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 第 57章 请带上我们部落 匈奴的各个部落,不管是谁家,在收到了自己家的孩子从咸阳传回来的消息后,只能说,各家,有喜有愁! 喜得那些不用说,肯定都是这次有跟着出征西域的那些部落。他们都有军情消息传回去的,也都知道自家在这次的西域中,立下的功劳有多大。对于始皇陛下跟太子殿下嬴骜说的,军功同步,他们原本都觉得肯定会压下去一点,毕竟他们这次其实功劳相比于预计的,其实并没有那么的多。 不过他们也不会对此有什么异议。毕竟真的论排兵布阵,他们自己都承认自己确实是有短板的。所以 他们这次主打的一个就是老实听话听指挥,指哪打哪就好。 但是,从收到的消息来看,陛下不仅没有压着他们,反而是一视同仁。看来这次,他们的部落,也可以成功的跻身大秦军武中了。 所以他们自然都是喜笑颜开。甚至都已经准备好,等始皇陛下的旨意一下达,他们就要对这次前去西域的勇士们的家进行赏赐。为的就是要激励更多的部落勇士们。 不说这边喜气洋洋,没有去西域的这些部落的首领们,则都是哭丧着脸,垂头丧气的。毕竟一开始,头曼找他们说这个事情的时候,他们都害怕被大秦的将领抢夺军功,也是担心到时候不受重用,被当做肉盾用上去,这才委婉的拒绝了出兵的事情。 可是,谁知道,结局居然是这样的呢? 现在呢?功劳没有,军功没有!甚至于,在始皇陛下跟太子殿下面前只怕也都是没啥好印象了。 想到这,那些个首领都快被自己的愚蠢蠢哭了。在看到自家寄回来的信件里面,说道了始皇陛下对于这次出征西域的将士的奖励,以及那些部落的奖励,更是羡慕的眼睛都红了,可以说,那些部落,又一步在始皇陛下跟太子殿下的心里有留下了痕迹了。 可惜,错过了就是错过了,现在再后悔也没用了。不过,他们决定,下一次,不管始皇陛下跟太子殿下说什么他们都会紧紧跟随的,不然真的就跟自家的孩子说的一样了,不要说跟着喝汤了,那是锅底灰都没了的! 悔的肠子都青了的这些部落首领,都做了个同样的事情,那就是整理礼物! 是的!就是礼物。 这些礼物,大部分就是送到大秦的,给始皇陛下嬴政跟太子殿下嬴骜的。理由也很光明正大,就是给始皇陛下跟太子殿下的生辰。 对,就是生辰礼!因为始皇陛下跟太子嬴骜的生日就差了半个月。而且都在下个月。 提前送。也是委婉的想当做自己部落的赔罪。当然,等到始皇陛下跟太子殿下的生辰的时候,肯定还要再送一份的。 虽然让自己的库房缩水了不少,但是。只要能让自己的部落,在始皇陛下面前减低一些不好的印象,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而另一小部分。则是送给头曼,以及跟头曼交好的四大家族。务必让他们能够在下一次的出征,能带上自家的部落。。。。。。 第 58章 希望消除误会 起初,当始皇陛下和嬴骜收到来自各个部落的贺礼时,他们都感到十分诧异和迷茫。因为按照常理来说,一般人不会在生日这么早就送来贺礼,这实在是有些不同寻常。 面对这种情况,嬴骜当机立断,立刻派遣使者去调查其中缘由,弄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各个部落如此迫不及待地提前送来贺礼。不仅如此,还有一个更为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如果要送贺礼,头曼他们理应一同送来才对。然而,在始皇陛下和嬴骜所收到的贺礼中,竟然完全没有头曼他们的踪迹。 这一系列的异常情况让嬴骜和始皇陛下心中的疑虑愈发深重,他们觉得这件事情恐怕并非表面那么简单。然而,对于始皇陛下和嬴骜这样具有绝对权威的人物,匈奴各部落自然是心存忌惮,不敢轻易吐露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 然而,当话题转到对头曼时,这些部落的态度就变得截然不同了。他们似乎完全放下了之前的顾虑,毫不掩饰地说出了送礼的真正目的——希望在未来可能爆发的战争中,自己的部落不会被遗忘。 在他们看来,真正的匈奴人应该是那种有饭一起吃、有汤一起喝、有酒一起饮的人。这种观念在匈奴人的文化中根深蒂固,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因此,通过送礼来表达这种团结和友好的意愿,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而且,匈奴人都有着共同的祖先,这一点更是加强了他们之间的紧密联系。无论现在各个部落如何划分,他们都无法否认彼此之间的血缘关系,毕竟他们都是狼神的子孙。这种共同的祖先认同,使得送礼成为一种维系部落间关系的常见方式,既体现了对彼此的尊重,也传递了友好与团结的信息。 头曼在收到礼物,以及得到了那些部落头领的信件后也是无奈的抽了抽嘴角。 再知道他们也送了一份厚礼给始皇陛下跟太子殿下嬴骜,而且是打着送生辰礼的借口的时候,头曼不禁狠狠翻了个白眼。