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知道,我是文和?![三国]》 第1章 我是贾诩?! 建安元年,冬,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啊不,贾诩坚守南阳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贾诩还没习惯自己不用学习的日子,脑子开始乱七八糟地背“文言文接龙”。 站在田埂上看着面前劳作的人们,他又开始想着怎么优化稻谷。 到北宋时候,越南那边有更为高产的占城稻,但也不知道现在那儿的稻谷产量行不行,不过想过去也挺难,拦路虎首当其冲就是曹操,过了曹操有两条路能走。一条是直接走孙策所在的吴越地区,但双方关系敏感,他们的边境更是层层布防。一条是绕过边境,从巴蜀直接水路去孙策那……到了孙策那就顺利很多,从吴国一路到交趾郡,就可以开始找占城稻的踪迹了。 要么就是……化身孟德尔,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杂交小麦,自己杂交出一片高产优质种子。 这活怎么想想也不应该我贾诩来干吧?不如让曹操干吧,孟德尔和曹孟德差距也不大。 “阿嚏!” 贾诩打了一个喷嚏。 “想到曹操就打喷嚏,被他知道了?在骂我?”贾诩自言自语道。 虽然“嫁祸”曹操,但十月初的河南,气温已有了些许冬意,是挺冷的,贾诩拢了拢长袍。 其实他更想要换一身,这古代的衣服真的哪哪都不合他的口味,好看是好看,但不如他的冲锋衣保暖,更别提…… 这东汉末年,它没有现代内裤啊! 贾诩感觉自己的□□有风往上蹿! 身体像是有蚂蚁在爬,更担心真的有蚂蚁顺着他穿的古代内裤“袴”(多为开裆或无裆)钻进来袭击脆弱的他,这身体他确认过好多次,就是自己的,虽然不知道为什么穿越过来的时候就穿着贾诩的衣服还有贾诩的记忆。 “哞!”一声牛叫打断了贾诩的胡思乱想,两个壮汉一左一右地牵了两头牛过来。 “今天到谁家了?”吆喝了一声,贾诩眼前一望无际的田里,像是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了一个又一个人,喊着“我我我,今天有我家”,就争先抢后地在两头牛面前排起了队伍。 队伍一边在排,一边有人一个个从队伍前面往后走,走到一个人面前停留一下,往手上画了什么东西,又走向下一个人,全程井然有序,像是排演过千百次一样。 “军师怎么又在看他们种地?”贾诩正观望着呢,身侧突然传来了声音,熟悉的粗犷的声音,像是雷声一样在贾诩耳边炸开。 贾诩看都不用看,就知道是谁,“将军今日怎会在穰城?刘公不曾留您多住几日?” “文和不要取笑我了,我在刘表手里,最多是一把好用的刀,我不在穰城他才是寝食难安,怎么会让我住下?” 说话的是贾诩现在的上司,张绣。 张绣是个武将,身处三国这乱世,能打的人总能混出点出路,比如吕布,比如关羽。 只可惜,张绣没到吕布关羽的悍勇,也没人家的运气,在刘表手底下干活,勉强蜗在这荆州。 刘表是真不把他当兄弟,说是当刀,都有点抬举,毕竟,现在有一把好刀,都得静心养护着,哪里会像刘表对张绣这样,把人当骡子用,天天派出去征战的。 “怎么,这次又是让你去援助谁?”贾诩不用想都知道,必定又是让他出去的。 “刘备,吕布趁着刘备与袁术交战,偷袭下邳,夺取了徐州,他向刘表求援,这不,刘表派我过去。”张绣一脸无奈。 “人家早结束了吧?你过去有什么用?”