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零二年,从小镇走向人生巅峰》 第2146章 司鸿泉倒是想把钱都收缴回来,可太多都被花掉了,这还没算一些违规的招待费等。 而且就算是没收资产,其中一些夫妻共有的财产,也不能都没收。 张恪清淡淡的点了下头:“你收回来多少就尽量收回来多少,那个渎职的副厂长你认为应该怎么处理?” 司鸿泉马上说道:“他是副处级,按规定应该降为主任科员,调离原单位,但我个人建议降为科员。” 张书记可是说了要从严从重,那就把这个树立为典型,也让其他人知道,发现其他同事有问题不上报,同样会被严肃处理。 当然相比于那三位厂领导,结果也算是好的,那三个肯定都要进去吃窝头了。 “可以,就这么办吧。”张恪清直接同意了司鸿泉的方案,他又问道:“化纺厂的厂长说自己是我的人,这件事查清楚了没有,是谁教他这么说的?” 张恪清也想知道,到底是化纺厂厂长自己乱说的,还是有人在背后算计他! 司鸿泉听到这个问题,身体也挺直了许多:“张书记,我也仔细问过化纺厂的厂长,关于他打着您的名号狐假虎威的事情。” “他说是一次酒局的时候,偶然听到别人说市里没人敢对您的人调查,所以就冒出了这么一个想法。” “但具体是听谁说的,他不记得了,我也问过几次,看起来是真的不记得了。” 其实司鸿泉已经将一些言语美化了,化纺厂厂长的原话是,别人说张恪清在郑城一手遮天,新来的市长背景通天,依然被架空了。 别说是在郑城,就算是在全省,省长都不敢轻易招惹张恪清,也就不会有人敢调查张恪清的人。 这些话他不敢复述,一定会让张恪清暴怒,因为这个要是传开了,张恪清的仕途上一定会多很多的阻力。 司鸿泉也想查出来到底是谁说的这些话,可他甚至用了一些违规的手段,依然没得到答案。 想了想,司鸿泉又说道:“但是化纺厂厂长跟市国资局的那位被双规的副局长关系很好,当天的酒局这位副局长也在。” “我也问过这位副局长,他同样记不清了,说是已经过去了快一年时间,而且酒局也不是他组织的。” “但这位副局长,是邹书记当年提拔起来的。” 张恪清猛地看向司鸿泉:“邹昌学?” 他仔细想了下,自己跟邹昌学并没有什么矛盾。 当初是帮着王丽莉,将邹昌学劝走了,可也只是当面跟邹昌学分析利弊。 邹昌学留在郑城,被压五年,而且跟祝文渊在省里是一个靠山,将来其他省委常委怎么可能让一个地市的党政一把手都是夏正东的人? 邹昌学也是权衡了利弊之后,主动去找了夏正东,选择了去其他地市当一任书记,然后去竞争更容易一些的副省长的位置,再想省委常委的事儿。 甚至这么做,还让省委组织部长承了邹昌学的人情,毕竟给王丽莉腾出上位的位置了,邹昌学怎么会因此记恨他,算计他呢? “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其他的国企你也带人尽快查清楚,记得跟文渊同志汇报一下,政府的事情让他来处理。” 正说着呢,桌上的手机响了。 司鸿泉马上站起身:“张书记,那我就不打扰您的工作了,保证正月前将这些事情都结束,也保证配合市政府,让所有相关企业都能正常运转。” 第2147章 就算是现在化纺厂的一正三副四位厂长都进去了,也还有一位国资局的副局长在主持工作,工厂依然在正常生产。 其他企业虽然也有问题,但都没有化纺厂这么严重,还有领导班子的成员在。 等司鸿泉出去,张恪清才将手机拿过来,上面显示是邹昌学的名字。 “昌学同志,怎么想起来给我打电话了?”张恪清的语气很和善,仿佛完全没受刚才的事情影响。 电话里传出邹昌学热情的声音:“张书记,给您拜个年,还不算晚吧?” 两人寒暄了几句,邹昌学这才说道:“张书记,我听说郑城国资局的刘威被纪委双规了?” 张恪清嗯了一声:“怎么,昌学同志想为刘威说情?” 刘威被双规,也不是秘密,邹昌学能打听到也正常。 “绝对不是。”邹昌学马上解释,“我就是有些感慨,当初刘威也算是一个有能力的干部,企业经营方面做的也不错,没想到走上了歪路。” “不过既然他违纪了,那就应该处理。如果我还在郑城工作,肯定要严厉处理,好好震慑一下其他的同志。” 邹昌学没有推脱说刘威不是他的人,这种事也瞒不住,但他摆明了态度,绝对不会保刘威,反而请张恪清严肃处理。 如此也能震慑一下他之前在郑城留下的那些嫡系,免得牵连到他身上,影响了他的未来。 他还想着两年后竞争副省长的位置呢,这个位置按说只有省里的党政一把手有推荐权,张恪清没资格推荐他。 但张恪清如果在组织考察的时候,提一下他任用的人有严重违纪情况,那他想上位的机会就更加渺茫了。 