不得缅怀亲信。 无奈的收回陈立的指挥权,带着几百人快速的进入横桥埋伏圈。 整个过程中,他都没有注意到,陈立不断的在跟残兵将领使眼色。 刘铭这边,他带的人除了自己的主力,还有收编的,和王老六的人。 一共四千左右。 他追击过来很谨慎。 并没有完全相信陈立。 负责伏击的官文等人,火枪,弓箭手全部已经准备就位。 就等刘铭这些人进入射程。 当然, 这个射程自然是指弓箭的射程。毕竟他们的火枪并不多。然而,正当官文脸上露出笑容时,却发生了意外。 刘铭等人还没进入射程。 埋伏的人却提前开枪了。 枪响之后, 埋伏的位置瞬间暴露,连锁反应就是,不管是弓箭手还是火枪手,全部不管是不是在射程内,都行动了。 “混蛋!谁特么下令开枪的?”官文看着第一轮最有效的射程仅伤到几个人,顿时大怒,“都给我停止射击!” 只可惜,他反应太迟了。 几百名弓箭手的弓箭已经射出。 上千名火枪手,其中还有上百名燧发枪手,慌乱的已经打完第一枪。 所以,他下达停止射击的命令,不仅没有起到丝毫的作用,反而迟滞了他们装填弹药和更换箭矢的宝贵时间。 而这突如其来的战机,被刘铭瞬间抓住了,“兄弟们,跟我冲!” 同样是火枪手在前。 学着李世安的三段式快速齐步跑。 抢在官文等人装填弹药时,抢在官文的弓箭手拉弓的同一时间开枪了。 喜欢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请大家收藏:()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448章 横沟桥突变(2) 这一轮,双方各有死伤。 但是仅仅一轮射击, 数百弓箭手伤亡上百人,剩下的也因为紧张,几乎都射偏了。射中的,也因为距离,威力不够,伤害极小。 而刘铭这边第二排开枪时,官文的火绳枪还在压实火药。并且因为枪声和喊杀声,这些人因为紧张频频犯错。 直到刘铭部第三排士兵打出子弹,他们这些人才零星的开始反击。 但是这个时候,双方已经很近了。 刘铭这边的刀斧手和长矛兵,已经冲上去近战收割他们的性命了。 一念之差。 原本伏击的清军,瞬间陷入被动。 最糟糕的是,只能打顺风仗的官文,在手下人询问下一步行动时。 他支支吾吾不知所措。 清军人数更多,且是埋伏的一方。 按理说,如果埋伏顺利,一轮射击,就能让刘铭这边死伤上千人,再趁机冲杀下去,就能成功一半的。 结果莫名其妙的提前开枪暴露。 要是官文不在现场,他手下的军官,至少也能当机立断的指挥。即使伏击失败,也能打个旗鼓相当。 要是八旗主力魁玉一部在,他们甚至还有机会力挽狂澜,反败为胜。 再不济, 他们也能全身而退。 只可惜,这些都是如果。 不仅魁玉八旗主力不在,官文这个虚假将军又不及时指挥,他手下人不敢当面越权,局面就这样越来越失控了。 这让同样不懂军事的杨霈都看着急了,直接带着人要过来越界指挥。 他这样做,本来也是为了大局着想,可是他带人过来却害苦了官文。 要知道,官文可是出了名的贪财与怕死保命,几乎不上战场的。 结果因为李世安出现,他已经多次抵达前线,但这一切都是顺风仗的前提下,遇到危险,当然是先跑为主了。 金口大营就是跑的飞快。 结果现在却一下子反应不过来。 刚刚反应过来,要开口下令全军撤退时,却被好心办坏事的杨霈抢先一步下令,“都特么的别慌,给我冲下去!” 他这一下令,官文手下早就憋屈的将领,马上有了方向, “跟我冲!” 大喝一声,率先冲杀出去。 一场激烈的厮杀即将上演。 太平军这一边,刘铭眼见慌乱的清军开始有序反击了,也紧随其后的调整战术,让火枪兵后撤占领制高点。 只留下冷兵器士兵近战。火枪兵则开始远距离精准的点射清廷军官。 整个过程中,不管是杨霈,还是官文都被血腥的厮杀震惊了。 两人都忘记了一群人。 忘记了陈立带回来的残兵。 而恰恰是这一群被他们暂时忽视的残兵,直接改变了战斗结果, 因为厮杀正酣,不断的派人上前线,两个主帅身边早已没了守卫。 不对,其实是有守卫。 只是守卫不知不觉,全部换成了陈立带着逃回来的那一群残兵。 突然, 战场后方一个大嗓门大喊道:“都给我住手,要不然我杀了他们!” 接着一群人重复。 声音巨大,直接把交战正酣的双方搞懵了,本能的停手看过去。 刘铭也在军阵中看过去,却见陈立,确实如同他先前承诺的,带着他的人反了,他的人,抓住了官文和杨霈。 “杨霈,你想干什么?”官文被抓,还没反应过来,本能的呵斥一句,却发现,杨霈也如同他一样被他抓住。 脖子上架着两把刀。 在抓住他们的人身后,一个包裹着纱布的人,缓缓现身,正是陈立。 