心里暗骂道。“一群蠢货。” 说实话,头曼对于这些个中小部落的头领其实没多大的意见。 但是,你要送,好歹通个气啊。你这么直接送过去,你让陛下跟太子殿下怎么看我们这些部落? 头曼深知此事棘手,若处理不好,不仅会让大秦对所有的匈奴部落产生误解,关键,可能还会对他也引发不必要的猜忌。那么他之前的付出只怕也得打水漂了。于是他迅速召集部落中几位有威望的长老以及自家的叔公商议对策。 “此事我们得赶紧派人去陛下解释清楚,表明这些中小部落是自作主张,我们并不知情。”一位长老说道。 头曼点点头,“可这解释的使者得选个机灵的,既要让陛下跟太子相信我们对于这次遣军出征西域的人选并无寸心之意,又不能让那些中小部在陛下面前,失去信任。” 这时,另一位长老提议:“不如我们再准备一份更丰厚的贺礼,以我们整个匈奴的名义送去,顺便赔个不是。” 头曼眼睛一亮,觉得此计可行。于是,他立刻安排人挑选上等的马匹、皮毛和美酒等,组成一份厚礼。同时,选了一位能言善辩的使者,带着贺礼和他的亲笔信,快马加鞭赶往咸阳城,希望能及时消除这场因中小部落鲁莽行事而带来的误会。 第 59章 时间差 就在头曼等人忙不迭地挑选礼物,并准备派遣使者前往咸阳城的时候,黑冰台的人也如预期般抵达了匈奴。 对于如今的大秦帝国来说,匈奴人并没有太多的防备心理。毕竟,大秦在匈奴地区不仅派遣了官员进行管理,还驻扎了军队,以教导匈奴人文化、耕织等重要事务。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发生的事情在匈奴的各个部落都引起了轩然大波,可谓是人尽皆知。正因如此,黑冰台的人轻而易举地便获取到了相关消息。 面对如此顺利的情况,负责在匈奴探查消息的黑冰台众人不禁感到一阵无语。他们实在想不通,为何在匈奴的这些人竟然没有及时将如此重要的事情上报。 留驻匈奴的人一脸无奈地解释道:“我们其实早就有上奏折给陛下了啊,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陛下和太子殿下居然完全不知道这件事情!”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疑惑和不解。 黑冰台的人听闻后,同样感到十分诧异。他们原本以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信息传递问题,但现在看来似乎并非如此。为了回去后能够有个交代,黑冰台的人决定顺便调查一下这件事情。 经过一番深入的调查,他们发现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这完全是一场误会!原来,驻守的人所走的奏折线路是普通线路,这种线路通常用于传递一些不太重要的信息。也就是说,这份奏折根本就不可能到达始皇陛下和太子殿下的手中,甚至连李斯丞相那里都到不了,最多也就是到了负责这块事务的礼宾司而已。 然而,当礼宾司收到这份奏折时,他们只是匆匆扫了一眼,发现上面所列出的不过是一些普通的贺生辰的贺礼而已,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因此,他们并没有对此进行过多的深思熟虑。 毕竟,在这些官员们看来,匈奴刚刚归附,那些人为了在陛下面前展现自己的忠诚和诚意,提前送上一些贺礼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于是,礼宾司的官员们便将这份奏折随意地搁置一旁,并未对其给予过多的关注。 可谁能料到,就在这还来不及说上一句话的时候,礼宾司的主管却突然因为生母过世而请了丧假。他觉得等处理完母亲的丧事之后再回来处理这份奏折也不迟。于是,他只是简单地交代了一下,让奏折先放在那里,等他回来后再处理。 这样一来,情况就变得更加糟糕了。由于奏折一直被压在礼宾司,根本没有人去将其内容向上汇报。而其他人也因为这是主管负责的事务,自然不可能越俎代庖地去处理。 至于那些礼物,自然是按照惯例,直接被送到了始皇陛下和太子殿下嬴骜的私库之中。就这样,由于这个时间差的存在,使得始皇陛下和太子殿下对于这份奏折的内容完全一无所知,只能是一脸的茫然和困惑。 对此,黑冰台的人也只能是无奈的摇摇头。 第60 章 不安的礼宾司主管 黑冰台的人刚刚离开咸阳城才短短两日,那位原本请了丧假的礼宾司主管竟然就已经匆匆赶回。他一回来,便马不停蹄地将这两日积累下来的公事逐一过目,仅仅只是匆匆浏览了一眼,便迅速将这些事情整理成一条呈文,然后毫不犹豫地递给了政事堂。 对于礼宾司递上来的这条呈文,政事堂的官员们并未给予太多的关注。毕竟,礼宾司所呈上的内容,通常都是一些相对琐碎的事务。 比如向始皇陛下和太子殿下汇报他们收到的关于的民风淳朴情况,或者是有谁给陛下和太子殿下送礼之类的事情。以及提醒始皇陛下对于宗室的赏赐等等事情,当然,偶尔也会涉及到承接一些重大宴席的安排。 