邹昌学绝对不想得罪张恪清,更清楚张恪清是苏书记和向书记都用心培养的南河未来,自己即使当上了副省长,能不能更进一步,张恪清的态度也至关重要。 所以知道了刘威的事情,还知道张恪清对此事大发雷霆,他才赶紧打来电话解释。 “张书记,知道了郑城的情况后,我们市也开始了对全市国资企业的自查,您有什么经验,能不能分享给我一些,让我们好好学习一下。” 邹昌学比其他地市的干部更加了解张恪清,好几次郑城发现一些问题,最终都蔓延到了全省。 这一次虽然省里还没有表态,但邹昌学就主动开始了自查,如此在省里派出巡查组的时候,才能不那么被动,甚至让省里领导很满意。 张恪清随口说了一些问题,又聊了几句,将电话挂断。 “邹昌学反应倒是很快,这些老同志一个个经验看来都很丰富。” 从邹昌学的态度来看,似乎只是来表明对刘威的腐败深恶痛绝,并没有其他的意思。 从利益上来看,邹昌学也没有算计他的理由,这件事多半跟邹昌学无关。 要么是他想多了,真的只是化纺厂的厂长耍小聪明,借他的名号狐假虎威,要么就是对方将邹昌学也算计进去了,将他的注意力引到了邹昌学的身上。 邹昌学可是夏正东的人,是想让他跟夏正东去斗吗? …… 一间办公室里,一位五十余岁的人挂断了电话,脸上闪过一丝厉色。 “居然让张恪清主动发现了问题,还责令处理了,张恪清这小子倒是好运气。” 本来只要让化纺厂的问题再扩大一些,到时候让化纺厂的工人发现,闹起来,那时候张恪清就绝对无法轻易脱身,可偏偏张恪清大过年的,竟然去了一趟化纺厂检查慰问,车间主任那个蠢货还没认出来,嘴里也没个把门的,让他的计划功亏一篑。 第2148章 “张恪清,我就不信你能一直有这么好的运气!” 张恪清坐在办公室,默默地吸着烟思考。 是省里的某位常委在算计他,想要将来跟他争夺更好的位置,还是一些外省的人,不想他升的太快? 他仔细的想着,也不知道自己得罪谁了,让对方布这么大的局想要坑他。 岳父可是提醒过他,他四十岁就已经是省委常委,必然会有许多人主动交好,也一定会有一些人不希望他升的太快,毕竟越往上,位置就越少,让他做事一定格外谨慎。 所以不管是不是有人在算计他,只要他再小心一些,不主动走错路,问题就不大。 但如果真的是有人在算计他,那就准备迎接他猛烈的反击! 这次的事情,张恪清没有跟岳父说,也没跟向洋说过。 那些人不可能一直护着他,未来很多事情终究是要靠自己去面对。 而且现在岳父还在,唐老爷子也还健在,他就还有一次试错的资本。 越早试错,对将来的影响才越小。 当然如果一直没有走错,那才是最完美的。 如果真的是有人在算计他,绝对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这次的事情也给他提了醒,他对自己提拔起来的那些干部,也要关注更多才行,免得牵连到自身。 还好,他主要培养的几个干部目前看来都还能经受得住考验,那几个人更喜欢的都是权,都更想升官。 张恪清从来不怕下属喜欢权力,他自己也喜欢,否则怎么会想着一直努力往上走? 只要能力足够,党性原则也没问题,他愿意给与下属更大的权力,帮助其走上更重要的岗位,这样也才能让下属更尽心尽力的工作。 那些只知道画饼,却从不提拔下属的,很难让下属真心追随。 拿起手机,张恪清走出办公室:“小钟,我回家了,你也回去吧,电话保持畅通即可。” 现在还是春节休假期间呢,他也不能让钟俊生每天跟着义务加班。 钟俊生马上站起来:“领导,我收拾完东西就走。” 他不但要将办公室再打扫一遍,同时也要跟值班的同志交代一些事情,有什么领导重点关注的事情,他也要第一时间知道,并整理汇报给领导。 虽然这几天跟着领导加班,但钟俊生却没有半点不高兴,他的家人也格外支持。 要是在领导面前表现不好,被提前下放了,后悔都来不及。 回到家之后,张恪清也陪着父母好好的在郑城周边景区玩了几天,倒是唐梦这几天一直在忙。 她不好叫那些放假的同事回来加班,却又不想继续等着,所以每天都跟值班的同事一起做着新节目的策划案。 平时过年值班,同事们都很轻松的,只要人在岗位上待着就行,没有突发情况,一般也没事儿。 但现在唐梦给大家安排了工作,所以每天中午和晚上,她也都大方的请同事们吃饭,避免一些人有怨言。 再加上许诺了节目成功之后,每个人都有表彰和奖金,同事们干劲都很充足。 初八的时候,春节假期正式结束,不过张恪清的父母却没走,他们会一直待到三月中才离开。 毕竟三月份张恪清跟唐梦都要去京城开会,孩子也要上学,完全交给保姆带老两口可不放心。 而且也知道这段时间张恪清和唐梦会很忙,他们留下,也能让张恪清和唐梦轻松一些,老两口也乐得多跟孩子待一段时间。 第2149章 上午九点半,郑城市委第一会议室,所有的常委齐聚一堂。 “各位同志,春节假期过去了,大家也都通知各自分管单位的同志们收收心,将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节后的重点工作有以下几项,大家都注意一下。” “第一个,收集、整理两会中要提出来的建议等,上报给省里。两会有多重要,不用我跟各位多强调,期间务必保持稳定。” 他们市里也有不少的代表,有资格提出建议,但必须经过省代表团通过才行。 “第二个,积电公司的工厂设计方案不是已经完成了么,催促他们尽快将其他投资落实到位,尽快开启厂房施工建设,如果有必要,让我们的市建筑公司来承担建设任务,在施工建设中可以一分利润都不要,只追求速度。” 积电公司是今年全市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也是上头重点关注的,绝对不能有失。 只有积电公司的投资落实,才能真正加速其他国际同行投资内地的决心,也才能帮助国内的半导体芯片行业加快发展。 而且积电公司越早开工,国内的相关企业就能越早得到顶尖的工艺代工的芯片,也能加速国内相关芯片设计企业的成长。 “第三个就是招商引资工作,今年省里给咱们的任务很重,压力也都在市政府那边,文渊同志不要让省里领导失望。” 王丽莉等人听到这句话,都玩味的看着祝文渊,祝文渊看着面色如常,心里还不知道什么样呢。 其实祝文渊也确实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本来想着过年期间跟一些二代朋友聊聊,请他们来郑城投资。 他虽然在那些二代眼中比不上张恪清,但可以借用张恪清的名号,毕竟张恪清还是郑城的市委书记,将来很长时间也要留在南河工作。 而且愿意投资他的人,肯定也有一些,就算不能拉来太多,几十亿总没问题。 可因为市里出了事,他提前赶回来,都没来得及跟那些二代见一面,只是电话邀请,那些人可未必愿意来。 只能等着三月份再回京城的时候,争取跟那些人多聊聊,能拉来多少算多少吧。 “最后一个,是关于全市国资企业的整改问题。省里今天会下文,对全省的所有国资企业进行巡查,巡查组实际上已经提前赶往了一些地市。” “我们郑城是最先开始整改的,巡查组暂时不会过来,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我们就在省委省政府眼皮子底下。” “文渊同志,那些企业整改的如何了?” 祝文渊听到张恪清的问话,抬起头回答:“目前已经发现有问题的企业超过了一半,剩下的还在调查核实中。” “所有涉嫌违纪的都已经控制住,无一例外,相关的工作也交给了其他厂领导干部。” “这几天纪委的同志和政法委的同志也没少帮忙,市政府所有领导班子成员也都在加班,所有调查和整改肯定能在二月底全部完成。” “所有企业中,最严重的是化纺厂,厂领导班子全部被双规,目前是国资局副局长周良在代厂长,市政府两位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副处调在配合,企业还在正常运转。” “市政府今早已经下文,让所有国资企业中,违规多拿的绩效工资,需要在未来两年内逐月返还,对员工加班费被扣发的问题,还在核实中,后续会进行补发。” 第2150章 “后续我准备对全市其他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进行通知,要求他们不得强制员工加班,更不准让员工义务加班,一切行为都要遵守法律,也好好提升一下我们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来郑城。” 张恪清看着祝文渊,这次祝文渊倒是胆子大,居然要对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也动手? 对于强制员工加班,张恪清一向也是反感的,尤其是强制义务加班。 当然那种拿钱砸到员工自愿加班的,张恪清绝不会阻止,很多人都想挣加班费,希望在身体最好的年纪,挣足了养老钱,免得将来被裁员的时候没有底气找薪水更低的工作。 其实在这方面,外资反而做的更好,不是因为他们心善,而是国家强大了,他们知道触犯了法律的后果有多严重,不只是要被处罚,还有可能失去国内这个全球潜力最大,发展最快的超级市场。 还有未来很多外资企业离开国内市场的时候,赔付的金额往往也很多,让许多人都觉得外资企业特别好。 可他们却忽略了这是因为国家的强大,他们如果不给足赔偿金,国家可不会同意他们轻易离开,一些资产也带不走。 