此时的陈立虽然依旧狼狈,但却不再是让人抬着,而是一步步走来。 “阿立,怎么回事?”杨霈愤怒的质问,“你没事?你想干什么?” “我没事?”陈立动了动只剩下小半截的短板,“你说我这叫没事?” “只是没有你想象中的严重罢了!” “要不是老子偶然得到神药…。” “这会别说站起来了,就是能不能活着都不知道!你管这叫没事?” “你说我想干什么?”他戏谑的看着被反手扣押,脖子架着刀的两人,冷声道:“看不出来吗?老子造反了!” “你…。”杨霈愤怒至极,“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什么时候加入长毛的?” “什么时候?就在今天啊!” “今天?” “不错,就是今天!” 杨霈傻眼了,愤怒的大吼道:“你特么的是不是脑子有病啊?都什么时候了,大好的局面,你踏马的加入长毛?” “现在加入长毛,他们能放过你?” “对,我有病!”陈立惨白的脸色异常平静,“我特么的要不是有病会跟着你?要不是有病会变成这个鬼样子?” “要不是有病,会被你当诱饵?” “要不是有病,会把妹子送给你?” “你…。”杨霈语塞,他没想到陈立早已经看穿一切,不甘的说道:“你是怎么做到的,这些可都是我的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的人?” 陈立嘴角一歪,不屑道:“你踏马的什么时候把我当人看了?老子在李爵爷那里吃了亏,早就有所醒悟了!“ “只是你一直把我当傻子!” “你都被革职了,哪来你的人?你是不是忘了,你口中这些你的人,可是老子帮你找的,也是老子出钱养的!” 陈立手指数百残兵,“他们这些人,才是咸宁团练的骨干将领!” “你一个被革职的人,什么也给不了他们,上来就把他们压下去,换成你自己的亲信,你说,谁能高兴?” “当你把我们抛出去当诱饵的时候,你可知道我们怎么想的?” “你…。”杨霈本能的还想以权压人,但看着陈立冰冷的眼神,马上改口道:“阿立,大敌当前,别乱来…。” “有什么话好好说…。” “陈立,你这个狗奴才在干什么?谁给你的胆子的?竟敢抓官大人?” “本将军命令你,马上放了官大人!”杨霈刚想缓和一下,想着先哄骗陈立放了他们再说,猪队友却先开口了。 却见官文手下的八旗将领,眼见官文被抓,借着双方停手之际,带着几十人就返回来,准备救下官文。 只是人数太少。 只能大声呵斥,想着用八旗贵族的威严,恐吓陈立这个汉人奴才。 只可惜,他没有看清楚形势。 “命令我?”陈立戏谑反问,惨白的脸色,因为站立说话,气血更加不足,原本戏谑的表情,变得有些阴森。 “让我放人?”他眯着眼看向官文,“你是不是还没有看清楚形势?” 喜欢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请大家收藏:()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第449章 横沟桥突变(3) “官大人,你如果不想死,也不想受罪的话,请你马上下令投降!” “狗奴才,你踏马的找死!”听到陈立的话,官文本能的挣扎,看向自己的八旗将领,“ 富都统,给我杀了他!” 富都统,富明阿,原江北大营琦善部下,因功擢升协领(正三品)。 在调入官文麾下任另一个主将时,加封了副都统衔(从二品)。所以,官文称呼其为富都统,其实是一个尊称。 这个富都统, 其实是富副都统,虽然也是副都统,但是比魁玉的副都统,差了一大截。 副都统的常规品级为正二品,但富明阿被授予的是副都统衔而非实职。 所以,他比魁玉差一大截。 这类似于加兵部侍郎衔,三品文武官员加兵部侍郎衔为从二品。 而本身兵部侍郎为正二品。 富明阿对于官文的话,其实还是很服从的,要不然之前也不会那么被动。 只是现在他迟疑了。 无他, 官文气糊涂了,他可没有。 官文可是在陈立手上呢? 正当他想着再次威胁陈立时,陈立却给手下使了一个眼色。 后者直接给了官文一刀,官文本能的发出凄厉的惨叫,“啊!” 这一声惊的富明阿大怒,大吼一声就要带着几十人与陈立拼命。 陈立却及时大声制止,“干什么?你想害死你这个旗人主子吗?” “刚刚只是砍了他的猪尾巴,再不放下武器投降,我马上就杀了他!” 富明阿与一众手下,面对陈立的呵斥,第一时间来了个急刹车。转头望去,这才发现,官文只是被砍了辫子。 惨叫只是腰刀砍下去时,扯动了头皮,因为疼痛发出的声音。 当然,更多是吓得。 官文被吓的不仅惨叫,还晕过去了。