政事堂的官员们粗略地看了一下呈文,发现其中并没有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内容。最多也就是匈奴的那些小贵族们,提前给陛下和太子殿下送来了生辰礼物而已。除此之外,似乎并没有其他更为重要的事情。于是,他们便将这条呈文随意地放置在了那些不太重要的奏折那一列里。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却使得始皇陛下和太子殿下与提前知晓事情真相的机会擦肩而过。 就在众人都认为这件事情这样子了,不会再有后续发展的时候,礼宾司主管的心头却突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不安情绪。他开始回忆起匈奴小贵族们这次送礼的时间节点和礼物规格,越想越觉得其中似乎隐藏着一些不寻常的地方。 如果是之前,礼宾司主管绝对一眼就能看出来,可是前几天自家老母亲的过世,让礼宾司主管心神灰暗,也就没注意到那么多。可是现在想想,怎么看那份奏折都显示了匈奴小贵族们更加的卑微,以及话里话外求着陛下给机会的意思。 然而,由于政事堂已经对这件事情做出了处理决定,他作为礼宾司主管,实在不好再去过多地发表意见。尽管内心充满疑虑,此刻的他也只能暂时选择保持沉默。 不过,经过一夜的一番思考之后,礼宾司主管还是决定将自己的担忧告诉曹参。毕竟,在当前的情况下,曹参是政事堂中的一名主事,而且与丞相李斯有着直接的联系,可以将这个情况及时转达给丞相。 曹参听到礼宾司主管的话后,心中猛地一紧。他突然想起前几日丞相李斯曾无意间开过一个玩笑,说不知道为什么,匈奴的那些小贵族们竟然提前给陛下和太子殿下送来了生辰贺礼。当时大家都只是把这句话当作一个玩笑听听而已,并未过多在意。 可是今天,当他听到礼宾司主管的提醒后,曹参突然意识到,也许那份奏折里真的隐藏着一些重要的信息。于是,他顾不上其他,急忙找到礼宾司递上来的条呈,并连同那份匈奴小贵族们写的奏折一起拿在手中,匆匆扫了一眼后,便心急如焚地直奔丞相李斯的府邸而去。 第 61章 倒霉孩子 “怎么这时候如此匆忙地要见我?”当管家前来禀报说萧何急于面见自己时,李斯不禁感到十分诧异。 他凝视着萧何,心中充满了疑惑,于是开口问道:“萧何,究竟是何事让你如此急切地要见我?” 萧何见状,也顾不得其他,连忙将手中紧握着的奏折递给李斯,并说道:“丞相,您还是先看看这份奏折吧。” 李斯狐疑地看了一眼萧何,心中暗自揣测他这样做的意图。然而,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接过奏折,迅速展开阅读起来。 随着阅读的深入,李斯的脸色逐渐变得凝重起来。他的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显示出内心的震惊。 要知道,他对陛下和太子殿下提前收到生辰贺礼这件事是有所耳闻的,然而,由于这份奏折尚未正式呈上,其中的具体情况目前还不得而知。正因如此,他在此之前就已经派遣专人去调查此事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人刚刚离开咸阳城不过短短两天时间,这份奏折竟然就如长了翅膀一般,迅速地飞到了他的面前。 萧何眼见这一情况,心中焦急万分,赶忙向李斯解释起其中的缘由。待萧何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来之后,李斯不禁无奈地叹息一声,心中暗自感叹道:“这一切都不过是阴差阳错罢了。” 李斯仔细阅读着这份奏折,其中的内容让他一目了然。从字里行间,他可以明显地看出匈奴的那些贵族们的意图。 他们话里话外的意思无非是希望始皇陛下和太子殿下嬴骜能够对上次大秦出兵西域、实行西域屯兵之策时,他们这些匈奴小贵族未能响应号召一事能既往不咎。 并且,他们还信誓旦旦地表示,如果将来还有类似的情况发生,他们一定会紧紧抱住陛下的大腿,坚决跟紧陛下的步伐。 最后,他们更是恳切地请求陛下千万不要忘记在匈奴还有他们这么一群人存在,下次一定别忘了他们这些忠心耿耿的臣子! 对于这件事,李斯感到非常无语。然而,这件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因为陛下已经让太子殿下派人去调查了。所以,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他亲自带着奏折进宫去面见陛下。 一想到这里,李斯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奈。他不禁在心里暗暗埋怨道:“你们这些匈奴的倒霉孩子啊,错过了就错过了,何必如此大惊小怪呢?” 然而,尽管心中有些不满,李斯还是能够理解这些匈奴人的担忧。毕竟,匈奴刚刚归顺不久,对于大秦的种种规矩和政策,他们还需要时间去适应和接受。