倒是民营企业中,不给加班费强制加班的情况非常多,很多小公司的老板更是擅长画饼。 那些自愿吃饼的,当然不会举报,这些实力也可以暂时不管,但不愿意吃饼的人,以后就知道有政府可以给他们做主,让他们有底气去反抗不公的待遇。 “文渊同志既然已经考虑清楚,其他政府班子成员也不反对,那就按你们的想法来执行。” “不过记得不要矫枉过正,更不要以此来创收。”张恪清很严肃的提醒道。 市财政不宽裕,张恪清也知道祝文渊虽然没再给各单位下任务,可那些单位肯定知道收入增加会让祝文渊高兴,难保不会有人为了创收而拼命的罚款。 那时候对郑城的营商环境就不是促进,而是毁灭了。 祝文渊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之色,想到了之前他让政府下属各单位创收的事情。 这种错误犯了一次,肯定不会再犯,否则在父亲眼里,他恐怕也难堪大用了。 “张书记放心,这件事我会亲自负责。” 祝文渊亲自负责,一个是可以展现出市政府的态度和力度,另外做成了之后,政绩也是他拿大头。 来到郑城担任市长,他终于是可以做出一些能让父亲也满意的成绩了。 张恪清微微点头:“文渊同志亲自负责,那我就放心了。其他同志还有什么事要在会上商量吗?都没有?那就散会吧。” 张恪清起身离开,其他人也都跟着站起身,但好几个人都奇怪的看着宋迎秋。 已经二月份了,按说每年两会之后,都要进行一些干部调整,现在就应该让组织部开始考察、推荐了。 但今天的会上,为什么张书记完全没提这件事? 那些企业干部很多都是代理,张书记也没提赶紧确定负责人,走完组织流程的事情,这是在等什么? 还有看宋迎秋的表情,似乎也没有意外,到底出什么事了? 倒是也有人心里隐约有一些猜测,却没敢去求证。 如果真的发生了,对他们这些常委也没多大影响,只要张书记和祝市长的位置不变就行。 第2151章 宋迎秋也清楚,两会之后的全市干部调整工作,肯定不是她负责了,剩下的事情她也管不到。 只求她离开之后,张恪清对她的看法能少一些,等到陈省长离开前,自己再去求一下陈省长,希望将来有机会,张恪清能愿意帮一把。 至于那些投靠她的市里的干部,宋迎秋倒是不太担心。 她是升职,又不是降职,而且还是省委组织部的实职,其他常委多少都还会给一些面子,毕竟那些人的前途,自己现在的位置也能影响得到。 而张恪清已经是省委常委,不会太在意那些处级干部,只要那些干部能守规矩,不做违纪、渎职的事情。 下次开常委会,她可能就不在了吧。 …… 杭城。 阿立集团董事长办公室。 有人拿着资料,敲响了办公室的房门。 “风清扬,之前你安排的给郑城数据资源管理局做的管理平台,经过我们一个团队加班加点的工作,已经完成了。” “我们也通过了初步测试,未发现什么BUG,目前已经可以满足郑城的要求。” 杰克马抬起头:“千万人使用的要求?这个不够,要能满足至少一亿人的使用。” “这个平台可不只是给郑城数据资源管理局使用,将来肯定他们会用到全省。” “调整好之后,再安排多组测试,务必保证不出问题。” 如果出问题,那影响的不只是阿立集团的口碑,也影响他们跟南河的合作,甚至影响到他们跟其他省市的数据资源合作。 郑城那个书记可不能等闲视之,也许不懂技术,但对许多行业的前景很了解,而且也比较强势。 要是他们的系统平台有问题,那将来想得到南河的一些数据就难了。 “测试通过之后,就交给孙董,请他送到郑城去,其他的你不用多说,我已经跟孙董打过招呼了。” 他既然答应了帮忙引荐孙政义,那就不会食言。 到时候张恪清在孙政义面前吃瘪,那就太开心了。 郑城,一块很大的空地,已经全部被挡板隔开,此时正在挖掘着地基,做着地下隐蔽工程。 张恪清站在工地门口的临时板房里,正跟魏哲嘉一起看着施工进度。 “魏总,我说只要你愿意将土建工程都交给我们,保证能在两个月内全部完成,这下你相信了吧?” 魏哲嘉眼神中也有些惊讶之色:“竟然调集了这么多的工程车辆,安排了这么多的人,张书记,这么干可无法保证效率,成本会增加不少。” “我们可是签了合同,提前完成也没有额外的奖金,我们也不会多出工程款。” 都说内地的建筑效率极高,在很多人看来属于奇迹一样,亲眼见过之后,他才真正相信。 可本来三台机械的工作,张恪清都安排了六台机械,速度确实更快了,但成本也会增加,并不划算。 张恪清满脸笑容:“一切都按照合同来,不需要积电公司额外支付费用。” “土建工程完工之后,是不是就开始设备安装?这些积电公司总部那边已经准备好了吧?” 魏哲嘉知道,张恪清这是希望尽快完成安装,开始生产。 