贾诩记得吕布反叛刘备的情报,早在六月刚打起来的时候,就已经在他的案头了,不应该刘表反而不知道。 “结束了啊,但刘备那物资匮乏,让我去给刘备送粮,说此人是汉室宗亲,现在曹操奉迎天子,他们这些老刘家的人更应该守望相助。”张绣说“老刘家”的时候,那叫一个阴阳怪气。 可不,刘家的事儿,让他一个张家人掺和进去了。 “刘表怎么不自己送。”贾诩也很无语。 “再过一个月,河面都要上冻了,你要是走水路,就算顺利,一来一回也要三四十天,更别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对荆州虎视眈眈,他势必要一统北方,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对我们下手。你出去简直是活靶子。 更别提,水路到徐州势必要和孙策手下那批水匪碰上,你过去简直是给人家借口揍你。” 曹操、孙策,贾诩想要为了自己搞“占城稻”都不敢想过他们的地界,现在好,刘表要为了刘备让他们去走这个刀山火海了。 “那我走陆路?”张绣答应的时候还不觉得有什么,他的兵马这几个月在好兄弟贾诩的帮助下,简直是焕发新生,实力已远超他叔父在世的时候。 刘表这几个月给他安排的在这南阳郡外的清剿任务,他也是进行的一次比一次顺利,所以他现在也是膨胀了,感觉自己也不是去打仗,就是借路送粮,或许没什么事儿。 “水路对上精通水战的孙策是没什么活路,陆路难道对上曹操就很有胜算吗?别忘了他手底下还有个典韦,看见过典韦的人都说他像是今之樊哙。”贾诩也不是想泼冷水,实在是自家水平自己知道…… 曹操应该就在这几年,就要拿下吕布了,然后就转头拿下了他们…… 好像还有什么事儿,贾诩感觉脑子有点痒痒的,他还没想明白呢,张绣就开始问他。 “那个,那个,好兄弟,你训练的这批新兵,训好了吧,我想多带点一起出去,万一真和他们打上了,对吧?” 张绣看着贾诩,两个人像是地位反转,贾诩才是老大一样。 “给我留点吧,我总感觉不太平,现在趁着秋收四处征战的还少吗?” 贾诩拒绝了,但看着张绣像是没吃到蜂蜜的狗熊一样沮丧的模样,还是给了他一半的人。 “能不打就不打,出去记得打刘表的招牌,遇到曹操就别打了,趁早跑,曹操惦记我们荆州不是一回两回了。” 张绣拿着贾诩给的信物,一块印着“新”的木牌,就去新兵营领人去了。 贾诩说得有道理,秋收家里没兵马,那是真的自己有粮仓,别人有拳头,直接拿走你的粮仓了。 张绣走了之后,贾诩在这里又待了一会儿,确定没有什么争抢牛的事故之后,回去处理公务了。 边走,贾诩边思考,怎么他在南阳郡找了起码有六个月的诸葛亮了,就是找不到这个人呢! 刘表也是,诸葛亮他的叔父诸葛玄就在他手底下,贾诩自己去交涉过,但是只提到两次诸葛亮,诸葛玄就像是知道他在觊觎这位卧龙一样,一点不和他说了。 贾诩只能自己找,但“南阳诸葛庐”,地点贾诩也已经通过记忆缩圈缩到了南阳邓县、襄阳城城西,号隆中的地方,派人找怎么也找不到诸葛家的这位麒麟儿。 难道这是只有刘备才能找到的? 小说里面专门给主角的福利吗? 我找个人扮演关羽、张飞,能去参演这个三顾茅庐吗…… 贾诩很急,着急他所在的张绣、刘表阵营的实力,他对三国记忆时有时无,记不大清曹操什么时候会来打张绣,但他记得有这事儿,而且就在曹操彻底拿下袁绍之前! 无他,贾诩记得曹操和袁绍的对垒,贾诩是作为曹操的谋士给曹操献计的。 