而且,匈奴内部各个部落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复杂,彼此之间存在着各种利益纠葛和权力斗争。 尤其是挛提氏族部落,他们不仅自身实力强大,还带着自己的姻亲部落率先一同归顺大秦。在陛下和太子殿下面前,他们显然更有地位和话语权一些。这自然会引起其他部落的不满和嫉妒,担心自己会被边缘化或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更重要的是,这次出征西域,挛提氏族部落可谓是立下了赫赫战功。陛下对他们的军功更是毫不吝啬地给予了丰厚的赏赐。这样一来,其他部落自然会心生忧虑,害怕自己在陛下心中的地位会因此而下降,担心自己会被忽视或亏待。 第 62章 算是平息了 对于匈奴那些贵族们的想法,丞相李斯表示他是完全能够理解的。毕竟,人都是有惰性的,谁都不愿意去主动追求进步和改变。更何况,匈奴才刚刚归顺大秦没多久,对于大秦的统治和要求,以及大秦对于军功的看中,这可能还存在一些不清楚的地方。所以才导致他们不敢随意参与这场出征,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匈奴贵族们的担忧也并非毫无道理。他们担心自己部落的子民成为陷阵之士,一旦战争失利,这些勇士可能就会有去无回,这对于他们的部落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损失。 因此,匈奴贵族们存在这样的担忧,实际上也是人之常情,完全可以被理解。然而,他们实在不应该采用如此不妥当的方式来与始皇陛下以及太子殿下进行沟通。毕竟,这样做不仅会导致陛下和太子殿下对匈奴的态度产生误解,更有可能对大秦与匈奴之间的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特别是在大秦出兵西域这一至关重要的时刻,匈奴的那些贵族们竟然选择退缩,这无疑是一种不明智的举动。尽管这对于大秦的计划并未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但在陛下和太子殿下的眼中,这些匈奴贵族显然缺乏应有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恐怕从今往后,他们很难再被委以重任,参与到任何重要事务之中。而这对于匈奴的那些贵族们来说,无疑是最为危险的情况。 更糟糕的是,这份至关重要的奏折竟然未能及时送达御前,这使得陛下和太子殿下对于实际情况一无所知。不仅如此,他们甚至还特意派遣了黑冰台的侍卫前去查探,这无疑给丞相李斯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和压力。面对如此局面,李斯心中不禁长叹一声,感到无比的无奈。 正当丞相李斯暗自叹息之际,一名侍卫突然匆匆赶来,向他禀报:“丞相大人,黑冰台已经查明了匈奴之事,并已回宫向陛下禀报。陛下特宣您即刻进宫觐见。”听到这个消息,李斯心中猛地一紧,他完全没有想到黑冰台的人竟然如此迅速地就完成了任务并返回京城。 尽管对于这个结果,李斯多少有些心理准备,但他仍然无法确定陛下和太子会如何看待此事。毕竟,这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边境的稳定,毕竟匈奴刚刚归顺,谁都不知道会不会有想叛逆的存在,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想到这里,李斯的心情愈发沉重起来。 很快,李斯就进宫。始皇陛下坐在龙椅上,神色威严:“丞相,此事你怎么看?”李斯拱手道:“陛下,匈奴毕竟刚刚归顺不久,有此顾虑也属正常,还需要时间让他们熟悉我们大秦的规则才可以。到时候,匈奴自会无需我们传召,自然就会自己积极出征的。” 太子嬴骜听着自家老师的话,在一旁点头。始皇陛下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就依丞相所言,传朕旨意,告诉他们,不用担心朕是否会对他们不满。他们只要各司其职就好。”李斯领命而出,心中暗暗松了口气,这一场小风波算是顺利平息了。 第63 章 前单于的堂弟 不过即便如此,李斯还是不敢掉以轻心,他特意安排了一个可靠之人,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件,然后将其交给匈奴的头曼。信中详细地向头曼说明了事情的经过和重要性,嘱咐他务必妥善处理好匈奴各个部落的事务,绝不能再让这种莫名其妙的事情发生。 与此同时,秦始皇嬴政和太子嬴骜并没有停止对匈奴情报的收集。他们继续聆听着黑冰台侍卫的汇报,希望能从中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陛下,我们在匈奴发现了一批可疑之人。”