原本董事会的计划是今年完成建筑和设备安装,明年初开始试生产。 但按照现在的速度来看,也许今年年底就能试生产。 不过目前公司的十二纳米工艺技术也已经趋近于成熟,这边开始生产十四纳米的也不影响什么。 第2152章 他们没有将最顶尖的工艺技术放在内地工厂,不违反曾经的一些承诺。 不过内地的市场还是不够好,这个项目太快完成,未必能满负荷生产。而且越晚开工,将来免税的期限就越晚,也更加符合公司的利益。 “张书记,土建工程完工,还要经过验收,同时还有部分机电工程,之后才是设备安装和调试。” “不过你放心,我们肯定能在约定好的工期内开工投产。” 张恪清一听就知道,积电公司这是不想太快的开工,想要拖到明年去。 他马上说道:“魏总,部分机电工程是可以同时进行的,这样才是最优选择。” 其实建筑行业里,许多工程都能同时进行,比如修建一条长的路,可以分成不同的工程段,最后连接上就行了。 涉及到机电设备安装的工程也一样,可以在部分土建工程完成后,就开始机电设备安装,速度会更快,工期能极大的缩短。 “后续你们的设备安装、调试也需要时间,如此才能保证产品的良品率,不影响积电公司的口碑。” “我明白魏总的担忧,国内市场确实目前远不如欧美市场,对顶尖工艺生产的芯片需求量不够大,可那是过去。” “经过国内的政策扶持,目前国内的半导体行业发展速度魏总也清楚,明年的时候,也许就能完全消耗掉这家工厂的产能。” “魏总也是看好国内市场的潜力,才会选择兼任国内市场的总裁。如果继续耽误太多时间,让其他公司抢占了市场,积电公司的损失才更大,也不符合你们行业龙头的身份。” “作为行业龙头,除了质量最好,技术突破的速度也是最快的,同时生产速度也应该是最快的。” “我们的那些优惠政策,足以保证你们绝不会亏本。刚开始赚的少,是为了在未来能赚的更多。未来积电公司在魏总的带领下,也一定能继续高歌猛进。” 魏哲嘉哈哈大笑:“我们可不是行业龙头,只是第三而已。而且我只是公司的联席CEO,带领公司的是我们董事长。” 当然这个第三距离第二也已经很近了,内地这家工厂开工之后,公司的股价肯定会随之再涨一截,成为行业第二轻而易举。 但能否成为行业第一,超过英特尔,这就不敢保证了,要看哪家企业能够率先突破到十纳米工艺,达成技术领先。 曾经积电公司是在后面追赶的,慢慢的站到了第一梯队,慢慢的将其他同行甩开。 成为行业第一,也一直是大家的目标,甚至董事长曾说,如果做到这一点,那董事长就会选择急流勇退,在公司最风光的时候退休,将权力移交给老刘和他。 他比老刘还年轻一点,即使这次失败了,未来他也有很大概率能够坐上董事长的位置,前提是他主管的业务能够一直前进,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利益。 比如这家内地的工厂,如果能彻底打开并占据内地的高端市场,帮助公司的股价飙升,股东们也一定会认可他的功劳,给予他更大的权力。 “不过你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内地的市场确实发展速度比我们预想的更快。” “一些施工流程,我会跟董事会汇报,尽量优化调整一下,但如果一期项目发展达不到预期,我们是绝不会开始二期项目的。” 第2153章 魏哲嘉也打算试一试,如果真的耽误太长时间,让四星等公司抢走了太多的订单,那他们投资内地这家工厂的目标恐怕就无法完成了。 他们不只是想自己赚钱,还要阻拦同行竞争对手赚钱,如此才能让对方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技术研发,让自己企业的技术保持领先,从而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 目前内地跟南韩的关系还不错,之前很多顶尖工艺的代工订单,都是四星公司接的,也有部分是霓虹那边代工,将来这些积电公司都准备抢过来。 更好的工艺技术,更高的质量,更低的物流成本,那些同行怎么跟积电公司抢夺内地市场? 将未来潜力最大的市场占据,他也一定能如愿以偿。 张恪清脸上也浮现了笑容:“我相信一期项目一定能超出贵公司的目标。” 未来积电公司一定会投资二期项目,工艺会比十四纳米更好,但会不会有三期项目,张恪清就不敢保证了。 魏哲嘉来工地也只是视察,很快就离开了,张恪清也将其送到了机场。 返回的途中,他接到了祝文渊的电话。 “张书记,跟你汇报一个好消息。刚刚接到阿立集团的通知,他们公司为我们量身定做的系统平台已经通过了测试,明天会由他们的董事孙政义带着开发团队的负责人一起过来。” 