曹操打袁家两兄弟的顺序,是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袁术脑子拎不清,称帝了,给了曹操名正言顺打他的机会,现在也打得苟延残喘,眼看着今年明年就能彻底拿下,然后就到袁绍了。 这中间必定有,曹操打张绣,贾诩带着张绣投降,一起加入曹营的戏码。 打仗必定要死人,贾诩不想死,也不想他手下的那些新兵蛋子们死掉,这些人都是他实打实地用穿越前的军训手段训的。行走坐卧大家都在一起,他作为领头的,带着他们站军姿、打军体拳、负重越野,这些人从一开始的“春游”既视感,到令行禁止,勇往无前,花了他很长时间、很多心力,但战场实操经验少,未必比得上曹操。 他需要诸葛亮,需要诸葛亮替他指挥这场和曹操的战役,需要诸葛亮教会他正经谋士应该会什么、做什么。 “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被曹操打一顿”——这把“达摩克利之剑”悬在贾诩头上,他又找不到这位定点的顶级谋士诸葛亮,已经想到效仿浪浪山,伪造个三顾茅庐的假团队,来取诸葛亮这位“真经”了。 贾诩想着找诸葛亮的事儿,想着找占城稻的事儿,一路思绪万千地回到了自己的住所。 他的宅子挺大,毕竟靠着同乡关系还有“就职董卓”“智取洛阳”等还算光辉的履历在张绣这里当二把手,张绣亏待不了他。 一进家门,就是一通忙活,贾诩穿越之前家里算是小康,他还是个在读书的大一新生,穿越后直接成了有房有稳定工作,出行有车,甚至也没有花钱的地方,他这个宅子被他生活工作两用了,张绣也是大气,没让他出一分钱,工资奖金还照发。 “大人,您的信。” 贾诩还没从忙碌的公务中回神,侍女递上了一封书信。 信不是现代风格的牛皮信封,是在精美木盒中的一支竹简,光这盒子,贾诩感觉埋地里两千年后挖出来,都得价值千金。 当然他现在挖、打开盒子,看到信的内容的时候,心下的喜悦更是千金不换! 信是诸葛玄送来的,说自己命不久矣,想要把自己的侄子们交付给贾诩,如果贾诩不愿意,可以暂时护着,会有其他诸葛家的人来接手。 诸葛玄的侄子!那不是诸葛亮吗! 诸葛玄,死得正是时候啊!阿不,恰到好处,也不是,死得其所,嗯…… 贾诩要接收到诸葛亮了,心头狂喜,遣词造句更加混乱,大喜过望,他突然想到了一件事。 诸葛玄,建安二年带着侄子们投靠刘表后逝世,大约是在正月。 建安二年正月,曹操南征攻打张绣所在的宛城! 坏了,就剩两个多月了! 贾诩心下一凉,脸色似喜似悲。 曹操:说我,我来了[星星眼] #说曹操,曹操到 开文大吉!!!我开新文啦[星星眼]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我是贾诩?! 第2章 我要有猫(诸葛亮)啦! “已经出发了?” 贾诩想起来曹操正月就要来攻打他们的事儿,就赶紧去找张绣。 两个月,可能多一点可能少一点,但是不出意外,曹操那边指定已经在制定攻打他们的计划了啊! 他们还在这玛卡巴卡地要给刘备送粮,这是真一点不急啊。 结果发现,他很急,但是张绣更急,居然已经出整顿好,出发了? 怎么能出发了呢?! 贾诩想不明白,这才一个下午啊,天现在都没黑呢,夜行军,也太急了。 “军师放心,主公说他会一个月就回来的,必不会在外面多生事端。”给张绣传话的小兵很是信任张绣,此时甚至脸上有些渴望,渴望跟出去打仗。 这周边谁不知道他们的实力?他们打仗也是赢多输少,损伤极低,甚至在战场上有点伤残,还会有补助!更别说战死,军师提出的“抚恤金”会实打实得发到他们家里人的手上! 小兵看贾诩的表情像是在看天神一样,女娲造出了他们,而贾诩赋予了他们能够作战的能力,甚至给他们解决了打仗的后顾之忧。 “天神”贾诩此时心凉一大截。 张绣带走了新兵营里面一半的人,新兵不是他们新征收的,而是贾诩用他来自现世的“新”方法新训练出来的,更听话,不像是新兵怯懦,也不像是兵痞不听话。 也是。 贾诩面无表情地想,要不是他新训练好的,张绣还全挑里面的“尖子生”,他也不能这么快就把人都带走。 “安排一下,新兵营扩招。”贾诩也是没辙,只好再多练一点,临阵磨枪,不亮也光! 贾诩说这句话的时候,小兵眼睛都跟着亮了,像是已经准备自己先报名了一样。 考虑到现在是秋收,贾诩也想着加快秋收,同时也把这个训练方法教给百姓,就像是他用军训的办法训军队一样,不图多少伤害,至少有纪律性,他也想让百姓有军民一心的集体感。 “这次扩招训练如常,但此时秋收,会多一个助农项目,不接受下地的别来。 也和附近百姓宣传,这次不仅有扫盲班,教他们认识数、认识自己的名字,也教他们怎么强身健体,这个就叫军训班吧,宣传一下,自愿报名,也是包午餐。” “是!我一定宣传到位!”小兵声音洪亮,给贾诩都吓了一跳。 这边练兵是一定要练的,贾诩不得不练,也不敢不练,他担心张绣回来地不及时,万一正好和曹操撞上…… 贾诩可不敢想自己带着不听话的人出去支援的场景,纪律不严明,出去一盘散沙一样,和送死没区别,更别说他也压根没有什么排兵布阵的能力。 想到排兵布阵,他就更想要有个战场军师了,不能让他自己这个狗头军师自己撑着啊! 诸葛亮,一定要从诸葛玄手里接到诸葛亮! 而被贾诩惦记着的诸葛亮现在在何处呢? 次日,南阳邓县,隆中诸葛家。 “哥,今天已经是我喊你瑾哥的第……不知道多少天了,你就跟我说句实话,是不是在外面欺负人了,这么一**的人来找你。” 看着约莫十三四岁的少年,说话间却有点老成持重的味道,他看向的人和他长相有七八分的相似,身量更高,也更俊美些,许是年岁大了一两岁,张开了的缘故。 少年是诸葛均,诸葛玄的侄子之一,被他喊的“哥哥”,是他的兄长诸葛亮。 诸葛亮叹气,“叔父缠绵床榻一月有余,来拜访的人却是络绎不绝,我怀疑这些人是惦记着我们诸葛家。” 诸葛均环顾了眼前的房子,有些难以置信,“哥,我知道你比我聪明,但是这件事上会不会有些过于谨慎了?” 也不是诸葛均看不起自己家,实在是他们家从钱财上真没什么能让别人图谋的。 以前亲爹还活着的时候,董卓还没彻底打破东汉最后的遮羞布,世道勉强能够活,他们诸葛家还能算得上小有家资,现在嘛…… 诸葛均觉得,只要来拜访他们家的人有点脑子,都能意识到,在他们隔壁不出二里地的地方,人老黄家才更值得觊觎。 “不是钱。”诸葛亮叹气。 “不会是人吧?!”诸葛均后知后觉地看着自己年轻貌美最主要是未曾娶妻的哥哥,他小大人似得叹了一口气,“哥啊,你要不还是从了黄姐吧,有黄姐罩着你,至少不会让你被人拐卖了。” 诸葛均说“黄姐”的时候,诸葛亮的耳垂泛红,不过诸葛均没看出来,在诸葛亮要手动让自己这个弟弟闭麦的时候,他们的叔父喊他们了。 叔父久病,大夫也来来回回看了好几次,更是换了好几个,但都没什么用,眼看着病情更加恶劣。 “孔明啊,有件事我还是要和你说了,这半个月来我们这里的人,你也都看过了吧。” 诸葛玄说话声音轻缓,每次停顿都挺久,相当明显的气血不足、体虚,甚至说话时候眼神都有些发飘,不似以往精神。 诸葛亮看着叔父,叔父披着单衣,看着他们的神色慈祥又带着些许……悲伤? 他预感,叔父可能说得话不是他想听的。 “孔明,叔父可能活不到明年了。” 果然不中听! “叔父!”“叔父别这么说!”“叔父你身体好着呢,就是这次风寒时间长了些。” 