只是,人虽然被吓晕了过去,但是身上没有伤口,也没有任何的鲜血。 富明阿等人也因此松了一口气。 但也因此不敢再轻举妄动。一个个警惕的看向陈立,等着陈立反应。 陈立戏谑的看了看富明阿等人,径直走上去,对着官文就是一脚。 “谁特么的踢我?”官文一脚被踢醒,本能的就是发怒,但随即不可置信的摸摸脖子,嘟囔道:“我没死?” 然后就是狂笑,蹦哒起来大喊道:“哈哈哈,我没死?我没死!” 陈立却再次给了他一脚,呵斥道:“看看你能的,你还没死呢!” “但你敢再嚣张,再不下令投降,你和你这群手下就真的要死了!” 官文这次挨了一脚,却再也不敢狂怒了,只是脸上的笑容瞬间呆滞,僵硬的脖子缓缓扭动,扫视一圈周围。 发现不仅他和杨霈被抓了。 富明阿为了救他,放弃了军队的指挥,外围已经被刘铭控制包围。 现在即使他不下令投降。 只要刘铭一声令下,与陈立这些人前后夹击,他和富明阿也死定了。他们反抗,最多只是造成一些太平军伤亡。 他如果不下令投降,他和富明阿死定了,而且一定是最先死去。 因为上百支火枪瞄准了他们。 如果他下令投降,手下士兵基本能活下来,可是他和富明阿,也是死路一条。因为他和富明阿都是旗人。 他也想投降, 可他是旗人,以太平军的惯例,旗人不一定死,但旗人将领必死! 官文在这一瞬间心如死灰。 与富明阿对视一眼后,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只有拼死一搏才有机会。 正当他要下令死战时, 陈立也想到了这一点。但他不敢擅作主张,只能看向远处的刘铭。 刘铭虽然没听到他们对话,但也大概猜到了一些,他并不是真正的太平军,不想自身损失惨重,自然懂得变通。 所以, 他毫不犹豫的大喊道:“无论满汉,投降者不杀,反抗者格杀勿论!” 此话一出,本来以为必死的官文手下,还有战斗力的两千多人, 瞬间就有几百人放下武器。 这一批几乎都是汉人。 “投降的放下武器,举起双手,往左边走,去那边土坑蹲着!” 刘铭眼看有人开了头,为了减少损失,便继续说道:“满人将领也可投降,降者一律不杀,战后可!” 这个回国,是指从太平天国的地盘,回到清廷这个国家的意思,此话一出,又有一大批清军士兵放下武器。 不过一会功夫,在场就只剩下富明阿、官文,与百余名八旗兵,这些基本都是军官,或者各级将领的亲兵了。 此时这些人脸上全是惶恐。 拿着武器的手,几乎都在发抖。 “还不投降吗?” 刘铭缓缓走过来,提高声音,“官大人是吧?听说你和湖广总督李世安的关系不错?还是他的结义大哥?” 官文闻言一愣,纠结不知所措,不明白刘铭的意思,不敢贸然回答。 刘铭好似明白官文想什么,自顾自说道:“咱们翼王的哥哥被李世安抓了,不知道能不能拿你去换回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要是能把石国宗换回来,说不定我就能官升三级,当军帅了……。” “能,一定能!”官文耳尖,听到刘铭的嘀咕瞬间大喜,“我是李世安的结义大哥,你们用我一定能换人!” “我义弟一定会救我的!” 刘铭看到官文的反应,嘴角微微上扬,心想,“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但是他在转头面向官文时,瞬间换了一副疑惑的表情,“真的?你可别骗我,要是骗我,我会让你死的很惨!” “真的!比真金还真!” 官文生怕机会错过,不要脸的说道:“我跟我义弟比亲兄弟还亲!” “另外,我是八旗上三旗贵族,是荆州将军、钦差大臣,很值钱的!只要不杀我,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呦吼,你还有这么多身份啊?”刘铭故作惊讶,“那我可得好好利用了!” “你这么值钱,那我就先不杀你,等到时候去武昌城,与李世安换人!” 突然,刘铭眉头一皱,看向富明阿,提高声音道:“你们还不投降?” “投降,快投降!” 官文眼见可以活下来,马上化身二狗子,对还拿着武器不放的富明阿等人,大声呵斥道:“快,放下武器投降!” 听到官文的话,本来就有求生欲望的人,立马就想放下武器。 只是他们都是旗人, 没有官文那样可以交换的价值,心中迟疑,只能转头看向富明阿。 喜欢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请大家收藏:()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