张恪清脸上浮现了喜色,终于要见到孙政义了吗? 郑城,空港实验区机场。 张恪清跟祝文渊一起,在特殊乘客通道等候着,旁边还跟着两位随行的翻译人员,一个是英语翻译,一个是日语翻译。 祝文渊脸上也有一些激动之色:“张书记,没想到这次竟然是阿立集团的大股东代表孙董亲自将系统平台送过来,听说这个孙董可是一位著名的天使投资人,你说这次能不能给咱们郑城的一些企业也投资一些钱?” 要是能投资个百八十亿的,那就完美了。 哪怕不行,只要是这位参与投资了,也一定能吸引其他风投机构跟进。 毕竟这位可是全球的顶级富豪,也是霓虹的第二富豪,常年居于全球富豪榜前百,而且千禧年大亏之后,十几年时间就重新崛起,也很有传奇性。 张恪清神色如常:“如果能投资当然好,我们也该尽量争取。” “不过他投资的产业中,主要以软件为主,在全球都是顶尖的,这方面我们郑城的优势并不大。” 虽然从阿立集团等投资郑城以来,郑城就不断增加对软件人才的吸引力度,也有了许多相关的人才到郑城创业,确实出现了一些潜力不错的公司。 可跟老牌的四大一线城市相比,郑城的软件行业还是远不如的,新兴的一线城市中,杭城那边也比郑城强许多。 不过孙政义还对一些科技初创企业情有独钟,这二十余年间,已经砸下了几十亿美元的投资,当然也获得了极为丰厚的回报。 祝文渊点点头:“这个我也了解过,已经让人准备好了一些我们国资参投的软件公司资料,希望能被孙董看中吧。” 其实还有一些国资没有参投的软件公司,祝文渊也让人悄悄的通知了,询问了一下那些公司是否有接受投资的意愿。 如果有,他就想办法推荐给孙政义,万一能成,也是壮大郑城的企业,将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缴纳更多的税收。 第2154章 而且如果金额大,万一他今年的招商引资任务完成的不够好,也可以将这部分算在其中。 祝文渊的小心思,张恪清也清楚,当然也不会阻止。 如果祝文渊真的能让孙政义留下一些投资,也确实是好事。 但他心中,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事情,不知道能否说服孙政义。 很快一行人从通道口出现,领头之人穿着一身灰西装,昂首挺胸,大踏步走过来。 张恪清往前迎了两步,伸出右手,用英语说道:“孙董,我是张恪清,代表郑城市委市政府,欢迎你的到来,旁边这位是我们郑城市长祝文渊。” 等张恪清的手伸出来后,孙政义才慢慢的抬起右手,简单跟张恪清握了一下:“张书记,寒暄的话就不必说了,我是来工作的。” “这次我代表阿立集团,将你们需要的政务系统平台送过来,你们验证之后,也希望尽快将数据资源池对我们开放。” 祝文渊本来也伸出手,准备跟孙政义握一下呢,却看到孙政义松开张恪清的手后,竟然没有再握手的意思,这让他的手僵在了半空中。 这个孙政义,貌似不太好打交道,而且有些不太看得起他们。 不过对方在全球富豪榜上都排得上号,据说也见过许多大人物,倨傲一些也算正常。 张恪清也感觉孙政义有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但还是半转身,邀请孙政义上车,先把系统平台拿到手再说。 在车上的时候,孙政义直接闭上眼睛,张恪清也不好开口打扰,倒是系统平台开发团队的负责人,一直在跟祝文渊讲述着平台的优越性。 听起来这个系统平台非常的完美,但张恪清觉得对方肯定是在言语中美化了,好不好用,还得经过实际检测才知道。 好在对方也答应了,会留下几个人,帮助平台上线的初期测试和维护,服务还是很到位的。 到了数据资源管理局的办公楼,团队负责人开始了系统安装。 孙政义忽然说道:“你们的服务器太差了,难以让系统平台的优秀性能完美的发挥出来。” 祝文渊听到这句话,有些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们采购这套服务器组件,也是按照张恪清的要求,保证够用就行。 这要是系统运行不畅可怎么办? 张恪清听完翻译之后,倒是直接说道:“如果贵方开发的系统足够优秀,就应该能在这个服务器上正常运行。这个服务器的参数,也是跟你们沟通过的。难道贵方开发系统平台的时候,不追求简洁、流畅吗?还是我高估了阿立集团的技术?” 服务器是符合阿立集团的要求,运行效果不好,那就是阿立集团的问题,可别想把责任推给他们。 孙政义微微皱眉,很倨傲的说道:“这个系统平台肯定是很优秀的,足够上亿人使用,也是你们自己绝对开发不出来的。” 如果南河政府能自己开发,又何必找阿立集团合作? 