黑冰台的侍卫面色凝重地说道。 听到这句话,秦始皇和太子嬴骜不约而同地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疑惑。 紧接着,侍卫接着说道:“根据我们深入打探得到的消息,这一伙人竟然是前匈奴单于的堂弟以及他的手下。” 这个消息让始皇陛下嬴政和太子嬴骜都感到十分诧异。按照头曼之前告诉他们的情况,前匈奴单于的家族应该已经被头曼他们斩尽杀绝了才对,怎么还会有漏网之鱼呢? 始皇陛下嬴政的眼眸微微眯起,一道冷冽的光芒从中闪过,他的声音低沉而威严:“他们现在究竟身在匈奴的哪个地方?还有,他们有什么异常的举动吗?” 站在始皇陛下嬴政面前的侍卫恭敬地回答道:“启禀陛下,据我们的探子回报,他们藏匿在匈奴的一处极为隐秘的山谷之中,而且似乎正在暗地里招募士兵、囤积粮草,看样子是在积聚力量。” 太子嬴骜听完侍卫的禀报后,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他若有所思地分析道:“这其中恐怕有猫腻啊,头曼肯定对我们有所隐瞒。这股势力说不定会成为匈奴内部的一个不稳定因素,甚至可能会影响到我大秦边境的安宁。” 始皇陛下嬴政听了太子嬴骜的分析,微微颔首,表示赞同。他下令道:“传我旨意,务必严密监视这股势力的一举一动,绝不能让他们有任何可乘之机。同时,让李斯再给头曼写一封信,质问他关于这件事情的情况。如果头曼有意隐瞒,那大秦绝对不会坐视不管!” 黑冰台的侍卫领命后,迅速转身离去,执行始皇陛下嬴政的命令。 始皇陛下嬴政转过头来,看着太子嬴骜,沉声道:“此事关系重大,必须谨慎处理。匈奴内部的纷争一旦处理不当,恐怕会引火烧身。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说说看,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太子嬴骜思索片刻,道:“儿臣觉得,头曼不可能干出这种给自己自找麻烦的事情。不过事情还没查清楚,我们可先稳住头曼,再根据这股势力的发展情况,适时出手干预,以确保大秦利益不受损。”始皇陛下嬴政满意地看着嬴骜,“如此甚好,就按此计行事。” 实际上,始皇陛下嬴政对于头曼是否会在私下里对大秦展现出另一副面孔,心中也是存有疑虑的。然而,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认为这种可能性并不大。 始皇陛下嬴政深知头曼在大秦的帮助下作为匈奴的最高管理者,其权力和地位在匈奴部落中是至高无上的。然而大秦作为一个强大的帝国,拥有着广袤的领土和雄厚的实力,对于头曼来说,是一个不可欺骗的存在。 头曼需要依靠大秦的支持来巩固自己在匈奴内部的管理地位,并掌控整个匈奴部落。他明白,如果对大秦不忠,不仅会失去大秦这个强大的后盾,还可能让整个匈奴覆灭。 因此,始皇陛下嬴政认为头曼在对大秦的态度,是以忠诚为主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始皇陛下嬴政会完全信任头曼,他依然会保持警惕,密切关注头曼的一举一动。 第 64章 迫不及待 得到丞相李斯的书信后,头曼迫不及待地打开信封,当他读完信中的内容时,一股寒意从脊梁骨上涌起,不禁让他的后背冒出一层细密的白毛汗。 在此之前,头曼对前任单于的家族情况了解甚少,他从未想过前任单于竟然还有一个堂弟。然而,李斯在信中毫不含糊地告诉他,这个事实确凿无疑,并且是由隶属于始皇陛下和太子殿下直接管理的黑冰台所查出来的。 头曼对其他人或许还会心存疑虑,但对于黑冰台,他实在是没有丝毫的怀疑余地。他非常清楚,始皇陛下手下的这个神秘组织,集护卫、刺杀、打探消息等多种职能于一身,其能力之强令人咋舌。 想到这里,头曼的心中愈发沉重起来。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无疑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困扰。他开始思考如何应对这一局面,以及这个新出现的堂弟可能会对他的地位和权力产生怎样的影响。 假如头曼生活在现代社会,他肯定会惊叹不已,因为他将会了解到,秦始皇陛下的黑冰台在经过太子嬴骜的改良之后,已经达到了令人咋舌的高度。 如今的黑冰台成员,每个人都堪称六边形战士,毫无短板可言。他们不仅拥有卓越的战斗技能,还具备出色的情报收集和分析能力,甚至在外交、策略等方面也表现得极为出色。可以说,黑冰台的每一个人都是全能型的精英,没有一个是弱者。 而在大秦那个时代,黑冰台更是成为了最为恐怖的存在。他们的实力远超常人,每一个人都堪称兵王中的兵王。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幕后,他们都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让人闻风丧胆。 