诸葛亮没说话,他的弟弟妹妹们开口了。 和叔父相依为命,他们已经差不多把叔父当做自己的亲生父亲,感情深着呢,听到叔父自己说这种自己不久于人世的话也心下一紧。 “叔父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你们年纪小,叔父走后,你们要听哥哥的话,知道吗?特别是你,诸葛均,你主意多,平日里就爱带着妹妹们玩闹,以后要和哥哥一起支撑这个家,该稳重些了。” 诸葛玄也没过多安抚,就这么交代后事一样说了许多话,他的这四个侄儿看着他都想哭,有人已经忍不住哭了出来。 “好了,哭什么?人都有这么一天的。” 诸葛玄抿了抿唇,还是说了自己为侄儿们做的准备。 “孔明,我有个同僚,他听过你在水镜先生那边的求学事迹,听说你的这位老师相当推崇你,将你比做卧龙。” 诸葛亮一怔,他在老师那边求学的时候,老师是比较信任他,但他以为是他在同学中还算聪明听话? 老师居然这么看好他吗? “我这个同僚之前也和你提过,他出身比较普通,西凉人,在董卓手下当过谋士。” 诸葛玄说董卓的时候,特地看了下自己这个侄子的表情,自己家孩子自己清楚,他讨厌董卓到了爱屋及乌,恶其胥余的地步,果不其然,诸葛亮皱眉了。 “不过他不是什么很坏的人,和我们来荆州的时日差不多,现在是在张绣手底下当谋士。” 听到张绣,诸葛亮紧紧皱着的眉头解开了不少,他知道张绣。 文人在乱世之中也有自己的消息来源,更别提诸葛亮他这严格说来就在张绣监管的南阳地界。 南阳这半年的精气神越发不像是乱世。 诸葛亮现在脑海里还有年幼时候跟着父亲时候的记忆,当时父亲出任泰山郡丞,但百姓苦灵帝久矣,父亲矜矜业业,诸葛亮也只能看到世家大族、当地豪强们的笑脸,百姓们总是愁苦的,没心气儿的。 刚到荆州、到南阳,诸葛亮也是看到的这样的人,但就半年,南阳这里的百姓就会有笑脸了。 会念叨着张将军又打了胜仗,念叨着贾诩军师告诉他们军民一心,让当兵的帮着他们种地,教他们数数,告诉他们种地里也有大学问。 军师贾诩…… “叔父,你说的这个同僚是贾诩吧。”诸葛均也是知道的,说出这个名字的时候,嘴角上扬,看向诸葛玄的样子像是讨夸奖的小狗。 “叔父,这半个月来我们这里找我的,是贾诩?”诸葛亮却是联想到了别的。 “啊……嗯。”诸葛玄其实早就想和诸葛亮说,但是吧,这里面真的有一点小误会。 一开始是他好心办坏事,在刘表面前夸了张绣夸了贾诩,说他们很懂维系百姓,很会经营,结果没想到刘表完全没有了曾经的“大度”,小心眼地给张绣没事找事安排了很多不该他去的活儿,像是剿匪,像是运粮,有时候有其他势力借道,这种会有摩擦的事儿,刘表也让从张绣的地方过去。 诸葛玄实在不好意思再和贾诩说,把侄儿托付给他的事儿。 然后估计是被贾诩误会了,贾诩自己派人来找,结果!他侄子也误会了,以为是什么坏人…… 诸葛玄本想着等自己身体好了,做东,办一场宴会,宴请贾诩,也好托付侄子们,但他眼看着不好了…… 就先书信一封,告诉贾诩自己的情况,也说了要交付侄子的事儿,昨天送信的回来,说贾诩很是开心,他这才放心。 这不,今天就想着和侄子说了。 “咚咚咚!”诸葛玄还没继续开口呢,有人敲门,“这里是诸葛家吗?” 好耳熟的声音…… “胤谊,胤谊,你在家吗?我来接你们啦!”是贾诩的声音,声音里的喜悦和开心,诸葛家的这几个隔着门隔着院子隔了有二十多米远也听得清清楚楚。 我是写信说我要死了,然后托孤吧?不是说我要复活了? 诸葛玄听着贾诩喜不自禁的、轻松的、上扬的声音,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写错了。 