张恪清这次倒是没有反对,很坦然的点头:“确实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靠着我们政府的技术人员没办法开发出来优秀的系统平台,但不代表只有阿立集团能开发,还有其他公司愿意帮我们免费开发的。” 这次合作是互取所需,可不是阿立集团的施舍。 在面对阿立集团董事长杰克马的时候张恪清都没怂,又岂会在孙政义面前怂? 第2155章 祝文渊倒是有些着急,小声的在张恪清耳边说道:“张书记,咱们可是还想从他这里拉投资呢,是不是给他留一些面子?” 让对方口头上占据上风也没什么,重要的是投资。 这要是把对方得罪狠了,跟阿立集团签订协议的系统平台肯定影响不大,可后续的合作就没办法谈了。 张恪清轻声说道:“他的面子重要,我们郑城的面子就不重要吗?我们越怂,他就会越得寸进尺。” “后续的合作很重要,但我们也得先让他明白,我们郑城市委市政府不是软柿子!” “几位领导,系统的安装调试需要十几个小时,大家就别在这里等了,完成之后大家再来看。” 听到开发团队负责人这么说,张恪清点了下头,冲着孙政义说道:“孙董,我们到会客室喝杯茶?” 孙政义这次倒是没有拒绝,他来之前就听杰克马说了,张恪清想要找他,可如果不是杰克马开口,他其实根本不愿过来见张恪清。 一个小小的省委常委,还没被他看在眼里,哪怕杰克马说了张恪清很年轻,他也不在乎。 他在张恪清这个年纪的时候,早就是全球顶级富豪了,只不过在千禧年网络泡沫的时候,亏了一大笔,但现在还不是重新站起来了? 他也想看看,张恪清想跟他聊什么。 想让他投资可没那么容易,他不是杰克马,阿立集团被打压也动摇不了他的根基。 更何况他是霓虹人,如果张恪清真敢用什么行政手段,那事情闹大了,倒霉的也是张恪清。 到了会客室,钟俊生将茶泡好,给大家都倒了一杯就出去了。 张恪清端起茶杯:“孙董,尝尝这个茶的味道。” 孙政义喝了口茶,脸上露出享受之色。 作为霓虹人,他也是很喜欢喝茶的,世界上的好茶他基本都喝过,这个茶的味道确实不错。 “茶不错,你们请我过来不是只为了喝茶吧?”孙政义放下茶杯,靠在了沙发上。 张恪清也放下茶杯:“之前我拜托马董,想要请他帮忙介绍孙董认识一下。” “我们郑城这几年商业环境非常好,有许多软件公司、科技创新公司涌现,听闻孙董很喜欢投资这类企业,所以想邀请孙董过来看看。” 祝文渊也马上补充道:“这里我们准备了一些企业的资料,还请孙董过目。” 孙政义从翻译的手中接过资料,随意的看了一眼,发现资料还翻译成了日文,不过他也没仔细翻看,就那么丢在了桌子上。 “我确实喜欢投资科技创新公司,投资的非常多,但也不是什么都投。” 他光是在霓虹,实控的软件、科技企业就超过了三百家,间接控制和参股的企业早就超过了万家。 这个数目,在全球投资人中都是最顶尖的,可跟全球存在的企业数量相比,也只是九牛一毛。 他喜欢投资科创企业,但也都要经过他的筛选,而且很少投资同类的企业,除非是为了准备并购。 来郑城之前,他已经安排人来这里调查过,这里让他感兴趣的企业并不多。 而且就算是要投资,也该是他主动挑选,不能对方推荐什么,他就选什么。 “郑城的科创企业确实有一些尚可,但还没到让我非投不可的地步。” 祝文渊马上说道:“那有哪些是孙董感兴趣的,条件都好谈。” 第2156章 孙政义反问道:“如果我看中了某些企业,你们国资的股份卖吗?” 祝文渊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孙董这话是什么意思?要买我们国资手中那些企业的股份?” 这是觉得国资控股,不放心? 确实很多外商跟国资合作的时候,都不喜欢国资控股,因为国资的掌舵人变化太快,企业的管理层频繁变动,对企业经营可不是好事。 还有就是国资企业中有不少的职位在外企看来属于冗余,比如支部书记什么的,那些外资只追求利益。 “如果孙董真的看好了一些企业,那么可以卖给你部分股权。”祝文渊咬着牙说道。 大不了从国资控股,变成国资参股,只要能对企业发展有利,能够拉来更多的投资,这些他都可以让步。 反正企业发展的好,一样要交税,一样要分红,国资并不亏。 孙政义看着祝文渊:“祝市长,我说的不是买你们国资的部分股份,而是要你们国资退出。” 祝文渊脸色大变:“让国资退出?!” 他是希望孙政义投资市里的一些企业,甚至愿意让国资控股变成参股,哪怕是掌舵人的位置,他咬咬牙也能让。 可孙政义的胃口比他想象中的更大,不是要部分股权,而是要吞掉他们国资的所有股权! 那企业性质可就彻底不同了,从国资控股企业,直接变成民营与外商合资企业,市里也彻底失去对这些企业的掌控力。 