正因为如此,只有黑冰台所提供的消息,才能够得到秦始皇陛下和太子嬴骜的绝对信任。毕竟,这样一支强大的队伍,他们所掌握的信息必然是最为准确和可靠的。 头曼握紧了手中的信,眼神变得格外冷峻。他深知,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堂弟极有可能成为他在执掌匈奴权力路上的绊脚石。大秦绝对不会让这么一个人物在匈奴兴风作浪,搅乱匈奴的归属。 他在营帐中来回踱步,思索着对策。若这个前任单于的堂弟野心勃勃,想要为前任单于复仇,并且带领匈奴脱离大秦,那自己就不得不提前做些防范应对了。 头曼决定先派人暗中调查这个前单于的堂弟的行踪和势力。同时,他也在考虑是否要与李斯进一步沟通,借助大秦的力量来稳固自己的地位。毕竟,有了大秦的支持,就算其他人心有不甘有什么动作,自己也能有应对之策。 然而,头曼也清楚,如果让大秦出手,那么在太子殿下跟陛下的面前,就会留下自己不堪重用的一面,这是完全不可以的。 正当头曼犹豫不决时,营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名手下匆忙闯入,单膝跪地:“大人,有人自称前单于堂弟,此刻正在大肆宣扬说是要为前单于报仇。”头曼脸色瞬间变得凝重,没想到这人竟如此迫不及待。 第 65章 冷厉 头曼决定先派人暗中调查这个前单于的堂弟的行踪和势力。同时,他也在考虑是否要与李斯进一步沟通,借助大秦的力量来稳固自己的地位。毕竟,有了大秦的支持,就算其他人心有不甘有什么动作,自己也能有应对之策。 然而,头曼心里非常明白,如果让大秦出手相助,那么在太子殿下和陛下的面前,自己就会暴露出能力不足、不堪重用的一面。这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无法承受的耻辱,绝对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就在头曼内心纠结、犹豫不决的时候,突然,营帐外传来一阵急促而杂乱的马蹄声,仿佛有什么紧急情况发生。紧接着,一名神色慌张的手下匆忙闯入营帐,他来不及站稳,便“扑通”一声单膝跪地,向头曼禀报:“大人,不好了!得到消息,有一个人他自称是前单于的堂弟,现在正在到处大肆宣扬,说是要为前单于报仇雪恨呢!” 头曼听到这个消息,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所谓的前单于堂弟竟然如此迫不及待地跳出来,而且还公然宣称要为前单于报仇。这无疑是给头曼出了一道难题,让他原本就烦躁的心情变得更加的暴戾。 头曼深吸一口气,他的胸膛剧烈起伏着,仿佛要将那股不满和暴戾之气硬生生地吞下去。他紧咬牙关,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沉稳,沉声问道:“他现在带了多少人,在何处闹事?” 手下的人显然有些畏惧头曼此刻的情绪,他战战兢兢地回答道:“探子得到的消息,是他身边目前约有数百人,正在其他部落外到处传扬说前单于的死,是有人故意陷害的。” 头曼的眉头紧紧皱起,他的眼神变得越发锐利。他知道,这件事情已经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如果任由这个人继续散播谣言,不仅会让他当初斩杀前任单于的威望荡然无存,更会给那些对他心怀不满的其他部落的人一个借口,让他们有机会对他提出反抗。 头曼在心里迅速权衡着利弊,他意识到必须采取果断的行动。他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喊道:“来人!去把我的奶兄格鲁叫来!” 不一会儿,格鲁匆匆赶来,他一脸肃穆地站在头曼面前。头曼看着自己的奶兄格鲁,眼中闪过一丝信任和果断,他沉声道:“奶兄,你立刻披挂上阵,带领一队精锐骑兵,直接前往那人所在的部落。无论如何,用最快的速度将他斩杀,绝不能让他再继续胡言乱语!” 格鲁点头应是,他转身离去,迅速召集起一队精锐骑兵。马蹄声响彻营帐,骑兵们如疾风般疾驰而出,向着那人所在的部落奔去。 头曼看着自家奶兄远去的身影,不禁紧紧握了握自己的手掌心。他的一双如嗜血的狼一样的目光,冷厉的看向远处。 当初为了最快速度安抚整个匈奴所有大小部落的人,他为此,放过了那些内心并不真正臣服的人。他知道,这个所谓的匈奴单于的堂弟,一定是那些人藏匿起来的~~~ 第 66章 后悔 格鲁郑重地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然后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去。他的步伐矫健而迅速,仿佛心中有着紧迫的任务等待着他去完成。 格鲁迅速召集起一队精锐的骑兵,这些骑兵们都是身经百战的勇士,他们的马匹也都是精挑细选的良驹。