这会他也是想到送信的人说贾诩很开心的事儿了……嗯……这么开心?! 我要有猫啦!我要有诸葛亮啦! 贾诩像是要接到自己第一只猫的铲屎官一样,开开心心等在“猫舍”门口,等着猫舍主人诸葛玄把猫交付给他。 贾诩对诸葛亮:野生的流浪诸葛亮[星星眼]手慢无,我捡了[猫爪] 诸葛玄:也不是不养了[捂脸笑哭] 刘备:你等等你等等[猫爪]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我要有猫(诸葛亮)啦! 第3章 真假诸葛亮?! 贾诩高高兴兴地在诸葛家的家门口,此时此刻,他把自己对曹操的担忧与恐惧全都抛之脑后,满心满眼都是诸葛亮。 诸葛亮,这是他的救世主啊! 如果这次接猫能够顺利,他就能度过这次难关! 等曹操打过来,他们南阳郡也能好好应对,损伤降到极低,之后要归顺曹操的时候,哪怕诸葛亮不愿意,他也会放他去找刘备的。 只要熬过这次! 贾诩记得,历史上的贾诩跟着曹操,是全须全尾活下去的,熬死了曹操! 说明“曹操打张绣”,这是贾诩人生旅途中最大的一个坎! 诸葛亮,诸葛亮,救世主,救世主! 诸葛均自己打开院子大门的时候,看到的就是面带神秘微笑,眼睛亮闪闪,不像是来友人的病床前慰问,饭像是身上带了两挂鞭要在仇人的坟前蹦迪的漂亮青年。 是的,漂亮青年。 贾诩穿越过来,用的是自己身体,他和“贾诩”同名同姓但完全是两种人。 历史上的贾诩厚积薄发,中年才有了才名,跟着董卓时候已经年过四十,此时建安元年的贾诩应该是49岁,但贾诩本人刚满十八岁。 但张绣初见就是十八岁的贾诩,其他人也没对贾诩的年轻、漂亮有什么异议。 贾诩对自己的身份问题目前是很放心的,董卓集团的人物本应该在董卓死后,李催、郭汜被贾诩的计谋调动,从逃离长安返回西凉变成杀回长安,然后贾诩才被奉为座上宾。 他问过张绣,张绣说他献计之后就离开长安了,也没回西凉,这点和历史差距很大。 但这点也保证了,先前见过贾诩的重要人物,应该除了吕布,都死得差不多了! 吕布嘛…… 贾诩记得他会被曹操干掉,也不急,他们不会有见面的时候,他的身份很安全。 果然,面前的“诸葛亮”对他的身份没有任何质疑。 “你就是我叔父的同僚,贾诩,贾文和?”少年人说话还有些变声期的公鸭嗓。 贾诩听着这声音,一时间有点出戏,他琢磨着,刘备应该不是这时候来找诸葛亮的,不然这个声音,这个个头,这脸上的婴儿肥,和“身高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一点也没关系。 “你就是诸葛家的麒麟儿吧!”贾诩热情开口,“我是受你叔父所托,来照顾你们家的,你叔父是在床上吗?我带了药,其实我也带了马车,在这里的医疗水平应该也比不上我哪儿,一起跟我走吧,我会照顾好你们家的!” 是的,贾诩是来捡猫的,不光是小猫一只,他准备大大小小的一网打尽! 麒麟儿?我,我吗?也没有吧…… 诸葛均一听这个话,嘴角就控制不住地上扬,他本来还觉得这个人在叔父生病时候笑脸相迎,不大对劲,现在发现,哪里有什么不对劲! 人家就是爱笑,爱笑的人性格不会差的! 诸葛均是带着叔父和哥哥的任务来的,他们俩要整理衣冠,妹妹们也要,就他无所谓,让他来拖延一下突然到来的贾诩。 结果被贾诩这么一夸,他也面带笑意,就这么晕晕地给人带进去了。 等贾诩落座了,诸葛均才反应过来。 不对! 他没完成好任务! 现在叔父们还在换衣服,诸葛均也不好给人再带出去,准备强撑着自己来和这个贾诩聊天。 