这在百姓看来,就是将国企卖掉! 早个十几年,企业大规模改制的时候,这类情况很常见,可现在已经越来越少见了,整个南河已经好几年没有国企变卖,他可不敢开这个口子。 “孙董,我们可以让出控股权,只要参股即可。企业的经营权,也按照股份制企业的规矩来,股东大会说了算。比如孙董是大股东,那么企业的经营就交给你指派的人来负责。” “但让我们完全退出,这个我无法答应。” 孙政义老神在在的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没什么好谈的了。” 祝文渊求助似的看向张恪清,希望张恪清能帮忙想想办法。 肯定是刚才他们的态度得罪了孙政义,所以孙政义才会连国资参股都不愿意。 张恪清也一直在听着两人的交流,同时在观察着孙政义的态度。 看到祝文渊要谈崩了,他这才开口说道:“孙董,不知道你看上了哪几家企业,如果条件合适,也不是不能谈。” 祝文渊震惊的看着张恪清,难道张恪清要变卖国企?他不反对,省里也不会同意的,这个张恪清不清楚吗? 孙政义也愣住了,张恪清竟然同意了? 他其实不过是一些推脱之词,因为这段时间他确实没打算投资什么企业,他的资金还有大用。 可现在张恪清让步了,他就试探的说了两家企业的名字。 祝文渊脸色变得更黑了,那两家都是省属的重点企业,根本不是郑城市政府能决定的,孙政义这是在耍他们! 张恪清笑眯眯的反问道:“孙董,那你有这么多钱吗?” 孙政义倨傲的说道:“怎么你们邀请我来投资,连我的身家是多少都不清楚?那两家企业能值多少钱,有十亿美元吗?” 张恪清靠在沙发上:“以孙董的身家来看,十亿美元是不多,可花了这十亿美元,你还买得起安谋公司吗?” 第2157章 孙政义听了翻译的话,身体瞬间坐直,脸色大变。 “你从哪儿知道的这个消息?”孙政义死死的盯着张恪清。 他跟安谋公司的股东见面也是很隐秘的,连一些他身边的朋友、合作伙伴都不清楚,就是为了避免有人从中作梗,节外生枝。 安谋公司可是全球最顶级的芯片设计公司,也是孙政义最看好未来的一家公司,可以帮助他旗下的许多企业更快的壮大,赢在未来。 这也将是他此生最大的一笔收购,也是一场豪赌,他已经说服了好几个股东,但也还有几个大股东还未谈妥,尤其是公司真正的掌舵人。 为了这个目标,他已经准备了很久,绝不容有失。 这个秘密,那些商界巨头都没察觉呢,张恪清是怎么知道的? 张恪清微微一笑:“当然是猜的,看来我是猜对了。” 他可不会告诉孙政义,这是源自他前世的记忆。 而且他也请人帮忙打听过,前段时间孙政义确实频繁的去不列颠,应该是跟一些股东见面。 “孙董,安谋公司是全球最顶尖的芯片设计架构方案解决公司,去年使用安谋公司架构的芯片有一百五十亿枚,尤其是在手机芯片方面,更是独占鳌头。” “我记得前几年看过新闻,孙董在收购漂亮国的那家移动运营商的时候,就曾考虑过收购安谋公司,只不过因为漂亮国的监管机构阻挠,才没能成功。” 那一次孙政义用了高倍的杠杆,还想促成两家漂亮国的移动运营商合并,从而成为漂亮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股价也就能飙升,可以帮他再筹集两百亿美元。 这个方案最终因为漂亮国监管机构的阻挠而失败,一度让孙政义被许多投资机构嘲笑,甚至成为了孙政义生涯的污点之一。 很显然,孙政义并没有因此就放弃,而是辗转了几年之后,再次积攒了资本,重新开始了收购安谋公司的准备。 “孙董这一次收购,是不是已经开始了?买下来多少股权了?” 孙政义眯着眼睛,他确实已经成功的收购了一些股份,只有这样才有资格对其他股东提起收购要约,公开收购。 但这件事连他培养的接班人都还不清楚,甚至安谋公司的其他股东也未必清楚,张恪清难道也是猜出来的? “张书记,看来我小瞧你了。怎么你们政府一直在关注我一个霓虹人的动向吗?” 孙政义觉得肯定不是张恪清猜到的,应该是这个国家的政府在关注他,或者是关注安谋公司,从而知道了这个秘密的消息。 但能从上头知道这些,张恪清的背景也必定极为深厚。 作为霓虹数一数二的超级富豪,孙政义自然也没少跟政府打交道,很清楚政府掌握了多少隐秘的消息渠道,而其中很多消息,也都价值连城。 旁边的祝文渊目瞪口呆,上头把这么重要的消息都透露给张恪清了?这个消息可是连他父亲祝巍山都不清楚。 张恪清如此受领导看重吗? 张恪清知道孙政义是误会了,但也没多解释:“孙董,我们并非是盯着你,而是盯着安谋公司。” “我也不跟你遮掩,安谋公司的架构方案,对我们国家的半导体芯片设计有着重要意义,但之前安谋在国内的子公司,并没有顶尖架构的授权。”