马蹄声如雷贯耳,响彻整个营帐,仿佛大地都在为之颤抖。 骑兵们如疾风般疾驰而出,他们的身影如同闪电一般,迅速消失在远方。他们的目标明确,就是要找到那个人所在的部落。 头曼站在营帐前,目送着格鲁和他的骑兵队远去。他的目光紧紧跟随着他们,直到他们的身影完全消失在视野中。 头曼的心中有些不安,他不禁紧紧握了握自己的手掌心。他那双如嗜血的狼一样的眼睛,此刻正冷厉地看向远处,仿佛能穿透重重迷雾,看到那个隐藏在暗处的敌人。 当初,为了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安抚整个匈奴所有大小部落的人,让匈奴以最快的速度投靠大秦,也是为了让匈奴所有人知道,他头曼不是个嗜血之人,他杀的,无非就是跟前单于一起无视匈奴子民的人。为此,头曼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他放过了那些内心并不是真正臣服的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换取一时的和平。虽然知道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来,可是头曼长得是,先压住,随后慢慢的处理掉那些人。避免匈奴人乱了起来。 对此,他也曾侧面询问过太子嬴骜。他至今记得嬴骜的表情以及所说过得话。 “有的时候,姑息养奸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要么用雷霆之势一次性解决,要么就要承担姑息养奸后得到的后果。妇人之仁,有时候不一定就是好事啊。” 那时候,尽管他内心深处对太子殿下所说的话深表认同,但在情感上,他始终无法摆脱对匈奴人的偏见。毕竟,他们都是匈奴人,与自己虽然并非同一族群,但是都是同一个先祖出来的人。他渴望拥有一个仁义之名,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心存不满、心怀不轨的匈奴人心服口服。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头曼已经逐渐认识到,这种姑息养奸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只会让问题愈发严重。他开始明白,那个所谓的匈奴单于的堂弟,必定是被那些心怀叵测之人藏匿起来,企图利用他来制造混乱和分裂。 头曼暗自思忖着,这次绝对不能再对这些反对势力心慈手软了。他深知,如果不能将这股潜藏的反对势力一举铲除,匈奴内部必将陷入无休止的动荡与纷争之中。而他,不仅会在陛下和太子面前颜面尽失,更可能会被贴上“不堪大用”的标签,从此失去众人的信任和支持。 想到这里,头曼不再有丝毫的迟疑,他当机立断,立刻下令召集人马,准备好充足的兵马,亲自率领大军去铲除那些藏匿起来的反对势力。他决心以雷霆之势,将这股隐藏在暗处的敌人彻底消灭,以维护匈奴的稳定。 第67 章 你不配当狼神的子孙 就在格鲁率领着他的骑兵如一阵狂风般疾驰而来的时候,那个部落里的人们突然看到了远处扬起的滚滚沙尘,伴随着阵阵马蹄声,他们意识到有大批的骑兵正在逼近。 部落里的人们惊慌失措,他们不知道这些不速之客的来意,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有些人开始四处奔跑,试图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躲藏起来;有些人则聚集在一起,紧张地议论着该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心里有鬼的人,则是心慌意乱了起来。 格鲁骑在他那匹高大威猛的战马上,远远地就看到了部落里的混乱景象。他高声喊道:“你们这些人听好了!我是格鲁,奉头曼大人之命前来。只要你们交出那个所谓的单于堂弟,就可以免受一死!” 然而,部落里的人们并没有如格鲁所期望的那样乖乖听话。他们面面相觑,然后齐声否认道:“我们这里没有什么单于堂弟!你们一定是找错地方了!” 格鲁对他们的回答并不感到意外,他心里很清楚这些人是不会轻易承认的。因为一旦承认了,那么对于这个部落来说,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格鲁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冷笑。他知道这些人在撒谎,但他并不打算跟他们多费口舌。他果断地下令道:“给我搜!把这个部落翻个底朝天,也要找到那个单于堂弟!” 随着格鲁的命令,他手下的骑兵们迅速散开,如饿狼扑食一般冲进了部落。他们毫不留情地搜查着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藏人的地方。 