贾诩在南阳郡的时间和他们差不多,诸葛均也听哥哥诸葛亮分析过这个人。 诸葛亮说贾诩是个很聪明的人,和他“毒士”的外号几乎一样,找问题会精准地解决根源,省时省力,追求效率。 在长安崭露头角的时候,和现在有些微妙的不同。 长安贾诩留过一计,保住了当时跟着李催、郭汜的士兵一时,但祸害了长安,董卓猝然死去,王允、吕布把持长安,此时匆匆回西凉,西凉绝对会被王允血洗干净,“反攻长安”化被动为主动,打了吕布一个措手不及,让此等当代项羽一般的战神都兵败溃逃。 只是李催、郭汜不是个好人,和董卓坏到了一处去,再次效仿董卓血洗了长安。 那时候贾诩不知所踪,再次出现就是投奔张绣,这几个月在张绣手底下经营南阳郡,矜矜业业,也高效率。 诸葛均当时就有一个对贾诩的初印象,聪明、老练,精打细算。 他说精打细算的时候,还被哥哥敲了头呢,但诸葛均觉得没错,“花最小的力,未必是他仗着聪明只想以小博大,可能就是只有这么多力气可以花,所以节省。” 现在看到贾诩,诸葛均觉得自己更没错了,这个人就是节省! 张绣有他叔父留下来的遗产,还有刘表扶持,贾诩也很受张绣看重,这个从张绣出来能够带三辆马车就能看出,别提还有二十人的护卫左右跟着。 护卫们站如松柏,现在贾诩跟他在室内了,诸葛均从打开的窗户看过去,也没有看到任何人松懈。 这必定是精英! 在南阳郡可以说是实权二把手的贾诩,身上的衣服却毫无骄奢痕迹,是普通的长袍,连世家贵族会往衣服上绣的暗纹都没有! 太节省了贾诩! 贾诩不知道自己为了利用好时间,所以带了二十人,半新半旧,一对一跟学,新人学习前辈的状态,学习前辈的令行禁止,被误会成了一队精英队。 更不知道他穿得还被说是朴素。 天知道!他有一点“贾诩”的穿衣观,虽然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有的。 贾诩这个人穿衣更是走“黑白灰”,不是真这个颜色,但真的很低调。 十八岁的贾诩不能过五十岁的贾诩的生活,更别说他本人是喜欢更鲜亮的颜色的,除非是下地会脏,比如现在他身上也是一身水蓝色,鲜嫩着呢! 两个人稍微对彼此有些认知误差,但聊天却诡异地鸡同鸭讲聊到了一起。 “我这次来是带着诚意来的,之前可能和你的叔父有些误会,我先前想着张绣麾下就我一个谋士,这有点少,多拉点人来,大家集思广益,可能是我病急乱投医,被胤谊误会我要拐带小孩吧。” 贾诩也很坦诚,他看到“诸葛亮”这么年幼,也是明白了为什么诸葛玄不告诉他,更是明白自己的人为什么每次都说找不到。 他要找的是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不是眼前这个孩子气的。 哎…… 也不知道年幼的诸葛亮能不能有以后的智计百出,不过没事,诸葛玄应该一时半会不会死! 贾诩铁了心要把诸葛一家都带走,这家聪明人,一人想一步,都能给曹操按住了! 曹操没想到有人在这里想着用“诸葛”群殴他,他是真的已经在清点人马,准备攻打张绣了。 不过郭嘉在劝说他,“时机不对,正值秋收,现在过去既不能耽误张绣的秋收,对方还正好有粮,打守城战都不慌,还有那贾诩,不对劲,他去张绣的这几个月在做后勤工作,还做的很好。” 谋士有很多种,拿刘邦手底下的谋士举例,张良是战场型,指挥战争的实力相当逆天,像是看一步提前知道了百步。 而萧何就偏后勤,刘邦前期的身家有一半靠萧何撑起来。 两个人可以做对方的事儿,但不是最优解。 郭嘉自己就是战场型,知道贾诩也是,曹操手底下能够兼顾战场和后勤的,数来数去也就荀彧比较牛,但贾诩这些时候,像是在转后勤! 