就在这个紧张的时刻,头曼带领着后续的队伍正马不停蹄地赶来。而得到消息的格鲁,则迅速做出反应,命令所有人将这个部落包围得水泄不通,确保连一只老鼠都无法逃脱。 头曼终于抵达了目的地,他的出现并没有引起过多的骚动。他面无表情,冷漠地走进了部落,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然而,他那锐利的目光却如同鹰隼一般,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似乎能够洞察他们内心的想法。 突然间,头曼的视线停留在了一个神色慌张的老者身上。他毫不犹豫地迈步上前,一把揪住老者的衣领,严厉地问道:“说,人藏在哪里?”老者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得浑身发抖,脸色苍白如纸,嘴唇也不由自主地颤抖着。 在头曼的威压下,老者最终还是无法承受,战战兢兢地说出了堂弟的藏匿之处。头曼立刻松开老者,带着手下的人如疾风般冲向那个地方。 当他们找到人时,只见头曼冷冷地看着他,眼中没有丝毫的怜悯,只有决绝。“你不是他,说吧你到底是谁。那人呢。”他的声音如同寒冰一般,让人不寒而栗。 在破帐篷中看到人的头曼,一眼就看出来,在这里的人,压根就不是头曼的堂弟。他知道,那人肯定是跑了。 可惜,留下的那个人,压根就不在意头曼说什么。只不过是冷笑一声,说道。“你个大秦的走狗,你不配作为狼神的子孙。你等着吧,狼神的子孙会一直盯着你,不会放过你跟你的家族的。” 话音未落,他便毫不犹豫的就用弯刀抹了自己的脖子,而他的生命也就此终结。。。。。。 第 68章 自尽了 可惜,留下的那个人,压根就不在意头曼说什么。只不过是冷笑一声,说道。“你个大秦的走狗,你不配作为狼神的子孙。你等着吧,狼神的子孙会一直盯着你,不会放过你跟你的家族的。” 话音未落,他便毫不犹豫的就用弯刀抹了自己的脖子,而他的生命也就此终结。。。。。。 头曼看着那具倒下的尸体,眼神冰冷,没有丝毫动容。他挥了挥手,示意手下将尸体拖走。 身旁的格鲁凑上前,担忧道:“大人,此人已死,那么对于找到叛贼的线索就又断了一个。”头曼冷哼一声,“哼,不过是些跳梁小丑罢了,外头不是还有那些人吗,好好的审,如果他们不想死扛着,导致最后被灭族的话,就得老老实实的交代。我就不信他们不惧灭族的后果。。”“是,大人。”格鲁说完后就立马带着手下出了帐篷。 在部落的广场上,紧张的气氛弥漫着,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每个人都能感觉到那股沉甸甸的压力,让人喘不过气来。 面对这突如其来且无法改变的局面,那位心里有鬼的长老心中已然明了,他们所做的事情已经彻底败露。如今,任何形式的反抗都只是徒劳,无法改变即将到来的结局。 那些对事情来龙去脉一无所知的部落百姓们,在最初的惊愕过后,开始观察起自家长老的神情。当他们看到长老那明显心虚的表情时,心中立刻明白了几分——长老肯定背着他们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才会引发这场祸事。 而原本还摆出一副受了冤枉模样的部落长老,在格鲁的审讯下,他的表情瞬间凝固。那伪装出来的无辜和委屈,被一抹不易察觉的慌乱所取代。他深知,自己绝对不能说出真相,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性命堪忧,还会牵连到他的家人以及部落里那些无辜的族人。 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和部落的族人,他意识到只有一死才能解决问题。他对自己之前的自大感到懊悔不已,他竟然如此轻视了头曼,没有料到他会如此精明,这么快就识破了他们的阴谋。 头曼独自留在帐篷里,陷入沉思。突然,帐篷外传来一阵喧闹声。他眉头一皱,快步走出帐篷查看。只见一名手下慌慌张张跑来,“大人,那个长老竟自尽了!”头曼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心中暗觉此事蹊跷。 这时,格鲁也匆匆返回,满脸焦急,“大人,审了一圈,那个长老只字未吐便寻了短见,像是早有准备。”头曼握紧拳头,“看来背后有人指使,不想让我们从他们口中得到线索。” 他目光深邃,思索片刻后下令,“密切监视各方动静,尤其注意跟前单于生前往来频繁,以及受过前单于恩惠跟重用的部落那边的动向。我相信,他们能去的地方也就这些了。同时,加强自身防范,防止敌人暗中使坏。” “是。”手下们领命而去。头曼望着远方,心中明白,这场与叛贼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而那隐藏在暗处的敌人,正伺机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