转后勤,还做得很好,他不对劲! “或许我们此时去打,正中贾诩下怀。”郭嘉是聪明人,算局势更算人心。 郭嘉说得很有道理,甚至他分析地都很对,但是曹操有曹操的打算。 “南方的孙策气势如虹,我们和他们硬拼绝对没有胜算。” “刘表、张绣这里,刘表对张绣正有嫌隙,打一场,说不定能够把张绣、贾诩收入麾下。” 曹操是想走boss直聘路线! 郭嘉也正是觉得贾诩此人颇有意思的时候,想到打一场,展示他的技高一筹,给贾诩气得跳脚,又不得不甘拜下风。 嗯…… 干了! “也不是没把握……” 贾诩不知道有人本来想拦住他的第一顿揍,更不知道他还没劝住曹操。 郭嘉劝不住曹操,这说给贾诩听贾诩也不信啊! 包故意的啊郭嘉!就是想打贾诩吧!或许本意是想要挤进去这个打贾诩的阵营里,原本谋士不是带他呢,毕竟曹操的谋士团人还挺多。 不知道也有不知道的好处,贾诩这时候已经开开心心地得到了“诸葛亮”的承诺,甚至已经称兄道弟上了! “弟弟啊,你真的答应要帮哥哥?”贾诩内心狂喜,勉强维持个人形,没有现场变成峨眉山的猴子在外面高猿长啸几声抒发内心喜悦,真叫的话他怕吓到这要到手的顶尖谋士! “那当然!”诸葛均也是忘了过来的人经常把他和他哥诸葛亮误解的事儿,被贾诩夸得已经决定了,不管叔父和哥哥要不要留在贾诩手底下,他是一定要留的! 贾诩一个人忙确实忙不过来,贾诩人这么好,慧眼识珠,能够看出年轻的他很有实力,他一定要给他帮忙! 两人聊几分钟,都快“桃园三结义”了! 背后的门也是突然开了。 “阿均,你看到我们那个熨斗放哪里了吗?这衣服不是很平。”诸葛亮低着头一边试图用把衣服抹平,一边和诸葛均说话,他以为诸葛均把贾诩带到隔壁黄家去了。 他们商量好的,隔壁是黄承彦家,黄月英的父亲,和诸葛家关系不错,诸葛亮和黄月英的关系也很好,黄承彦也有嫁女的打算,算是过去拖延一下,然后他们去黄家拜访,合情合理。 他是一点没想到,抬头的时候正好看到了一脸尴尬的弟弟和震惊的贾诩。 贾诩还说着自己的熨烫衣服小妙招呢,“洒点水然后一抹也能平……” 诸葛亮和诸葛均长得可太像了! 就是年龄上看着诸葛亮要大一号! 这是诸葛亮?刚刚和我聊天的是谁? 真假诸葛亮? 贾诩心下大惊! 贾诩:真假诸葛亮?!不是,我不是在三国吗?怎么给我弄西游记里了?不要哇! 我们的主角:贾诩,18岁,男,大一新生,军训结束,10月份之后,穿越来了三国 原:贾诩,四十二岁,男,在董卓死后,献计,原本历史上他应该是被李催、郭汜留在了长安,拒绝了当左冯翊、拒绝了当尚书仆射,当了尚书,后因母亲去世而辞官,被重新启用后当了光禄大夫,李、郭内讧,任命他当宣义将军,后在曹操奉迎天子,汉献帝左迁离开长安,贾诩辞官,先去投靠了同乡将领段煨,后投靠了张绣 我们的设定里,贾诩42岁献计(反攻长安,是贾诩历史上有名的第一计,毒士奠基之作?)就直接离开了,也是穿了(带着母亲)[狗头]后续没人知道,然后主角穿过来当贾诩[星星眼]主角有一点“原主”记忆但不多,有一点“原主”能力但不多,有很多现实技能 可以理解为:世界缺了贾诩,但还要有贾诩的戏份,于是我们主角来了 番外可能会写一个主角再穿回自己的世界当大学生的番外[狗头]大学生当完社畜再当大学生,这下毕业了真有x年的工作经验了[吃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真假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